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1339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9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docx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

常工

   目录

1.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争论的粗略考察

   二,数据--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定量分析基础(横向:

54国数据;纵向:

美国1820-2003年数据)

   三,再认识无产阶级贫困化

1,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

1),贫困的定义

   2),贫困的本质与根源

3),贫困的积累

   4),影响产生贫困的因素

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与相对贫困化的主要指标

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与相对贫困化

   4,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四,关于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的粗略考察

   1,1820-1880年阶段的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状况(早期资本主义出现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与相对贫困化)

   2,1880-1973年阶段的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状况(凯恩斯主义与无产阶级贫困化)

   3,1973-2003年阶段的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状况(新自由主义与再次出现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全球化与无产阶级贫困化)

   五,几点初步启示(从无产阶级贫困化看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揭示矛盾,从方向上明确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不断探索,从实践中开辟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3.借鉴历史,勾画未来,既长期艰巨更无限美好!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1(第四稿4.2稿)

                                                    201049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附件的的任务:

不是深入地全面地论证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问题;本附件只是将正文(《关于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初步观察与思考》)中提及的有关贫困化问题的说明转入本附件,以简化正文,也便于在附件中能对该问题作较多的探讨。

1.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争论的粗略考察

   1,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政治经济学界关于贫困化理论的观点同当时原苏联理论界的观点是一致的。

当时,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程》1关于绝对贫困化的定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的状况不可避免地要恶化下去。

虽然社会财富是绝对地增长着的,然而工人阶级底收入却一年比一年地减少”(见马罗佐夫著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分册的第五节《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74页,以下简称“原苏联51年教程”)。

书中还引用列宁的话:

“工人们底贫穷化是绝对的,就是说,他们变得简直比以前更穷,他们不得不过更恶劣的生活,…”。

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程》提出的关于相对贫困化定义是,“工人阶级以自己底劳动从资本家那里得来的份额,与整个社会中工人阶级创造着的收入比较起来,是不断减少的”。

“英国工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

1843年45.6%,1884年41.4%,1903年38.3%”。

“工人阶级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与资本家底增长着的比重比较起来,是相对地下降着的,这种相对地下降就叫做工人阶级底相对贫困化”(见马罗佐夫著的第七分册的第五节《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68页、69页和72页)。

   2,西方经济学家也十分看重贫困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着力对它进行了批判。

剑桥学派的J.罗宾逊说:

“象耶酥相信世界很快就要达到末日一样,这一错误(指关于劳动者绝对贫困化的预测)对整个理论(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具有如此核心的地位,以致我们很难相信,没有这一预测,整个理论怎么能站住脚…”2;萨缪尔森在他的第10版《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一节,提出的唯一论据就是“实际工资在西方世界正在绝对地上升而不是下降”(来源同上)。

萨缪尔森又说:

“如果马克思的思想的进步只停留在他的劳动价值论和剥削概念上的话,那么他只能是一位不重要的人物。

但是,他继续进行下去,…他预言:

..随着资本的积累,利润率下降了,工人阶级日趋贫困化,..一个增长着的“失业后备军”会使工资不能超过维持最低限度生活的水平。

..最终,..将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

他又说:

“在几十年过去之后,马克思的戏剧并没有按照他的剧本演出已成为明显的事情。

劳动者在享受着日益增长的实际工资,并且国民收入中劳动的份额正在缓慢增长”23。

萨缪尔森甚至用马克思的话“所有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

   3,对此我国政治经济学家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化理论曾进行了不懈努力。

   1),1982年,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4(以下简称“82教材”),作为高等院校文科的教材问世。

   ①,该书依旧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②,该书引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707页):

无产阶级贫困化“象其他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实现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82教材”120,121页);进而明确提出:

“不能把绝对贫困化理解为无产阶级生活状况一直继续不断地恶化”。

该书在当时条件下,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严重束缚,勇于理论创新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③,该书的最大软肋是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有关经济数据的全面考察3。

譬如,它介绍了在1948-1973年间美国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在危机中实际工资下降,失业人数增多等等;进而以此为据,提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不是经常发生的,而是有时存在的现象”。

该书作者将两次衰退间距都在24-106个月之间、长度又都小于12个月的衰退也称为绝对贫困化,显然值得商榷。

该书还没有注意到这个时期恰恰是美国经济的“黄金时期”,1973年的人均劳动收入也确实高于1950年..所以该书提出的“新论点”更难于立足。

   2),1993年,吴树青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5(以下简称“93教材”),被推荐为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出版。

   ①,该书同“82教材”一样,也是明确指出: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包括资本积累规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规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产阶级一定要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奴役”。

还提出:

“考察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贫困,不能只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必须同时把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的贫困状况包括在内”等等。

该书还指出:

