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770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 最新.docx

高三化学教案4碱金属元素最新

第四单元碱金属元素

【考点战略】

考点互联

1.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Li、Na、K、Rb、Cs、Fr

相似性

差异性

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1

易失电子,金属性强

最高化合价+1价

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有不同的焰色反应

单质的

物理性质

颜色:

银白色

硬度:

柔软

密度:

轻金属

熔、沸点:

较低

铯略有金色

硬度依次减小

密度增大,但K比钠小,反常。

熔沸点依次降低

单质的

化学性质

强还原性

与非金属单质化合

与H2O反应生成MOH+H2

还原较不活泼的金属

活泼性依次增强Li—Li2O;

与O2的燃烧产物:

Na—Na2O2;

K、Rb、Cs更复杂

与水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增大

氧化物及其水化物

M2O都是易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水化物都是强碱

MOH的碱性依次增强

物质

比较

Na2O

Na2O2

属类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氧元素价态

-2价

-1价

稳定性

不稳定

较稳定

化学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性质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化学式

NaHCO3

Na2CO3

属类

酸式盐

正盐

俗名

小苏打

纯碱、苏打

颜色、状态

细小的白色晶体

白色粉末

热稳定性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稳定,加热不易分解

溶解性

接近易溶,溶解度比Na2CO3小

易溶于水

与酸反应

迅速放出大量气体

HCO3ˉ+H+=H2O+CO2↑

放出气体相对较缓和

酸不足:

CO32ˉ+H+=HCO3ˉ

酸足量:

CO32ˉ+2H+=H2O+CO2↑

与碱反应

生成正盐HCO3ˉ+OHˉ=CO32ˉ+H2O

不反应

与CO2反应

不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水解

水解程度小,溶液碱性弱

HCO3ˉ+H2O

H2CO3+OHˉ

水解程度大,溶液碱性较强

CO32ˉ+H2O

HCO3ˉ+OHˉ

用途

作发酵粉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症

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用于制其它钠化合物

相互转化

HCO3ˉ

CO32-

鉴别

加热(固体)看有无气体生成;加酚酞(等浓度稀溶液)看红色深浅;加CaCl2稀溶液看有无沉淀

4.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考点解说

(一)碱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IA族元素(除H外)称为碱金属,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由于它们的氢氧化物(MOH)均易溶于水,呈强碱性,因而统称碱金属。

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存在,只能由人工(一般用电解法)制取。

钠是碱金属的代表物,以钠为参照物,根据递变关系可以推论出其它碱金属的主要性质。

碱金属不仅是有关金属性质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典型物,在实际生产上也有重要用途。

如钠可用于制取Na2O2等重要化合物,可用作冶炼钛、锆、铌、钽等金属的还原剂,可用于制高压钠灯,钠、钾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二)金属钠

1.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易失去电子被氧化,表现出强还原性:

Na–eˉ=Na+

(1)Na跟非金属(如Cl2、S、O2等)发生化合反应

2Na+O2

Na2O2(淡黄色)

Na+S=NaS(反应剧烈,可能爆炸)

(2)Na跟水、酸、醇发生置换反应

2Na+2H2O==2NaOH+H2↑(剧烈)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ˉ+H2↑

2Na+2C2H50H→2C2H5ONa+H2↑(平稳)

(3)Na与盐溶液反应。

一般不跟溶液中金属离子作用,而是与水反应。

必须考虑其产物(NaOH)与金属离子间的作用。

例如,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认为是两步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也可合并写为总反应方程式: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为:

钠块浮于液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放出气体并逐渐消失(以上现象与钠跟水的反应现象相同);溶液中则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4)Na还原其它金属

4Na+4TiCl4

Ti+4NaCl(工业制钛);

2.钠的存在、保存、制备

在自然界中,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主要存在形式有NaCl及Na2SO4、Na2CO3、NaNO3等。

金属钠是人工制取的。

制取原理:

2NaCl(熔融)

2Na+Cl2↑

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以使其与空气隔绝。

这是利用钠比煤油密度小,且不溶于煤油,也不与煤油反应的性质。

(三)过氧化钠(Na2O2)

1.Na2O2是浅黄色的固体。

其主要反应为:

(1)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3)与酸反应:

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4)氧化性:

