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253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docx

中级保育员理论复习资料

保育员中级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I•职业道德是一种(B)的约束机制。

A、强制性B、非强制性

2.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C)°

A、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

C、提高职业技能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求员工遵纪守法是

A、约束人的体现

C、人为的规定

C、随意性

D、自发性

B、转变择业观念

D、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

(B)°

B、由经济活动决定的

D、追求利益的体现

(B)。

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员工之间平等尊重的措施是

A、互利互惠,加强协作

C、只要合作,不要竞争

5.(B)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A、0~1岁B、0~3岁

6•婴儿发展生理方面发生大小变化的有(

A、言语词汇、记忆力、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B、身高、体重、器官

C、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D、思维、大脑、胸围不断提高

7.(B)是婴儿生长速度与年龄的关系。

A、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慢

C、年龄越大,生长速度越快&婴儿乳牙全部出齐的时间是(B)°

A、1岁左右B、2岁左右

9•婴儿头部骨缝的闭合时间是(B)°

A、6~8个月B、4~6个月

10•婴儿前囟和后囟的闭合时间是(B

A、前囟3个月左右,后囟1~1岁半

C、前囟4个月左右,后囟1~1岁半

II•儿童的肌肉是按(B)的顺序发展的。

A、从下到上、从大到小

C、从上到下、从小到大

12.(B)是对婴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

A、大脑功能发育不全,小脑发育晚B、脑发育缓慢

C、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D、神经髓鞘化、植物神经发育不全

13.(B)是对婴儿皮肤的特性不正确的描述。

A、保护功能差B、体温调节能力强

C、代谢活跃D、皮肤渗透作用强

14.(D)是婴儿虽然是生理性远视,但仍能近距离清楚视物的原因。

A、眼球前后径短B、眼球前后径长

C、眼睛容易近视D、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

15.下列对婴儿耳的发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D)。

A、咽管短B、咽管平

B、加强交流,平等对话

D、人心叵测,谨慎行事

C、0~5岁

D、0~6岁

B、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D、18岁以后将停止生长

C、2岁半

C、3~4个月

D、3岁左右

D、12个月

B、后囟3个月左右,前囟1~1岁半

D、后囟3个月左右,前囟2~2岁半

B、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D、从下到上、从小到大

 

C、对噪音敏感

16.(B)是知觉。

D、对周围声响敏感度差

A、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

B、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过程

C、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

D、反映过去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过程

B、也受环境、人际关系、接受刺激和活动条件的影响

C、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D、受先天特性的影响

A、某些皮肤病(如湿疹)

B、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下降

C、体重轻,易疲劳、头晕等

D、消化不良,便秘

25.钙缺乏可能会引起(A)。

A、佝偻病和手足抽搐

B、血红细胞减少,产生贫血

C、矮小症、异食癖、食欲减退、伤口愈合差等

D、白血病、智力低下、呆傻等

26•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矿物质是

A、铁B、钙

27.(C)是碘的主要作用。

A、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

C、制造甲状腺素

28.大脑发育的集中表现是(B)。

A、对事物的反应能力

C、气质

(B)。

C、

D、碘

B、

多种酶的激活剂

D、

促进血液凝固

B、

智力

D、

情感

34.

