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6036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x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青连斌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课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题目叫做,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也许我们这个社会应该说热点问题很多,大家都很关注,但是对这些热点问题到底怎么看,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不管我们的分歧有多大,总是有一些共识些的东西,也必须要形成一些共识,那么这个热点问题,我想的话很多,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想集中谈几个问题。

一、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第一问题就是怎么样或者说如何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因为对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这样一个整体态势或者说整体形势,现在不同看法很多。

从国内的讲是这样,国际上也是这样。

从国际上讲,有人讲中国威胁论,有些人讲中国崩溃论,那这到底是怎么来看呢?

我们从国内的来讲,有人讲我们现在的形势很好,也有人讲我们现在的形势不是很好,比较悲观。

这些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客观来看,我想这也是我们当前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的总体形势,我想能不能做这样一个概括,从经济来讲,应该说经济形势是不错的,尽管我们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是我想不能够光看一个增长率,要做一些国际的比较。

从纵向,从横向各个方面来看,我们的经济形势是不错的。

那么政治呢?

我们保持了大局的稳定,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政局的混乱,我们国家保持了政局的基本稳定。

文化呢?

成就很大,文化繁而未荣。

社会呢?

矛盾凸显,应该说是。

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实际上是从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五一体,五大建设,在整体的推进情况来看,经济形势很好,政治基本稳定,文化繁而未荣,社会矛盾凸显,生态环境恶化。

从这样的整体判断,依据是什么?

我们做一个判断总是要有依据的,要凭事实讲话,我们先看看经济。

我们知道2010年我们国家的GDP总量达到39.8万多亿,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只有18.5万亿,五年时间我们翻了一番还多。

2011年我们达到47.2万亿,去年我们达到51.97万亿,少数超过了50万亿。

在总量来讲我们是这样。

在人均来讲,如果按照美元来计算,2005年我们人均是1730美元,2009年我们人均达到4200多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们知道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就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这样一个行列。

但是我们讲,我们现在还刚刚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这样一个门槛。

我们的水平还很低。

但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讲,前景是非常好的。

我们在世界上的排名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又居世界第二位,超过了日本。

日本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上保持了42年,现在我们超过它了,而且在未来的发展来讲,日本只要想重新夺回世界第二这样一个位置,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讲的更多的是,我们怎么样从世界第二这个位置向前再走一步,又居世界总量的第一位。

我们知道按照现行的汇率来算,2011年美国15万亿美元,还是我们的两倍多,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我们达到11万亿,和美国的差距就不是那样大了。

有一些国际机构很乐观的预测,中国经济保持现在百分之七点几的这样一种增长率,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法来计算,可能在2016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所以我们讲尽管我们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错的,经济建设的成就怎么预计都不过分。

那么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第二位,五位一体的第二位的,政治建设。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认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认为我们政治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这些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

在我们这样的大国,从改革开放以后,这样30多年,我们一直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我们的政治民主化,推进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而且30多年改革我们保持了我们政局的稳定,邓小平当年讲,对中国讲,稳定是压倒一切的,这句话永远没有错,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搞改革,一定要从我们国家国情出发,保持我们国家的稳定,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我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有可靠的保障。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位于总体布局的第三位,文化建设,建设我们成就是很大的。

这三十多年我们取得的很多的精品力作,每年出版发的电视连续剧,每年发行的电视连续剧、电影,出版的小说、诗歌、戏曲等等,不计其数。

比较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但我们也看到,促使我们文化繁了,多元化,异彩纷呈,但是比较阳春白雪太少,能够留给后人,留给历史的,这样一种精品力作还是少了,对我们讲文化繁而未荣。

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的第四位,社会建设,也许社会建设是比较滞后的,科学发现观来统筹兼顾,其实也强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这说明这两者是不协调的,经济建设则大踏步前进,但是社会建设成绩比较滞后。

但我们讲,我们这些年加强了社会建设,尤其在党的十七大以后,但是我们现在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矛盾还比较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尤其我们讲,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我们民生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相比应该说是有差距的。

我们社会建设领域还有很重要的方面社会管理方面,应该说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是我们讲,我们社会建设因为比较滞后,社会矛盾相对来讲是比较尖锐复杂的。

