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043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docx

《信息技术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docx

信息技术说课稿八年级上册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课《走进因特网》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因特网》。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效果几个方面来阐述这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课《走进因特网》,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技能为目标。

2、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中的域名与IP地址以及因特网的应用

(2)技能目标:

使学生学会对TCP/IP协议中IP地址的设置,资源共享、资料搜索、学会网上冲浪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技能

3、教学重难点:

IP地址格式的掌握、TCP/IP协议的作用、域名格式以及域名和IP的关系

二、说学情(知识基础、情感基础)

1.知识基础:

学生在第一课《网络的基本概念》中已对因特网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讲解和深入。

并且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网络,但学生对网络是充满好奇感的,因此我会以此为切入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情感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知识,善于和同学交流,这为学习信息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采用讲解示范教学法、任务驱动、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已动手,自主探究,以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四、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

“学生接受教师给予的探究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成功”。

学生在完成每个环节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

大部分的同学都有QQ,对QQ并不陌生,同学们不管在哪里只要有一台电脑并且这台电脑可以上网,大家就可以互相聊天。

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所有接入网络的计算机都是连在一块的的,任何一个计算机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相互交换资料、传递信息、共享文件,把原本遥远的天涯海角变成咫尺天涯!

2、以此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展示本节课题。

学生活动(理解、思考,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学习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我依据情景导入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目前生活应用最为广泛、覆盖面积最广的网络是什么网络?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回答)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1)、教师活动(下达任务)

1、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完成以下任务。

我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巡视指导。

2、布置学习任务一

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因特网结构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网络搜索引擎等学习工具自己去分析什么是因特网。

3、布置学习任务二

我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学校网站,讲解因特网中的域名与IP地址。

4、布置学习任务三

我会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活动(执行任务)

1、分析理解因特网结构的示意图,在教师帮助下完成任务一(什么是因特网?

)。

2、结合教材,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理解任务二,并做好知识总结,最后各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总结因特网中的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

3、各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完成任务三(因特网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

(3)、教师活动(课堂作业布置)

学生完成以上任务之后对网络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我会布置课堂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1)、教师活动(课堂总结)

1、做好各小组间竞赛的总结和点评。

2、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做好总结。

(2)、学生活动(学生评价)

1、学生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

2、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六、说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而是利用启发式的原则,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去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

同时学生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所力求的目标。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宽容,不求全责备

爱岗敬业,读书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