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0028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音乐教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音乐教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音乐教学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音乐教学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课件.docx

《音乐教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课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教学课件.docx

音乐教学课件

第一课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唱歌曲

1.谈话歌曲导入:

大家都看到过柳树吧!

你看到过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形象和情绪。

小结:

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条比作姑娘,柳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3.复听歌曲,设问:

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4.再听录音范唱,学唱歌词,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X.x”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X.”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

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

“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5.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琴唱曲调,

6.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

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用口风琴奏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4>用口风琴弹奏。

7.请自学后8小节,口风琴练奏。

8.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9.有情绪的演唱歌曲。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导入:

感受了柳树姑娘的美,下面音乐又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呢?

(播放音乐)初听歌曲。

2.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

3.复听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学生边听音乐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

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今天的洪湖水将是另一帆景象,以后你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一课水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聆听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歌曲《渔光曲》,简介歌曲的时代背景。

3.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发挥集体思维创作合作。

教学过程:

一、学唱《柳树姑娘》第二声部。

导入:

柳树很美,柳树发芽的景色更美,今天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为柳树姑娘添嫩芽吧!

让柳树姑娘变的更加美丽、漂亮

1.学唱《柳树姑娘》第二声部。

<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1)口风琴进入

(2)歌声进入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口风琴练奏“顿音”。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2.二声部合唱。

3.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聆听《渔光曲》

导入:

我们的生活幸福美好,可是旧社会的渔民们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

1.欣赏《渔光曲》第一段,学生讨论情景、情绪。

教师总结:

(1)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2)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

(3)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2.复听全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3.学生听音乐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4.小结:

这是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

三、聆听《渔光曲》(筝独奏)

1.聆听筝独奏《渔光曲》

<1>.欣赏筝独奏《渔光曲》。

设问:

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2>议论比较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3>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模仿筝的演奏姿势)表现音乐。

<4>.小结:

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

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

四、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远航》

<1>筝独奏《渔光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渔船出海打渔的情景。

我们自己也来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讲台及地上有很多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你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

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

你们可按教材中的五个过程,各组任选一个画面创作,最后我们来开个《远航》音乐剧音乐会。

<3>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4>各组合成。

总结:

同学们为自己编织了一首美丽的《远航》曲,那优美、动听的情景让人十分向往,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优美的“交响乐”。

 

第二课国歌

教学目标:

1、能联系学校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

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尊敬之情。

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

教法:

听唱法.

教具:

琴、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进教室。

二、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放音乐,请学生起立欣赏音乐。

2、教师提问:

(1)音乐的名称是什么?

(2)在什么时间、地点听过国歌?

(3)听《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听《国歌》和观看升国旗仪式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

(5)国旗代表什么?

3、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

请学生参考本课本或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4、联系当今社会实际,如:

新旧社会的对比,国际风云的变幻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比较:

用比较法学唱歌曲,老师先录下学生的声音,在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找对错,找差距。

6、提高:

《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7、请学生以清晰的吐字、自然的声音歌唱《国歌》。

8、鉴赏:

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再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

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三、教师小结一节课。

同学们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板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应该尊敬、爱护国旗。

 

第四课《快乐的课间》

一、教材分析:

1.钢琴曲《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像通常的变奏曲一样,主题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巧轻快,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第一变奏:

主旋律在上方由右手弹奏,低音部左手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

第二变奏:

左手在低音部。

2. 管弦乐《陀螺》1871年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了十二首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这是一套以音乐来描绘儿童世界的小品曲。

后又根据其中的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1873年于巴黎正式演出。

组弹奏主题,右手以上面这种分解和弦音型作伴奏。

第三变奏:

左、右手均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但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

第四、五变奏:

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为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旋律。

两个变奏中主旋律分别出现于高音部及低音部。

曲中的每一首都有标题,分别为:

《进行曲——喇叭与铜鼓》、《摇篮曲——布娃娃》、《即兴曲——陀螺》、《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加洛普——舞会》。

第三首《陀螺》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游戏的情景。

木管乐器奏出的主题采用以八分音符与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和连续作上行六度跳进的旋律进行,音乐充满兴奋、热烈的气氛,孩子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神情跃然于音乐之中。

