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5268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docx

09会计学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教案讲义1教学文案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

(一)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掌握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结构、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报表项目的填列。

教学时数:

共计2学时。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与附表)、报表附注等。

二、会计报表的分类、构成及编制要求

(一)会计报表的分类

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按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中期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和年度报表;会计报表编制的单位划分,可以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按会计报表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内部会计报表和外部会计报表;按会计报表反映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二)会计报表的构成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主要的会计报表包括: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分部报告(业务分部)、分部报告(地区分部)。

(三)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1、内容完整。

2、数字真实。

3、计算准确。

4、编报及时。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述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通常包括表首、主表和附注。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平衡式和报告式两种。

在我国规定以账户平衡式反映。

即左方为资产;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并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理,左方资产总计等于右方权益总计。

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由于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财务状况静态的会计报表,所以在期末编制前,首先应编制科目余额试算平衡表,然后依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科目的总账余额和明细账余额的相关记录,按照制度的要求,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

(一)年初数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栏各项目数的填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二)期末数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各项目主要是根据有关科目记录编制的,其数据的来源可以通过以下不同的方式取得并填列。

具体各项目填列方法归类如下:

1、根据期末各该科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至“资产负债表”。

2、根据若干总账期末余额之和,填列至“资产负债表”。

3、根据若干总账期末余额之差(或备抵)、或根据若干总账及明细账的期末余额计算分析填列至“资产负债表”。

4、可能会以“—”号填列至“资产负债表”项目。

5、根据总账期末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应摊销(或应到期)的金额后填列的项目。

6、其他类型填列的项目。

三、资产负债表编制实例

四、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一)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三)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第三节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一、利润表概述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利润表既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

利润表是通过一定的表格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目前比较普遍的利润表有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两种。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利润表应采用多步报告式。

我国利润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及组成的各项因素:

(一)主营业务利润。

该步是以日常主要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为起点,通过相关的成本、税金、费用的配比计算而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二)营业利润。

该步是以主营业务利润为起点,加减除了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配比而形成的其他业务利润以及期间相关的期间费用而得出营业利润;

(三)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

该步是以营业利润为起点,加减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而得出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

(四)净利润(或净亏损)。

该步是以上步的计算结果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而得,即税后净利润(或净亏损)。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表首列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期和金额单位。

主表部分按照多步式内容纵向排列,横向分为项目、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三个栏次。

利润表中的各个项目的填列,应根据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三、利润表编制实例

四、利润分配表

(一)利润分配表概述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或亏损弥补情况的会计报表,它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

(二)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基本上是按照“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各明细科目的发生额编制。

(三)利润分配表编制实例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

(二)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现金流量表

教学时数:

共计2学时。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它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可以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作为较为可靠的判断;并在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趋势及发展情况。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

具体包括:

(一)库存现金。

(二)银行存款。

(三)其他货币资金。

(四)现金等价物。

三、现金流量的分类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产生的现金流量。

对于企业日常活动之外的,不经常发生的特殊项,应当在现金流量表中归并到相关类别中,并单独反映。

四、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参考格式

五、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工作底稿法,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二)T形账户法,是以T形账户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六、现金流量表中各主要项目的填列方法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我国,根据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规定,在现金流量表的正表中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

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对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各项目,其填列的基本要求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4、“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

4、“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5、“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2、“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

3、“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5、“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四)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即是采用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该方法权责发生制的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通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以收付实现制计算得出其结果。

调整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以净利润为起算点,加上本期不属于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支出或费用,减去本期不属于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收益,加上本期经营活动费用中未支付现金的费用,减去本期经营收入中未收到现金而实现的收入,加上未计入本期经营收入而实际收到的现金,减去未计入经营费用而本期实际支付的现金后的调整计算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项目,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影响资产或负债但不形成该期现金收支的所有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是指企业本期现金的期末减去期初的差额,加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减去现金等价物期初余额计算而得。

补充资料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应与现金流量表正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金额相等。

七、现金流量表编制实例

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

一、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它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准确地理解会计报表的各项内容,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二、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披露以下内容:

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当期确认各项收入金额的说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三)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方法及其主要指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

共计2学时。

第六节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财务报表指标已经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企业财务基本概况,但是财务报表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资料来全面地、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对报表的使用者来说,这些数据是原始的、初步的,还不能直接为决策服务。

而且不同的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不同,对会计报表的各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他们需要有针对性的使用财务报表不同的指标来为其服务,这就需要进一步对财务报表的一些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从中取得有用的信息,以对经济决策更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现实需求。

财务分析既是过去经营活动的总结,也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合理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以奖优罚劣,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2.财务分析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企业理财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通过财务分析,不断挖掘潜力,从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充分认识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寻找利用不当的原因,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运行。

3.财务分析是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可了解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从而进一步预测投资后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因此,报表使用者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重新排列,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要求。

债权人关注投资的安全性,因而更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及付现能力;所有者关注资本的保值增值,因而更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企业决策者关注企业的经营行为的效率与效益性,因而更关心企业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

