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6483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docx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

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100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我们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4、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5、“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追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

6、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7、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8、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9、《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0、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11、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4、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5、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6、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7、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8、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1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2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24、《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26、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27、《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的阅读要求如下: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8、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9、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30、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31、拼音:

能正确背诵并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声母(23个):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韵母(24个):

aoeī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ueyuanyinyunying

32、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书写、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常见多音字。

33、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字体的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合起来被称为“汉字七体”。

34、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一说,这“六书”是指: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5、常用的近义词如:

猜测——推测沉浸——沉醉耻笑——讥笑打搅——打扰恩赐——赏赐

精致——精巧朦胧——模糊鸟瞰——俯视

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反义词如:

宽阔——狭窄粗糙——细腻寂静——热闹踊跃——消极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百思不解——恍然大悟

36、成语积累(类型不确定、答案不唯一):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2)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3)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道听途说丢盔弃甲调兵遣将

甜言蜜语眼疾手快

(4)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东倒西歪南辕北辙前赴后继前俯后继左推右挡铺天盖地承前启后舍近求远扬长避短弃旧图新优胜劣汰博古通今天昏地暗前因后果生离死别一无所有改邪归正轻重缓急

(5)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杯弓蛇影狗急跳墙瓮中捉鳖兵荒马乱顺手牵羊蝇头微利噤若寒蝉悬崖勒马混水摸鱼龙盘虎踞包罗万象老态龙钟

(6)描写人物品质方面的成语: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光明磊落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描写春天的四字词或成语:

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风拂面、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烟花三月、

春色满园、枝繁叶茂、万紫千红、含苞欲放、春光明媚、春雨如油、风和日丽

(8)描写夏天的四字词或成语

赤日炎炎、三伏天气、烈日当头、汗流浃背、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大汗淋漓、

热不可耐、大雨滂沱、倾盆大雨、狂风暴雨、夏树苍翠、荷花映日、暑气蒸腾

37、成语、谚语结对子:

张公帽子李公戴——张冠李戴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丘之貉 

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擎易举

喝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暴十寒井水不犯河水——风牛马不相及

38、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

(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

(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

(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

(度日如年)最长的日子。

(气吞山河)最大的嘴。

39、句式训练:

(1)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之间的转换;

(2)把字句、被字句;(3)扩句;(4)缩句(5)改正错别句

40、常见几种关联词语的运用

(1)并列关系:

既……又……;不是……而是……

(2)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4)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5)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

(6)选择关系: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不是……就是……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仅……还……

41、古诗积累:

描写友情送别的古诗:

(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3)《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2、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古诗: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塞下曲》(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的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4、爱国的诗词: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示儿》(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