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其q1—施工用水q2—机械用水q3—生活用水
q4—生活区用水q5—消防用水
4Q
水管管经d=————=0.092m
Π.v.1000
取直径100mm的给水管,考虑冬季防冻,需埋深大于或等于60cm,结构及养护用水配备高压水泵打水,装饰粉刷用水可按楼层间隔设置水管接口。
2、施工用电计算
结构施工阶段主要设备用电为最大容量需求,其用电负荷为:
ΣP1
Pa=1.05(k1+K2ΣP2+k3ΣP3+k4ΣP4)=101KVA
COS¢
考虑10%照明用电:
Pb=10%Pa=10KVA
P总=Pa+Pb=111KVA,故选用SL7—125/10变压器。
水、电源位置根据甲方提供总平面图中所示,其水电布设线路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在施工中确保“文明、安全施工示范工地”,因此,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情况对搞好文明施工极为重要,为此,要对施工现场切实抓好管理工作,严格按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布置,并随着施工进度的开展对其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施工顺利开展的需要。
一、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结构特点,合理布置平面,满足施工安排,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材料堆场,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1、生产、生活区基本分离原则,确保整个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满足标准化要求;
2、临时用电、水的水平线路走向和垂直线路的走向布置规范、合理;
3、遵守环境保护条例,避免环境污染;
二、材料堆场的布置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原材料主要为钢筋与模板用料,故此,钢筋堆场和模板堆场需解决好。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模板和钢筋堆场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对钢筋和模板进行集中加工。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材料需用计划组织进场,凡进场和退场材料,必须按照平面布置所划分的区域堆放。
对施工现场全部进行硬化处理,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三、施工总平面管理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现场施工场地小、人员多,故除在施工总平面布置上要有一个合理的布置外,还要有严密科学的管理。
1、建立现场施工管理班子,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由班组长及材料员组织实施,按计划分片包干管理。
2、现场临时设施、道路应有排水明沟,且必须保持道路、排水沟的通畅。
3、现场主要入口设置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标牌等。
4、施工设备、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整齐,做好标识工作,不得随意拆除。
5、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应有醒目标志,并加以保护,不得损坏和移动。
6、各类作业队伍要遵守统一的平面管理,施工忙而不乱。
7、现场配置门卫,加强现场材料、物资等的保卫工作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
8、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减少材料浪费,并定期检查。
9、现场的施工要求采取及时清理,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保持现场干净整洁。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考虑文明施工,搅拌机施工入口处设两级沉淀池,污水经两级沉淀后方可排出。
临时水、电源位置为假设,在据实调整并编制临时用电施组设计。
临时用地、用房计划及现场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六章工程总进度网络计划
本工程工期为550天。
详见附件---《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及《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
确保“黄山杯”,争创“鲁班奖”。
二、质量保证制度
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实现质量目标,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如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施工质量管理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实施,不得随意更改。
2、做好图纸会审和各项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和质量技术要求。
3、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及技术文件组织施工,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并会同相关人员、部门研究处理。
4、建立按公司IS09000体系要求编制的运行表格填报制度,预先控制质量事故发生。
5、质检员实行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的行为,质检员有权停止现场施工,并勒令其限期整改。
6、健全测量“两级”交接制,把好施工制作、测量、试验关。
7、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及主要工序,在施工前编制专题施工方案,用以指导现场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8、认真做好计量工作,用数据说话,保证施工用料的定额用量。
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管理
1、合理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并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材料供应计划进行采购及调配。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必须有合格证,局部加工件制作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3、及时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有见证的抽样试验,并取得具有法定的检验报告,检验结果与合格证相符者方可使用。
4、材料进场按规格、品种、牌号对应,挂牌标识,实行挂牌管理。
5、市建委规定的九大类建材应按国家认证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采购。
质量检查管理
