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0604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docx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培训资料

 

老年护理学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

第七章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

学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跌倒的危险因素及、跌倒的预防及护理

2.掌握老年人用药的特点、老年人用药原则

3.熟悉老年人用药的护理

4.了解老年人虐待、性功能占障碍的危险因素

5.熟悉老年人虐到的护理干预

重点

1.跌倒的危险因素及、跌倒的预防及护理

2.老年人用药的特点、老年人用药原则

 

第一节跌倒

【护理评估】

(一)危险因素

1.内因

(1)生理因索

(2)病理因素

(3)药物因素

2.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索

1)地面因素

2)家具及设施

3)穿着情况

4)其他:

如拐杖等辅助用具不合适。

(2)与老年人活动状态有关的危险因素

(二)健康史

(三)身体状况

(四)心理一社会状况

(五)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与跌倒有关。

2.恐惧与害怕再跌倒有关。

3.疼痛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4.自理缺陷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计划与实施】

预防和护理的总体目标是:

①使老年人知道跌倒的危险因素,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防护;②对跌倒的恐惧感减轻或消失,跌倒的危险因素得以消除,不发生跌倒或再跌倒{③发生跌倒时能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和护理。

(一)跌倒的预防措施

1评估老年人的活动能力

2.改善居住环境

3.指导日常生活

4.运动锻炼

5重视相关疾病的防治

6.合理用药

7心理护理

8健康指导。

9对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预防

(二)跌倒后的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和神志,协助医生进行全身检查,确定有无损伤、损伤的类型及程度。

2.针对损伤给予相应的护理

3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安慰、疏导老人,减少老人对跌倒的恐惧感,鼓励老人早期活动,防止“卧床休息综合征”的发生。

【护理评价】

经过预防、治疗和护理后,老年人能说出跌倒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参与防护.未发生跌倒或再跌倒,或发生跌倒后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和护理。

第二节压疮(略)

第三节长期卧床(略)

第四节安全用药

一、老年人用药特点

(一)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1.药物吸收口服给药是老年人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老年人胃肠道血流量减少.运动功能减慢,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导致对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吸收的药物减少,而对通过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不变。

2药物分布导致药物在老年人体内分布改变的因泰主要有:

(1)机体组成成分改变:

①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使身体总水量减少.导致水溶性药物(如吗啡)的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增加。

②老年人非脂肪成分体重降低,脂肪成分体重增加(女性更明显),导致脂溶性药物(如利多卡因、地西泮)的分布容积增大,易在脂肪组织内蓄积,半衰期延长。

(2)血浆清蛋白含量减少:

导致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磺胺嘧啶,苯妥英钠、地高辛等)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效应增强,易发生毒性反应,特别是几种结合型药物联合使用时。

3药物代谢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

老年人由于肝实质、血流量和功能性细胞的减

少,以及肝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和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导致对主要经肝代谢灭活的药物(如洋地黄(黄毒甙)的代谢能力减退一因此老年人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减量,一般用成人量的1/2~1/3。

4.药物排泄肾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

随着年龄增加,肾实质和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及及肾小管分泌、重吸收能力降低,肾功能减退。

造成肾排泄药物减少,药物消除延缓,半衰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作用。

故老年人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如庆太霉素时,应注意减量。

(二)老年人药物效应动力学特点

药物效应动力,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

由于药物作用的靶组织/器官功能、受体数目和功能以及酶辐性的改变等原因,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耐受性降低。

1·对中枢神经抑制药和镇痛药敏感性增高①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退行性变,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如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的敏感性增强,药物半衰期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②由于肝、肾解毒和排泄功能减退,老年人对中枢性镇痛药如吗啡、派替啶的敏感性增高。

2·对心血管系统药物反应的改变①由于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老年人对洋地黄类强心药(如地高辛)的正性肌力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而对其毒性反应的敏感性增高,治疗安全范围缩窄,极易发生中毒反应·故用药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②由于血压调节功能的减退,老年人使用降压药、利尿剂、p受体阻滞剂、亚硝酸酯类及吩噻嗪类药物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其他①老年人使用糖皮质类激素时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较年轻人更易出现消

化性溃疡、出血和骨质疏桧症等;②对胰岛索和口服降糖药的敏感性增高,易发生低血糖反应;③因凝血功能减弱,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用药时须减量。

(三)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程度和后果较严重,表现特殊。

1发生率高老年人

2程度和后果较严重

3表现特殊

(1)症状不典型

(2)常表现为特有的老年病五联症:

老年人因内环境稳定机制减弱等原因,易出现特有的老年病五联症,即精神异常跌倒倒、大小便失禁、不思活动和生活能力丧失。

其中,以精神异常(如时间、人物、地点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情绪不稳定等)和继发于体位性低血压的晕厥、跌倒最常

(3)药物矛盾反应相对多见:

老年人用药后较易出现与用药治疗效果相反的特殊不良反应。

如用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反而诱发心绞痛;应用激素抗过敏,反而引起过敏反应等。