溢奶与呕吐差别的判断,(D)。

A、溢奶是进食长时间后有少量奶溢出,呕吐是进食后有大量的食物吐出

B、溢奶是喂奶后时间不长有少量奶溢出,呕吐是进食后有奶或食物从口中流出

C、溢奶和呕吐的区别只是以婴儿口中溢出物的多少来判断

D、溢奶是喂奶后不长时间内有少量的奶溢出,呕吐是进食后有大量的食物吐出

35.人工喂养的婴儿易发生便秘,主要原因是

A、食物过杂

C、食物温度偏高

36.避免婴儿便秘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增加饮水量并每天适当进行腹部按摩

C、增加饮水量,减少食量

37.婴儿腹部绞痛常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

A、婴儿突然剧烈哭闹

C、嗜睡、面色潮红

38.不同月龄的婴儿每次进奶量正确的是(

A、第1、2周,40-70ml

C、2个月的婴儿150-180ml

39.换乳期是婴儿生长过程的必然阶段,通常把

(B)。

B、饮水过少

D、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低

D)。

B、减少食量并每日进行腹部按摩

D、多吃高热量的食物

(A)可判定婴儿肚子疼。

B、拒食、脚冰凉

D、大便次数增多

C)。

B、第3周,80ml

D、2个月的婴儿200ml

(D)的时期称为换乳期。

A、婴儿脱离乳类食物的过程

43.在进行添加泥糊状食品训练时,如家长方法不当可能造成(C)。

A、婴儿嗜睡B、婴儿多动C、吞咽困难D、婴儿智力低下

B、多加些盐

D、脂肪可适当的高些

44•在添加泥糊状食品时,要(C)。

A、多加些糖

C、避免食用过量的化学添加剂

45.如果急性丢失体内水量的(B)可致死。

72.我国在1997年除交通事故、中毒、跌伤、烧伤、溺水外、其他意外伤损占(A)。

A、10.2%B、3.8%C、6.8%D、2.8%

73.动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发展,所以(B)。

A、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B、动作发展是测定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C、动作发展对情感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D、动作发展对情感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74.婴儿动作的发展不仅有年龄特点的规律,其顺序还遵从(B)规律。

A、最初是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

B、最初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C、最初是局部的、笼统的、散漫的,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D、最初是局部的,发生在下肢,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75.婴儿游戏的选择与设计,受情绪影响很大,设计实施者必须把握到(A)等特点。

A、婴儿在睡眠好、吃得好和情绪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

B、婴儿感觉困倦、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的状态适合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

C、婴儿在情绪低落时、吃得少的状态下适宜选择激烈活动量较大游戏

D、婴儿吃得特别饱后,适合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

76.婴儿参与游戏训练速度的特点是(C)。

A、活动量较小、安静而平和的游戏能够引起婴儿大脑的兴奋,促使脑干神经活跃

B、婴儿感觉困倦、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的状态适合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

C、婴儿动作发展开始时比成人慢,然后才逐渐熟练,使速度得以提高

D、婴儿在睡眠好、吃得好和情绪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安静而平和的游戏

77.婴儿大动作游戏的选择与设计要考虑婴儿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

(B)等。

A、大把抓握时期、精细动作发展时期

B、原始发射支配时期、步行前时期、步行时期

C、静卧时期、移动时期、基本动作发展时期

D、趴躺时期、坐位时期、爬行时期、行走时期

78•婴儿上下斜坡的爬行训练,对促进(D)十分有效。

D、前庭平衡系统

D、美感

A、视觉B、听觉C、味、嗅觉

79•婴儿运动空间的创设对促进(A)等方面能力十分有利。

A、运动技能B、语言能力C、精细动作

80.婴儿的在攀登架游戏中,大大提高了(D)。

A、运动时均衡的节奏感B、精细动作技能

D、要充分考虑个体性差异,不要轻易判断婴儿的动作发展迟缓或有智力缺陷

82.婴儿的大动作发展游戏中,特别需要注意(A)等事项。

A、上下肢的刺激同时进行,时间、短次数多、繁简搭配

B、充分考虑个体性差异,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儿沟通,提高其观察能力

C、上下肢的刺激同时进行、时间长次数多、动作复杂为宜

D、有利于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首要的原则

83.婴儿的精细动作技能发展越好,标志着(B)越好。

A、婴儿手眼协调能力的逐步增长的

B、人的大脑神经、骨骼肌肉和感觉组合的成熟度

C、精细动作游戏设计和选择必须与婴儿两手动作的发展阶段相匹配的

D、婴儿的认知能力随两手动作发展的

84.婴儿的两手功能是指(B)的能力。

A、通过手语可以让不会说话的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B、通过手上肌肉的力量及双手、手指等有机配合,完成近百种动作

C、通过双手互动,实现手眼协调的训练

D、通过两手的活动促进脑的发育

85.(A)符合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A、1-2岁训练拿小勺吃饭、喝水等手部协调能力

B、7-12个月主要训练拼插积木、粘贴等简单的手部控制能力

C、2-3岁主要训练拍打、抓握等手部协调能力

D、1-2岁主要训练拍打、抓握等手部协调能力

86.(A)等是0-6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训练要点。

A、拍打、抓握、推拉等练习B、抬头、吸吮等练习

C、拼图、揉纸等练习D、发音、微笑等练习

87.(A)是2-3岁婴儿手指协调和控制能力的训练重点。

A、玩胶泥、撕揉纸团B、抛掷、取物

C、套叠、敲击D、拍打、抓握、推拉

88.(B)等都是婴儿精细动作设计训练需把握的基本规律。

A、交换取物规律、双手互敲规律B、曲伸规律、左右规律、速度规律

C、生长规律D、协调规律、动静适宜规律

探89.(B)等是婴儿五指共用基本规律的应用。

A、双手对击、双手鼓掌

B、关注五指的能力练习,尤其强调加强无名指、小指的训练

C、主要强调大指和小指的曲伸训练

D、主要要求手指左右的运动

90.1-3岁婴儿搭垒积木的游戏中,分堆?