1、工程质量检查经班组、现场自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查。
逐级检查,层层把关。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马上返工。
2、严格执行质量验收规范。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3、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4、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按规定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加强日常各种工作的文字记录和文件资料的收集管理、保管工作,保证施工都有文字记录和图片资料,以便分析、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根据工程施工过程要求和发现疑难问题,开展QC小组活动,攻克质量弱点和施工难关。
三、分部(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工程
(一)预防钢筋材料的缺陷和措施
(1)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械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2)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成分检验。
(3)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损伤或沾染油污。
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厘米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
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放。
(4)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的,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二)预防梁、板的受拉钢筋有效高度减小的措施
(1)梁、板底受拉钢筋下要用规定厚度的预制水泥垫块垫稳,不得用石子、碎砖代替,也不能用两块薄垫块合成一块使用。
(2)严格控制梁、板的截面高度、特别是悬臂板根部的截面高度。
(3)负弯矩钢筋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板内负弯矩钢筋可用撑筋,也可用铁丝吊在楞木上;负弯矩钢筋必须扎牢、放稳。
(4)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弯矩钢筋之下、弯矩钢筋之上。
(5)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布置及板内主、负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尽可能做好标记,避免产生差错。
(6)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必须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仔细检查弯矩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复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防止移位、变形。
浇混凝土时不准移动钢筋。
(三)预防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移位的措施
(1)下柱伸出柱顶部分钢筋至少应加一道临时箍筋,箍筋尺寸应比上柱箍筋缩小,使上柱钢筋正好在外侧与下柱钢筋连接,再用木框或铁框卡住,牢靠地固定下柱伸出钢筋的位置。
(2)上柱钢筋与下柱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
上柱与已移位的下柱伸出钢筋连接时,应保持上柱钢筋的设计位置。
(3)柱身钢筋应按要求每隔800mm左右用带铅丝有凹槽的水泥垫块扎牢,紧贴柱模板,固定位置。
柱子纵筋与箍筋应按要求扎牢,经检查无误后,再封柱子模板。
柱子纵筋应保持顺直。
(4)浇捣混凝土时严禁拆除柱顶的固定框架及临时箍筋,不得强行弯折伸出的钢筋,注意保持伸出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得用振动器强行撬振柱子纵筋,防止绑扎松扣及水泥垫块脱落。
(四)预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措施
(1)、水泥垫块
①施工前准备好水泥垫块,水泥垫块应按级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正确。
②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的钢筋不下垂为准。
梁、柱的垫块应垫在纵筋处,板、墙的垫块应垫在钢筋的交叉处。
③垫块应垫稳,柱中的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
(2)浇捣混凝土前要检查水泥垫块等措施是否完好,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使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3)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施工误差不大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4)混凝土保护层也不得超厚,否则将产生有效高度减少的缺陷。
(五)预防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歪斜不齐的措施
(1)箍筋要通过计算确定只数和间距,摆箍筋时应先在通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摆开。
(2)梁钢筋穿好以后,一般可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避免骨架歪斜不齐。
(3)梁受拉区如有两排以上钢筋,可用短钢筋垫在两排钢筋之间,使上排钢筋位置正确,控制上、下排钢筋的间距。
(4)认真交底,特别是箍筋间距有变化时要交代清楚。
(5)认真操作,纵筋在两端处要对齐,间距均匀分布;板内纵横两个方向均应先划线,然后摆开钢筋,进行绑扎,两层钢筋间应加撑筋,保持间距。
(六)预防钢筋接头和锚固缺陷的措施
(1)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
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2)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3)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剂)品种、规格与钢筋搭配合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准确。
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
(七)预防节点处钢筋布置不合理的措施
(1)现浇肋梁楼盖主次梁、板的节点处上部钢筋的布置应为:
主梁负弯矩钢筋在最下面,次梁负弯矩钢筋在中间,板钢筋在上面,双向板较小跨度方向钢筋一般受力较大,应放在较大跨度方向钢筋的下面。
(2)连续梁中间支座或框架中间节点处的上部钢筋应贯穿支座或节点,不得在支座或节点内截断、接头。
框架梁端节点处上部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符合有关规定,并伸过节点中心线,需要弯折时要保证其水平长度,弯折后长度不应小于10d。
