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955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 6页.docx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与贸易doc6页

占世界的11%。

澳大利亚和南非的采矿业,规模也很大。

发展中国家,采矿业发达、规模较大的有中国、智利、赞比亚、扎伊尔、秘鲁、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最重要原料。

它的开采、冶炼和贸易等,与钢铁工业的兴衰紧密相连。

全球的铁矿石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铁矿石资源总储量8,000多亿吨。

目前,全世界铁矿石的探明储量约为3,500亿吨。

高度集中是铁矿石在地域分布上的最大特点。

铁矿资源主要集聚于10多个国家里。

前苏联铁矿石的探明储量是1,140亿吨,占世界铁矿探明储量的30%多,是目前地球上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吨的唯一国家,比居世界第二位的巴西要多近400亿吨,为美国铁矿石探明储量的6.5倍。

除前苏联外,依次排列的顺序是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波利维亚,以上7国的铁矿石储量计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90%。

另外,法国、瑞典、英国、委内瑞拉、南非、智利、德国和利比里亚等也是世界铁矿石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世界铁矿石的产量几乎是直线上升。

本世纪50年代初期,年产量是3亿多吨,到80年代,铁矿石产量增至8亿多吨,30年间,增长近3倍。

目前,每年的铁矿石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有前苏联、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和加拿大等6个国家。

此外,印度、法国、瑞典、南非、利比里亚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铁矿石产量也较多,大都在2,000~3,000万吨。

1981年,世界铁矿石总产量是8.745亿吨,其中,前苏联生产2.4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7%,位居世界第一。

巴西铁矿石产量增长最快,本世纪50年代初为300多万吨,到80年代已超过1亿吨大关,1981年的产量是1.066亿吨,占世界的12.2%,列世界的第二位。

澳大利亚居第三位,1981年产量达0.938亿吨,占世界的10.7%。

近些年来,世界钢铁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也有较大调整,使铁矿石的生产和贸易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目前,投放于国际市场的铁矿石总量大约是3亿吨,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35%左右,在国际贸易货物结构中,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位大宗货物。

目前,世界上铁矿石的主要输出国是澳大利亚,年输出量达8,000万吨左右,列世界第一位。

巴西的年输出量约为7,000万吨,列世界第二位。

加拿大、印度、智利、前苏联、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委内瑞拉和秘鲁等,也是世界铁矿石的重要输出国。

铁矿石的主要输入国是西欧的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和荷兰,以及东欧和中欧的波兰,捷克等,日本是最大的铁矿石输入国之一。

美国的铁矿石资源丰富,年产量亦较多,但由于钢铁工业强大,铁矿石的需求仍得不到满足,每年要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智利等国输入可观的铁矿石以供使用。

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2年年产量已突破7,000万吨,本国铁矿石资源尚富,但品位不高,多贫矿,每年得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朝鲜等国进口相当数量的铁矿石。

铁矿石运输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往往是重洋相隔,距离遥远,故除前苏联往东、中欧诸国的采用陆上铁路运输外,大多是由大型船舶通过海运完成的。

锰是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钢铁工业中的地位作用尤为明显。

世界陆地上的锰矿资源(金属含量)有30多亿吨,探明储量约达16.2亿吨。

锰矿的分布非常集中,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有南非、前苏联和澳大利亚。

其中,南非是世界锰矿储量最富的国家,约达7.17亿吨,占世界锰矿探明储量的44.3%;前苏联排行第二,储量约为6.35亿吨,占世界的39.3%;澳大利亚的储量是1.45亿吨,占世界的8.9%,居世界第三位。

这3个国家的合计储量超过世界探明总储量的90%。

锰矿资源高度集中的储藏分布,导致了生产上的相对集中性。

前苏联是世界锰矿的最大生产国,雄居各国之首。

其次是南非和澳大利亚。

锰出口量最多的是南非,澳大利亚排列其后,印度、巴西和加蓬等国也是世界上锰的生产国和输出国。

日来、西欧和美国等是世界上锰矿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海洋底部储存有大量的锰结核,广泛分布于海面以下4,000~5,000米的大洋底部,厚度可达1米。

现已探明,锰结核的分布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20度,西经140~180度之间的洋底最为密集。

全世界锰结核的估计储量可达1.5~3万亿吨左右,且以每年大约1,000万吨的速度增长着。

对于大洋底部锰结核的利用,目前,试制性生产已经获得成功,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业已组成联合开发公司,正式进行开采和提炼。

从海底锰结核中开发提炼锰金属,需要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惊人的资金,因此,目前这项事业完全被工业高度发达和资金雄厚的少数国家所控制和垄断。

铜在工业领域里,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材料。

世界铜矿资源比较丰富,陆地上的资源储量(金属含量)约为16亿吨。

其中,探明储量大约为6.4亿吨,比较集中地分布于美洲、非洲中部和亚洲北部。

以国家论,高度集中在10余个国家。

探明储量大于5,000万吨的国家有智利、美国和赞比亚,其中,智利的储量约为1.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3.4%,系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世界第一大铜矿—丘基卡马塔矿(储量达6,935万吨)和世界第二大铜矿—埃尔特尼恩特矿(储量约是6,776万吨),被称誉为“铜的王国”。

美国的铜矿储量是9,100万吨,占世界铜矿总储量的14.2%,位居世界第二名。

赞比亚铜矿储量是5,400万吨,占全球铜矿总储量的8.4%,排行世界第三。

前苏联、加拿大、扎伊尔和秘鲁等国的储量均在2,000万吨以上。

墨西哥,波兰、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南非和西班牙等国也有较多的铜矿储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铜矿石的开采有较大发展,开采国家和地区增至40余个,开采量亦不断增加,1950年是227万吨,1981年达到832万吨,增长接近4倍。