过氧化钠(或其它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钾等)有强氧化性,不但可以氧化常见的还原性物质还可以起漂白、杀菌作用。

2.Na2O2的用途:

过氧化钠常用作生氧剂和漂白剂。

(四)NaOH

NaOH是最重要的常用碱。

实验室使用强碱时一般用NaOH。

工业上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印染等。

1.NaOH的重要理化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有很强的腐蚀性。

(2)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为防吸水后结块,常和CaO混合制成“碱石灰”。

(3)强碱,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具有碱的通性。

对玻璃有腐蚀作用。

2.NaOH的主要反应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与酸或酚发生中和反应;(3)与酸性氧化物如SO2、SO3、CO2、SiO2、P2O5等反应;(4)与两性物质如Al、Al2O3、Al(OH)3等反应;(5)与盐类发生复分解反应,如与铵盐反应生成NH3,与MgCl2等一些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与酸式盐反应生成正盐等;(6)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如Cl2)反应;(7)在有机反应中作催化剂或反应物,例如卤化烃的水解反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酯类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皂化反应等。

3.有关NaOH(及其它强碱)的实验问题

(1)防止对玻璃的腐蚀。

保存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酸式滴定管、分液漏斗等有玻璃活塞的仪器一般避免与碱液接触;制取氨气用熟石灰而不用NaOH;制甲烷时要加入多量的石灰稀释NaOH;熔化固体NaOH要选金属铁、镍等金属质料的坩埚而不选用玻璃、陶瓷等硅酸盐质料的坩埚。

(2)注意其潮解性。

取用后应随时塞(盖)瓶口;保存应注意密封;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而不是常规的垫纸的方法。

(3)注意安全。

NaOH对肌肤有很强的腐蚀性,应尽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万一碱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溅到眼睛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急送医务室治疗。

4.NaOH的工业制备: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H2↑+Cl2↑+2NaOH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五)Na2CO3和NaHCO3

1.Na2CO3的工业制法:

把CO2通入饱和了氨和食盐的溶液中

NaCl+NH3+CO2+H2O==NaHCO3(结晶)+NH4Cl

然后加热过滤出的NaHCO3晶体

2NaHCO3

Na2CO3+CO2↑+H2O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人是中国化学家侯德榜。

产品为纯碱和NH4Cl。

2.碳酸及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

(1)正盐>酸式盐>H2CO3(盐含同种金属阳离子),如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

(2)IA族碳酸盐>IIA族碳酸盐,如Na2CO3>CaCO3。

3.正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溶解性

IA族碳酸盐的溶解性:

正盐>酸式盐,如Na2CO3>NaHCO3。

IIA族碳酸盐的溶解性:

酸式盐>正盐,如Ca(HCO3)2>CaCO3。

(六)焰色反应

1.实验操作要领:

①所用火焰应该无色。

所用金属丝本身没有明显焰色。

②铂丝(或其代用品)要洗干净,以避免其它离子的干扰。

用盐酸洗涤,灼烧,并反复多次,直至火焰变为无色。

③检验K+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

2.焰色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焰色是元素的性质,一种元素的游离态和化合态都具有同样的焰色反应。

(七)碱金属中的某些特殊性

1.钠、钾等常浸于煤油中保存,但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用煤油保存。

可浸于密度更小的油中或用石蜡封存。

2.随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加,碱金属密度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小。

3.碱金属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或更复杂的氧化物,但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正常的氧化物Li2O。

4.较活泼金属能把较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碱金属不能。

而是首先与水反应。

【命题战略】

高考经典聚焦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2003年•江苏)

A.NaOHB.NH3·H2OC.AgNO3D.BaCl2

2.按图4-1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

x、Y可以是(1993·全国)

A.H2和NaHCO3B.CO和Na2CO3

C.CO和CuOD.H2和Fe2O3

3.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1996·上海)

A.干冰B.黄沙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

4.在10mL0.01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

1.2mL0.05mol·L-1HCl,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998·上海)

A.1.344mLB.2.240mL

C.0.672mLD.0mL

5.用1L1.0mol·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ˉ和HCO3ˉ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2000春·京皖)

A.1∶3B.1∶2C.2∶3D.3∶2

6.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2001·上海)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

二、非选择题

7.(1994·全国)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图4-2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1HCl和蒸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实验中Na2O2和

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

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________________。

(3)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8.(1997·上海)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图4-3所示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