(3)现浇上、下柱纵筋搭接头,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框架顶部节点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较大,在柱内锚固有困难时,可弯折锚固在梁、板内。
(4)锚固筋的长度、插入节点深度,不仅配筋时注意不要搞错,绑扎安装时也要按规定仔细检查。
(5)所有应在节点处增加的箍筋、吊筋,均应按要求绑扎牢固。
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离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
模板工程
(一)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精确弹线:
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引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
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2)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
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3)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4)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
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
(二)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
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
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
高度超过4m,应采用¢10-12工具式拉筋,用花篮螺栓收紧,邻近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刀撑或交叉拉筋相连。
边柱要求三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
(3)优先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
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4)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三)标高不正确的预防措施
(1)楼梯模板踏步标高应根据楼梯粉刷层及上、下平台楼地面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防止起步、收步与其他踏步高度不同。
(2)正确进行水准测量,严格控制柱、梁、楼板的标高。
(四)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1)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拨杵塞紧,以防凸出或漏浆。
柱边中部加拉螺栓。
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
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
(2)木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
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檩兼作楼板模板的支架支座时,围檩下应加设短柱或撑木。
(3)对拉螺栓应垂直于模板表面,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而失去作用。
对拉螺栓的拧紧程度应适当,拧得太松,模板在受力后即外凸,起不了固定模板位置的作用;拧得太紧,易造成滑牙,最终也失去对拉螺栓的作用。
(4)扣件的拧紧程度,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拨能力。
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
(5)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振动器强振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
竖向构件应分批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
(五)楼梯底板厚度不足、底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1)为确保楼梯板厚度的正确,应提高锯齿形外帮板的制作安装质量,减少误差。
同时,在安装踏步侧板时,应在踏步侧板下口垫上与混凝土板厚相同的小木块。
当混凝土浇捣到该处时应随手将它取出。
(2)楼梯模板下面,应根据受力大小,合理设置搁栅和支撑系统。
支撑不仅应与牵杠垂直,也应该与搁栅垂直;支撑下部用对拨杵固定,相邻支撑必须用水平拉杆连接,支撑下面地基土必须预先整平夯实,并加设垫板,地基土不得有积水,以防因支撑下沉、失稳而造成模板变形或胀模。
(六)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防治措施
(1)砼拆模时强度应以不损坏砼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
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砼强度不小于1Mpa;门窗洞口拆模时,砼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2)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砼残渣强度低,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
混凝土工程
(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掌握不同层次、部位、不同构件的砼强度等级或标号,并用表格形式记录在案,便于核对查考。
(2)现场试验人员应严格控制砼的强度和塌落度,按标准方式制作、养护试块,及时进行试压,试块组数必须按验收规范规定数量制作,并提供系统的强度资料,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
(3)砼的浇灌高度,自由下落高度应小于2米。
(4)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所需养护材料、设备、水源等应事先编制技术供应计划,以做好充分准备,满足养护要求。
(5)浇灌砼时要经常观察模板移位、胀模、漏浆等现象,便于及时处理。
对散落在模板平台的砼残渣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6)模板必须按浇灌方法、速度,在施工前作好模板方案的设计,提出支撑拉结体系。
(7)砼浇灌要按建筑体系形状确定顺序和方向,不选用由于浇灌而造成偏差加大的浇灌顺序。
(8)在砼浇灌过程中,预防钢筋位移,操作人员必须注意保护钢筋垫块、撑铁的绑扎,要按规范要求操作,各类预埋铁必须用电焊焊牢,临时偏位的钢筋要待砼浇完后及时复位。
配合比设计及坍落度的控制
砼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a、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