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第五位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年我们是很重视的。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但整体上来讲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太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留下了这样一些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这我们来讲怎么样来判断当前的社会的经济形势,要从不同的领域来看,不能笼统的讲,我们现在的形势很好。

我们现在形势不好,我们要看到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稍微比较差一点,好的,我们要继续,差一点的,我们要努力。

我想这是一种客观的态度,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第二点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怎么来看。

前面我们讲现在我们社会发展当中的热点问题很多,社会各界的看法也很不一样,我们怎么样去形成一种共识,客观的、理性的,秉正的来看待这些问题。

(一)收入差距问题

1、收入差距扩大

我想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热点问题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差距问题是最近这些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这十多年,我们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收入差距到底多大?

怎么样来衡量收入差距?

我想我们讨论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收入差距怎么来衡量?

从国际上来讲,用两个主要指标,一个叫做五等分法,五等分法讲的是什么?

20%收入水平最高的人的平均收入和20%收入水平最低的人的平均收入,两者之比,看相差多少倍?

那么从国际上来讲,大多数的国家都在7倍左右,按照有关的数据来测算,我们国家可能要大一些,达到11倍以上。

国际上7倍左右,我们11倍,可能还要多一点,应该说我们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衡量收入差距的第二个指标,叫做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它谈的是什么呢?

在全部的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大小,也就是在整个的居民收入中,有多大的比重是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有的学者和机构认为,中国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在1985年以来创下世界纪录。

但这也要问,我们的基尼系数以前有多大,现在有多大?

这问题我们先看看基尼系数怎么来解读。

因为不搞清楚基尼系数的含义,我们很难说我们的基尼系数是大了还是小了。

在国际上讲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是高度平均,收入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和不干一个样,平均主义分配的方式。

比如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长期维持在0.17左右。

0.2~0.3之间说明收入分配比较相对平均,有差距,但是差距还是小。

0.3~0.4是比较合理,尤其是0.35左右,0.4是一个警戒线,超过0.4,收入差距偏大了。

那么0.5~0.6之间说明收入差距达到悬殊状态,同时认为0.6以上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

那么按照这种含义来解读,我们来看一下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但因这个资料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库,年份不完全一样。

美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达到0.41,它是偏大的。

日本、德国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像芬兰、瑞典,以及像奥地利这样一些国家,它的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差距是比较小的。

其他的国家基尼系数都在0.3-0.4之间,有一些在0.35左右。

所以我们可能这样讲,发达国家除了美国的基尼系数偏大以外,其他多数到这个合理的区间,但我们讲在历史的发展某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它们的收入也是很大的。

通过这样的调整,它们在收入差距,现在已经不那样大了,或者说已经趋于后里,这当然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和发达国家不能简单来比较,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基尼系数情况怎么样?

我们讲,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长期维持在0.17左右。

那么按现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75,但有一些学者估计这个数据可能偏小,有些人认为达到0.5左右,但是我们看不到这样一种人家的0.5左右,要么就是数据怎么计算?

我们就按0.475。

那么超过0.475,或者说比我们大的,实际上就少数几个国家。

像南非,像阿根廷,像巴西,这些国家都在0.5以上,所以其他国家实际上它的收入差距都比我们小。

要知道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在以前是很小的,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很短的时间里面达到0.475,应该说上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我们讲,南非它达到了0.58,这是有它的特殊的背景。

为什么?

我们知道像南非,它是个白人统治的国家,财富主要掌握在白人手中,那么尽管现在黑人执政,但是到后来,它的这样一种收入差距要在短期得到改善,得到缩小,是不太容易的。

另外阿根廷、巴西,这几个国家,应该来说是我们讲的拉美现象的典型,像阿根廷也好,巴西也好,这些国家在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它的经济发展是很不错的。

经济发展,蛋糕越做越大,但是蛋糕的分配越来越不均等,而这些国家的政府出的这些政策,又不能有效的调解收入差距,可挡这样一个势头,最后导致普通老百姓的普遍的不满意,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政局的不稳定,这就是我们经常讲拉美现象。

应该说拉美现象,是我们高度警惕的。

我们现在达到0.475,但是也有一些调研机构根据政局的调查,认为我们的基尼系数可能大于0.475。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这个调查他们得到了一个结论,得到一个数据,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其中城市内部达到0.56,农村0.60。