“资本积累过程,不仅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而且也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掘墓人,..”。

该书也同“82教材”一样,强调指出:

在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其表现形式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会有所变化”。

但该书删去了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两个概念。

   ②,该书的最大软肋,同“82教材”一样也是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有关经济数据的全面考察。

该书专立一节“无产阶级贫困在当代的表现”,用了不少数据来论证资本主义贫困的特征。

但是,也恰恰是由于受到“当代”的限制,使它不能清楚地揭示资本主义贫困的本质表现4。

有的数据由于数据加工中存在着缺欠5,由它们引出的论点也值得商榷。

   3),2007年,逢锦聚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三版)6(以下简称“07教材”),作为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和和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出版。

   ①,该书的特点之一,是在有关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容构成方面作了很大改动。

在“82教材”中,仍大体延续“原苏联51教程”的构成,将“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单立一章。

“93教材”将该章题目改为“资本的积累过程”,但在该章中仍将“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各单立一节。

而“07教材”不仅将该章题目改为“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而且在各节的标题中也未见“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容;该章共21页,而有关“贫困积累”和“两极分化”的内容已被压缩为10行放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一节中。

另外在“资本主义的分配”一章中增加了“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一段。

该书不仅删去了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两个概念,还删掉了“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掘墓人,..”等内容。

②,该书一方面在内容及结构上作了较大改动和删减,但另一方面仍然延续了“93教材”的“软肋”,譬如在短短10行的关于“贫困积累”和“两极分化”的论述中,列出的数据仍不能证实其论点6。

   总之,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出版算起,已经一百四十多年了。

对收入分配来说,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东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激烈争论的历史。

为什么我国政治经济学界的一些著作在争论中显得乏力和被动?

   邓小平说:

“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稿清楚。

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7。

   争论的历史也表明:

论据是学术争论中形成论点的基础。

在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争论中,有关数据更是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论据。

我国由于过去长时期的闭关锁国,使得政治经济学界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收入分配情况了解甚少,对有关资本主义世界的收入分配数据了解更少;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这个问题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欠。

由于对“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稿清楚”,缺乏有力的论据,也就难于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论点,在同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争论中也就难于摆脱乏力和被动。

   争论的历史还表明: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受教条主义的束缚,一些政治经济学家已经或多或少的在头脑中形成了着重于维护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而不注重“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甚至在已经看出或者已经怀疑这些传统论点能否接受实践检验的时候,仍然要小心的选择数据来论证。

   所以,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困问题,就必须深入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而要深入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就要彻底解放思想,就要搞清楚百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收入分配情况及其变化,就要十分重视全面地系统地充分地掌握和分析有关数据。

 

   二,数据--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定量分析基础 

   数据,是事物的量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为了以实践为基础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重新以实践来检验东西方学者在有关争论中的各种论点,本文根据现有的可能条件,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有关收入分配的数据进行了粗略的整理、加工和分析。

   这项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找不到数据,特别是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就没有宏观统计数据。

有些人口数据、GDP数据等也是经济史学家估计的数据。

   本文(第四稿4.2稿)使用和列出了28个数据表,其中有关美国的纵向数据都来源于笔者由美国回顾性计算模型生成的90个数据表(详见《关于美国1820-2003年回顾性计算的简要说明》);有关各国的横向数据来源于笔者由各国收入分配模型2007年初生成的《各国居民收入分配表集》,该表集汇集了54国的1970-2000年的54个表;有关我国的数据主要是笔者由中国收入与消费模型、中国收入分配模型、中国人口模型等于2006年生成的《我国居民收入表集》和《我国居民收入差别状况表集》..等。

   因篇幅所限,本节只概括的介绍了横向数据与纵向数据的结果及其初步分析。

关于数据的补充方法将另行说明。

如纵向数据的补充方法已在《关于美国1820-2003年回顾性计算的简要说明》中说明。

   1,横向数据:

   横向数据,是指以59个国家为对象(因5个国家缺少收入分配数据,实际只有54国。

54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4%,其GDP占世界GDP的90%)的1960-2002年的有关收入分配的数据。

原始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等资料。

   1),横向数据:

本文仅列出以下三组横向数据。

   

(1),按照人均GDP排列的横向数据,如表1至表3所示。

   按照人均GNP的水平,将54国分为3组,即按照世界银行2000年的标准将54国分为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3组。

   

(2),按照分配不公平排列的横向数据,如表4至表7所示。

   按照基尼系数将54国分为4组,即最严重分配不公国家(基尼系数大于等于0.5的国家)、严重分配不公国家(基尼系数大于等于0.4的国家)、一般分配不公国家(基尼系数大于等于0.35的国家)和基尼系数稍低国家(基尼系数小于0.35的国家)。

