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2837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名常见问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报名常见问题

D

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应届生身份的关键在于档案和组织关系究竟在哪,如果签订三方协议的用人单位要求提档,那就意味着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如果用人单位不需要提档,那一定要记得把档案放到学校或者人才市场,即可继续保留应届生身份。

所以说,如果你所报的岗位要求应届生,那你就要注意了。

五、不是统招本科的能报考吗?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均可以报考。

具体岗位学历、学位、专业等要求需看职位表。

国家承认的学历,需具备以下条件:

(1).经过高校招生考试并被高校录取的,持有普通高校毕业证书;

(2).经过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并被录取的,持有成人高校毕业证书;

(3).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

(4).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

(5).部队院校毕业证书应是总参和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

(6).党校毕业证书应是教育部颁发的成人高校毕业证书;

六、在读研究生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吗?

在读研究生不可以报考,应届毕业研究生可以报考。

七、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是否为最高学历?

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

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八、在编在职人员可以考公务员吗?

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包含试用期内的公务员。

基层公务员如欲进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可通过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渠道。

九、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界定?

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列入参照管理范围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

十、定向生、委培生如何报考?

如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

十一、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界定?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18年10月。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十二、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三支一扶下面的“是否”如何理解?

在“三支一扶”栏目表的“是否”选项的含义是:

该职位报考人员是否具有“三支一扶”工作经历。

三支一扶是指:

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十三、“四项目人员”能否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的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十四、即将转正党员能否以党员身份报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关于政治面貌,预计到11月中旬转预备党员,能以党员身份报考吗?

一般情况下,报名时需要已获得职位的条件,也即报名时应是预备党员。

由于考生资格是由招录机关进行审查,所以务必与招录机关联系。

需说明的是,如果在资格审核之前可以成为预备党员,有些单位是允许报名的,但是有些单位不允许。

十五、报国家公务员是否对英语、计算机水平有要求?

由于公务员报考是针对特定部门的特定职位,可以通过《招考简章》查询某个职位的具体要求,不是所有职位都对英语及计算机水平有要求。

十六、最好考公务员的10个专业有哪些?

根据往年招录职位分析,这些专业可以报名的岗位较多:

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汉语言、财政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统计学、税务税务专业。

十七、所学专业与招考职位非常类似,是否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

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务必咨询招录机关,经招录机关同意方可报考。

尤其是留意招聘公告上的学与学类,一字之差,这个岗位也报不了。

如新闻与传播学,新闻与传播学类其实有很大差别的,新闻传播学为专业名称,新闻与传播学类包含(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学类、广告学等)。

十八、公务员报考有关于回避的限制?

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十九、受到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6年后还能考吗?

报考者受到了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6年后他能报考公务员。

但是,根据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录用报考者诚信档案库,档案库中会如实记录考生曾经违纪违规的行为及受到的处理。

也就是说,这位考生受到了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6年后他报考公务员时,他所报考的单位能够看到这位考生曾经在6年前受到处理的记录。

二十、哪些情形的会受到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报考者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会受到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且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一是经查实认定为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的;二是由他人替考或者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三是其他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违纪违规行为。

二十一、报考人员可以报考几个职位?

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

二十二、什么情况下报考人员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招录机关在对报考人员报考信息进行资格审查之前,报考人员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没有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在规定报名期间内,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不可再改报其他职位。

二十三、报考外地职位是否在本地考试

报名时可以自由选择考试地点,与您报考什么职位和什么地方的公务员是没有关系的!

报考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在北京!

报名确认后,报考人员不能再更改考试地点。

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更改考试地点的,报考人员应关注更改后的考试地报名确认网站发布的信息,获知办理更改及确认手续的时间、地点和要求。

二十四、是不是审核通过就算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

不是。

审核通过后,需查询报名序号(此为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报名确认(网上上传照片及缴费)及网上打印准考证,这样才算报名结束。

二十五、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者是否可以随时查询各个职位的报名情况?

可以。

为了方便报考者了解各职位报名情况,公务员主管部门将及时汇总、公布每个职位的报名人数。

考生在报名网站可以随时查询每个职位最新的报名统计情况。

二十六、未达开考比例职位是否会被取消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不会取消职位,考生只需正常参加笔试。

该职位会通过调剂的方式确保达到面试比例,如确实未达到,也不会取消该职位。

二十七、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务费用是多少?

考试考务费用以当地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为依据。

具体费用标准可以向承担此次考务工作的当地考试机构咨询.河北地区为100元,参加专业科目145元。

二十八、哪些人员可以减免考务费用?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的手续。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扶贫办(部门)发放的档案卡、手册或出具的贫困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凭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或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考务工作的部门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手续。

二十九、公务员招录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

警察等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

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

《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