如果我们的基尼系数真的达到0.60,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值,但我们讲现在还没其他调研数据,能够说明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这样一个极端的状态。

除了整体上的收入差距以外,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收入差距有很多重要的体系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通常用这样两个指标来比较,一个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个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应该来讲,这两个指标是不能来比较的。

那么用这两个指标来比较,1978年的我们是2.57倍,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收入2.57倍。

我们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应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在80年代初,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快,所以到1985年我们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曾经一度下降到1.86倍,但此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

2003年达到3.23倍,2009年达到3.33倍,但有去年有所下降,3.1倍。

3.1倍、3.33倍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知道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在1.7倍上下,超过2倍的国家,可能也只有在10上下。

应该说我们这样一个统计数据,3.1倍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城市居民收入有很多,其实上是没有统计上来的。

那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呢?

又存在一定的水分,所以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还要大于3倍,大于3.1倍。

那么区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比如说2011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6231元,最低甘肃只有14989元,相差多少?

2.42倍。

那么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16054元,最低的是甘肃3909元,相差4.11倍。

这我们讲区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行业之间的差距应该说也不小于区域之间的差距,1978年最高收入的几个行业和最低收入的几个行业相比,相差1.38倍,最高是最低的1.38倍。

2005年达到4.88倍,2011年4.17倍。

行业为什么这样大的收入差距?

是不是不同行业之间它的劳动生产率就相差4倍、5倍吗?

这个问题可能不是这样简单,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包括垄断的因素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2、对收入差距扩大的看法

我们现在的收入差距这样大,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我想谈三点看法。

第一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确实已经处于过大的区间,基尼系数达到0.475,五等分法达到11倍,你说不大吗?

确实大,但是不能够轻易得出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的判断。

我们前面讲基尼系数在0.6以上,才称的上两极分化,现在除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注明我们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0.6,其他的调查都没有得出这个值。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两极分化这个概念在我们国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社会学概念,它具有深厚的政治含义,甚至将成为我们判断改革成功与不成功的一个标准。

邓小平当年讲过,如果真的出现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真的出现两极分化,我们就走上邪路了。

这我们讲,两极分化的概念它具有非常深厚的政治含义,不是一个随便用来使用的一个概念,而且我们讲,我们现在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这也是符合事实的。

从基尼系数上来讲,要达到0.6以上。

第二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应该说不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造成的。

对我们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我们可以做很多分析,但是有一些人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归结于我们的市场化改革,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搞市场化改革的目的绝对不是要搞扩大收入差距。

我们搞市场化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要实行共同富裕。

那么为什么需要我们现在收入差距扩大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呢?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生产要素的价格,它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我们在这么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应该说相当多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完全市场化,比如我们讲土地价格,比如我们讲资本的价格,甚至包括管理这个要素的价格等等。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第三点,我们要看到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是大多数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

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某一个阶段,都曾经出现过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

我们知道库兹涅茨曾经对18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一个对比研究,在1955年提出了“倒U曲线”。

也就是收入分配,或者是收入分配的差距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扩大,然后缩小,这样一个倒U型。

但用倒U型曲线来衡量我们国家收入差距这样一种变动轨迹,可能会发现一些特殊的情况。

也许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人均GDP都是在100美元左右。

之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收入差距随之拉大,但是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的时候,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顶点了,竟而进入一个下行的阶段。

我们国家1980年人均GDP250美元左右,到上个世纪末,我们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之后我们的人均GDP在不断的上升。

但是我们达到1500美元的时候,收入差距还在扩大。

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还在扩大,现在人均GDP6000多美元了,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另外一个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时间来讲,通常在10-15年,也就是说收入差距还小,在这个比较小的时候,进入扩大的这样一个区间,要经过10-15年,很少有国家超过20年的。

那么我们国家从1980年算起,到现在30多年了,我们的收入差距在某些方面还在扩大。

再我们讲,我们现在的收入差距在某些方面还是在扩大,所以我们讲我们现在的收入差距扩大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些特色。

现在我们的收入差距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也许说我们确实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

