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7102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docx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

新兴产业投资策略(附股)

(2011-01-1707:

53:

18)

转载

标签:

股票

分类:

新兴产业

   来源:

证券日报

   一、物联网:

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物联网是未来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各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将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战略性产业。

  十年来,鼓励信息化相关产业的政策频出,不断将工业信息化地位提高。

“十一五”规划提出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战略。

十七大正式将信息化列入“五化”范围之内,并提出两化融合概念。

最新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了信息化的五大方向,将加强规划政策引导放入第一条,并将物联网等新兴信息化技术纳入到下一个五年规划当中,未来政府对信息化相关产业的扶持仍将持续并且会不断加强。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枯竭,企业越来越关注成本的节约和业务的未来增长潜能。

信息化正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将智能化的操作和管理逐步渗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以达到突破传统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各方面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并可不断激发创新,信息化正日益成为企业战略调整关注的焦点。

信息化技术通过与产品、服务、客户的深度融合,不仅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甚至创造新需求,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新市场,改变企业的价值链。

  2010年10月份,国务院将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

城市智能交通在终端及配套系统建设均会大大受益。

  轨道交通信息化方面,未来3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将非常集中。

10年内5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将在2012年之前完成大部分。

同时按照规划,3年内电气化率将达到50%以上,铁路信息化建设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有着最为庞大的产业基础和最为丰富的产业形态。

物联网可以说是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将有效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高端装备制造:

高技术带来高收益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高端装备制造的范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1、航空装备和卫星产业

  低空“解禁”在望,通航好戏开场。

我国通用航空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飞机制造、运营、维修、机场建设、代理服务以及金融、保险服务等环节,并辐射到机械制造、能源、高新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有近100家企业。

但与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整体发展严重落后,而发展最大瓶颈在于政策的制约,但这一约束将有望逐步消除。

  未来十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分两大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处于市场铺垫和积累期:

低空域开放首先需要机场、空管和航油等配套逐步完善;通用航空运营业务也将直接开展;由于细分市场较为成熟,外资品牌通航飞机在此期间将占据大半江山,国内与外资品牌合作的维修企业将直接获益。

第二阶段:

“十三五”期间,国产通用飞机制造商通过与外方合作逐步积累并逐步推出新品,国产航空制造将后来居上,并与国际接轨开始逐步走出国门。

  市场预测未来国内通用飞机发展潜力巨大,至2020年我国需要通用飞机将逾10000架。

其中活塞飞机5000架,涡桨飞机2000架,喷气公务机500架,直升机2000架。

预计2010-202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容量将达到1500亿,将会带动通航运营和维修—机场及空管配套—通用飞机总装—国产飞机核心部件制造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一万亿人民币以上的市场容量。

  随着“金牌火箭”著称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成功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圆满完成任务。

至此,包括“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5颗北斗导航卫星等在内,中国2010年全年共进行15次航天发射,全部获得成功。

这15次航天发射创出历史新高,随着我国卫星发射量的增长,卫星导航芯片和模块、卫星导航模拟器、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重点关注个股

  在航空装备投资策略中建议从受益顺序来看建议关注通航运营、维修、机场建设及航空器制造行业相关的海特高新、中信海直、威海广泰和哈飞股份。

同时在卫星及其应用产业策略中建议关注卫星制造和应用终端制造的中国卫星、华力创通、北斗星通、国腾电子、四维图新。

  海特高新公司是沪深两市唯一一家飞机维修类上市公司,目前已开发出航空机载设备维修服务涉及电气、电子、机械三大类1015个品种,8247个项目,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市场覆盖面最广的专业化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企业之一。

  中信海直目前我国从事海上石油飞行服务的企业有3家,目前公司占有南海东部、东海海域的全部市场份额,占有南海西部、渤海海域的一半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收购北方航空公司龙江通航资产协议生效,构筑了一个进军陆上通用航空高起点的平台。

  威海广泰公司是中国空港装备行业中品种最全、技术水平最高、年生产规模最大生产厂家,产品已达近40个品种80多个类别,品种数量位于全世界同行业首位,是国内唯一能独立进行开发、设计、生产大型高端机场地面设备厂家,是行业内唯一可以与国际知名厂商竞争企业,产品装备于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产品的多规格也带来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尤其是客户更多采取多品种同时招标的情况下,其优势就充分显露。

  哈飞股份公司主要产品是直升机和支线飞机,主营产品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出口产品,并且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是中国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科研生产基地,浓缩了航空高新技术的精华,代表了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最新水平。

