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904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xx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为了全面了解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情况,查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水平,10月21

日 ,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副主席王晓亚的带领下,就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

委员们深入xx

理工大学和xx酒业有限公司等四户企业,详细了解了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市科技局、洋县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汇报。

通过视察,委员们充分肯定了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果“十二五”以来,我市抓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目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专利创造能力快速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申请专利x件,其中发明x件,实用新型x件,外观设计

x件;专利授权x件,其中发明x件,实用新型x件,外观设计x件。

仅2015年专利授权x件,是2010年的9.7倍。

今年1—8月 ,全市专利申请x件,同比增长76.5%,专利授权x件,同比增长19.3%。

二是三级梯队商标体系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注册商标x件,其中,国营东方仪器厂“准达ZHUNDA”、汉王药业公司“汉王”等6件商标,被誉为中国驰名商标; 有

xx省著名商标176件,xx市著名商标126件,分别是2010

年的4.2倍、6倍、3.5倍和1.3倍。

留坝西洋参等13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商标,总数排全省

第二。

三是版权保护不断加强。

市县两级采购正版软件7000

多套,更新了办公计算机正版软件,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全面完成。

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有序推进。

非遗申报取得进展。

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6个,省级59个,市级82个,汉调桄桄、镇巴民歌等一批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保护。

二、主要做法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政策支持。

先后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协调领导小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初步建立和完善市、县(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纵向联动机制,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横向协同机制,与市内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机制,形成了政府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互相联动,企业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

先后出台了《xx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

《关于深入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业标识使用办法》 等政策文件,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政策支持。

(一)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新闻媒体和文化教育为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

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

“科技之春”宣传月 、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4”法治宣传日,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开展大型知识产权活动28次,举办知识产权培训57次,参加培训5000余人次,编印发放《xx市知识产权使用手册》 3000册,实现了全市11个县区培训全覆盖。

深入到全市近100家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选点制作了 《小商标作出富农大文章》 、《倾力打造品牌xx》 等多部宣传片,策划编辑了 《xx著名商标企业巡礼》 、《xx市实施商标战略工作掠影》 等书籍,努力营造品牌兴市的社会氛围。

(二)推进实施转化,提升运用能力。

一是专利技术转化深入推进。

全市以科技创新能力较好的xx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xx理工大学和机械加工、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生物制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促推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

例如,xx理工大学与xx

天达航空标准件公司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合作,开发专利50

件,使公司在短短的4年时间产值从1000余万元跃升到过亿元; 南郑秦元新材料公司的烧结板状刚玉专利产品一举打破了美国的垄断。

二是专利转让与技术交易日益活跃。

通过鼓励和支持专利技术项目参加西洽会、杨凌农高会、发明展览会、科技博览会,推动专利技术走向市场。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技术合同交易168项,交易合同额13.9

亿元,其中专利技术交易占70%以上。

三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取得突破。

xx建兴农业科技公司、xx春雨农业公司等一批企业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贷款。

使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变成了 “真金白银”。

2012年xx建兴农业科技公司通过专利、商标组合质押融资一次获得贷款1.19亿元。

(三)加强执法保护,维护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专利执法。

积极开展“雷雨”、“天网”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检查和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先后查处假冒专利商品163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47件。

二是注重保护商标专用权。

逐步建立和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多渠道挖掘案源、进场商品商标备案、商标印制报备、宣传曝光、发展促规范等“六项制度”,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49件。

三是严厉打击盗版。

坚持开展“打黄打非”工作,集中开展“清源行动”、“护苗行动、“剑网行动”和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行动共2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49527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10425家次,印刷复制企业7393家次,收缴非法书刊36421

册,非法印刷品1213册,非法音像制品23904盘,查处侵权盗版案件50余起。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我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当前转方式调结构要求相比还不适应。

(一)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全社会特别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强,把知识产权工作系统纳入到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企业还不多。

有些人不了解知识产权形成的法律依据,错误地认为只要是自己首先研发的,就能获得法律保护,禁止他人使用。

有些人将知识产权绝对化,以为获得了授权就可以高枕无忧,对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导致权利的潜在不稳定性缺乏认识。

更有少数企业为谋取高额利润,不惜采取侵权、仿冒等不正当手段,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完善。

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专利、商标、版权等分属不同职能部门分管,在数据统计、信息发布和共享以及管理服务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不完善。

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激励机制不多,发展方式粗放、难以有效盘活资源,组织创新人才队伍、创新促发展、促转变效能难以发挥。

二是人才稀缺,创新力量不足。

目前我市多数企业高层次人才匮乏,博士、硕士占人才总量不足,生产一线人才占总量比例更低,严重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很多企业难以形成研发能力,即使引进技术和项目 ,也难以形成消化吸收再创新。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因为企业家自身素质、理念限制以及创新投资高风险等原因,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高,研发投入太少。

(四)知识产权转化率较低。

一是转化意识不强。

科研人员往往把获取科研成果、发表科研论文、进行职称评定作为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没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意识不强;

二是转化动力不足。

由于激励机制不到位、创新主体与获益主体不对称、政策法律落地有障碍,科技人员难以靠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

三是转化服务缺失。

缺乏高效透明的转化交易平台、知识产权运营高端人才,难以支撑起知识产权运营服务;

四是转化保护不严。

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严格,市场调节作用不充分,企业间协调机制缺失,法律管控失位,导致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五)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

一是专利侵权现象还时有发生。

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当前侵权行为呈现出链条化、网络化、复杂化的新特点,给专利保护带来新挑战;

二是专利保护效果与创新主体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

专利维权存在“时间长、举证难、成本高、赔偿低”,“赢了官司、丢了市场”以及判决执行不到位等状况,挫伤了企业利用专利制度维权的积极性。

三是没有专门的专利行政执法队伍,专利执法在经费、人员、手段、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多困难。

四、意见建议

(一)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

一是通过宣传、培训企业领导人把知识产权工作系统纳入到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是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的发明、实用新型技术、外观设计等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利用专利的独占性在市场开拓、项目竞标等竞争中赢得优势。

三是运用与专利有关的法律、科技、经济、管理及其相结合的手段, 取得在市场与科技领域竞争的有利地位, 以谋求最大利益和持续稳定发展。

(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地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当前创新管理体系、实现政府职能“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制定地方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措施,依法对市场经济中的知识产权活动和行为进行规范、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是参照省内其他市的做法,提升知识产权局级别,增加人员编制,增设专业执法队伍,强化行政管理职能。

各县区也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构。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行政体制改革,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支持企业明确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要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二是注重对企业自主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的企业家、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改善政府投入方式。

应增加科技三项经费额度,确保创新企业得到应有的支持,并以此为引领,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

四是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服务。

要调动各方力量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

鼓励在汉大专院校和企业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利用内设的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省级实验室、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等面向企业开展合作和服务,为企业充分利用多方面科技资源和实现自主创新开辟更多的有效途径。

(四)增强识产权转化效能。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机制,以知识产权为纽带,连接创新成果和市场,连接知识与财富。

允许、鼓励科研人员利用自己作为发明人的知识产权进行创业、投资、和转化运用收益的重要分配主体。

二是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创新资源、项目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转化服务。

三是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区、企业。

尤其要加强作为企业集聚区的园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把园区打造成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形成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洼地。

(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一要充分认识保护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不断增强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切实把健全知识产权法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服务于经济建设,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二要加大执法力度。

抓好知识产权法的贯彻落实,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违法和侵权行为,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三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监督管理制度。

既要充分发挥司法保护体系的积极作用,又要加强相应的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以促使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