目前,铜矿石产量在5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6个,即美国、前苏联、智利、加拿大、赞比亚和扎伊尔。

长期来,美国一直是世界铜矿石产量最多的国家,从1961年起,年产量持续稳定地超过100万吨,1981年达153.8万吨,占当年世界铜矿石总产量的18.5%,前苏联紧跟其后,自1964年起就超过智利,1981年年产量达114万吨,占世界的13.7%。

智利现居世界第三位,1981年年产铜矿石10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

近30年来,铜在工业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铜的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世界精铜产量仅315万吨,1981年达到965万吨,增长3倍以上。

美国、前苏联和日本,年精铜产量都在100万吨以上。

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铜生产国,自60年代后期以来,精铜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60~210万吨之间,1981年是198.4万吨,占世界精铜产量的20.5%,居各国之首。

但是,美国生产精铜所需的原料,除本国开采的铜矿石外,还得从智利、秘鲁和南非等国家进口相当数量的铜矿石。

前苏联屈居第二,1981年产精铜146万吨,占世界的15.1%。

同年,日本生产精铜105万吨,约占世界的10.8%,列世界第三位,但所用的铜矿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和扎伊尔等国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精铜生产国。

当今,世界上铜的进出口总量约为300万吨,进口铜的国家很多,出口铜的国家很少;数量不大,但运销范围却相当广泛,这就是铜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特点。

长期来,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铜的出口国,目前,年出口量约是80万吨,主要销往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

赞比亚铜的出口量仅次于智利,列世界第二位,主要输往“欧洲共同体”、美国和日本,部分运销到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

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中铜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每年出口量约为20万吨,主要输往美国、西欧和日本。

前苏联所产粗铜和精铜均自给有余,约有10%的铜销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澳大利亚也是发达国家中出口铜较多的国家之一,年出口量约为5万吨,主要销往日本和美国。

此外,秘鲁、扎伊尔等国也有部分铜出口外销,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与地区。

世界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总储量约是400~500亿吨,其中,探明储量是350亿吨左右。

与铜矿石一样,铝土矿的蕴藏相当集中,主要分布在非洲(以西非为主,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0%余)、大洋洲(储量约占世界的21%)、拉丁美洲(主要是南美洲的东北部,储量占世界的22%左右)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以国家论,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储量都为80亿吨左右,各占世界铝土矿探明储量的22.8%,两国并列世界第一。

巴西铝土矿的探明储量是40亿吨,占世界的11.4%,居世界的第二位。

牙买加的铝土矿探明储量约为20亿吨,占世界的5.7%,列世界第三位。

印度、巴西、马里、喀麦隆、苏里南和圭亚那等也是世界铝土矿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铝土矿是提炼铝金属的主要原料。

现代社会里,铝的需要量不断增加,铝土矿的产量也随之不断提高。

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铝土矿产量是700多万吨,到80年代初,已增加到8,000多万吨,30年左右时间即增长10倍多。

目前,世界铝土矿产量是8,700多万吨。

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澳大利亚、几内亚和牙买加。

其中澳大利亚1981年铝土矿产量达2,550万吨,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30%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几内亚是世界铝土矿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50年代中期只有50多万吨,70年代后期迅速增至1,000多万吨,1978年更超过了牙买加,1981年达到1,180万吨,占世界的13.4%,跃居世界的第二位。

同年,牙买加产铝土矿1,170万吨,占世界的13.3%,居世界第三位。

此外,铝土矿产量较多的国家还有前苏联、巴西、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

铝及其合金具有质轻、坚韧、导电、导热性强、化学性质活泼等特点,适宜作飞机、汽车和火箭等的结构材料,日用器皿亦颇多用铝制成,还可以作建筑材料及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之用。

各国对铝的需求与日俱增,世界原铝产量也不断增多。

1950年,全世界原铝产量仅150万吨左右,1980年增至1,600多万吨,增长近11倍,成为产量仅低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

当今,世界上原铝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和日本。

相当时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1980年产铝465万吨,占世界当年铝产量的29%左右,在世界各国中雄居首位。

同年,前苏联的铝产量约是240万吨,占世界的15%左右,名列第二。

日本年产铝109万吨,加拿大产铝107万吨,分别占世界的6.8%和6.7%,分别列为世界的第三和第四位。

由于铝土矿、原铝产量和消费量在地域分布上的不一致性,导致了铝矿资源、生产和贸易上的严重脱节,并使铝的国际贸易范围扩大,数量可观。

目前,美国、日本、前苏联和西欧大部分国家是铝土矿石的主要进口国。

其中,美国进口量最大,一国即占世界总进口量的40%左右,主要从牙买加、巴西、圭亚那、苏里南等拉美国家进口铝土矿石。

日本铝土矿的进口量也相当大,约达600万吨,矿石大都从澳大利亚、几内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输入。

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铝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但其炼铝业的原料,大部分要从南美洲的圭亚那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进口,经冶炼加工后再销往国外。

目前,全世界铅矿石资源的总储量(金属量)约为2.88亿吨,较集中地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和前苏联3个地区。

储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6个。

其中美国最多,列世界第一位,储藏量是7,400万吨,占世界铅矿石资源总储量的25.7%。

居第二的澳大利亚,储量约为3,400万吨,占世界的11.8%。

前苏联的铅矿石储量为3,300万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1.5%,位列世界第三。

全球铅矿石探明储量约1.27万吨,大于1,000万吨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前苏联和加拿大4个国家。

美国铅矿石探明储量为2,700万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1.3%,系世界铅矿石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探明储量为1,800万吨,估计占世界的14.2%,为世界第二位。

前苏联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