“运12”是我国目前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获得英、美适航许可的通用航空飞机。

  中国卫星公司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

全资子公司航天东方红是公司小卫星研制业务的经营主体。

该司全面承继五院在小卫星研制领域的人才,拥有成熟的小卫星总体设计、总装、测试和试验方面的队伍,建立了完整的小卫星研制体系。

   2、高铁装备制造:

设备采购步入高峰期

  中国高铁是国内产业中为数较少的“以市场换技术”成功的产业,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高铁。

2010年10月底,我国高铁的总营运里程为7431公里,根据统计,2011-2014年期间竣工的客运专线达17352公里,预计2015年我国高铁营运总里程就已经超过2008年铁路网规划(调整)所规划的1.6万公里。

可提前5年实现原有的2020年规划目标,原有长期铁路规划目标的提前实现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高涨,预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进一步“增肥”,“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整个高铁产业链均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其中2010-2013为铁路设备采购高峰期。

  高速铁路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多技术、多专业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代表了当今铁路技术的最高成就。

高速铁路系统主要由六大核心系统构成,分别是基础设施、动车组、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及客运服务系统。

  根据铁道部的相关数据对高铁总投资的各项构成进行了测算,其中基建部分占40-60%(包含桥梁、隧道和车站建设、铺轨等),占比最大;动车采购占10-15%(包括整车、车轴、紧固件、控制器件等零部件),其余部分占比为25%-40%(包括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

  根据目前的建设进度推算,基建投资从2009年便进入了建设高峰期,与基建相关的工程机械、建材、机床等行业与高铁相关业务的收入快速增长。

动车生产整个产业链自2010年便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其与高铁相关的业务增长迅速。

其他部分(包括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与高铁相关业务自2011年开始迈入高增长期。

  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与铁路基建相关的一般配套设备、工程承包、建材毛利率偏低;铁路轨道、铁路车辆和工程机械的毛利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毛利率最高的是铁路机车、信息技术、核心配套设备以及关键零部件。

  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是我国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

天马股份(002122)是主要的轴承制造商之一,目前共拥有七大生产基地,旗下的齐重数控是国内重要的机床生产企业。

   三、新能源:

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巨大

  2011年,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跟随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脉络,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资本市场投资的必然选择。

其中,新能源从项目投资规模看,新能源产业发展获得的资金总规模巨大。

分析师认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核电处于爆发增长前夜。

  核电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从2010年1月到7月看,短短7个月之内,包含具体投融资规模等信息的发展项目中,就有13个风电及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共获得了近1193亿元的投资,22个光伏太阳能项目约1400亿元,4个核电及核电装备制造项目近1593亿元,包含沼气等生物质能源发展项目在内的7个其他新能源项目近204亿元,因此四类新能源产业发展获得的总资金规模已近4391亿元。

如此短的时间内,能确定或上马如此巨量投融资规模的发展项目,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做如是表述。

而这些项目中明显可以看出,投入核电投资项目的资金是巨大的。

  核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运营成本在三种新能源(核电、风电、太阳能)中最低,发电成本接近甚至低于火电的成本。

  2009年,全世界核能发电量为2560亿千瓦。

中国核发电量为65.7亿千瓦,约占全球核能发电份额的3%;全球运行机组数为439台,中国的运行机组数为11,约占全球机组份额的3%。

我国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有1.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20.2%,日本28.9%,法国75.2%)。

  未来5年进入建设高峰期。

核电行业是明显的投资拉动行业,中国核电的支持政策,从“适度”到“积极”,再变为“大力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核电的重视程度和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快沿海地区的核电发展,同时推动内陆核电项目,形成东中部核电带。

  在我国目前核电发展的状况下,国家规划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到2015年,我国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1.5%,达到9%。

到2020年核电规模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此后核电将进一步发展,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

透过我国要大幅提高核电发展规划的动向,能明显感觉到我国核电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峰,目前有24台核电机组在建,33台拟建,共计57台,建设期集中在2010到2016年,另外还有150台正在规划中。

  推进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是国家战略,我国确定了“统一第三代技术”路线的发展思路。

基于首台AP1000机组要等到2013年才能商业运行,因此在2013年之前采用成熟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将是主流,到2013-2014年,即第一台AP1000核电机组满功率运行之后,三代核电技术批量化建设将毫无疑问成为主流,并将实现批量化建设。

  

  看好四只核电股

  在2011年行业投资策略中表示,从个股情况来看,核电设备的国产化,促使相关公司受益。

重点关注设备制造企业:

东方电气、江苏神通、二重重装、中国一重。

  东方电气近期被多家券商看好,包括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中邮证券、国金证券等机构。

东方电气核电产业前景广阔。

截至2010年4月我国核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仅2%,同期法国已达到76.2%、韩国35.6%、欧盟35%、日本24.9%、美国19.7%。