(四)服药依从性差

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的服药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

约有40%的老年人未按医嘱准确服药,服药依从性差。

二、老年人用药原则

(一)选药原则

1.做到六先六后

(1)先明确诊断,后用药

(2)先非药物疗法,后药物疗法

(3)先老药,后新药

(4)先外用药,后内服药

(5)先内服药,后注射药

(6)先中药,后西药

2.尽可能减少用药种类

3.慎用或不用敏感药物

4不滥用维生素、滋补药或抗衰老药

《二)应用原则

l.小剂量

2.从小递增

3.剂量个体化

4.用药方案简单明了

5.及时停药

6.加强监测

三、老年人用药护理

【护理评估】

1.服药能力评

2.各系统功能状况

3.用药史

4-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殛医护台作性问题】

1.潜在并发症:

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用药种类多、个体差异大等有关

2.执行治疗方案无被;个人与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减退、经济困难等有关

3.不合作(用药的)与老年人的错误健康观念等有关

4.不依从行为与老年人的健康观、对与治疗方案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照顾者的支持

照顾不够及经济紧张等有关

【计划与实施】

护理干预的总休目标是:

①老年人知道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②能自觉或在家属的坍助下坚持遵医嘱用药;③药物效果良好,未发生不良反应。

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指导

(1)严格遵医嘱用药

(2)能用非药物方式缓解症状或痛苦时,不用药物。

(3)不滥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

(4)服药技巧

(5)用药与饮食:

服药期间,吸烟、饮酒要有节制,注意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

2指导家属应对技巧

3建立护患伙伴关系

4.给予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案和简明的处方

5.帮助保管药品

6.实施行为监测

7.心理护理

8健康指导

【护理评价】

经过护理干预后,老年人能说出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坚持按时、按量用药,未发生药物中毒。

第五节虐待

常见的虐待行为有:

1.生理虐待

2.心理虐待

3经济虐待

4.忽视

5性虐待

【护理评估】

(一)危险因素

1.老年人方面

(1)与社会孤立

(2)患病或有功能缺陷

(3)有认知障碍

(4)依赖于家属或照顾者

2施虐者(家属及相关人员)方面

(1)有虐待特性或精神障碍

(2)有受暴力伤害史

(3)遭受外部应激事件

(4)依赖于老年人

3.其他

(二)健康史

(三)身体状况

(四)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台作性问题】

1.无能为力感与老年人害怕报复、无力寻求帮助、受到伤害时不能自我照顾有关

2照顾者角色困难与有老年人需要照顾、压力大有关

3社交孤立/有孤独的危险与老年人情感受到剥夺、威胁有关

4绝望与老年人受虐、被遗弃有关

5有受伤的可能与施虐者采用暴力手段有关

6.应对无效与受虐老年人可得到的社会支持系统资源不足有关

7创伤后综合征与老年人受到生理及心理的虐待有关

【计划与实施】

(一)老年人受虐的预防

1指导老年人

(1)融人社会,广交朋友

(2)慎重选择同住者或照顾者

(3)处理好钱财

(4)树立积极心态

2.教育家属及照顾者

3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受虐问题

(二)老年人受虐的护理干预

l.上报

2.帮助老年人选择干预措施

【护理评价】

经过预防和干预后,老年人及其家属知道受虐的危险因素,并能积极预防。

老年人来受到虐待;或老年人受到虐待时,能积极寻求帮助,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

第六节牲功能障碍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1)心理因素

(2)性功能的衰老性改变

(3)疾病影响

(4)药物的影响

(5)社会文化与环境影响

2.健康史

3.身体状况

4.体格检查

5.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性生活形态改变与性功能的衰老性改变;慢性器质性疾病及对上述疾病的错误认识{药物的副作用;社会文化、环境韵影响有关1

【计划与实施】

其具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如下:

1延缓性老化的措施

2.患病老人的性生活

3.了解相关药物的影响

4,夫妻之间加强沟通融洽的夫妻关系

5.子女的关心子女应关心、理解老人,为老人的夫妻生活提供基本的条件。

6.健康指

【护理评价】

老人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自信心增强;家属为老人提供独立的生活空间。

练习题

l杨某.女性,70岁,丧偶后独居,既往高血压痛史20年,长期服用可乐定等抗压药,近半年来记忆力明显下降,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曾有两次回家时找不到家门。

2个月前开太门时在家门口跌倒过一次,被邻居及时发现,检查后无明显外伤。

今早9:

00突然再次跌倒,不能爬起。

体检;体温367℃,脉搏80次/分,呼吸19班/分,血压145/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太小便正常;头颅未见明显外伤,双眼视力差,眼底检查见血管明显充血水肿;右下肢不能站立,呈屈髋屈膝右旋住,右下肢比左下肢短3cm;余未见异常。

请问:

(1)判断杨某发生了什么情?

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应从哪些方面指导杨某厦其家属预防再跌倒?

(3)对该老人用药时应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