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docx
《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
XXX市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
技术方案
XXX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XXX市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实施情况评价研究技术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
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
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的目的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我们进行实施评价的原因。
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分析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改进规划的对策建议,作为规划的制定、修编、调整及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依据。
同时,结合国家和我省关于土地整治工作政策的变化,全面分析期内XXX市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形势,提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及规划期内土地改善和推进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二、原则依据
(一)原则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是建立在一定的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价。
评价研究中存在价值观的多样性,不同的机构、阶层、团体和个体间都有各自具有差异性的价值取向,而且价值观也影响着规划师对规划实施问题的分析态度,也制约着公众对规划政策的接受及合作程度。
评价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公正地综合评价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2.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监测和实施评价应贯穿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全过程,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开始时就介入,进行规划实施方案的评价;规划实施过程中一直进行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规划期末进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为规划的制定、修编和调整提供依据。
总之要使规划实施评价一直融合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
3.综合性原则
规划实施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实施结果受所处的规划实施环境影响。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影响规划实施的因素,将评价与规划实施环境等外部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评价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
4.公众参与原则
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5.一致性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6.可操作性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应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7.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中可对规划实施前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等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两者相结合,可使实施评价更科学、合理。
(二)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
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文件);
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
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
13.《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1]22号);
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
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
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
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
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
22.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以影响规划实施环境分析为切入点,对上轮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规划空间布局调整情况、规划实施管理有效性、规划实施环境保障度、规划实施效益、规划实施社会影响等可以衡量和影响规划实施情况的各种指标加以归纳总结,建立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选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在对实施情况定量评价之后,尝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分析如规划实施的实效分析,影响规划障碍因素诊断、规划实施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分析、违反规划的热点区域分析等,分析规划实施的成功及得不到有效实施的原因,为新一轮规划编制提供建议。
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技术路线图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分析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政策背景、目的意义、依据、范围、内容及预期成果。
(二)上轮规划编制回顾
回顾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制定的战略方针、目标、重点、布局等的实施情况,评价其优点与缺点,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为本轮规划在规划期内土地整治战略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主要分析规划目标的执行结果、规划实施环境保障度和规划实施管理有效性评价、规划实施的综合效益评价、规划实施社会影响评价。
(四)上轮规划在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总结上一轮规划的总体评价情况,深入分析上一轮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经验。
(五)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面分析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总结当前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探索,土地整治类型与模式、开展的经验问题。
(六)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建议
提出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必要性、编制思路以及规划修编的建议。
五、提交成果
文稿及附表:
XXX市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报告。
六、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编写提纲
第一章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第一节评价的相关政策背景
第二节评价的目的意义
第三节评价的依据
第四节评价的范围、内容及预期成果
第二章上轮规划编制回顾
第一节上轮规划编制背景
第二节上轮规划编制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第三节上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四节上轮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三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第一节上轮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评价
第四章上轮规划在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上轮规划在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管理经验借鉴
第五章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第二节土地整治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城乡挂钩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第六章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建议
第一节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第二节规划修编的思路
第三节规划修编的建议
一、创新思路,实现综合
二、科学论证,精心规划
三、整合资源,整体推进
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技术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
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
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土地整治潜力分析是调查、测算和评价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其目的在于通过潜力调查,了解潜力空间分布;通过潜力测算,明确潜力数量;通过潜力评价,了解潜力等级状况等,以土地整治活动,实现增加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
土地整治潜力的研究,将为土地整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甚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依据
(一)原则
在进行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原则
土地整治和开发利用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协调改善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增加,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土地潜力评价要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来进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不相同,每一土地利用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土地适宜性只是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种类时才有其确切的意义。
3. 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各市县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差异,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
尤其是后备耕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往往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发生变化时,其适宜性也发生变化,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评价原则。
4. 突出限制性因素,科学评价原则
水源条件、地形、坡度、热量条件、地下水位、土壤盐碱化程度等能较好的反映土壤对农业的适宜性程度和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科学的确定限制因素及各因素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取得正确评价结果的关键。
5. 坚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耕地锐减将日趋严重,人地矛盾也将会更加突出,因此,要充分考虑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对土地质量及环境产生的可能后果,以实现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6.长期目标与近期效益相兼顾原则
有些土地利用在短期内可能十分有利,但长期使用也会造成土地质量的下降,因此,应当兼顾长期目标与近期效益,避免短期行为。
7.区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区域性较强的研究工作,只有全面、综合的分析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才能客观的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增强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8.满足建设国家级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复垦基地需要的原则
本研究的重点是对能形成国家级土地开发复垦基地的后备耕地资源状况、潜力作出客观评价,因此,在评价时应考虑满足建设国家级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复垦基地的需要。
(二)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
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文件);
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
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
13.《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1]22号);
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
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
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
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
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
22.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研究从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四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潜力调查研究评价方法,通过对该区域土地利用中现存的问题和特点的简要分析,从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四方面提出了符合XXX市土地整治潜力研究的测算方法、评价等级结果以及各潜力级别分布的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最总确定近远期规划目标。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土地整治潜力研究基础