所以,未来公司核电业务比重的快速增加将大幅提高其综合盈利水平。

  江苏神通在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中,公司是核级蝶阀、球阀设备国内唯一供货商;在2008-2009年我国核电工程用阀门的一系列国际招标中,公司为核级蝶阀和核级球阀唯一中标企业,获得这些核电工程已招标核岛蝶阀、核岛球阀的全部订单,实现核级蝶阀和核级球阀产品的全面国产化。

  二重重装公司陆续攻克了CPR1000核岛蒸汽发生器管板、水室封头、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封头、接管筒体等所有核级锻件的关键制造技术,已成为国内当前最具整体突破核级锻件成套供货的重要企业之一,已经完成了300吨到600吨大型钢锭系列钢锭模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形成了二重重装大型钢锭系列,核电蒸发器、管板锻件实现了批量制造,产品质量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二代加核电管板产品的合格率稳定在80%以上,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实现了蒸发器锥形筒体中筒节、下筒节等锻件的大批量生产,掌握了冶炼、锻造、热处理和弯管等制造技术,并成功锻制了全球首支AP1000核电主管道。

  中国一重公司成为国内最大核电锻件及核岛主设备供应商,2010年4月又签署两份总金额高达5.65亿元反应堆压力容器供货合同,而在09年,签订核电产品合同额达51亿元,在核电产品研制方面占领国内市场制高点,成为国内唯一承担并已完成和正在完成包括二代核电技术、二代加核电技术、三代核电技术、四代核电技术产品企业,产品种类覆盖核岛一回路所有设备,占有国内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约80%市场;在国内核锻件市场方面,占有率约在90%,在手合同覆盖国家在建所有核电站,而且核能设备合同已上升到订货总额40%。

公司未来计划形成年产10套核岛铸锻件的产能;要从年产3.5套拓展为年产5套核能成套设备。

  而中金公司行业报告中看好光伏辅材的豫金刚石。

认为豫金刚石的金刚石线业务,主业金刚石同样潜力巨大,LED行业应用前景尤其可期。

预计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6、1.00和1.50元,目前股价对应于2011年41倍市盈率,维持“推荐”评级。

   四、新材料:

进入黄金发展十年

  国务院近期针对“十二五”规划,做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目标十分明确。

新材料将在国家政策规划的引导下,进入黄金发展十年。

  新材料是五大产业的基石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表述,可以看出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具有较明显的优先次序:

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和半导体照明材料是“大力发展”;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是“积极发展”,而共性基础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则是“开展”。

  在重点支持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五大产业的基石。

目前,一般按应用领域和当今的研究热点把新材料分为以下的主要领域:

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新能源发电拉动钛材、锆材、高温合金、稀土永磁、CIGS的CAGR保持30%以上;非晶带材、蓝宝石衬底存在50倍的需求空间,节能电机产生10倍量的钕铁硼材料需求;高端装备制造推动钛材、高温合金无限增速;新能源汽车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占比将达到20%以上。

  核电装机容量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7倍达到9500万千瓦;钛材、锆材、高温合金在核电设备领域起到基石作用;未来1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的暴增将直接引爆对钛材、锆材、高温合金的需求扩张。

  “国家在未来5-10年提出了强化风电技术准备水平,并有序的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这将为直驱式风力发电机提供未来的市场占比。

随着国家海上风电建设比例的逐步提高,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的优势凸显,这同时也将推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在风电领域的持续快速增长。

”业内专家表示。

  分析师预测,因为光伏CIGS与超导的基数效应,未来5-10年将保持300%的年复合增长率;而高温合金、非晶以及蓝宝石衬底则受高端装备制造业高速增长中以及节能产业的推动,将保持50%以上的CAGR。

同时,在综合节能、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发电未来5-10年的成长基数,稀土永磁除将依然在工业节能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风电的需求拉动下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垄断优势+高增长

  给予2011年新材料行业“看好”评级,重点推荐在新材料行业具有优势垄断地位的寡头企业:

安泰科技、综艺股份、钢研高纳。

同时,建议选择在行业需求增速具有高增长情况下的龙头个股:

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宝钛股份、东方锆业、天通股份。

  安泰科技公司由钢铁研究总院改制而来,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产品集中在超硬及难熔材料、金属功能材料等五大产业群,其中超硬及难熔材料占据公司主业收入40%以上,产品亦出口到欧美等国,占据国内外10%市场份额。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神舟六号飞行器,另外在磁性材料领域也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公司的非晶带材、钕铁硼永磁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和医用材料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艺股份公司参股49%的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于02年8月共同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从事开发、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系列微处理器芯片等。