   (3),反映世界分配不公平状况的数据,如表16至表18所示。

   本文是按照笔者提出的反映世界分配不公平总体状况的指标组,列出了世界基尼系数、各类国家组基尼系数和美国占人口10%最高收入组人均消费同各国占人口20%低收入组人均消费之比等数据。

由于难于收集各国的个人收入数据,本文只好参照世界银行的方法,用居民消费代替个人收入数据计算。

   2),简要讨论:

   粗略观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横向数据,可以看出:

分配不公、贫富差别和存在贫困是各国的普遍现象,但各国的贫困状态却千差万别,或者说是一片“杂乱无章”的景象。

   ①,“杂乱无章”揭示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按“原苏联51年《教程》”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的解释,即经济越发展,工人的收入越来越少,工人越来越穷的贫困化理论,可以把贫困看成是时间的函数。

据此,高收入国家的资本主义历史最长,应当是严重分配不公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资本主义历史较长,应当是分配不公国家;低收入国家的资本主义历史较短,应当是基尼系数稍低(或称为分配不公稍轻微)的国家。

但是如表1至表3所示,在高收入国家中,既有严重分配不公国家、分配不公国家,也有基尼系数稍低国家。

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既有最严重分配不公国家、严重分配不公国家、分配不公国家,也有分配不公稍轻微的国家。

在低收入国家中,同样也是既有最严重分配不公国家、严重分配不公国家、分配不公国家,也有基尼系数稍低(或称为分配不公稍轻微)的国家。

也就是说,“杂乱无章”的数据表明:

“原苏联51年《教程》”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的解释,得不到各国数据的一致支持。

 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曲线式收入分配模型,即随着经济发展,基尼系数先增大再缩小的规律,是一个影响较大的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对它也颇为赞赏。

按照这个理论,在工业化上升阶段收入差距扩大也就应当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据此,居于倒U曲线顶端的严重分配不公国家应当是中等收入国家,处于倒U曲线上坡和下坡的基尼系数稍低国家应当是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

但是如表4至表7所示,在最严重分配不公国家和严重分配不公国家中,既有中等收入国家,也有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

同样在分配不公国家以及基尼系数稍低国家中,也是既有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也有中等收入国家。

也就是说,“杂乱无章”的数据表明:

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曲线式收入分配模型,也得不到各国数据的一致支持。

   “杂乱无章”恰恰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贫困状态千差万别又不断变化。

经济发展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是全社会的收入总额和它的增长速度的决定因素;但不是收入分配和分配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更加公平;不公平的分配以及很不公平的分配,也不是某种经济发展水平所独有的现象。

   ②,“杂乱无章”揭示了产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若按照经济、政治形势及国际环境,将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粗略的分为若干个类型(或称为模式)国家和国家组,往往各个类型组内各个国家有相近的收入分配特点,而不同类型组的各国间的收入分配特点往往有明显差别。

   如表8-表10所示,在高收入国家中,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其基尼系数经历了一个由升转降,七十年代后又转为上升的过程,直至2000年仍处于严重分配不公国家的状态。

它的变化轨迹不像倒“U”,却有些像大写的“N”字。

美国模式不同于西欧模式。

而在西欧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也不同于芬兰模式,..。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是实行新自由主义最突出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据笔者计算1980年的基尼系数为0.36,2000年为0.408);而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不公平状况却一直低于美国(据笔者计算德国1978年的基尼系数为0.314,2000年为0.283;法国1979年的基尼系数为0.344,1995年为0.327);芬兰不仅基尼系数低于美国(据笔者根据世界银行等资料的计算:

1981年的基尼系数为0.321,2000年为0.269),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同美国相当(据笔者计算1970-2000年的GDP增长率:

按2000年价格计算美国为3.07%,芬兰也为3.07%;但按麦迪森的数据1990年国际元计算:

美国为3.21%,芬兰也为2.92%)。

   在2000年以前的新兴国家中,如表9所示,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随着经济较快增长,基尼系数也迅速升高且长期保持在最严重分配不公的状态;巴西1970-1980年GDP增长率高达8.1%,随后于1980-1990年迅速降至2.7%,1990-2000年仍为2.9%;但基尼系数先迅速升高,1972年达0.599,1983年为0.563,但1989年仍为0.605,直到2001年仍达0.566。

而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较快增长阶段,其基尼系数仍能保持在较低水平;日本在1960-1970年间GDP增长率达11.1%,其基尼系数1963年为0.232,1970年仅为 0.193,到1980年也只有0.203。

按麦迪森的数据(1990年国际元)计算:

台湾地区1960-1980年GDP增长率达9.6%,其基尼系数1964年为0.321,1980年还降至0.278(但80年代后期开始恶化)。

   为什么在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间的收入分配状况会存在如此令人费解的差别?

