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2483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docx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

 

古代中国,海上势力兴旺而发达。

尤其在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达到极盛。

但是,从15世纪以来就开始每况愈下。

郑和七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北洋海军创建是三个越来越低的波峰,而每个波峰之后,则是庸碌并充满屈辱的波谷。

当世界大航海时代开始,制海权却从中国的手里滑落-中国东南的万里海疆,从此动荡不宁……

缺乏贸易支撑的海洋控制权终归要失落

撰文/萧春雷?

供图/陈悦

制海权,就是一个国家控制大海的能力。

一个面对大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如果不能控制海洋,不能在海上自由地活动,那么,海洋给它带来的更多是遗憾和痛苦,而不是财富和幸福。

公元15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世纪。

世纪之初,郑和七下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中国海上势力达到极盛,接着突然从海上完全撤退。

世纪之末,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来到了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大航海时代开始。

这一进一退之间,一出跌宕起伏的历史悲剧已经分派好了角色,只是当时无人知晓而已。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文明的回光返照,一次华丽谢幕。

若干年后,有人劝明宪宗仿明成祖故事,重新启动下西洋的计划。

时任车驾郎中的刘大夏认为这是祸国殃民之举,竟将郑和出使西洋的海图资料藏匿起来,理直气壮地对兵部尚书项忠说: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

旧案虽有,亦当毁之。

"计划搁浅。

这些资料后来再也没有出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被刘大夏销毁了。

刘大夏耿介忠直,是被时人称道的名臣,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海图被毁十分遗憾,但是假如明朝再多来几次下西洋壮举,也未必会发现世界,更不会成为海洋强国,最直接的后果是大明财政被拖垮,早早亡国。

据黄仁宇先生推测,永乐期间,郑和下西洋所费白银约600万两,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这还不包括造船等各地支出的费用。

每次郑和下西洋,反对之声不绝。

航运一向是最赚钱的买卖,起码都是十倍百倍,达·伽马从印度首航回国,仅一船香料就超过他所有远征花费的60倍。

郑和干出赔本赚吆喝的怪事来,无怪乎难以为继。

中国古代是偏重内陆的国家。

宋代,因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被西夏阻断,转而在东南大力经营海上丝绸之路。

正如宋高宗所说: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元朝继续鼓励海外贸易,朝廷积极招商,是因为贸易利润丰厚,又不加重百姓负担。

14世纪的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写道:

"当时所有印度、中国之间的交通,皆操于中国人之手。

"证明中国人的海上势力,宋元时代已经远及印度洋。

奇怪的是,明朝一反宋元的开海政策,自开国起就实施从海洋退缩的国策……

自宋元以来,中国的海外贸易有两种,一种是民间的市舶贸易,以盈利为目的;一种是官方的朝贡贸易,政治利益优先。

明代海禁,所有市舶贸易被宣布为非法,只有亏本的官方朝贡贸易仍在维持。

明人王圻说:

"贡舶为王法所许,司于市舶,贸易之公也。

海商为王法所不许,不司于市舶,贸易之私也。

"明初的海面上,唯有合法的国营海船在跑,跑了几十年,亏空太多,只好停止。

尽管明初中国人保持着从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的海权优势,但是,海权必须以维护海洋经济为目的,并需要依靠发达的海洋经济来维持。

15世纪上半叶,海禁政策下的明朝拥有一个空荡荡的贫穷的海洋。

中国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制海权,既没必要存在,也缺乏存在的经济基础-郑和舰队消耗的是内陆农业的产值。

海权论的提出者-美国海军上校马汉写下的这段话,大可移用于批评明成祖:

"如果不重振商业航运,会有这样一支海军吗?

这是值得怀疑的。

历史已经证明:

一位独裁君王可以组建起一支纯军事性的海上力量,正如路易十四所作所为那样。

然而,尽管表面上看,这样一支海军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经验显示,他的海军就如同没有根系的植物一样,不久就会枯萎。

"

后人多为中国人突然放弃印度洋的海权惋惜。

但是对于当时一个重农轻商,没有丝毫海洋经济的国家来说,代价高昂的海权既是累赘,也注定无法维持。

由陆军剿灭的海寇-大明水师的衰落

撰文/萧春雷?

