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方案市政管线排水道路等.docx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方案市政管线排水道路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方案市政管线排水道路等.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方案市政管线排水道路等
质量保障措施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现行质量标准。
2质量管理方法
2.1质量检查验收方法
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以及特殊工序过程监控与跟班检制;分部分项工程验评制和隐蔽工程验收制。
2.2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和施工中的复核
工程开工前,技术部门要对整个工程的技术质量要点的关键问题向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等作一个全面的交底。
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长负责向班组长、班组长负责向各班组成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工作。
交底工作以书面形式为主,未经交底不得施工。
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工长要负责现场确定核实,技术部门对每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序要进行复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生产会议和质量会议制度
在定期或不定期的生产会议上,在安排生产计划的同时,坚持质量工作安排。
定期召开专题质量会议,由施工技术副经理和专职质检人员提出质量动态报告,研究制定质量工作计划和对策。
2.4对专业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资质审核
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所有特殊专业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必须进行事前审核。
对经技术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安排相应工作。
对所有专业分包单位,其专业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均必须提交名单和技术资质材料。
2.5坚持样板引路,先确认再大面积施工的方法
对质量要求较高、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部分,应先做样板和试验,经检查确认可行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3质量控制体系
3.1质量管理领导体系
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项目部自项目经理至施工班组建立质量管理领导体系。
如下图示。
3.2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ISO9002标准系列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如下表示。
工作内容
项目经理
技术副经理
各工长技术员
质量安全员
预算
材料
测量组
作业班组
施工准备段
接收技术资料
审批
主办
编制总体计划
审批
主办
协办
参加
参加
参加
参加
参加
现场测量控制网点
审批
参加
主办
协办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决策
审批
主办
参加
参加
参加
图纸自审会审
督促
督促
主办
参加
参加
参加
参加
协办
技术交底
审批
主办
参加
参加
参加
协办
施工阶段
建立工序管理点
督促
主办
参加
执行
开展QC活动
督促
审批
协同
主办
协同
协同
执行
组织技术攻关
协同
决策
主办
参加
参加
组织均衡施工
决策
协办
主办
督促
参加
参加
执行
工序交接管理
督促
主办
班组自检
督促
主办
专检
督促
参加
执行
主办
联检
参加
参加
参加
主办
参加
材料检验
督促
督促
参加
参加
主办
参加
施工技术问题处理
审批
决策
主办
督促
协办
执行
计量管理
协同
主办
协同
协同
协办
质量信息管理
决策
协办
主办
参加
执行
质量诊断
参加
决策
参加
会审
竣工阶段
工程资料
督促
主办
协同
协同
协同
协同
协办
创优工程检验
督促
协办
主办
协同
协办
协办
参加
工程质量评定
督促
决策
参加
主办
参加
参加
参加
参加
组织工程交工
主办
参加
参加
技术总结
督促
主办
协同
服务
用户回访
督促
参加
主办
维修
决策
督促
主办
执行
4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
4.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
1.本工程的所有材料的检测试验均委托无锡建委认证具备试验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测。
确定后,报地盘监理、业主认可。
2.项目部设专职试验员,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送检及现场质量控制。
4.2进货检验和试验
(1)检验程序
本工程检验程序见下图
待试验标识
退货
转入使用
进货
验证随货文件
验证规格、数量
检查外观包装
抽样试验
验证标识状态
材料、半成品检验程序图
(2)试验程序
本工程试验程序如下图
出具试验资料
标准试验
安排试验
取样
下发施工现场
信息反馈
现场实验
材料试验程序流程图
4.3过程检验
1.检验标准:
按照国家和无锡市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2.检验程序:
项目工序完成后,操作人员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技术副经理进行检验,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检验应由项目技术副经理先进行检验,合格后,提前8小时通知经理部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共同进行检验。
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可提前4小时检验。
3.见证点检验:
本工程见证点设置为:
主体结构、防水层等,此类见证点必须由施工方质量监察工程师、甲方监理工程师、设计院三方到场共同检验认可,三方缺一不可。
4.停止点检验:
本工程停止点设置为: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灌注前检验,钢筋、各种预埋件、模板安装检验及防水层检验等,进行此类监督点作业前,工序技术副经理应按规定时间提前通知质检工程师、甲方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到现场共同检验,并作好签认。
5技术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了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项目的施工,达到业主满意,除在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施工技术措施外,对技术及技术管理工作做如下安排:
