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998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外四科,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1.概述,2.常见护理问题,3.护理目标,4.护理措施(术前、术后护理),一、概述,骨科手术范围广、种类多,手术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生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妥善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更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环节;围手术期的护理旨在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顺利度过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二、常见护理问题,1、疼痛与创伤、术后切口及强迫体位有关。

2、知识缺乏:

患者缺乏自我照护及康复锻炼知识。

3、焦虑恐惧:

与患者意外受伤、肢体功能障碍、担心手术麻醉风险及较高的医疗费用有关;4、自理缺陷:

与疾病、体位限制有关;5、躯体移动障碍:

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治疗限制患肢活动有关;6、肢体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及不良体位有关;7、低效型呼吸形态:

与创伤、脊髓损伤、疼痛、长期卧床、颈椎手术有关。

三、护理目标,1、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2、使患者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3、患肢疼痛减轻或缓解;4、减少患者因长期制动或卧床引起的不良生理效应,预防各种并发症;5、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病损程度;6、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照护的方法,患者能坚持进行主动、被动功能锻炼。

四、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3.康复训练,4.并发症的预防,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2.术前评估,3.术前准备,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依从性2、了解和分析患者的不同需求,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患肢紧张焦虑的心情,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3、向患者有针对性地解释手术、麻醉和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术前评估,1、全身评估:

体态、姿势、步态、重力线、营养代谢状态2、专科评估:

皮肤、畸形、肿胀、肌肉萎缩、压痛、肿块、脊柱关节活动3、合并症评估:

脏器损伤、创伤综合征、感染、压疮等,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2、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指导合理膳食,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粗纤维、易消化食物3、睡眠支持:

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有针对性的解决或消除影响睡眠的因素,必要时给予镇静药4、术前功能训练:

体位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肺功能训练、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的主动和被动锻炼、骨科康复器材和支具、拐杖等的使用、术后体位的转移和配合练习。

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2、呼吸监测: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吸氧方式,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对称性;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3、肌力监测:

通过观测患者握力、肢体抗阻力来监测肌力恢复程度;4、体位与安全护理:

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方式、麻醉等合理安排患者体位;应用床栏保护防止患者跌伤;烦躁患者使用约束带,防意外5、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辅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血或渗血增加;渗出液的颜色、性状、量以及是否伴有异味,并记录;,6、患肢的护理,A、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B、感觉患肢皮温,并与健侧肢体的皮温进行比较,判断皮温是否异常;C、观察患肢肢端颜色,判断颜色是否正常、苍白或发绀;按压患肢加床,判断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正常或延长;D、测量患肢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搏动是否有利、微弱或消失;E、观察和测量患肢肿胀情况,评估肿胀部位、肌张力、肢体周径以及是否出现水泡、皮肤有无破损等F、检查并询问患肢感觉运动情况,判断肢体感觉运动是否正常;,术后护理,7、管道的护理:

评估管道的种类、部位、作用及安置时间,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记录;妥善固定各类管道并保持管道通畅;根据不同种类按相关护理常规进行护理;8、疼痛的护理:

正确评估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程度、伴随症状,合理使用镇痛药,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采取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个性化镇痛方式;局部按摩、冰敷、改变体位、活动肢体等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康复训练,A、康复锻炼的原则:

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功能评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措施;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逐渐增量;注意坚持并以患者主动锻炼为主;实施训练过程中,应保证治疗的安全性;B、保持功能位:

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患者体位,避免不正确的体位和姿势所导致的畸形,减少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失用或畸形的发生,康复训练,C、肺功能训练:

鼓励患者行有效咳嗽排痰和深呼吸训练D、关节与肌肉锻炼:

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队患者进行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训练;E、康复器械及支具的应用F、物理疗法:

局部按摩、TDP、CPM、下肢静脉泵等,腰部固定带,助行器,钢丝托板,下肢静脉泵,CPM关节活动器,颈托,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压疮腹胀与便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肢体废用综合征,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