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4201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

省道302线北川曲山至茂县段灾后重建工程

(任家坪至禹里段)第七合同段

混凝土路面面层工程

施工方案

邵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省道302线北川曲山至茂县界段(曲山任家坪至禹里段)

灾后重建工程施工第七合同段

路面面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3

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路面结构采用22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混凝土面层米用混凝土标号为C30,施工时米用半幅施工。

设计路面面层长度共计1059.59米,计7380.42川。

三、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

测量放样-安装模板-安设传力杆-混凝土运输-摊铺-混凝土振

捣-收面-养护-切缝-填缝-刻纹

1、测量放样

水泥稳定碎石层全部施工完成后,所有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即可进行路面施工工序。

复核路基范围所有导线点和水准点,并按照100米一个水准点进行加密,在施工过程中便于对模板进行检测。

测量放样时,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对路面左、中、右分别进

行放点,并计算每个点位的路面面层厚度,如不符合要求,将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进行处理,必须保证路面面层混凝土厚度。

如符合

要求,即可进行安装模板工序

2、安装模板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

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士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士1mm木模板士2mm

3、安设传为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为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

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圆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内。

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为杆。

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

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

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4、摊铺和振捣

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O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且下层厚度为3/5。

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

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5、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

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

锯缝时,混凝土应达到5〜10Mpa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试锯确定。

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

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时,宜每隔3〜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3〜4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

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

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

预制胀缝板嵌大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胀缝板与经壁紧密结合。

6、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机械将其表面抹平。

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面比下部混凝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

当采用机械抹光时,其机械上安装圆盘,即可进行粗光;安装细抹叶片,即可进行精光。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混凝土表面应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

而抗滑标准,据国际道路会议路面防滑委员会建议,新铺混凝土路面当车速为45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5;车速为50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0。

其施工时,可用棕刷顺横向在抹平后的表面轻轻刷毛,也可用金属丝梳子梳成深1〜2mm勺横槽;目前,常用在已硬结的路面上,用锯槽机将路面锯成深5〜6mm宽2〜3mm间距20mm勺小横槽。

7、养护和填缝

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养护时间一般约为14〜2ld。

混凝土宜达到设计要求,且在养护期间和封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其养护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法:

湿治养生法,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养护方法。

即是在混凝土抹面2h后,表面有一定强度,用湿麻袋或草垫,或者20〜30mr厚的湿砂覆盖于混凝土表面以及混凝土板边侧。

覆盖物还兼有隔温作用,保证混凝土少受剧烈的天气变化影响。

在规定的养生期间,每天应均匀洒水数次,使其保持潮湿状态。

塑料薄膜养生法,即在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后,均匀喷洒过氯乙烯等成胰液(由过氯乙烯树脂、溶剂油和苯二甲酸二丁脂,按10%、88%和3%的重量比配制而成),使形成不透气的薄膜保持膜内混凝土的水分,保湿养生。

但注意过氯乙烯树脂是有毒、易燃品,应妥善防护。

施工时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

封(填)缝工作宜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封缝时,应先清除干净缝隙内泥砂等杂物。

如封缝为胀缝时,应在缝壁内涂一薄层冷底子油,封填料要填充实,夏天应与混凝土板表面齐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常用的封缝料有两大类,即:

加热施工式封缝料:

常用的是沥青橡胶封缝料,也可采用聚氯乙烯胶泥和沥青玛蹄脂等。

常温施工式封缝料主要有聚氨脂封缝胶、聚硫脂封缝胶以及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常温施工式封缝料。

四、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三检制,即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检查,检验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如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2、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负责指导,质检工程师负责检查,班组具体落实,对每项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3、测量放样必须在对导线、水准点复核的基础上进行。

导线点和水准点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路面点位包括平面坐标和高程放样,并对放样点进行校核,测量人员相互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和验算,无误后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

4、严格控制路面厚度。

测量放样按10m一个点位分左、中、右三个点位放样,分别比较每个点位的路面厚度,路面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

要求方可立模,如路面厚度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必须对路面基层进行处理,并分析原因,达到路面厚度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5、立模。

模型为槽钢模型,模型表面光洁,无污秽,无混凝土残渣,立模前必须对模板进行清理,并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均匀涂刷脱模剂。

考虑到施工段落曲线段落较多,综合考虑,每块模板长度3米。

分左右幅浇筑,在纵缝处的模型必须按照设计要求钻孔,便于预埋连接钢筋。

模板架立完毕后,必须再次对模型的高程和平面位置进行校核,由测量组按5米一个点位,对模型进行复核,误差范围必须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模型校核完毕后,若模型和基层面之间有空隙,必须采用路面混凝土同标号混凝土进行填塞密实,避免混凝土浇筑和摊铺时出现漏浆,同时不影响路面混凝土的厚度。

6、原材料必须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原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7、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在施工过程中,由试验工程师负责混凝土搅拌,搅拌时间必须达到要求,避免混凝土离析。