5.1组织保证、制度落实
1.我司将选派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
选派技术过硬、作风好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2.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管理体系,切实执行设计文件审核制、工前培训、技术交底制、开工报告制、测量换手复核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三检制”、材料半成品试验、检测制、技术资料归档制、竣工文件编制办法等管理办法。
确保施工生产全过程始终在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控制下。
3.建立完美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各级技术人员都要签订技术保证责任书,以关键和特殊工序实行技术人员专业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
5.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2.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内容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分布、工程名称、工程数量、施工范围、技术标准、工期要求等内容。
施工阶段由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向作业层技术人员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标准、技术标准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作业层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技术交底,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
交底资料必须详细、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
交底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5.3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1.工程现场控制桩,由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接收使用、保管。
交接桩双方要逐一现场查看,点交桩橛,双方应在交接记录上详细注明控制桩的当前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并进行签认。
交接后,由技术副经理组织技术力量对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精度须符合有关规定,如误差超过允许值范围,及时与业主联系落实。
2.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放样、定位,控制桩点护桩测量的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
工程竣工后,按设计图纸进行高程测量,确保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3.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妥善保管。
测量仪器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
4.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两人独立计算,相互校对,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5.4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管理
1.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填写、整理、分类、保管,并建立管理工作制度,以明确管理责任。
2.施工过程中,随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工程完工时,竣工文件也应编写完成。
6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6.1.原材料的采购
(1)做好市场调查,从中选择几个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稳定的厂家,作为待定的供销商,建立质量档案。
(2)从待定的供销商中按规定取样,送业主认可的质监站进行试验。
(3)试验结果得出后,进行质量比较,从中选择最优厂家,作为合格供应商,建立供货关系。
(4)建立供货商档案,随时对材料进行抽样,保证供销商所提供的产品均为合格,否则应重新认定合格的供销商。
6.2.原材料的运输、搬运和贮存
(1)原材料进场必须“三证”齐全,包括产品合格证、抽样化验合格证和供应商资格合格证。
(2)对于易损材料,如防水卷材,运输和搬运时做好防护,防止变形和破损。
(3)原材料进场后应按指定地点整齐码放,并挂标牌标识,标明型号、进场日期、检验日期、经手人等,实现原材料质量的有效追溯。
(4).原材料进场需由专人保管,对钢材、防水材料等材料应加盖或在室内保管,不得任由风吹日晒。
(5)在运输、搬运过程中损坏或贮存时间过长、贮存方式不当引起的质量下降的原材料,不得使用在永久工程结构中,并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并标识,以免混用。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1路基工程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1.1路基工程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
土工试验取样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进行下列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办理:
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
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3含水量试验;
4密度试验;
5相对密度试验;
6土的击实试验;
7土的强度试验;
1.2清理场地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30c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
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
1.3路基放样
在施工前首先进行中线测量,核对设计路线,使中线桩完整无缺,根据中线桩钉出边桩位置,在同侧相邻边桩用灰线标定出路基的轮廓,作为施工的依据。
1.4路基的填筑
把原路槽下挖20公分,回填铺筑至要求的标高,按施工规范要求,规范每一施工工艺,在一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做到层层有质检,层层有保障。
1.5路基压实
a、铺筑试验路段确定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
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