3. 电子琴曲《旋转木马》   孩子们乘坐在正飞快旋转的木马上,怀着兴奋、激动、自豪、紧张等各种情绪,发出呼喊声、欢笑声,他们感到自己似乎正骑着一匹骏马向前飞驰。

《旋转木马》这首电子琴曲就是表现了游乐场中这一幕情景。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

4小节引子以旋律声部作半音进行的一组和弦及“ ” 这样的节奏提示了本曲的特点,并将人们带入了游乐场的热闹气氛中

第一部分的主题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和高低跌宕的曲调构成,描绘了电动木马快速旋转的形象。

随后是一个带有切分节奏的短小的连接句——仿佛是一个短暂的休息,把音乐又引回到木马旋转的主题。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以取材于主题的尾声结束全曲。

乐声渐弱,好像是酣畅快乐的情景在孩子们心中久久难忘。

4.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

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

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

“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5.  歌曲《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

”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

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无比欢乐的心情之中。

二、教学目标:

  1、能随着伴奏有表情地演唱《哦,十分钟》,知道这首歌曲有两个乐段组成。

  2、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音乐知识

3、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4、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

  5.课外听到《陀螺》,知道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的管弦乐《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一首小曲,乐曲描写儿童转陀螺的情景。

  6、知道《旋转木马》一首电子琴曲。

  7、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巩固2/4、3/4拍的节拍感。

三、教学重点:

1、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演唱歌曲《大家来唱》。

四、教学难点:

1、《哦,十分钟》歌曲中休止切分节奏。

2、《大家来唱》二声部合唱。

五、教学用具:

琴、多媒体、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激兴导入】

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及讲解2/4拍号和指挥图式。

  1、导入: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老师请你看一段录象,你看一看录象里的小朋友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放课间录象)

你们的课间十分钟再玩什么?

   2、今天我们来学习《哦,十分钟》,请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寓教于乐】

1、初听歌曲范唱

2、师生讨论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

(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欢乐心情)

3、再听范唱,打开书看歌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先学习A段前8小节。

设问:

请先看前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

重复出现了几次?

这两小节你们能唱吗?

剩下的两小节仅四个音老师相信你们能唱好。

  

(2)用口琴自学A段后8小节。

教师用口琴范奏,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

 (3)将A段连起来演唱。

 (4)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5)学习B段前8小节。

教师用2/4拍指挥图式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跟琴学唱。

 (7)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巩固延伸】

  1、接前奏完整演唱歌词:

提示学生用欢快愉悦的心情演唱

  2、练习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3、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演唱歌曲。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反馈评

【完美结课】

  在课间十分钟,我们可以轻轻地唱歌,和同学们谈谈开心的事情,还可以玩玩游戏,这些能使你得到放松。

当然,一些过于兴奋的活动会使你的身体和精神更加疲惫,反而不利于学习。

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利用十分钟,大家就一定能够拥有快乐十分钟!

师:

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真正的快乐的十分钟到了,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的歌声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

(学生边唱着歌曲,边加动作,走出教室)

第2课时

【激兴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的,请大家来听。

【寓教于乐】

1、聆听录音范唱:

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2/4拍强弱规律。

2、再听: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3、先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用三拍子指挥图边打拍子边看书唱谱

要求:

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

(1)前8小节注意连线,第3、4小节同音相连只唱一音时值相加共唱5拍。

(2) 再学唱后8小节。

4、再学习第一声部旋律也分两个8小节学唱:

前8小节1—ⅰ跳跃要唱准想好音高再唱。

5、二声部合唱

(1) 先唱好两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 一句一句合唱,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

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另一个声部使自己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唱好一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6、在二声部旋律唱好的基础上填唱歌词。

【巩固延伸】

1、配上打击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2、小结:

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快乐课间生活,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

(意大利威尼斯)课件出示:

介绍意大利威尼斯。

2/4与3/4对比及三幅图配节奏

1、导入:

威尼斯美吗?

请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随着音乐《欢迎进行曲》片段,来畅游威尼斯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同学们不禁跳起了舞蹈,你们听杜鹃也和你们一起分享,放《杜鹃圆舞曲》

 2、教师在参与时可以做2/4、3/4拍的指挥图式。

 3、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感受2/4与3/4拍后,完成书上配节奏。

骑马:

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

图谱也可以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

  荡秋千:

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

  时钟:

用二拍子。

【完美结课】

师小结,随音乐下课!