搭梯的意义在于(A)。

A、分堆即学习分类、搭梯即学习不同大小形状积木的摆放方法

B、提高手眼的协调性

C、手指的曲伸训练

D、加强无名指、小指的训练

91.精细动作的发展需要注意不过分追求技能的效果,(D)。

A、要注意手指左右的运动

B、关注五指的能力练习,尤其强调加强无名指、小指的训练

C、强调双手对捏和鼓掌的训练

D、结合日常生活,做到生活化、具体化

92.思维的含义是(D)。

A、思维是大脑的一种自然反应

B、思维是一种低级认识过程

C、思维是婴儿感知外界事物的方法

D、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一种高级认识过程

93.提高婴儿认知能力的主要途经是通过(D)。

A、中枢神经系统B、感觉和感知C、观察和思考D、感觉和知觉

94.(A)可以通过婴儿手的精细训练来实现的。

A、提高婴儿认知能力B、能让婴儿提高自理能力

C、使婴儿吃饭不用喂D、促进宝宝的美感

95.

(D)

B、摸一摸、咬一咬、闻一闻

D、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

C、动作D、眼睛看

B、采取形象直观的教育方法

D、抽象思维教育

B、大小概念、几何图形和颜色的概念

D、生活自理的提高

B、大小、形状、高低

D、大小、几何图形、自我身体

训练婴儿手的精细动作的方法,合理的是

A、看一看、敲一敲、动一动

C、听一听、动一动、看一看

96.(C)是6—12月婴儿最常用的认知方式。

A、语言B、思维判断

97.(B)是培养婴儿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A、早点学习说话

C、概括思维教育

98.(D)不属于婴儿认知能力的主要内容。

A、早期空间概念和空间知觉的发展

C、自我身体的概念认知

99.(D)是婴儿学习空间概念的主要内容。

A、自我身体、方位知觉

C、自我、颜色、季节变化

100.通常我们采用(D)的游戏提高婴儿认知能力。

A、认识数字和汉字、认识颜色

B、认识汉字、认识颜色、认识自然现象

C、认识数字、认识时间、认识颜色

D、认识数字、认识颜色、练习画画、认识自然现象

101.(D),可以引导婴儿认识自然现象。

B、通过观察星星来分辨白天黑夜

D、通过观察太阳、月亮分辨白天和黑夜

B、有强烈的灯光

A、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来分辨天气

C、通过观察太阳来认识天气

102.婴儿阅读的主要意义是(C)。

A、促进其眼睛的发育

B、使其听力有所发展

C、促进婴儿智力、情感、身体的健康发展

D、刺激大脑的发育

103.(C)适合婴儿阅读。

A、在背阴的地方

C、光线不要太强烈D、昏暗的灯光下

104.(A)是亲子阅读时常用的方法。

A、挑选婴儿喜欢的图书或连环画,带婴儿大声朗读,让他体验阅读的快乐

B、挑选的图书应是家长喜欢的

C、毫无目的的讲几个故事

D、阅读后不要问婴儿问题

105.婴儿认知能力训练的注意事项是(C)。

A、注重训练结果

B、要注重宝宝是否都学会了

C、要注重训练的过程,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结果

D、过程和结果都不重要

)°

B、书面表达和身体动作表达

D、流利的说话

B、认知和判断

D、精细动作和大动作

(B)°

口语的理解

106.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A

A、发音、音调、语法、语意

C、声音的大小最为重要

107.(A)包括在语言活动两个方面。

A、表达和理解

C、思维和判断

108.婴儿语言理解能力建立的基础是

A、口语理解和书面语理解

B、感知经验、概念建立以及对符号、

C、符号认知以及口语理解

D、认知能力的提高

109.测量婴儿语言理解能力的主要指标是(A)°

A、概念的建立、掌握词汇的多少B、阅读能力

C、精细动作的提高D、肢体的表达

110.(C)是促进婴儿语言早期训练的主要内容。

A、对舌头进行锻炼

B、加大认知量

C、加强婴儿肺、咽、唇、舌四个主要发音器官的锻炼

D、对嘴唇进行锻炼

111.(C)可以激发婴儿说话的需求。

A、强迫婴儿与陌生人打招呼B、对不爱说话的宝宝可以惩罚

C、与婴儿做发音游戏,进行面对面交流D、对不爱说话的婴儿要批评

112.婴儿词汇量的增加,是通过(B)的方法实现的。

A、让婴儿自己多看图书

B、弓I导婴儿认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家长主动告诉婴儿想知道的一切

C、每天要说不同的词语

D、让婴儿多看电视

113.对2-3岁幼儿进行儿歌练习,尽量选择(A)。

A、3个音节B、2个音节C、4个音节D、6个音节

114.下面关于婴儿语言发展的差异性描述,正确的是(A)。

A、每个婴儿开口说话时间不同B、发音的清晰度是相同的

C、最早会说的语言是相同的D、婴儿对词语用的不同

115.(D)不属于婴儿语言发展注意事项。

A、多与婴儿交谈B、用“儿语”声调与婴儿交谈

C、注意婴儿语言发展的差异性D、婴儿对语句的运用

116.下面对社会性适应能力表述正确的是(B)。

A、可以督促他人的能力

B、人们通过对自己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行为的控制,使个人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C、可以自由的生活能力

D、一个人的表达能力

117.(C)不属于婴儿生活自理的主要内容。

A、独自大小便B、独自行走、独自吃饭

C、独自做饭D、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18.(C)的方法对婴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A、训练要从简单到复杂B、随着婴儿的成长自然就会了