路基碾压时,并不是这些因素独立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
因此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
铺筑试验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次数。
确切地说,就是寻求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之比的极大值。
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取代表性土壤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
②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
③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
一般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以确保压实的匀质性。
砂性土需碾压次数少,粘性土需碾压次数多。
光轮压路机碾压次数较高,轮胎式压路机次之,振动式压路机和夯击机次数最少。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
b、根据土壤性质,选择确定压实机械
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
正常情况下,碾压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效果最好,夯击式压路机次之,光轮压路机最差;碾压粘性土采用捣实式和夯击式最好,振动式稍差。
各种压路机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用。
对于路基填土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或35-50t轮胎压路机进行。
c、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
强度与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压实得以提高,压实度受含水量的制约,保证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可靠地压实到压实度标准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1%,这时所得效果最好。
需要加的水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路堤上后,用洒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
d、压实施工
通过上述的准备工作,在确定了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最佳含水最后,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
碾压前,检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不要急于碾压,而是要采取处理措施,过湿就翻耕晾晒,过干则撒水润湿。
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运载车辆运行中,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充分利用大型车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
大型车辆轴载大,对路基具有压实作用,但是长时间在同一路线上行驶,会导致过度碾压,形成车撤,反而对路基有害。
因此,施工时尽量让车辆在路基全幅宽度内分开行驶。
e、路基细整平
当路基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时,应及时恢复各项标桩,检查路基中线和标高及宽度边坡等,组织施工人员分段拉线修整。
土质路基修整,用人工切土或铺土,配合机械碾压。
如填土亏空太大,仅用补土方法不平整时,可将原坡挖成台阶,分层补填仔细夯实,路基表面路拱用平地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补填凹陷时,要取同类的土填平夯实。
验收时重点对路基宽度和标高、路基平面位置、填土压实和隐蔽工程等进行验收,先自检自查,如与设计标准、规范不符,应在修整路床时一同进行,尽可能达到一次验收。
2碎石基层质量的保障措施
2.1材料
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圆石、地瓜石等,但必须是新鲜的碎石。
砂浆中所用的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工程施工相应的材料的质量标准。
砂浆中所用的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
水泥:
采用32.5Mpa硅酸盐水泥,对于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运进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是一批的总量不超过200t。
随机抽取进行试验检测。
水:
采用对碎石无影响的水,一般采用清洁的饮用水即可。
砂浆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可采用质量比或体积比,并应满足规范中技术条件的要求。
所用的沙浆的类别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每天根据工作量严格按照规定的频率试验。
2.2施工
M5水泥砂浆碎石稳定层的施工采用自卸车运输,机械配合人工摊铺。
进料时由收料员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卸料的距离,避免料多或料不够。
在摊铺过程中并配技术员严格控制料厚和碎石的最大粒径。
施工工序如下:
.
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和,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拌制,拌和时间为3-5分钟,并有良好和易性,砂浆稠度控制在50~70mm之间,若气温较高时,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砂浆随拌随用,并保持适当稠度,在运输过程中,砂浆发生离析泌水,重新拌和,有凝结现象的砂浆,不得使用。
每日由现场施工人员制作两组砂浆试块,标明施工里程号、日期。
砂浆稠度采用直观法检查,手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为宜。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捣时,振捣器必须直上直下;振捣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密实为止。
3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保障措施
3.1、施工放样
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水稳层施工时设置的临时桩点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板块位置和做好板块划分,并进行定位控制,在车行道各转角点位置设控制桩,以便随时检查复测。
3.2、支模