供图/陈悦

明代最让人困惑的一个矛盾是,一方面航海成就震古烁今,空前绝后,另一方面却被一些小小的海寇骚扰得狼狈不堪。

从明初直到明末,断断续续,东南沿海倭患持续两百多年。

倭乱并非心腹大患,只能算癣疥之疾,但是缠身日久,也让一个大帝国颜面尽失。

我们则可以从中窥测明朝海禁政策带来的后果。

明初便有倭患。

明太祖曾遣使日本,要求对方前来朝贡,并约束倭兵越海来中国骚扰,日本方面毫不理会。

太祖威胁说:

"今吾与日本止隔沧溟,顺风扬帆止五日夜而耳。

"也许朱元璋想起元朝远征日本的败绩,最后还是忍下这口气,宁愿耗费巨万,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多建卫所,严防死守。

明以前的史料里没有"海防"一词,古代中国的威胁始终在北方,为了防御倭寇,明人开始谈论海防。

所谓倭患,也是笔糊涂账,从前我们说倭寇是"日本武装侵略集团对中国沿海的破坏和掠夺",但是,当时的《筹海图编》"叙寇源"部分就指出:

"今之海寇,动辄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入而附之耳。

大略福建漳郡居其大半,而宁绍往往亦有之,夫岂尽倭也。

"有人估计日本海盗顶多占三成,倭寇中的领袖和主要成员都是中国人,"假倭为寇"而已。

即使真正的倭寇,也没有官方背景,而是来自九州的贫困边民,缺钱少船,只能算中国海盗的雇佣军。

海盗的对手是水师。

说起大明水师,那可是曾经随同郑和下西洋的水军,世界上第一支远洋舰队,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福船(一种诞生于福建沿海的优良海船船型,底尖上阔,首尾翘起)。

15世纪中期,倭患暂歇,蒙古部落俘获了明朝皇帝并直逼京城,北方边塞吃紧,海防废弛。

嘉靖年间倭患复起,愈演愈烈,赋闲已久的明朝水师束手无策,还要招募渔船来巡防。

《明史》描述说:

"迨承平久,船敝伍虚。

及遇警,乃募渔船以资哨守。

兵非素练,船非专业,见寇舶至,辄望风逃匿,而上又无统率御之。

以故贼帆所指,无不残破。

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汪直(即王直)勾诸倭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

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倭寇不过一些啸聚岛屿的海盗团伙,乌合之众,但动辄"连舰数百",攻城略地,可见明朝廷已无海上控制权。

当务之急,显然是造船铸炮,恢复水师的光荣,与倭寇外海决战,以免战火殃及内地。

抗倭名将俞大猷正是这样建议的:

"贼由海来,当以海舟破之,若我专备于陆,贼舟舍此击彼,我不胜其备,贼不胜其击,逸在彼而劳在我,非计也。

"杨博也认为平倭长策,最好是邀击于海中,他批评海岸防守是"弃门户而守堂室"。

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小,更有人抨击将官力主海战是因为易于躲闪,好推诿责任。

最后,"固海岸"、"严城守"的海岸防守派占了上风,到处修城筑寨,准备歼敌于陆地。

读靖倭史料,有一点大出我的意外。

那些海盗其实最怕水战,官兵则惧怕陆战。

……

王直死后,倭患愈烈,才有戚继光练新军之事。

戚家军虽然也有水师,但最终平息倭乱,主要还是依赖陆军在粤闽浙地区来回奔波。

1562年冬,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天下震动。

福建巡抚谭纶等向朝廷建议局部开放海禁,他引一句民谚说:

"弊源如鼠穴,也须留一个;若还都塞了,好处俱穿破。

"1567年,朝廷开放漳州月港,准许商民前往东西二洋贸易(日本除外)。

默默无闻的月港,一变而成为明末海外交通贸易的中心,商舶百货丛集。

自从有了月港这个"老鼠洞",海寇纷纷变成合法的海商,倭患便逐渐平息。

戚继光捡了个现成便宜,宣称荡平倭乱都是戚家军的功劳。

一个曾经拥有全球最强大舰队的帝国,却被层出不穷的小海盗骚扰了两百多年,最后由陆军收拾残局,实在是一种嘲讽。

归根结底,这是海禁的恶果。

海禁使得维持一支强大的水师十分奢侈;同时,海禁迫使众多走投无路的沿海居民铤而走险,从事走私贸易,造出一批批新海寇。

海禁没有使海洋更安全,反而因为逼良为盗,变得更加凶险。

图说:

冷城古堡:

▲坐落在幽美的太姥山下,闽东山村冷城一如它的名字般寂静安详,犹如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追寻起这座村寨的由来,有明一代困扰中国海防的倭患竟然也波及此地,村外用乱石垒成的城墙便是当年防范倭寇的屏障。

摄影/崔建楠

郑成功与欧洲列强争胜-明末清初海商集团崛起

撰文/萧春雷?

