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635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5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docx

八年级上月考题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考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C.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2.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

3.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5.2015年国庆节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问自己为什么?

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明就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

6.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吋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ma=mb则ca>cbB.若ma=mb则camb

7.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8.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

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

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

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太阳照射下的树影

B.投影机映在屏幕上的投影

C.平静水面中岸边景物的倒影

D.礼堂里放映的电影

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1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2.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

这是因为光在()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水面不发生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地面发生漫反射

13.下列知识结构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声音的特征

B.物质

C.光

D.晶体熔化

14.如图所示是小刚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刚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

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15.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

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

16.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B.“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太阳光通过三梭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

1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8.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

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19.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我区丁沟发现温泉并将利用温泉建设温泉疗养中心,可以看见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熔化成水融入温泉水中,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升温,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瞬间会出现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_____(甲/乙)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20.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

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选填“声波”或“光波”),这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21.据CCTV报道,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加快.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请提出一个能防止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

22.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五天后,返回舱于10月17日上午5时左右安全着陆,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在几天的飞行中,航天员与亲属进行天地通话;聂海胜在轨道舱中摘下自己的航天表,让表在空中自由漂浮翻滚;神六在稳定轨道上运行后,张开太阳能帆板;飞船返回舱的外表采取了有效的隔热和降噪措施,可以保证舱内的温度和噪声均在航天员可承受的范围内;10月17日凌晨,“神六”按计划返回,在北京航天飞控大厅大屏幕可以看到,飞船像一团火球划过夜空.飞船降落伞打开后,舱外烧得红红的,但舱内温度没有什么变化.请你根据上述文字,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其中一个问题.

(1)问题1:

,解答;

(2)问题2.

23.如图中用到共同的物理规律是.

2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___、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它的图像信号是由卫星通过_________波传送的。

我们只听不看就能判断播音员是否熟悉,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识别的。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25.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

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

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

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26.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多少和初温都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90

74

65

60

57

21

20

棉絮组水温(℃)

90

70

55

33

20

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42℃B.44℃C.46℃D.48℃

2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

(3)如图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此时看见的(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4)如图丁所示是用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像(完整描述像的特点).

28.小华有一部“傻瓜”相机,照相时不能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能调节焦距;他从说明书中了解到:

相机镜头的焦距是35cm,拍摄时景物应在3m以外.对此,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就不需要调节像距了呢?

于是他查到该相机镜头成像时像距和物距的数据如下表:

物距/m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像距/cm

36.27

35.84

35.62

35.50

35.41

35.35

35.30

35.26

35.23

35.21

35.20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简单说明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不需要调节像距的理由:

(2)请在坐标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是:

(4)小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①成像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

②小燕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3),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29.【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的大小

14013.5缩小

23015缩小

32020等大

41530放大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明在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2)实验中,当小明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3)若小明改用焦距为12cm的另一凸透镜重做第4次实验,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结论与应用】分析数据可知: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2)保持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不变,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次像.

(3)光屏上没有成像的原因是.

30.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到的信息或初步结论是:

(1)比较图a、b可知: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或发生折射),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2)比较图b、c可知:

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写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

(3)比较图c和图可得结论:

对光的折射能力较强的是(选填“水”或“玻璃”);

(4)根据已给出三个图的信息,在图d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度数.

31.(3分)(2014秋•张掖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可以绕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

(1)先使E、F两块纸板在同一平面内,这时(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这时(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由

(1)

(2)可得出结论:

32.(7分)(2014秋•张掖校级期末)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白纸,则白纸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5)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的(填“A”或“B”)这一侧面观察,一位同学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3.小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某一位置,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然后,他又突发奇想,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选填“有”或“没有”)。

(2)小刚将蜡烛移近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要往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下同);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想再次在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_________透镜方向移动。

34.(11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由于凸透镜焦距未知,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________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由光具座上的刻度尺可以读出该透镜焦距f=_____cm;

(2)如图2所示小明将蜡烛和光屏固定好后.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小明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实验序号有_______。

实验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序号

实虚

大小

正倒

l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

2

f

实像

放大

倒立

v>2f

3

u

虚像

放大

倒立

(4)如图3,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移动距离s′_____s.(选填“>”“=”或“<”)

35.(6分)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玻璃板厚度不计,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____,此操作过程需要注意的是_____。

(2)请为以下实验步骤排序:

a.移去棋子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棋子A的像

b.棋子A置于在玻璃板前面。

将同样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

c.记下棋子A和棋子B及玻璃板的位置

d.移去玻璃板、棋子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如图2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该小组由此得出实验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4)若将显示时间为

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作图题(题型注释)

36.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图:

(1)作出图(a)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请在图(b)中根据这两条光线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S(保留作图痕迹);

(3)请在图(c)中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屏上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37.如图所示,AO是入射光线,MN为平面镜,在图中正确画出反射光线.

38.如图所示,完成光路图;

39.请画出下左图两条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

40.(3分)(2014秋•张掖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射到平面镜上某处的一束光,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试在图中画出光路图.

41.(3分)(2010•威海模拟)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42.(3分)(2014秋•张掖校级期末)一束光线射向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一点,请在图中补充完成光路图.

43.(2分)(2014秋•张掖校级期末)根据图中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44.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选填“甲”或“乙”)是凹透镜,可用于(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45.

(1)(2分)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2)(1分)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46.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47.

(1)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在图中画出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再从三棱镜射出的大致光路图.

(4)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

(2)(3)(4)

评卷人

得分

五、计算题(题型注释)

4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

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49.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

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50.如图,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是多少h?

(2)轿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千米每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51.一汽车行驶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前1min行驶了1200m,然后又用10m/s行驶了1.44km到达一个加油站,则这汽车:

(1)前1min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中间1.44km路程中用时是多少s?

(3)经过加油站后,这汽车以15米/秒的速度继续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对面的山峰,到山峰前某处司机鸣笛,4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鸣笛处距山峰有多少米.(空气的温度是15℃)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汽化的方式有两种:

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发生在物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所以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说法正确,所以B不合题意;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蒸发及其现象.

2.C

【解析】

试题分析: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故选C.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

(2)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导致其附着的物体温度降低.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观察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温度计液泡上既沾有酒精,又加快了空气流动,所以蒸发最快,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

故选D.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A

【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正确;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C正确;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A.

考点:

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音色

5.C

【解析】

试题分析:

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