119.(D),不属于训练宝宝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

A、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B、耐心指导

C、帮助掌握基本要领D、责令宝宝快速的配合

B、便盆应买大一点的,以免把大小便弄到外面

C、大小便时可以让婴儿玩玩具或吃点零食

D、每次坐盆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为3—5分钟

123.下面(D)表述是不正确的。

A、选择设计的内容要符合婴儿生理心理特点

B、切忌把训练当作刺激或惩罚

C、训练的方法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D、训练游戏越复杂越有利于婴儿的进步

124.通过(B)可提高婴儿社会适应能力。

B、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和小伙伴交往

D、只和父母在一起

A、独自一人玩耍

C、学会主动讨好成人

125.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阶段(A)。

A、认识自己—认识“我的”—别人评价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

B、认识自己—认识“我的”—自我表现—他评到自评

C、认识“我的”—认识自己—他评到自评—自我表现

D、认识“我的”一认识自己一他人评价一自己评价

126.(A)是婴儿认识自己的阶段。

A、妈妈阶段一同伴阶段一伴随阶段一自我阶段

B、同伴阶段一伴随阶段一自我阶段一超我阶段

C、妈妈阶段一伴随阶段一同伴阶段一自我阶段

D、伴随阶段一同伴阶段一妈妈阶段一自我阶段

127.(D)不属于婴儿自我评价具有的特点。

A、婴儿能从小伙伴的态度中了解自己

B、从成人的评价中逐渐学会简单的判断

C、婴儿在2岁后能够分辨“好人”和“坏人

D、婴儿通过他人的评价纠正自己的错误

128.婴儿学习分享和宽容的方法有(C)。

A、强化婴儿对“我的”概念的理解

B、家长对婴儿不宽容

C、如果与别人争吵,建议婴儿做出适当让步

D、不用成人的言传身教

129.训练婴儿社会交往的技巧,主要内容有(C)。

A、到别人家作客时不论婴儿有什么不良行为都不要批评他

B、家长不用教,婴儿长大就会明白

C、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

D、让婴儿学会使用交往语言

130.通过训练婴儿(B)使婴儿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

A、婴儿年纪小可以一边玩一边听别人说话

B、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说话

C、别人说话时你的眼睛不要看着人家的脸

D、如果自己说话时有人插嘴,就大声呵斥他

131.(D)的游戏方法,有利于提高婴儿社会交往能力。

A、独自摆弄玩具B、不与同伴共同搭积木

C、独自绘画D、角色扮演

132.(A)是在提高婴儿社会交往能力时应注意的事项。

A、多给婴儿留一些时间,创造他们与同伴在一起的机会

B、让婴儿在安全的地方独自玩玩具

C、要多多和婴儿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

D、要多给他们留一些时间,创造与家长在一起的机会

133.(C)是育婴师在实施个别化教学中的原则。

A、根据婴儿的家庭条件来设定教学计划B、教师任意的设定教学计划

C、设计与指导并重D、教学计划越是简单越好

134.(A)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的重要方式。

A、个别化教学B、领域教学C、小组/团体教学D、拔高教学

135.个别化教学计划的依据是(A)。

A、每个婴儿的特点与需要B、整体婴儿的特点与需要

C、大部分婴儿的特点与需要D、每个婴儿的家庭情况

136.因为(D),所以要根据婴儿的发展水平来设计和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

A、大部分婴儿的特点与需要类似

B、婴儿的特点与需要相同

C、同种教材教法能够细致地针对集体内儿童的个体差异

D、同种教材教法不能细致地针对集体内儿童的个体差异

137.个别化教学是通过(D)来实现的。

A、认知活动B、综合教学

C、领域教学D、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