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供选用的药品还有:

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即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高考命题预测

从高考经典聚焦中,不难看出,碱金属作为活泼金属的典型,重要化合物Na2O2、NaOH、Na2CO3、NaHCO3分别作为过氧化物、强碱、强碱弱酸盐、酸式盐的代表,在无机化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不但有单独考性质知识点及性质递变规律的题目,还常与离子共存、物质推断、鉴别等问题结合;不但常有选择题和填空题,而且也是实验题、计算题中的常用素材,估计在今年的高考中这种地位仍将继续保持。

一、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收集到的常温气体是

A.只有氢气B.只有氨气C.氢气和氨气D.氧气和水蒸气

10.Na3N是离子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氨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3N与HCl反应可产生两种盐B.在Na3N与水反应中,Na3N作还原剂

C.Na3N中,Na+半径比N3ˉ半径小D.Na+与N3ˉ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结构相同

1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2.1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将全部气体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增加

A.2.1gB.3.6gC.7.2gD.无法确定

12.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各项可实现的是

A.钡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钠

B.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且反应比较剧烈

C.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Zn2+

D.在空气中加热钡,只能生成BaO

二、填空题

13.在A、B、C、D、E五种物质中,其中A、B、C、D的焰色反应为黄色;E为气体,并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它们有如图4-4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X___________

Y______________

(2)写出X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战略】

第1题

解题方法四种待鉴液的阳离子各不相同,应该选用某种阴离子来与它们反应。

首先考虑碱(OHˉ),氢氧化钠与它们反应有各不相同的现象。

答案为A。

第2题

解题方法关键在审题和理解题述实验中物质的运动过程。

例如A项:

H2开始通入试管时没有反应,接着进入石灰水,还是不反应,在P处就可以点燃。

试管内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CO2通过支管进入石灰水后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A符合题意。

迷点标识B项是审题不清的学生易错选的,因为CO燃烧生成CO2。

其实这时生成的CO2不再通入石灰水,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正确答案是A、C。

第3题

解题方法分析灭火剂与钠或钠燃烧后的产物Na2O2的作用。

具体分析为:

钠既着火,表面就生成了过氧化钠,且处于高温状态。

干冰(CO2)、干粉中NaHCO3分解的产物、泡沫中的水都会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水还能与钠反应生成H2,都可能使燃烧更剧烈,都不适合作钠着火的灭火剂。

正确答案是B。

第4题

解题方法考虑Na2CO3与酸的第一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过量问题,第一步反应如果有HCl过剩,过剩的HCl才能产生CO2。

答案是D。

第5题

解题方法可以写出分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步反应生成Na2CO3,剩余的CO2继续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从而可计算生成的Na2CO3和NaHCO3的比例。

本题若用守恒法解,则更简洁更快捷:

根据Na守恒,则有n(Na2CO3)×2+n(NaHCO3)=n(NaOH);

根据C守恒,则有n(Na2CO3)+n(NaHCO3)=n(CO2)。

代入已知量,即可求得两种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答案为A

第6题

解题方法先考虑碱金属卤化物属于哪类晶体,再考虑该类晶体物理性质的特点。

因为是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是A。

第7题

解题方法实验的基本构思是使样品跟H2O或者CO2反应,通过测定生成的O2的体积来了解Na2O2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纯度。

Na2O2可以跟水反应生成O2,Na2O和水反应不生成气体;Na2O2跟CO2反应生成O2,Na2O跟CO2反应也不生成气体。

因此选用这两个反应中的任一个,都可以通过测量产物O2的体积来测定Na2O2的纯度;根据题目要求,应采用前一反应,因为根据这一反应原理设计的实验仪器装置较后一反应方案简单,后一方案不是最简单的;选用前一反应方案需要的仪器装置是⑤①④,装置的连接顺序是G接A、B接F。

答案:

(1)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

(2)⑤①④(3)(G)接(A)、(B)接(F)。

第8题

解题方法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是:

2Na2O2+2CO2=2Na2CO3+O2。

根据“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体积”这一目的,必须依次考虑以下问题:

①用什么原料和仪器制取CO2;②如何除去CO2中的杂质HCl;③CO2与Na2O2反应仪器的选择;④为测得O2的真实体积必须除去未反应完的CO2,因此有用什么物质来除,选用哪个装置的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也就回答了