根据砼板纵横高程进行支模,模板采用相对应的高钢模板,由于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支模,为便于操作,先用电锤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钻孔,孔眼直径与深度略小于支撑钢筋及支撑深度,支模前根据设计纵横缝传力杆拉力杆设置要求对钢模进行钻孔、编号,并严格按编号顺序支模,孔眼位置略大于设计传力杆,拉力杆直径,安装时将钢模垫至设计标高,钢模与水泥稳定砂石层间隙用细石砼填灌。
以免漏浆,模板支好后进行标高复测,并检查是否牢固,水泥砼浇筑前刷脱模。
3.3砼搅拌、运输
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砼,由我司提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搅拌时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准确下料。
砼采用砼运输车运送
3.4、钢筋制作安放
钢筋统一在场外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后运至现场,水泥砼浇筑前安放。
3.4.1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
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离板边缘不少于5cm,用预制砼垫块垫托,垫块厚度为4cm,垫块间距不大于80cm,两根钢筋安放间距不少于10cm。
在浇筑砼过程中,钢筋中间保持平直,不变形挠曲,并防止移位。
3.4.2角隅钢筋安放
在砼浇筑振实至与设计厚度差5cm时安放,距胀缝和板边缘各为10cm,平铺就位后继续浇筑、振捣上部砼。
3.4.3检查井、雨水口防裂钢筋安放同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方法。
3.5砼摊铺、振捣
钢筋安放就位后即进行混凝土摊铺,摊铺前刷脱模剂,摊铺时保护钢筋不产生移动或错位。
即混凝土铺筑到厚度一半后,先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一遍,等初步整平后再用平板式振动器再振捣一遍。
振捣时,振捣器沿纵向一行一行地由路边向路中移动,每次移动平板时前后位置的搭头重叠面为20cm左右(约为1/3平板宽度),不漏振。
振动器在每一位置的振动时间一般为15s-25s,不得过久,以振至混凝土混合料泛浆,不明显下降、不冒气泡,表面均匀为度。
凡振不到的地方如模板边缘、进水口附近等,均改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时将振动棒垂直上下缓慢抽动,每次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插入式振动器与模板的间距一般为10cm左右。
插入式振动器不在传力杆上振捣,以免损坏邻板边缘混凝土。
经平板振动器整平后的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无明显的凹凸痕迹。
然后用振动夯样板振实整平。
振动夯样板在振捣时其两端搁在两侧纵向模板上,或搁在已浇好的两侧水泥板上,作为控制路面标高的依据。
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振动两遍。
3.6抹面与压纹
砼板震捣后用抹光机对砼面进行抹光后用人工对砼面进行催光,最后一次要求细致,消灭砂眼,使混凝土板面符合平整度要求,催光后用排笔沿横坡方向轻轻拉毛,以扫平痕迹,后用压纹机进行砼面压纹,为保证压痕深度均匀,控制好压纹作业时间,压纹时根据压纹机的尺寸,用角铁做靠尺,规格掌握人可以在其上面操作而靠尺不下陷,沾污路面为原则。
施工中要经常对靠尺的直顺度进行检查,发现偏差时及时更换。
3.7拆模
拆模时小心谨慎,勿用大锤敲打以免碰伤边角,拆模时间掌握在砼终凝后36~48小时以内,以避免过早拆模、损坏砼边角。
3.8胀缝
胀缝板采用2cm厚沥青木板,两侧刷沥青各1-2mm,埋入路面,板高与路面高度一致。
在填灌沥青玛碲脂前,将其上部刻除4-5cm后再灌沥青玛蹄脂。
3.9切缝
缩缝采用混凝土切割机切割,深度为5cm,割片厚度采用3mm,切割在拆模后进行,拆模时将已做缩缝位置记号标在水泥砼块上,如横向缩缝(不设传力杆)位置正位于检查井及雨水口位置,重新调整缩缝位置,原则上控制在距井位1.2m以上。
切割前要求画线,画线时与已切割线对齐,以保证同一桩号位置的横缝直顺美观,切割时均匀用力做到深度一致。
3.10灌缝
胀缝、缩缝均灌注沥青胶泥,灌注前将缝内灰尘、杂物等清洗干净,待缝内完全干燥后再灌注。
3.11养护
待道路砼终凝后进行覆盖草袋、洒水养护,养护期间不堆放重物,行人及车辆不在砼路面上通行。
2管道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的施工原则,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
先是清表、垃圾清运区域内的障碍物的清除,并全部外运出场。
然后,进行污水管道的开挖、埋管等一系列工作。
污水管道施工在井点降水、开挖、管道基础、埋管、窨井及回填等工序上形成流水作业。
1室外排水工程质量保障
1、室外管线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放线
1.1对于管道轴线、高程的测量仪器选用全站仪、经纬仪和自动水准仪。
所有测量仪器应经过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和有关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及坐标和高程数据,建立测量导线控制点,以便确定管道的轴线和高程。
导线控制点应设在永久性构筑物上。
1.3依据测量导线控制点及设计施工平面图上标明的管道位置,用全站仪在地面上定出管道轴线或转折点,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在地面上钉出控制座标桩;再用水平仪在管道变坡点栽上水平桩。
并在座标桩和水平桩处设龙门板。
1.4根据管沟中心与宽度,在龙门板上钉上三个钉子,标出管沟中心与边线,然后拉线于钉子上,并在板上标出挖沟的深度。
最后用白灰沿着线绳放出开挖线(坡度的边沿线上)。
1.5管道中线定位完成后,应按施工用地的范围对地上、下障碍物进行核查。
并在施工图纸中标出测得的数据资料,应存档。
1.6管道试压前,应对管道系统的三通、弯头、管井等部位的座标、高程进行复测,并按节点编号,据实填写测量成果记录,作为竣工原始资料。
1.7施工测量允许偏差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
平地
±20L(mm)
山地
±6L(mm)
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
±40L(mm)
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
1/3000
直接丈量测距两次较差
1/5000
管道中心坐标位置
±50(mm)
管顶标高
±20(mm)
1.8雨水管道开挖前,从道路中心线引出雨水管道中心线,按不同管径的沟槽宽度用白灰撒出下水道沟槽边线,然后开挖,使雨水管道的中线控制在质量标准范围内。
2、沟槽开挖
2.1、管沟开挖:
根据图纸管线的分布和实际地质情况,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
人工填土层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分别采用1:
0.25和1:
0.33的放坡系数,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宽0.6米,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弃土应随挖随运,以免影响交通;场地开阔处,开挖弃土应置于开挖沟槽上边线1.0米以外,以减少坑壁荷载,保持基坑壁稳定;沟槽开挖期间应加强标高和中线控制测量,以防超挖。
当人工开挖沟槽深度超过2.0米且地质情况较差时,需对坑壁进行支撑(详见沟槽开挖及支撑方案图)。
当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