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046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docx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伦理学专业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1年招收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

伦理学考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

方向:

经济伦理学、伦理学原理

注意: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纸上答题,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

(4×4分=16分)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扩大再生产

3.私营经济

4.新经济

二、辨析题:

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4×6分=24分)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是可变资本。

3.国有股减持会削弱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在市场经济中,必须让遵守市场经济道德的人有利可得。

三、简答题:

(4×7分=28分)

1.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什么?

3.为什么必须对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4.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四、论述题:

(2×16分=32分)

1.试析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意义和基本构想。

2.试论道德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1年招收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

伦理学考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

方向:

经济伦理学、伦理学原理

注意: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纸上答题,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

(4×4分=16分)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

具体说来,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分散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由他们自己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归自己所有;商品能否卖出去,是赔还是赚,也由他们个人承担风险。

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即私人劳动。

但是,商品生产者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生产的,他们生产的商品都是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属于社会劳动。

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排斥和矛盾着的。

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但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生产者将各自私有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才能间接地实现这种转化,而在这当中,又有着重重困难。

要实现交换,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就必须同时取得两重的社会性质:

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在对社会有用的形式上支出,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只有这样,这些商品才能适销对路,才能完成交换。

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还必须具备社会均等性。

商品都是由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要使这些商品能够相互交换,使完全不同的劳动能够相互比较并相等,就必须抽掉劳动的具体形式,把它们还原为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耗费,还原为抽象劳动,还原为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实体”。

只有这样,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

段。

2.扩大再生产

答:

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追加到生产上,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扩大再生产分为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内含扩大再生产指依靠生产技术进步和改进生产要素质量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与此对应的概念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它是以生产的广度发展为特征的,人们通常称其为“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指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追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

因为单纯地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扩大生产场所而实现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它是以向生产的广度发展为特征的,所以人们通常称其为“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

3.私营经济

答:

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在我国,目前它包括所有按国家法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等。

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体现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

4.新经济

答:

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

学术界对“新经济”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宽”、“窄”两种含义。

“窄”的含义专指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在90年代出现了比以往经济周期更长的超常规增长。

有人认为,这种增长表明美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已经消失。

他们把经济周期波动的消失称为“新经济”。

也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实现了超常规增长,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新局面,这就是“新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的周期波动已经消失。

“宽”的含义则指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在“宽”的含义中,有的专指当前的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亦将“新经济”称为“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也有的泛指包括正在逐步兴起的生物技术革命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变化。

我国有学者认为,把“新经济”理解为“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发展与增长”较为适宜。

这种理解是从“新经济”的核心内涵—新技术革命出发的一种较宽的理解。

江泽民(1926)在2000年11月16日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时对“新经济”作了如下概括:

“所谓‘新经济’,也就是普遍认为的主要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经济。

二、辨析题:

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4×6分=24分)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

该观点是正确的。

原因分析如下:

(2)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来讲:

①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简单商品生产中的一个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劳动首先是私人的劳动,“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完全由生产者私人决定”;另一方面,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分工中的一部分,劳动成果是用来交换的,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它又转化为直接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交换,而能够交换,则说明了各种形态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具有可以等价比较的共同性。

于是马克思提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个概念。

私人劳动都是具体的,它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社会劳动表现为抽象的人类一般劳动——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它形成了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

②劳动二重性学说正确地揭示了是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以及如何形成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从根本上解决了物质财富生产与价值生产的辩证关系,也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和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真谛在于揭示劳动的本质,揭示其对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所起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是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反对劳动者的剥削,倡导人类全面解放和发展。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虽然已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由于他们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因而无法真正解决究竟是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价值的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这些问题,正确解释了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和价值本质,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上。

④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运用具体劳动在生产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运用抽象劳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和生产剩余价值。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⑤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马克思正是从依据劳动二重性理论建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科学地分析价值、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建立了科学的价值形式理论、货币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

2.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是可变资本。

答:

该观点错误。

原因如下:

(1)生产资本按照它的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资本,也就是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全部一次投入生产过程,价值也一次转移的那部分资本。

具体地说,投在原料、材料、辅助材料上的那部分资本,

(2)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

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

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3)固定资本和不变资本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①固定资本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应该说固定资本属于不变资本,因为两者在生产中都不发生价值增殖,但是后者的范围更广,还包括生产原材料。

②前者是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后者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

(4)流动资本和可变资本也不是同一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两者都是一次投入生产过程,但是前者是价值一次转移,后者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发生了价值增殖。

②前者是投在原料、材料、辅助材料上的那部分资本,后者是指劳动力。

3.国有股减持会削弱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该观点是不正确的,原因分析如下:

(1)要深刻揭示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能有所差别;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必须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能否起主导作用,既关系到能否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败。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不仅影响到中国经济建设的全局,而且也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中央指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针对国有企业负债过高的情况,在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上,首次明确提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用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减持国有股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基本目的在于实现“政企分开”,转变企业运行机制,使它们能够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主体,为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为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必要的微观基础。