根据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如下的几个方面。

(1)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和构成及其变动情况,以及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借此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2)比较分析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资金保全和增值情况,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3)分析企业利润实现的情况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趋势,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

(4)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增减变化及原因,从而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及付现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实践中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的主要有:

比较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数量上的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主要作用在于揭示指标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并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

用于比较的信息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实践中应用很广。

按比较标准不同比较法又分为三种形式:

(1)实际指标同计划或定额指标比较。

可以揭示实际与计划或定额之间的差异,解释计划或定额与实际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指标的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2)本期指标与前期指标比较。

这里的前期可以是上年同期或历史最好水平时期。

可以确定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改进情况。

(3)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

可以找出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推动本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比较分析法对同一性质指标进行数量比较时,要注意所用指标的可比性,必须在指标内容、期间、计算口径、计价基础等方面应当相同、可比。

例如:

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2006年的净利润为50万元,2007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8年的净利润为160万元。

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解到企业的利润连续三年是逐渐递增的,经营业绩越来越好。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运用同一张会计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不同类别之间、或两张不同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的比率关系,从相对数角度计算确定变动程度,从而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1.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它是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占总体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百分比关系。

计算并比较构成比率,可以了解某项经济指标的构成情况,以便考察总体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

例如,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等。

通过构成比率可以了解这些构成比率是否合理。

  

2.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经济性质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然后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例如,资产负债率等。

3.动态比率

动态比率是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的数额对比求出动态比率,以考察该项经济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增减速度。

动态比率又分为定基动态比率与环比动态比率。

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比率分析法时应考虑对比项目的相关性(比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必须具有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分子分母的口径一致);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例6-7】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2006年的净利润为50万元,2007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8年的净利润为160万元。

从增减变动率分析:

2007年较2006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

(100-50)÷50×100%=100%;

2008年较2007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

(160-100)÷100×100%=60%。

虽然企业的利润连续三年是逐渐递增的,但增长率却是下降的,即增长的速度在放慢。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在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的经济指标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此逐项分析,再逐项替代,故称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应用该方法可以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及影响其变动的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

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要确定需要分析的指标;然后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及与该指标的关系;最后再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数额。

【例6-8】某企业2007年3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48300元,而其计划数是40800元。

实际比计划增加7500元。

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用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因此,就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来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见表6.18

表6.18

项目

单位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

200

23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千克

17

15

材料单价

12

14

材料费用总额

40800

48300

根据表中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7500元,这是分析对象。

运用因素分析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如下:

  ①计划指标:

200×17×12=40800(元)

  ②第一次替代:

230×17×12=46920(元)

  ③第二次替代:

230×15×12=41400(元)

  ④第三次替代(实际指标):

230×15×14=48300(元)  

  ②-①=46920-40800=6120(元)这是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数

  ③-②=41400-46920=-5520(元)这是材料节约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数

  ④-③=48300-41400=6900(元)这是价格提高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数

 以上三个差额之和:

6120-5520+6900=7500(元),就是全部因素的影响数总和,即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数额。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指标

(一)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全部资产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但如果该指标过小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

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200%比较合适。

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

运用流动比率时,需要注意的是:

(1)流动比率高,企业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

比如,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加且收款期延长以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

  

(2)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3)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就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比较合适。

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

实践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由于该指标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比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1)速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

速动比率高,尽管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现金、应收账款占用过多,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2)尽管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更能反映出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并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的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

如果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较强,即使速动比率较低,只要流动比率高,企业仍然有望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

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该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

(二)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

1.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总资产综合利用效果。

计算公式是:

总资产报酬率=

其中: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

2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也称为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

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也是整个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

用净资产收益率评价企业业绩,可以直观的了解其净资产的运用带来的收益。

该指标通用性强,使用范围广。

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

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

2

注:

净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营业收入利润率

2、你大部分的零用钱用于何处?

营业收入利润率,简称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它考核了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以及成本费用,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因素,综合反映企业具有稳定和持久性的收入和支出因素,所揭示的企业盈利能力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

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率=

注:

上述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均为时期指标,所以,不需要使用平均值。

4.成本费用利润率

四、影响的宏观环境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反映企业成本费用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各项财务指标计算的数值越大越好,指标数值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强。

5.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然而影响我们大学生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的生活费还是有限,故也限制了我们一定的购买能力。

因此在价格方面要做适当考虑:

我们所推出的手工艺制品的价位绝大部分都是在50元以下。

一定会适合我们的学生朋友。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4、宏观营销环境分析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零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二)DIY手工艺品的“热卖化”(三)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

标题:

大学生“负债消费“成潮流2004年3月18日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就是评价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来表示。

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自制饰品一反传统的饰品消费模式,引导的是一种全新的饰品文化,所以非常容易被我们年轻的女生接受。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率高,反映企业全部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多,表明全部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总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服饰□学习用品□食品□休闲娱乐□小饰品□【例6-9】某企业2008年营业收入为24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300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500万元。

假定没有其他资产,则该企业2008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是多少。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