(1)~(3)。

第(4)问主要考虑读数误差及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答案:

(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顺序可对调);

(2)大理石,盐酸;(3)吸收混在O2中未反应的CO2;吸收CO2中混有的HCl;(4)a,c。

第9题

解题方法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要考虑首先与水反应,其次生成的NaOH与盐的作用。

答案为C。

第10题

解题方法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盐类水解,符合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即盐的两种离子与水的两种离子“重新组合”成酸和碱。

但这里N3ˉ与H+结合成的“酸”是NH3,却具有碱性,也能与HCl反应生成盐NH4Cl。

因此能生成两种盐。

盐类水解属于复分解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Na+与N3ˉ都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Na+核电荷数大,因此半径较小。

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为A、C。

第11题

解题方法按一般的思维定势,本题属于典型计算题。

要先通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总质量求出两种气体各自的质量,然后分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再跟过氧化钠反应,从而求得固体的质量增大值。

但如果分析一下总过程:

2H2

2H2O

4NaOH氧气一进一出,真正“进入”NaOH而使固体质量增加的是H2的质量。

从2Na2O2——→4NaOH的物质变化也可看出,增加的质量就是H2的质量。

同样可以分析出,CO燃烧后的产物通过Na2O2,固体增加的质量就等于原CO的质量。

掌握这个规律后,本题不用计算:

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

答案为A。

第12题

解题方法钡的活动性既处于钠与钾之间,其化学反应的情况当然要与钠和钾类似。

答案为B。

第13题

解题方法本题突破点明显,只要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清楚,并不难得出答案.突破点E是O2。

钠的化合物生成氧气的知识点又很突出,只有过氧化钠与H2O或与CO2反应。

于是可知C、X、Y。

再注意图中的2处B,即可确定A、B。

答案

(1)7种物质分别是:

NaHCO3、Na2CO3、Na2O2、NaOH、O2、CO2、H2O。

(2)2CO2+Na2O2=2Na2CO3+O2

【战略演练】

一、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单质性质按Li、Na、K、Rb、Cs的顺序依次递增的是

①熔点②密度③化学活动性④还原性⑤电子层数⑥原子半径⑦阳离子氧化性⑧阳离子半径⑨最外层电子数⑩最高化合价

A.②③④⑤⑥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⑧D.③④⑤⑥⑦⑨⑩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碱金属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溶于水即生成碱

B.由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的盐都不会水解

C.金属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

D.土壤中需要补充钾肥是因为构成土壤的物质中几乎不含钾元素

3.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铷投入水中会引起爆炸

B.铷是一种强还原剂,铷离子很稳定

C.铷受热后,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

D.铷原子的核电荷数比钾原子多,因此铷原子失电子能力小于钾原子

4.碱金属溶于汞中形成的液态合金称为“汞齐”,具有强还原性。

取7g某碱金属的汞齐与水反应,得到2.24L(标准状况)氢气,并得到1L密度为ρg·cmˉ3的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是

A.

%B.

%C.

%D.

%

5.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2NaNO2+6Na=4Na2O+N2↑而不是通过钠与空气或氧气反应的方法制取。

其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钠与空气或氧气反应不能生成氧化钠.

B.钠在空气或氧气中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使产品不纯

C.钠与亚硝酸钠反应时生成的N2能保护氧化钠,避免它与空气接触氧化

D.钠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的氧化钠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氧化.

6.在钠的下列主要用途中,利用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制取过氧化钠等化合物②.制取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冶练钛等金属④制高压钠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④

7.有10mL0.1mol·L-1的Na2CO3溶液和20mL0.05mol·L-1的盐酸,在搅拌下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混合,最后都滴加2滴酚酞溶液。

①将Na2CO3溶液滴入盐酸中;②将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

以下对结果的推测正确的是

A.①②放出的CO2一样多B.①放出的CO2较多

C.滴入酚酞后,①的溶液显较深的红色D.滴入酚酞后,②的溶液显较深的红色

8.有Na2CO3和NaHCO3混合物20g,用酒精灯加热到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发现质量减少了3.1g,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70%B.58%C.45%D.42%

9.将过量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后溶液变澄清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B.饱和石灰水

C.0.01mol·L-1的NaAlO2溶液D.较浓的苯酚钠溶液

10.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

11.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