第3课时

一、歌曲复习 1《哦,十分钟》 2《大家来唱》

二、音乐欣赏:

管弦乐《陀螺》

   1、导入:

教师拿一个陀螺问学生谁玩过或见过,说说怎样玩法。

   2、课件出示介绍陀螺及作者比捷。

   3、初听全曲: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4、复听全曲:

学生边听边看教材中两谱——简谱与图形谱,让学生知道较快的音乐速度和旋律音程的大跳是造成欢快热烈气氛的原因。

三、 音乐欣赏:

《旋转木马》

  1、导入:

同学们玩了陀螺这个传统游戏活动,现在老师带你们

去游乐场坐电动木马。

请看书上插图,让坐过旋转木马的同学

给大家说一说坐旋转木马是什么样?

(上下起伏)

  2、初听全曲,设问:

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象到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设问:

  

(1)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与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

  (3)当最后一部分再现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听出来了。

  4、小结:

这两首乐曲都是用了快速的节奏和高低起伏的大跳音程,描绘了孩子们快乐的课间活动,你们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吗?

第五课《妈妈的歌》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摇篮曲》(汪玲、杨存德)。

2、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感受歌曲旋律,学会用轻柔的歌声表现歌曲,并尝试用自制的弹拨乐器进行伴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摇篮曲》,感受歌曲《摇篮曲》6/8拍摇曳动荡的节拍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征,并用亲切流畅舒缓的声音表现歌曲,赞美妈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在儿女成长过程中倾注的爱,并通过歌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对儿女的爱,并通过歌唱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摇篮曲》6/8拍摇曳动荡的节拍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征,并用亲切流畅舒缓的声音表现歌曲,赞美妈妈。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学生自制的弹拨乐器、学生在课下收集自己与妈妈的合影及感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回忆母爱】

一、导入部分:

屏幕上出示标题“妈妈爱我”,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伴奏下,点几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与妈妈的合影,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妈妈和我”之间感人的故事。

师:

这首优美、抒情、感人的歌曲道出了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我们每个人都享受过妈妈的爱,都感受过妈妈的爱,都离不开妈妈的爱!

我们是在妈妈哼唱的摇篮曲中,在妈妈的期盼中一天天长大的,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回味、感受那一时刻的宁静与温馨。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摇篮曲》。

请大家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课件:

《摇篮曲》(小提琴演奏)

听完后师问: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生展开想象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

初步的感受妈妈的爱,导入《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体验母爱】

二、新授部分:

(学唱歌曲:

《摇篮曲》)

(一)感受摇篮曲特点,并逐步熟悉歌曲旋律。

1、听伴奏,用“lu”轻声哼唱《摇篮曲》旋律。

师:

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老师这有这么多表现音乐形象的词,你选择一下,哪些词适合于摇篮曲:

(屏幕出示教材36面的动物图片及相应的词语)

马(稍快)、牛(雄壮)、猴子(热烈)、公鸡(明亮)、豹子(强)、蝴蝶(轻柔)、青蛙(跳动)、乌龟(慢)、大象(有力)、飞机(快)、熊猫(平稳)、长颈鹿(深情)、小鸡(稍慢)、小狗(中速)、浣熊(亲切)

生分小组讨论选择,派代表发言

师总结:

所以摇篮曲的特点就是(演示)

旋律:

情绪:

速度:

(注意这个环节教师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不是选择雄壮、热烈、强、快、有力等词语,都应当对学生进行肯定,还可以鼓励他们说出课件出没有的词语如宁静、优美、温暖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2、教师范唱全曲。

“同学们,你们也许不记得在婴儿期妈妈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从电影或者邻居的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中,你可以想象到你小时候妈妈哄你入睡时的情景,同学们边听歌曲,边想象,还可以边听边跟着音乐的节拍做哄宝宝睡觉时的动作。

(设计意图:

熟悉歌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妈妈给予的爱,拓展学生思维)

(二)熟记歌词,感受节拍。

“刚才在老师的演唱中,你记住了哪些歌词?

