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800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docx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

1.能将生字分成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初步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认识表示方位的词,能辨别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能参照太阳辨别方向。

3.在认识各种招牌时识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4.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月亮的神奇、美丽。

熟读成诵,背诵并积累古诗《古朗月行》。

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

5.爱上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重点

强化识字与积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与古诗。

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

1.字词句运用。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一是“连一连”。

可让学生观察汉字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由两部分构成:

上、下两部分和左、右两部分,形成上下结构的字和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按字的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

二是“读一读,背一背”。

让学生借助儿歌,复习巩固课文第3课和课文第5课学过的表方位时间,让学生了解方位词“东、西、南、北”,帮助学生借助太阳辨别方向。

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味,加强朗读的技能训练。

2.展示台。

“展示台”提供了5幅插图,列举生活中常见的5处地方,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识字的成果。

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

要拓展识字空间,拓宽识字渠道,加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同时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与平台,不断扩大识字成果,如:

认班上同学的姓氏字,认广告、路牌上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书报杂志上的字等。

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强化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3.日积月累。

古诗的内容节选自《古朗月行》。

积累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元素。

“积累”是对语言材料的储存,“迁移运用”的前提是积累与内化。

积累语言,积累好词佳句的途径是多读,多背,多实践。

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日积月累,丰富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会把汉字分成上下、左右两部分。

2.通过“读一读,背一背”分清方向。

3.学习在生活中识字。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乐园吗?

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够集中。

因此,上课伊始,教师便用极具诱惑力的话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畅游语文乐园的欢快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一)字词句运用:

连一连。

1.教师出示生字卡:

“星”和“地”。

2.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构成上找规律:

“星”是上下结构,“地”是左右结构。

3.教师总结:

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有些是上下结构,有些是左右结构。

4.课件出示:

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思考:

为什么将带“星”字的苹果装入写有“花”的果篮里?

为什么将带“地”字的苹果装入写有“清”的果篮里?

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前后桌讨论得出结论:

这是按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进行分类的。

然后,让学生尝试连线,教师点击课件完成连线。

5.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

6.拓展:

汉字还有哪些结构?

举例说一说,如:

“可”“边”是半包围结构;“下”“个”是独体结构;“国”是全包围结构。

通过游戏将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边玩边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

学生玩得快乐,学得轻松,既延长了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过渡:

小朋友们,分完了苹果我们继续往前走。

呀,坏了,我们迷路了,我只知道要向东走,你知道哪边是东吗?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这首儿歌能告诉我们怎样去辨别方向。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

边读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

4.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提示学生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5.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

6.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7.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要求:

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

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课件出示:

相对的方位词。

前——后左——右

东——西南——北

8.情境表演。

(1)请全班同学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现在我们的正前方就是东方,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南)。

(2)请一名同学做导航员,一边读儿歌,一边指示方向。

9.游戏巩固。

(1)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

(2)教师说口令,同学们按照口令要求做动作:

举起你的左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

(3)创设情境:

现在你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了吗?

学生结合儿歌内容,根据课件中太阳的位置介绍“东南西北”。

10.图上有什么人?

他在干什么?

说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1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为我们服务的方位词。

预设:

火车北站,汽车南站,海南,东北三省等。

12.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预设:

北斗七星勺柄指向北方;大树树冠浓密一面为南;蚂蚁的洞穴大都朝南……

13.齐声背诵儿歌,整体回顾。

通过学习形式的不断变换,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儿歌。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动脑、动口、动手,读文识字,辨别方向。

三、创设情境,生活识字。

1.课件出示“展示台”的情境图。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乡镇的一条街道上,你知道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是干什么用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2.学生介绍建筑物的名称和用途。

3.引导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招牌上的汉字,不会读的可以问一问同桌,也可以问教师。

同桌互相读一读。

4.指名领读招牌上的汉字。

5.开火车游戏:

要求学生说出在什么地方认识了什么字。

预设:

我从公交站牌上认识了rénmínlù人民路。

我在电影院认识了diànyǐnɡyuàn电影院。

我在卫生院认识了wèishēnɡyuàn卫生院。

我从小卖部认识了xiǎomàibù小卖部。

我从报刊亭认识了bàokāntínɡ报刊亭。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自读、同桌互助、请教教师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四、拓展延伸,强化识字。

说一说:

你还在课外认识了哪些字?

我还从食品包装袋上认识了“面包”二字。

我还从药品盒上认识了“感冒”二字。

……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拓展识字空间,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汉字的习惯。

第2课时

1.读背古诗《古朗月行》,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2.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一、情景导入。

晴朗的夜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多美的夜晚!

看到这样的美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大家想听吗?

二、吟诵古诗。

1.教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重点关注“青”“镜”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4.同桌合作读。

5.学生领读。

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6.结合书中插图,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2)视频课件播放:

圆圆的月亮慢慢出现,月亮中倒映着亭台楼阁,青云在天空中飘动。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白玉做的盘子。

想一想,月亮还像什么呢?

7.指导朗读。

【译文】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多美的景色啊。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1)结合图画读古诗。

(2)给古诗划分节奏。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配乐诵读。

9.练习背诵古诗。

(1)同桌合作背一背。

(2)指名背诵。

形象、直观的表象是理解古诗的桥梁,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创设了丰富、生动的动画画面,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把图文结合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又到了语文乐园中的动物园了,里面的小动物们都在快活地游玩呢!

它们是怎么游玩的呢?

让我们走进这首儿歌,齐读儿歌题目“谁会飞”。

2.学生尝试自由朗读儿歌,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纠正字音。

4.这首儿歌节奏明快,咱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吧,想一想:

儿歌里写了几种动物?

它们分别是什么?

(鸟、马和鱼)

5.表演读。

让我们学着它们的样子,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吧。

6.文本对答(引导学生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

它们都是怎么活动的呢?

我来问,你来答。

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合作朗读。

7.想象对答(引导学生仿编儿歌,说说其他动物的活动方式,感受这种言语形式的有趣)。

预设:

(1)师:

除了鸟儿,还有什么动物会飞?

生:

蜂儿会飞……

师:

蜂儿怎样飞?

生:

嗡嗡嗡嗡采蜜飞。

(2)师:

谁会爬?

生:

虫儿会爬。

师:

虫儿怎样爬?

生:

扭扭身子爬呀爬;一拱一拱往前爬;弓着身子慢慢爬……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乐园,收获真不少。

我们在语文乐园中,一边做游戏,一边学语文知识。

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汉字。

让我们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吧!

《语文园地六》编排设计的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字词句的训练,也关注了积累和阅读,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今天的课堂上,为了将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本课教学尤为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教学设计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今天的课堂上,既关注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

通过语文园地六的学习,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了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遵循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自我表现的特点,孩子们喜爱读读、唱唱、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让他们表演课文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之门,迸发出儿童智慧的火花,从而快乐地参与学习。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感受到: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

如:

“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就证明了这一点。

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是学生识字的地方。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要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假如语文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

教师要用心去穿好这一串“珍珠”。

充满童趣的课堂,需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文字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