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922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docx

陕西省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

陕西省2020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妈妈每次洗完头后都会用吹风机来吹干头发,且边吹边用手不停地上下掀动头发,这样头发干得更快,因为这样做()

A.仅通过了提高水温来加快蒸发

B.既提高了水温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蒸发

C.既增加了蒸发面积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蒸发

D.既提高了水温、增加了蒸发面积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蒸发

2.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箱是凝固现象

B.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C.冬季清晨草木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

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生铁是合成材料

B.蜡和冰都是晶体

C.空气、蒸馏水、不锈钢都属于混合物

D.扳手、钳子、剪铁皮的剪子都是省力杠杆

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5.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条的尾巴,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这是因为飞机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湿暖气体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行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明显增多,当水汽超过空气所容纳的极限时,水汽就凝结,形成雾状的水滴,这一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C.秋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

D.冬天,湖面结了一层冰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冰冻的衣服晾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8.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这水滴是熔化形成的

9.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是用降温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B.烧水做饭时,开水引起的烫伤往往比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C.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0.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是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用它测量温度时,液柱从A上升到B,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温度()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1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D.“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2.如图所示是表示某一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

A.AB段物质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物质的熔点不断升高

B.BC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C.BC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该段时间内物质不吸热

D.物质熔化过程的时间为30min

二、填空题

13.生产生活中常用到物态变化知识,如液化气是利用____方式将气体液化便于储存;利用涂擦在发烧病人身上的酒精____(填一种物念变化)吸热使病人快速降温;利用在云层中喷洒的干冰升华时____(填“吸”或“放”)热以达到人工降雨.

14.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液化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1000℃铝主要是    态(固/液/气),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铜铁/铝铜/镁铁)合金.

金属

熔点(℃)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090

2467

2567

2750

15.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

给图空白括弧填字,完整说明它们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关系。

1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包含的物态变化的是_____,该物态变化要_____热量。

17.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这也可以说明光具有_____;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18.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是5厘米;然后插放在烧杯内正在沸腾的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30厘米;若用温度计去测量某液体,水银柱长度是15厘米,则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19.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0.养鱼缸里的水一段时间后变浅了________.

21.小明从冰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会儿,杯内的冰淇淋化了,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前者是  现象,后者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一现象的发生需要  热.

三、实验题

22.小刚实验小组用甲装置连续谈及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两个实验,并绘制了乙图的图像:

(1)从图象分析水的沸点是_______℃;物质在B点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点的内能;

(2)两个实验除了都要收集温度和时间的证据外,“冰的熔化”探究还要记录_________;“水的沸腾”还要观察_________;

(3)“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过程中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3.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直至水沸腾,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了冰熔化至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全过程质量不变),请你回答:

(1)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熔化过程需时间_____min;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

(3)在加热20min时,对应的状态是_____态,DE表示吸热,但温度_____。

24.以下是关于相对温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气蒸发得越慢.

如图所示,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1)如图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度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__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归纲“当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

(_________)

25.重庆一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物理实验兴趣高昂,以下是他们对初三热学重点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

 

(1)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探究某固态物质熔化实验,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数据可以推断,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8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2)同组的小丽同学在完成实验后,仍意犹未尽,随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①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②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___(选填“多”或“少”).

③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更大的结论?

答: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假设热量损失相同,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四、简答题

26.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阿强同学一天玩打火机时,把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

五、综合题

27.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电冰箱

有些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放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

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在距地面20~50km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总有一天会损坏,其中的氟利昂最终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己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在全面落实议定书中的条款.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试简要说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2)上述电冰箱会破坏臭氧层吗?

(3)小明发现自己家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有质量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

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