”(学生说记住的歌词)

“是呀,歌曲生动的描绘了一幅妈妈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温馨的画面,是几拍子的歌曲能给我们这种轻柔舒缓的感觉呢?

我们听音乐划拍感受。

生:

我听出来了,就跟我们前面学的《愉快的梦》一样是8/6拍。

(设计意图:

熟记歌词,感受节拍。

再一次感受优美的歌词和舒缓的音乐所营造的氛围。

(三)练唱歌曲。

1、跟录音轻声模唱歌曲。

师:

“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音乐轻声的唱一唱也来感受一下妈妈对儿女的爱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情绪特点)

2、师生对唱(如:

师唱1、2小节即第一乐句,生唱2、4小节即第二乐句)一遍以后再互换顺序。

3、互教的形式解决难点。

“你觉得我们刚才唱得怎么样?

(学生做以评价)你认为哪特别难唱,我还没有学会?

(学生提出难点)谁来当小老师教一教它?

(互教的形式听琴解决)

(设计意图:

用互教的形式学唱歌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4、指导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

摇篮曲就是催眠曲,这类歌曲的特点就是优美抒情,我们在演唱时歌声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呢?

答:

轻柔而优美……

(要重点唱好一字多音的地方,并且注意结束句的处理)

师:

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处理才更能准确地表达好这首歌曲呢?

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

我认为结束句应该唱得越来越轻,可以处理成渐弱。

生:

我认为还要注意歌曲最后的“渐慢”,感觉小宝宝已经在妈妈的歌声中渐渐走入甜蜜的梦乡了。

师:

你们的建议真不错,咱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好吗?

三、编创与活动。

全班一边用自制的弹拨乐器给歌曲伴奏,一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分男女生,男生唱女生伴奏,女生唱男生就伴奏,一段歌词后可交替进行)

【回报母爱】

四、拓展部分。

1、(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过渡语:

“当你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们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怎么样来回报妈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妈妈每天绽放灿烂的笑脸呢?

生自由发言

2、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亲切的呼唤。

(课件出示标题:

“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设计意图:

将本课主题升华,在充分体验了妈妈对儿女深切之爱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将儿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内化,进一步有感而发地表达出自己该如何用实际行动报答自己的父母,即体现“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人文情感,使本课达到高潮)

五、课后延伸。

“世上只有妈妈好,歌颂妈妈的歌唱也唱不完,同学们回家后搜集唱给妈妈的歌并唱给妈妈听,并让我们的妈妈对你们的演唱写一个简短的评语。

(设计意图:

把课内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视野,用让妈妈写评语的形式尝试开放教学,为下节课开“唱唱我的好妈妈”演唱会做准备)

附板书设计:

1、妈妈爱我

2、摇篮曲

3、马(稍快)、牛(雄壮)、猴子(热烈)、公鸡(明亮)、豹子(强)、蝴蝶(轻柔)、青蛙(跳动)、乌龟(慢)、大象(有力)、飞机(快)、熊猫(平稳)、长颈鹿(深情)、小鸡(稍慢)、小狗(中速)、浣熊(亲切)

4、摇篮曲特点:

旋律:

情绪:

速度:

5、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6、师生再见。

第六课《少年的歌》

  教学目标

1.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他们最富于憧憬、最有朝气、最少保守,但“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

本课四首中外少年歌(乐)曲,以不同的情绪反映不同时代少年的不同生活,这就是音乐人文性主题的一种表现。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名及变音记号——升记号唱法。

  教学内容

  聆听《牧羊姑娘》

  1.介绍同名歌曲的歌词,以便了解乐曲所描绘的基本情绪。

  2.看着教材上的谱例,教师用钢琴奏出其旋律,简单分析该曲调由高向低的下行进行,使音乐显得苍凉而悲伤。

  3.欣赏双簧管独奏《牧羊姑娘》全曲。

设问:

双簧管音色演奏的这一乐曲给你的感受如何?

是悲哀的还是欢乐的

4.对照着《牧羊姑娘》原歌曲的歌词,你想像到穷苦的牧羊少女的凄凉的生活吗?

再次聆听本曲。

  5.小结:

这是旧社会少年的生活缩影的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