主要阐述分析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实质、特点、来源、评价单元、定级标准,为潜力测算打下基础。
(二)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
主要分析农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测算农用地整理潜力结果分析、确定农用地整理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间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
(三)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
主要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研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结果,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范围。
(四)土地复垦整理潜力调查评价
主要分析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土地复垦潜力现状、预测及适宜性评价,测算土地复垦潜力结果并分析,确定土地复垦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间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范围。
(五)宜农未利用开发潜力分析评价
对未利用地的类型、数量、空间分布、时空特征、资源环境特征等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各适宜类别未利用地空间分布,测算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划定未利用地开发的重点潜力区,并分析潜力区水资源平衡特征分析、最终确定未利用地开发目标及方案
(六)土地整治潜力实现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土地整治潜力能够实现,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五、提交成果
(一)报告
XXX市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报告。
(二)附表
全市土地整治潜力测算表
(三)附图
全市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数量和质量潜力分布图;
全市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重点区域分布图;
全市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数量和质量潜力等级分布图;
六、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提纲
第一章土地整治潜力研究基础
第一节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第二节土地整治潜力的实质
第三节土地整治潜力的特点
第四节土地整治潜力的来源
第五节土地整治潜力的评价单元、定级标准
第二章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
第一节农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
第二节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农用地整理测算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农用地整理近远期规划目标
第五节规划期间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划定
第三章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
第一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
第二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近远期规划目标
第五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划定
第四章土地复垦整理潜力调查评价
第一节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土地复垦潜力现状、预测及适宜性评价
第三节土地复垦测算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土地复垦近远期规划目标
第五节规划期间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划定
第五章宜农未利用开发潜力分析评价
第一节未利用地现状分析
一、未利用地类型就数量分析
二、未利用地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三、未利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四、未利用地分布的资源环境特征分析
第二节未利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未利用地开发限制因素分析
二、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
四、各适宜类别未利用地空间分布
第三节宜农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测算
一、未利用地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潜力系数确定
二、未利用地开发潜力估算
三、未利用地开发的重点潜力区划定
四、未利用地开发重点潜力区水资源平衡特征分析
第四节未利用地开发目标及方案确定
第六章土地整治潜力实现的保障措施
XXX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
布局研究技术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
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
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目的意义
全面分析总结全市范围内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根据土地整治潜力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划定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规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研究提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方案,并针对布局方案,提出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实施的时序安排和保障措施。
二、原则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严格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为根本出发点,着力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城乡风貌改造,统筹规划,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原则
编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选址科学、符合规划、合理建设
项目选点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及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有关规划相衔接,项目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突出重点,防止低效投入和重复建设。
要按照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充分征求当地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在全市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要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土地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结合项目区生态、文化、民俗等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项目建设。
项目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业区倾斜,向基本农田保护区、中低产田改造区倾斜,向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倾斜。
项目建设中要注意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农业,体现特色文化,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使土地整治与自然生态、文化特色相互协调。
3.整体推进、务求实效
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整体推进”思路,统筹协调同一区域内的各类投资项目,开展全市域范围内的村庄及农田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整治。
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攀比,不搞形式主义,不增加农民负担,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尊重民意、保障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以农民是否欢迎和受益为标准安排建设内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调动农民支持并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国家支持和农民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农民通过投工投劳得到收益、得到实惠。
(三)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
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文件);
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
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
13.《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1]22号);
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
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
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
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
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
22.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充分利用过去有关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影响因素分区工作的基础,主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地区资料的收集,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
收集研究区的已有的分区方法及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资料:
充分收集XXX市各类分区和区划方案,收集XXX市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地质及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数据,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类型分区,提出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区划方案;找出各分区土地开发整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收集全市的现有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各分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各类型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模式研究。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基本思路
主要分析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解决土地利用重大问题、落实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全市大发展战略及区域规划衔接三方面确定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
(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布局方案
重大工程布局方案主要包括工程目的、范围、规模、资源概况、目标和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工期进度安排、工程量及投资安排等内容。
(三)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布局
研究内容包括重点项目确定、分布、项目范围、整治规模、实施时序、工程量计算及资金投入等内容。
(四)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的效益分析及评价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分析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后产生的效益,并计算其投资回收期,总体评价实施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的综合效益。
(五)确保土地重大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从行政、经济、技术三方措施入手,研究确保土地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五、提交成果
文稿:
XXX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报告;
附表:
土地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工程量、投资预算表;
附图:
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布局图。
六、XXX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编写提纲
第一章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内涵
第二节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关系
第三节全市重大工程的确定的基本思路
一、与全市大发展战略及区域规划衔接
二、解决土地利用重大问题
三、落实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章土地重大工程布局方案
第一节各重大工程目的
第二节重大工程布局
一、工程范围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整治总体目标
第三节资金安排
第四节保障措施
第三章土地重大项目布局方案
第一节重点项目分布
第二节项目范围
第三节整治规模
第四节实施时序
第五节资金投入
第四章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的效益分析及评价
第五章确保土地重大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行政措施
第二节经济措施
第三节技术措施
XXX市土地整治资金投入
及效益评价研究技术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