龙芯1号、2号的推出,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CPU产品的无“芯”的历史。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北京馆就展出了2009年最新研制成功的龙芯3A四核芯片。

龙芯3A采用65纳米工艺设计,包含4.25亿个晶体管,在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设计技术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钢研高纳目前公司主要面向的市场为航空航天、发电领域使用的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该领域市场的高温合金需求量在3000余吨,且每年呈15%以上的速度增长。

国际市场上每年消费高温合金材料近30万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我国目前高温合金材料年生产量约1万吨左右,每年需求可达2万吨以上,市场容量超过80亿元。

  宁波韵升公司是全球最优秀的稀土强磁材料钕铁硼供应商,目前钕铁硼年生产量超过4000吨,生产的中高档产品已经占公司产品70%以上,钕铁硼业务占公司利润75%。

其次,公司混合动力车相关永磁体研究是国家863重点项目,已具备相应技术。

目前电机产品以汽车发电机和起动机为主,已形成年产发电机100万台、起动机50万台的生产规模。

   五、节能环保:

引领绿色产业发展

  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朝阳业,在政策支持和投资驱动下,环保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环保水务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其发展前景不断被看好,相关股票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及WIND资讯最新统计,环保股中有2只个股去年实施了送转,占行业个股总数的6.06%,其中,东湖高新去年每10股送转8股,成为该板块送转股最高的公司,另外一个送转的公司是万邦达。

  “十二五”投资预计达3.1万亿

  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把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

由发改委联合环保部等部门编制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规划》将把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六大领域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为13750万元,是“十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的1.6倍;而根据国家环保部下属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预测,“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相比“十一五”期间增幅达125%。

  行业人士指出,从年度数据来看,假定2010年全年环保投资与2009年持平为4500亿元,并且“十二五”期间每年保持相同的增速,按照“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3.1万亿的投资规模,则“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的年均增速为约为16%。

  “十二五”期间,国都证券研究员预计中国城镇人口仍然将保持2.9%左右的年均增速,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预计实际生活垃圾量也将保持3%-4%左右的年均增速。

工业废弃物保持增长。

2001-2009年,全国工业废弃物年均增长率为11%,预计未来5年,仍将保持7-9%的年均增速。

因此,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继续推进,预计中国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中国的年实际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4亿吨。

  从环境产业产值规模来看,预计2010年环境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15年,环境保护产业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持投资将保持15-20%的年均增长率,环境保护产业产值也将保持15-20%的年均增长率,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之一。

  机构看好龙头公司

  在2011年行业投资策略中建议买入节能环保股并长期持有。

在个股选择上,建议应精选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

固废处理领域龙头企业为桑德环境,将受益于行业爆发式增长,进入发展快车道;污水治理领域,碧水源和万邦达所在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将凭借领先技术脱颖而出;大气治理领域中,龙源技术凭借其世界级的等离子低氮燃烧技术和强大的股东背景,预计将在未来的脱硝市场中占据优势;龙净环保和九龙电力也将受益于脱硝市场启动;环境监测领域龙头企业为先河环保,发展潜力巨大;还可关注地方水务龙头公司兴蓉投资。

  桑德环境公司是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的先锋,是目前A股市场唯一一家相关上市公司,在技术、项目经验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入选2009中国固废业十大影响力企业。

公司全面掌握综合处理、卫生填埋、焚烧发电三种处理工艺,并拥有多项示范工程。

  碧水源公司是专业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应用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建造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服务于公用事业行业,并生产和提供应用MBR技术的核心设备膜组器和其核心部件膜材料。

  万邦达公司系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下游行业大型项目提供工业水处理系统全方位、全寿命周期服务的工业水处理专业服务商,其中包括系统建设全方位服务和系统运营服务,满足客户在生产经营中的纯水、循环冷却水、脱盐水等工业用水需求和水处理的环保达标需求,并通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为客户和社会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少数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因此主要业务客户集中度较高。

  龙源技术公司是国内乃至世界等离子体点火设备的主要生产厂家,主要以等离子体点火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从事燃烧控制设备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业务,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煤粉锅炉等离子体点火及稳燃技术的完全知识产权,属于国家重点推广的节油技术,是整个行业的技术领导者。

  六、污水处理:

设施建设资金将达1540亿

  “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将延续“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发展趋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总需约为1539.69亿元。

其中,地级市、县级市、县城污水厂、配套管网及城市、县城改建污水厂分别为263.43亿元、96.28亿元、282.20亿元、773.21亿元、168.38亿元和31.64亿元。

“十二五”期间,预计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都有上调空间,长期来看,有助于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营和盈利能力提升,也将进一步促进污水处理率的提升。

  在整个污水处理产业链中,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