(3)国有股的减持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这是因为:

国有股减持只是为国有股取得流通的属性,并不意味着国有股的必然出让。

在国有股权取得流通但不出让的情况下,国有股的流通自然与私有化毫无关系。

在国有股出让的情况下,虽然在企业的策观运行上造成了部分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但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国有股权的出让只是国有资产形态的转化,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没有因此而降低。

这样国有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于急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经济具有优势的领域。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不仅仅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数量比重,而更应该看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中所发挥的实质性作用和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况且,通过减持国有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和企业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改善国有企业形象,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利于国家集中资源,使得国有资产的增值潜力得以发挥。

4.在市场经济中,必须让遵守市场经济道德的人有利可得。

答:

该观点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原因如下:

(1)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产权所有关系、价值交换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契约关系和价格、盈亏、资源变动的机制达到解决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和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目的的一种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要运作起来就要求人们在道德领域中树立起一系列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在道德力量不解决问题的场合,还要建立相应的法律,通过法律强制人们按一定的规矩从事交换活动。

不管法律条文还是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总是所有权、独立、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原则。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竞争是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外在压力,并能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当然竞争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盲目的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只有遵循和利用好价值规律的人才会盈利。

遵守市场经济道德的人,如果无视价值规律,照样会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

(3)市场培养着人们根据启己对社会对他人福利的贡献、根据自己能力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品质。

市场之所以公平,是因为市场按照应得原则在人们中间分配着财富。

市场对人们财产的分配是通过盈亏机制实现的,在市场上盈利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在市场上亏损则意味着财富的损失,市场交换不断使某些人盈利和某些人亏损,从而实现着财产的不断分配。

本来进入市场的人们都存在盈和亏两种不同的机会、不同的可能性,这种机会是均等的、公平的,结果之所以出现了盈家和亏家,说明盈家经营有道,其商品有市场销路;亏家则经营无道,其商品没有市场销路。

因此这种由盈亏造成的财富分配是公平合理的。

(4)但是,用边际生产率作为衡量对他人对社会贡献的标准和应得分配的基础也是有问题的。

因为那些生产和销售海洛因之类的有毒产品的人可能表现出极高的边际生产率,他们的收入也可能实际地反映着这种生产率,但不能说他们的这种收入相当于他们对他人或社会福利的贡献。

因此,市场分配财富时可能会引导人们走上各种有害于社会及他人的投机取巧的发财道路,造成道德堕落。

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的原则应该和道德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在市场经济中,必须让遵守市场经济道德的人有利可得”的观点忽视了价值规律这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的作用,所以是不正确的。

三、简答题:

(4×7分=28分)

1.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

(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含义

资本积聚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较大的资本。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

一是并购,即在竞争中居优势地位的资本并购居劣势地位的资本,包括部分并购或整体并购;而是联合,即原有的分散的单个资本联合成新的更大的资本;三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等方式,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的联系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小资本变为大资本有两种方式:

一是资本集中,二是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的区别

资本聚集和资本集中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资本聚集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前提。

其次,资本聚集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和联合的途径,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

再次,资本聚集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或联合的途径,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最后,通过资本聚集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则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什么?

答: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农业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其实质是农业资本家在经营中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地租是大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瓜分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所得的份额。

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殖价值的一种形式。

就农业而论,农业资本家租入土地后,购置生产资料、雇用农业工人,进行生产。

农业工人是实际的土地耕作者,他们为租地农业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由于实行资本主义方式的经营,因而,平均利润率的规律在这里也同样起着调节作用。

如果农业资本家得不到平均利润,他就不会投资于农业。

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

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所有;而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则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所以,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不同于封建地租:

首先,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所有权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和超经济强制关系相联系;而资本主义地租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它体现着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没有超经济的强制。

其次,封建地租在量上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或必要产品;资本主义地租只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的剩余价值。

最后,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则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即土地所有者、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以及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3.为什么必须对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职能,主要的要求是政府必须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实行宏观调控。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职能,实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其必要性,这是因为:

第一,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个根本目的是通过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体现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然占有基础地位,但单纯地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通过市场竞争所达到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目标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完全吻合。

为了将市场的自发调节纳入整个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主义预定的目标和预期目的,政府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

第二,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经济应该而且可能实现按比例地发展,但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干扰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往往难以完全避免,因而需要国家经常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这是保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改革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必须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搞活企业,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时,协调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企业的局部利益,必须在搞活企业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以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

第三,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

市场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一是市场功能有缺陷。

它不易解决诸如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等问题。

二是市场竞争有失灵的情况。

例如,市场自发的竞争可以导致垄断,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

三是单靠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容易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发社会矛盾。

四是因为市场调节是事后的调节,所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由于市场本身存在这些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这就有必要由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调控手段规范和调节市场,并通过市场引导国民经济按照宏观经济的目标运行。

4.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答: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

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了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