供图/陈悦

月港是明朝廷因倭患而被迫开放的唯一港口,朝廷允许海商通贩东西二洋,东洋指菲律宾,当时由西班牙人占领;西洋指东南亚其他地区,当时是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

月港商人扬帆出海,加入到一个刚刚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之中。

明初中国船队退出印度洋之后,阿拉伯人填补了海上权力真空。

……

西班牙人来到中国附近比较迟。

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成功。

1571年,横渡太平洋而来的西班牙人征服了菲律宾群岛,以马尼拉为据点。

菲律宾是月港的主要贸易对象,月港商人运送丝绸和瓷器到菲律宾,西班牙人把美洲白银运来与中国人交换。

从菲律宾回来的中国商船,满船舱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和大米。

"月港原来有7个码头,现在只剩一个容川码头比较完整。

"我去漳州月港采访的时候,80岁的蔡钟炎先生说。

他是原海澄中学的历史老师,关心乡土历史。

他领我们去看了那个孑遗的容川码头。

大榕树下,很窄的一段石板路,斜斜伸入九龙江浑浊的河水里。

这里是九龙江入海口,河面开阔,也有涨潮与退潮。

我站在榕树下,难以想象这样一个简陋的小码头,会是名闻中外的月港遗址之一。

即使7个码头都在,也相差甚远。

我在海澄的街巷里转来转去,为它们的简陋与平凡而震惊。

两百年的繁华,半个世纪的鼎盛,数不清有多少财富经过月港,结果什么也没留下,甚至没留下一幢豪宅、一条通衢大道。

九龙江每时每刻把大量泥沙搬运到海口,晏海楼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当年濒临江海,今天它与九龙江已经隔了数百米的旷野,成了屋舍、菜地和田亩。

倘若当年的双桅大船从菲律宾星夜返航,只怕要搁浅在陆地上。

倭乱使日本人形象大坏,明王朝禁止与他们做生意。

愈禁止利润愈高。

许多商船出月港后先西行,到了外海再东折赴日本,进行走私贸易。

《天下郡国利病书》称:

"其去也,以一倍而博百倍之息;其来也,又以一倍而博百倍之息。

"因为巨大的利益和风险,日本航线崛起许多武装走私集团,其中最著名的是郑芝龙。

郑芝龙是福建南安人,年轻时去澳门投奔舅父黄程,学会了葡萄牙语,又随海商李旦的船队前往日本贸易,娶日本女子田川氏,1624年生子郑森(后改名郑成功)。

李旦死后,郑芝龙接管了他的产业,迅速扩张,不久接受明朝招安,荡平群雄,确立了东南海上霸主的地位。

史籍称:

"当是时,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

每一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堪敌国。

"

明清鼎革,郑芝龙转而投靠清朝,但这回被人耍了,送了身家性命。

他的儿子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抗清,建立起一支更强大的海上武装。

《海上纪略》说:

"成功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余万,甲胄戈矢罔不坚利,战舰数以千计,又交通内地,收买人心,而财用不匮者,以有海洋之利也。

"郑成功建议隆武帝(即南明绍宗朱聿键)"通洋裕国",将发展海外贸易作为反清复明的基本国策。

我觉得,郑成功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海洋意识的人,他彻底抛弃了农本商末的观念,坚信商业也能立国。

他的海上优势是建立在海洋之利的基础上,并且为捍卫海洋之利而存在,故能持久。

起步较晚的两个海洋大国荷兰与英国绝望地发现,世界已经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分割完毕,除了做海盗,发动战争,没有别的办法。

英国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走印度;荷兰人则进入南中国海,占领爪哇岛,1604年占澎湖,1624年又占台湾,袭击月港至菲律宾的航线。

当17世纪中期,南中国海上存在着四股势力: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和郑成功。

比较起来,郑成功的处境最为艰难,一方面要同欧洲列强竞争,另一方面要同清军作战,腹背受敌。

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

这是锐不可挡的西方新兴殖民势力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到的一次重挫,中国人因此在东亚获得了局部海权优势,建立起台湾通贩世界各地的贸易航道。