138.个别教学的特点是(D)。

A、个别化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很难实施

B、个别教学只要进行过一次,婴儿再不需要进行个别化教学了

C、个别教学带有很强的普遍性

D、一对一的教学,是对婴儿进行教育训练时不可缺少的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

A、依据婴儿在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社会行为培养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目标

B、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C、不同领域的内容互不关联

D、设计制定促进婴儿发展的游戏方案并依照方案实施教学

141.下列对综合教学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教学活动和游戏方案涵盖婴儿发展的各个领域

B、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C、以小组和团体方式进行集体教学

D、各方面的教育综合组织为一体

142.婴儿智能发育测评表包括(C)5项测评指标。

A、大动作、精细动作、平衡能力、言语、情绪与社会行为

B、大动作、绘画能力、认知能力、言语、美感与社会行为

C、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言语、情绪与社会行为

D、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言语、环境的适应与自理能力

143.下列不属于婴儿智能发育测评表中每个领域需涵盖的指标的是(D)。

A、测评项目B、测评方法C、达标D、注意事项

144.经过测评,可获得的婴儿在各个领域能力发展的(A)即教育训练的起点。

A、最高点B、常用点C、平均点D、平均值

145.因为(A)不同,所以设计一日个别化教学计划要分解成若干步骤,小步伐进行。

A、婴儿的能力B、施教者的能力

C、婴儿的家庭条件D、婴儿的兴趣

146.强势带弱势原则,是根据(C)来决定的。

A、施教者的能力

B、婴儿的能力

C、婴儿个体各个领域活动的相互渗透和交互作用

D、婴儿的兴趣

147.(B)构成一日活动。

A、特别活动时间、单元教学活动、个人活动、自由活动、情景教学活动

B、特别活动时间、单元教学活动、团体活动、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教学活动

C、特别活动时间、单元教学活动、团体活动、一对一的教学、自由活动

D、特别活动时间、单元教学活动、团体活动、个人活动、情景教学活动

148.在(B)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其活动内容相对固定。

A、单元教学活动B、特别活动时间C、情景教学活动D、一对一的教学

14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单元教学活动的内容(D)。

A、感官知觉、大动作B、精细动作、认知、语言

C、感官知觉、社会交往D、生活自理、情绪情感

150.将(B)的长短期目标归纳整理,概括为一个总目标并命名作为活动题目。

A、部分婴儿B、每个婴儿

C、有特殊情况的婴儿D、其中一个婴儿

151.开展单元教学活动的顺序是(B)。

A、先确定每周的教学活动,再确定单元,最后订出教学计划

B、先确定单元,再订出教学计划,最后确定每日的教学活动

C、先订出教学计划,再确定单元,最后确定特殊情况婴儿的教学活动

D、先订出教学计划,再确定单元,最后确定每周的教学活动

152.团体活动一般通过(D)等形式来实现。

A、看电视、游戏以及劳动技能B、音乐、看电视、游戏以及讲故事

C、音乐、看电视、劳动技能以及戏剧

D、音乐、美术、劳动技能以及戏剧

153.

(B)活动中要加入每个婴儿相应的短期目标。

A、自由B、团体

154.感官课程是以(B)为核心编制而成的。

A、社会交往能力B、感知、认知

155.(C)是以精细动作为核心编制而成的。

A、运动课程B、音乐课程

156.针对那些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和特殊需要的婴儿,要进行(A)。

A、一对一的教学B、特别活动

C、团体活动

D、情景教学活动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