并根据砂、石料的含水量适时调整施工用水量,保证混凝土坍落度。

8、混凝土采用自卸运输车,运输能力达到摊铺和混凝土搅拌平衡,避免混凝土运输到现场的等待时间过长,或摊铺后混凝土不能连续运输到现场。

9、混凝土摊铺,采用摊铺机和人工配合施工。

自卸运输车将混凝土

运输到现场后,摊铺机进行摊铺,人工配合。

10、混凝土摊铺均匀后立即进行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和模板,不得拖行振动棒,必须依次逐点进行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不得猛插急提。

振捣密实的标准时混凝土无明显下沉和无大量气泡冒出,逐点振捣时,必须待一个点振捣密实后再进行下一个点振捣。

11、在涵洞顶面及桥头过渡段路面施工时,振捣点间距应适当加密,不得漏振。

在涵洞顶面和桥头过渡段设加强钢筋网,钢筋的保护层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采用预制的混凝土或砂浆垫块作为保护层定位点。

混凝土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

振动时间比普通段混凝土的振捣时间适当延长5~10S。

12、粗平。

振捣密实后,采用振动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提浆,并对混凝土表面粗平。

13、精平。

采用混凝土抹面机配合人工精平。

混凝土精平是整个路面施工的比较关键的工序,应选用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进行,在混凝土达到初凝时开始操作。

精平关系到路面混凝土外观、表面平整度、横坡等检查项目,在施工过程应引起高度重视。

14、拆模。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8.0Mpa时方可拆模,最早拆模时间不得小于下表时间:

昼檯平均气31〔七)

-5

0

5

10

15

30

25

120

3b

34

24

18

72

10

34

18

厅祓柱觀卷水泥

30

45

24

注,比许ft早祈剧模时闽从混齡」両桥特整曲形真幵胡计

施工时间在秋冬季,我们采用的最晚拆模时间不得小于36小时。

15、养护。

采用碘钨灯升温、洒水,半幅两侧设置支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

护。

养护期间必须断道,在施工范围设置警示标示标牌,不允许任何车辆在养护期间上路面。

养护必须专人负责。

由于施工期间气温较低,采用的辅助升温措施必须专人看护,碘钨灯不得直接对路面混凝土距离过近,避免局部受热,混凝土出现不均匀干缩而出现开裂。

覆盖的塑料薄膜必须全部讲混凝土表面全部覆盖。

支架高度约1米,支架之间纵向间距1米左右横向加设木板,时薄膜能全部将混凝土罩住,不得漏冷空气进入。

在每天早上进行洒水,同时碘钨灯不得关闭,薄膜不得拆除。

使混凝土能不间断的进行升温养护。

养护时间为7天。

16、路面钢筋加工。

路面钢筋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纵缝传力杆、角隅钢筋、胀缝传力杆、胀缝钢筋支架以及桥头过渡板、涵洞顶面钢筋网所使用的钢筋型号,钢筋间距、长度等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下料加工。

焊接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纵缝拉杆和胀缝拉杆必须按照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均匀涂刷沥青。

17、混凝土横向施工缝、胀缝施工。

按照《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结合JTGF30《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1)横向施工缝

1横向施工缝间距采用等间距布置,采用4.5米/板,不得采用斜缝;

2横向施工缝采用不设传力杆的假缝。

(2)胀缝

胀缝最大间距约140米,在平曲线半径R<200m的HYYH及纵坡变换出均设胀缝。

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

胀缝板设置为软质木板,厚度2cm,缝中完全不连浆,胀缝木板贯通整个路面板块;胀缝为©28I级钢筋,一端套100mm长的塑料套内留30mm空隙填充棉纱,传力杆半段以上长度涂刷沥青。

胀缝传力杆的滑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处理干必须平衡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误差不大于3mm固定传力杆的支架及横杆用钢筋焊接成整体。

每班施工结束或当班施工时混凝土等待时间超过30分钟时,需设横向施工缝,设置的位置尽量与胀缝或缩缝重合。

如不能重合时,采用螺纹钢筋传力杆企口缝型式设置。

传力杆应垂直于中心线。

18、混凝土切缝

混凝土养护24小时,应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切缝。

采用机械切缝,横向切缝缝宽4~6mm切缝深度50mm

19、灌缝

(1)混凝土面板养生结束后应进行灌缝;

(2)灌缝的技术要求:

①切缝后应用高压水将缝内的杂物清除干净;②灌缝材料采用加热熬制的沥青,加热至规定温度,加热过程中应均匀搅拌,并尽快使用完;

3灌缝应将缝内充填饱满,无空洞;

4灌缝后应将缝外的沥青清理干净。

20、防滑构造

使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沟槽,采用机械刻槽。

按每块板平均分布,并垂直于线路中线。

槽深度3~5mm槽宽3mm五、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检查,完善安全保证体系,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指导,专职安全员现场检查,施工班组具体落实。

2、所有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驾驶员必须具有操作证书。

3、施工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布线和接线,防止非专业人员接电伤人。

4、施工现场设置标示标牌、安全警示标语等。

5、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劳保用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