可惜郑成功英年早逝,如果天假其年,以他的雄才大略,也许最后会从菲律宾群岛上赶走西班牙人。

在清朝意欲攻台前,郑氏集团的将领们拟向外发展,向郑经(郑成功之子)建议"愿领兵船征吕宋,以广地方"。

但这个时候,即使实施该方案,一伙残兵剩将也未必有把握了。

在清廷眼中,台湾并不重要。

……此后两百年里,东亚海域的控制权落在欧洲人手里,后患无穷。

图说鼓浪屿郑成功:

这是屹立在厦门鼓浪屿东端的郑成功雕像,他仿佛还在检阅他庞大的海上船队。

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水师横渡海峡收复台湾,中国传统海上力量与西方舰队进行首次大规模对决,谱写了中国海权史上一曲雄壮的史诗。

摄影/朱庆福

弃大洋,守内河-鸦片战争时期的海防

撰文/萧春雷?

供图/陈悦

满清统治者出身于游牧民族,一度畏惧和不能理解海洋。

清初,为了切断郑成功与大陆的联系,曾经使用过明朝最严厉的海禁政策,包括"无许片帆入海"和"迁沿海三十里于界内"。

管制一旦开始,就会成为习惯。

平定台湾后开放海禁,仿佛小脚放大,终比天足小上几码,处处可见禁锢。

例如规定沿海渔船只许用单桅,梁头不得超过一丈,舵工水手不超过20人。

后来允许用双桅船了,但关于梁头、载重的规格仍有限制,连每位船员出海携带的粮食都严格限量。

康熙晚年,突然变得像明太祖一样多疑,严禁商民赴南洋贸易。

他说:

"海外有吕宋、噶喇吧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代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

"明清两代的统治者,都把海外华侨华人当成背弃祖国和祖宗的盗贼,严加打击,例如郑和在三佛齐就毫不容情剿灭了陈祖义为首的5000名华人。

南洋禁航令施行后,沿海经济凋敝,地方官纷纷陈情开禁,雍正皇帝不得已重开南洋贸易,但以保甲之法管理。

雍正皇帝从心底鄙视外贸商人,认为他们不务正业,都是奸巧之徒,"踪迹莫可端倪,倘有与外夷勾连,奸诡阴谋,不可不思预防耳"。

专制君王对一切无法掌控的事物都心存恐惧。

清初的外贸口岸原有四处,广州、厦门、宁波和江苏的白云山(后改为上海)。

为了将海外影响减少到最低,1757年规定洋商均往广州贸易,通商体制由多口变成一口。

洋商在广州也不自由,只能与十三行行商做生意。

乾隆皇帝批准了一个《防范外夷规条》,对广州外商实施全面管理,例如外国人只能住在夷馆,不得在广州过冬,外国妇女不得上岸,中国人不得与外商私下接触等等。

防商甚于防盗。

1792年,马嘎尔尼率领英国使团以祝寿为名前来中国寻求通商,乾隆皇帝回答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历代清帝眼里,中国并不需要海外贸易,之所以开放广州一口,完全是为笼络海外夷狄而实施的羁縻和怀柔手段,是开恩和施舍,不要得寸进尺。

与见过大风大浪的明朝水师相比,清朝水师寒碜极了……

清初至清中期的中国东南海域并不太平,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的舰队四处游弋,虎视眈眈,无奈中国实在太大,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大清帝国反正放弃了海洋,熟视无睹,只要你不叩关登陆,就绝不理会。

外国人来中国无非要做生意,清廷并非完全锁国,在广州开了一道窄窄的门缝。

谁知道英国人竟嫌门缝太小,发动了鸦片战争。

钦差大臣林则徐检点一下大清水师的力量,完全放弃海上防御,绝望地提出一个"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

……

战争之初,英国远征军仅7000人,战争结束时增加到2万人。

他们攻击的这个帝国,共有常备军80万人。

绝对的制海权使英军得以在漫长的海岸线上自由移动,选择攻击的目标,最终打得这个疲惫的巨人跪地求饶。

……

林则徐被这场奇异的战争打醒了。

革职查办后,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反省:

大家都说不可攻敌所长,不与敌水战,专于陆守。

前两年说这话犹可,如今岸兵之溃,更甚于水战,怎么叫攻其所短?

他指出:

"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即使逆夷逃归海外,此事亦不可不亟为筹划,以为海疆久远之谋。

"这时的林则徐已是待罪之臣,惊弓之鸟,私下交换想法还不忘叮嘱保密:

"惟祈密之,切勿为外人道也。

"但明眼人都看出了问题,连道光皇帝都说:

"中国战船不能远涉外洋与之交战,是以肆行无忌。

"魏源因此主张学习西洋行船演炮之法,"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假如林则徐、魏源的想法得以实现,清廷从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创建近代海军,争夺近海控制权,历史就大不一样了。

道光皇帝是节俭人,战事一过,又心疼起钱财来,诏令"毋庸雇觅夷匠制造,亦毋庸购买"新式舰船。

鸦片战争泛起的涟漪,很快就消失了。

北洋海军最终输在陆战

撰文/萧春雷?