是芬兰总统比里根更能干?

还是日本的岸信介和韩国的朴正熙比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的领导人更善良?

   现在看来,决定和影响西欧各国推行社会民主主义政策的主要因素,是西欧自身的经济矛盾与政治矛盾,是因为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国内有比较强大的工人阶级力量和工人运动传统,在长期冷战中又直接面对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压力。

同样决定和影响韩国模式的主要因素,是当时的冷战、同朝鲜的对持局面和中国的崛起等国际环境的影响。

这也就是说,决定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选择不同收入分配模式的主要因素:

是其自身的经济矛盾与政治矛盾,是国内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力量对比和利益博弈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

其中,既有经济的还有政治的,既有国内因素还有国际因素。

   另外,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还说明:

虽然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影响收入分配和分配差距的决定因素,但在经济增长较快阶段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

   ③,“杂乱无章”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贫富差距的全景

   经济全球化已经把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但“杂乱无章”的表象让我们无法直观世界。

如何才能透过这“杂乱无章”来揭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贫富差距的全景?

为此本文提出并计算出一个指标组。

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是指本文依据“杂乱无章”的数据建立并计算出“世界基尼系数”7。

它从总体上描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贫富差距的全景。

如表16和表17所述,它的特点:

首先是世界基尼系数为80,高于同年一切国家和地区组的的基尼系数,如2000年世界基尼系数为80,而高收入国家为39,西欧8国为32,东亚与太平洋7国为44,南亚3国为33,拉丁美洲6国为55,撒哈拉以南非洲11国为65。

即整个世界的分配不公平状况要比每个国家和地区组的分配不公平状况严重得多。

其次,在1970-2000年间,世界基尼系数呈明显增大趋势:

1970年为0.738,1980年为0.765,1990年为0.7958,2000年为0.7964。

即近三十年来整个世界的贫困的变化趋势日益恶化。

第二部分,是指美国占人口10%最高收入组人均居民消费同各国或各类别组或各地区组的占人口20%低收入组人均居民消费的比值,可简称为美国最高组与他国低组消费比。

它可表示世界各国同美国间的贫富差距的状况。

如表18所述(它是根据麦迪森的数据—1990年国际元计算得出的),在1970-2000年间,美国占人口10%最高收入组人均居民消费同美国占人口20%低收入组人均居民消费的比值,1970年为8.4,2000年为14.3;而美国占人口10%最高收入组人均居民消费同占整个人口20%世界低收入组人均居民消费的比值分别为82和126倍(若按现价计算分别为295和540倍)。

同西欧8国的比值仅分别为11和15倍,同东亚与太平洋7国的比值分别为81和126倍,同南亚3国的比值分别为102和122倍,同拉丁美洲6国的比值分别为61和104倍,同撒哈拉以南非洲11国的比值分别为127和329倍,其中同布隆迪的比值更分别达到116和516倍。

第三部分,是指各国的基尼系数和各类别组、各地区组的基尼系数,它们分别表示各自内部的贫富差距的状况。

   为什么1970年以来世界基尼系数在不断上升?

为什么美国最高组与他国低组消费比在不断飞速上升?

   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和美国最高组与他国低组消费比不断上升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规律,还是1970年后的特殊规律?

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整个世界像巨大磁场一样,美国的最高组与美国低组消费之比不断上升,许多国家组和许多国家的美国最高组与他国低组消费之比也随之不断上升?

   当然,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从纵向考察更长时期的世界的贫困变化,还需要作更多更多的工作。

但是,这些数据已经可以说明:

要完整的观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困化问题,仅仅观察各个国家内部的收入差别和贫困的变化状况是不够的;还必须观察在受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整个世界以及各个国家间的收入差别和贫困的变化状况。

   有关问题,本文在第四节《经济全球化与贫困》一段中还将继续进行一些讨论。

   2,纵向数据

   本文的纵向数据,如表11至表14所示,是指以美国为对象国,时间范围为1820年至2003年的按计算年度排列的数据。

为简化计算,在180年的长跨度中本次计算只设定38个年度为计算年度。

要进一步了解有关回顾性计算的情况,请见《关于美国1820-2003年回顾性计算的简要说明》。

   现仅从纵向数据的结果作些简要的讨论:

   ①,美国在1820-2003年的近200年的长过程中,其收入分配状况一直在不断的变动着、波动着,不断的上升或下降,增速或减速。

从总体看,其贫困状态的变化轨迹为一条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曲线。

   ②,要进一步选取从业者人均劳动收入(1980年价格)为基准指标,考察美国1820-2003年间的收入分配状况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简况如下,(如图1和表12所示):

    第一阶段:

1820-1880年,各年从业者人均劳动收入(1980年价格)均低于始年1820年,财产收入与劳动收入比呈上升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