供图/陈悦

威海位于胶东半岛尖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遥相呼应,扼守渤海入口。

……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实为清政府国家海军的北洋海军于1888年成立,拥有2艘排水量7430吨铁甲舰、7艘巡洋舰、6艘炮艇、6艘鱼雷艇,其实力被军事专家评为世界第六、亚洲第一。

李鸿章特地安排淮系亲信丁汝昌为海军提督。

他太爱惜这支舰队了,不忍它们在茫茫大海里独自遇险,确立了"无事时扬威海上,有警时仍可收进海口,以守为战"的指导方针。

实际上,这支舰队的目的并非外海作战,争夺制海权,而是与炮台配合进行海口防御,守疆卫国。

1891年李鸿章校阅海军,颇为自信:

"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话音刚落。

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北洋海军败走麦城,接着日军先后攻陷旅顺和威海,北洋海军力竭而投降。

大清帝国寄予无限希望的近代海军舰队全军覆没。

在威海,我问海军史专家陈悦:

"你认为黄海海战是注定要输的,还是偶然输的?

"

"注定要输!

"他很肯定地说。

"为什么?

北洋海军的实力不是亚洲第一吗?

"

"那是1888年的第一,到了1894年就是日本海军第一了。

从1891年开始户部严禁海军进口军火,恰恰就在之后的这几年,日本海军迅速扩张,超过了北洋海军。

甲午海战时,北洋海军的总排水量4万多吨,日本海军6万吨。

更重要的是,那是海战技术突飞猛进的几年,北洋舰队在装备上落后了一代。

例如北洋海军多为大口径火炮,十分钟发射一发,日军装备的是速射炮,一分钟发射四五发;北洋海军炮弹里装的是黑火药,类似做鞭炮的那种,破坏力极弱,击中了许多发,敌人的战舰就是不沉;日军用的是烈性炸药炮弹,弹头里装的是威力巨大的黄色炸药,一击中就爆炸起火,还不容易灭"

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东沟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海军以战沉4艘军舰的代价,重创敌舰4艘。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斐利曼特曾评论说:

"是役也,无论吨位、员兵、舰速,或速射炮、新式舰,实以日本舰队为优。

"可见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

海战之后,两军实力相差更加悬殊,李鸿章担心舰队的安全,每次出巡,均告诫"惟须相机进退,能保全坚船为妥"。

并指示回避与日本海军再次决战:

"惟不必定与拼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

"话说得虽漂亮,他的心思其实还是保船,避免遭到聚歼。

一支海军,一旦到了为保船而放弃制海权的地步,船舰就成了累赘。

日本学者川崎三郎在《日清战史》中分析说:

"海军政略之要,在于占有制海权。

而占有制海权,则在于能否采取攻势运动。

清国舰队在作战伊始,就未能采取攻势运动,而采取绝对守势运动,此乃清国之失算。

"

为彻底夺过渤海制海权,日军已经制定了聚歼北洋海军的计划。

10月23日-27日,24094名日军登陆花园口包抄旅顺,清军的防御兵力不足15000人。

11月21日,旅顺港陷落,北洋舰队失去了维修基地。

1895年1月20日-25日,34600名日军从山东荣成湾登陆,驻防威海的清朝陆军约7000人,另外还有山东巡抚李秉衡派出的1500名挑河民工组成的"军队"。

2月2日,威海和南北帮炮台全部失陷。

被围困在刘公岛边的北洋舰队受到海陆夹击,损失惨重。

2月11日,弹尽援绝的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14日,威海降约签署,北洋海军覆灭。

奇怪的是,北洋海军最后灭亡并不是因为海战,而是输在陆战。

在中国本土陆战,清军连数量都不如日军,又没有援军,还有什么话可说。

当时,海岸炮台的防守并不属于海军职责,日军登陆地荣成县更属于山东巡抚李秉衡管辖,丁汝昌只能干着急。

而最后,威海失陷的责任全落在海军头上,说他们畏敌、腐败、玩忽职守

陈悦说:

"北洋海军是清朝军队里素质最高的一支,高级军官大都是留学欧洲回来的,高学历,高薪水,连水兵都经过严格的西式训练,使用英语操练,他们很另类。

大清国的所有人都想看他们的笑话。

花了国家那么多钱,却打败仗,正好让人骂得一无是处。

"

……

在北洋海军的12位管带以上的主要将领里,4位战死,4位自杀。

与大清的其他军队相比,死亡的比例很高。

他们输掉了一场必输的战争,但没有人谅解他们,自杀也无法换来起码的尊重。

图说:

▲1886年,北洋舰队第一次抵达日本。

在长崎港,德国建造的亚洲第一巨舰"定远"、"镇远"的雄姿,让日本人又怕又恨又羡,这些复杂的情绪过去后,随之而来的是超越中国海军的决心。

上图为1895年出现在长崎港的"镇远"舰,而此时它的身份成了屈辱的战俘。

胸怀20艘航母的海军总司令-民国海军的梦想

撰文/萧春雷?

供图/陈悦

甲午战败,清廷花费20年时间建立起的制海权化为乌有,割地赔款,并且是向中国历来瞧不起的小日本割地赔款,堪称奇耻大辱。

人人痛诋海军误国。

失望之余,清廷立即将总理海军衙门撤销,海军内外学堂尽行停办。

接着,又以舰艇全失为理由,将北洋海军武职全部裁撤,关防印信钤记一律缴销,等于从建制上取消了北洋海军的各级职位。

我原先以为海军顿挫,清廷志气全消,将一蹶不振。

然而刘公岛硝烟未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就提出重建海军的主张:

"今日御敌大端,唯以海军为第一要务,故无论如何艰难,总宜复设海军。

"戊戌变法期间,重建海军也是君臣维新的一个共识,光绪皇帝拨出经费向英、德订购军舰。

美国海军上校马汉1890年提出的"海权论",在海外留学生中影响很大。

清末报刊掀起了一个讨论海权的高潮。

梁启超1903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呼吁"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意"。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海权意识已经超越单纯的海防,涉及海洋经济和侨民,视野相当开阔。

萧举规《海军论》把海上权力分为五个内容:

一曰商业地位之保全;二曰交通线之保全;三曰航业之保全;四曰侨民之保全;五曰海产物之保全。

笛帆《海上主管权之争夺》说:

"海军强大,能主管海上权力者,必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能主管海上贸易者,即能主管世界之富源。

"

在海权意识高涨的背景下,至1909年,风雨飘摇的清朝组建起一支包括13艘战舰、总排水量1.8万吨的巡洋舰队,其中,"海圻"号巡洋舰是当时最先进的战舰之一。

1911年4月,舰队司令程璧光率领"海圻"号远涉重洋访问欧美,途经4大洲,进出8国14港,总航程3万多海里,开中国军舰走向世界海洋的先河。

"海圻"号于清末出发,中华民国成立后回国,跨越了两个朝代。

真是一次漫长的远航。

中华民国全盘接受了清朝海军的遗产。

孙中山说中国应该"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民国海军与列强齐驱并驾,在世界称为一等强国"。

自然,这是一个梦想。

1928年,蒋介石雄心勃勃地宣称"我们预定15年后有60万吨的海军",依然是一个梦想。

1937年,中国海军总吨位6万吨,此时,日本海军总吨位已达120万吨,相差20倍。

抗战爆发后,这支已经失去出海作战能力的海军舰队撤回长江,蒋介石下令沉船封锁江阴航道。

1937年8月12日晚,海军部长陈绍宽亲临江阴,指挥28艘商船和海军舰只沉入江底,堵塞航道。

这是中国海军再一次悲壮自沉。

接着,剩余的舰只不是自毁,就是被日军炸沉。

失去舰队的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只好指挥海军开展布雷游击战,炸沉了许多深入内河的日军小型船舰。

抗战胜利时,中国海军的全部家当仅剩重庆几艘总吨位不足2000吨的浅水炮艇,为海军自清末建军以来最低水平。

陈绍宽出生于福州的一个海军世家,父亲和叔叔曾任职于清朝海军。

1908年,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后赴国外考察各国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奉命参加英国海军潜艇部队对德作战,荣立战功,他是最早意识到航空母舰对于现代海战重要性的中国人。

他说:

"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

"1928年,他向蒋介石提出花2000万元造一艘航空母舰的计划。

1943年11月,陈绍宽再次提出一个庞大的海军建设规划:

全国沿海共需要20艘航母,每艘造价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