首先要遏制住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这样一种趋势,这是第一点。

第一热点问题。

(二)社会结构问题

1、社会结构不合理

我想要讨论第二个热点问题,怎么样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有人讲我们现在社会问题这样多,社会矛盾这样尖锐复杂,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想这个根本的原因和我们现在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应该说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很多,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来,但是总的原因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关于社会结构,可能我们很多人感到比较陌生。

和它相对应的另外一个概念,我们可能听的比较多,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经济结构。

事实上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地区,最基本的两个结构。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

那么我们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应该来说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经济结构。

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初期阶段,一个已经处在工业社会中期阶段水平,一个还处于工业社会初级阶段的水平,说明这两者是不协调的,社会结构明显滞后于我们的经济结构。

但是我们讲社会结构到底包括什么问题?

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我们知道经济结构,它也是由由若干个子结构组成的,社会结构也是一样。

它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但最主要的是社会阶层结构。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面,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比如说我们讲,从城乡结构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了0.9%.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只有17.9%,2009年达到46.6%,现在已经超过了50%。

从就业结构来讲,2010年我们城乡就业人数7.9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达到3.2亿,占总数的40%。

从一、二、三产业来讲,39%做第一产业,27%做第二产业,34%做第三产业,这和改革开放之前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讲我们的社会结构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毕竟还处工业社会初级阶段的水平,但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

有学者估计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大约滞后于经济结构15年。

社会结构大约滞后于经济结构15年,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有什么样的数据来支撑?

我们来看几个方面。

从就业结构来讲,按照钱纳里等学者的研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就业结构里面,二三产业的就业的劳动力应该占到总劳动力的84%以上,但2009年中国的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61.9%,相差了22个百分点。

那么从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情况看,非农劳动力平均每年我们大体上增加1.03个百分点,要把22个百分点补齐,我们需要21年,也是滞后21年。

那么以城市化来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该达到60%,但2009年我们的城市化只有46.6%,也就是说相差了13.4个百分点。

但最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比较快,城市化率提高的速度比较快,现在我们已经超过50%。

但是按照长时间来看过去30年的,我们城市化水平一年只能提高0.91个百分点,要把13.4个百分点补齐,我们需要14.7年。

那么以社会阶层结构来看,这社会结构最重要的方面,在工业社会中期阶段,中产阶层,西方把它叫做中产阶级,要占人口的40%以上。

但有学者估计直到2009年我们国家的中产阶层也占总人口的24%。

那么按照过去30年的情况讲,我们国家的中产阶层规模,每年只能增加一个百分点,占24%要达到40%,我们需要17年,也就滞后17年。

这我们讲,从总体上来讲,我们的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左右。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差,依然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不协调,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畸形状况。

这也是产生当今中国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久解不决的一个结构性原因。

这我们讲,我们现在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这样多,根子在哪里?

社会结构出问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不合理,而且的话,社会结构的调整不到位。

比如我们讲三农问题,为什么长期解决不好呢?

三农问题这也是一个我们党、我们政府、我们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像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为什么说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我们知道2010年,我们在GDP总量里面,农业只占多少比重呢?

10.2%。

但是在就业结构里面,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我们总劳动力的比重是多少呢?

39%,也就是说2010年我们总劳动力的39%,但只创造了10.2的财富。

而这10.2的财富要有当然占我们总人口52.2%的农村常住人口来分配,那么农民能不能富的起来?

农民人口在当时占我们总人口52.2%,但是创造的财富只有我们总财富的10.2%。

所以我们讲,如果我们不能尽可能的把农民,把农村人口,在农村在农业转移出来,三农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还有我们讲内需,扩大内需,内需不足,对我们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小,这也是我们这些年特别强调的。

1995年我们就提出要扩大内需,那么内需为什么难以扩大,难以有效的扩大呢?

有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说,扩大内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光靠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不了的。

为什么呢?

它讲我们现行的这样一种收入分配体制,在这样一种收入分配体制下面,我们城镇职工的工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我们社会保障又不健全,所以大多数职工的收入像长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收入上不去,购买力就上不去,内需又怎么扩大?

更何况社会保障不健全,老百姓有一点钱也要存起来,为买房子、为子女上学、为自己养老、就医。

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我们讲了很多年的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比较困难?

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和我们的农民工体制是有关的,农民工他的工资低,我们经常讲,我们国家很有竞争力优势,像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农民工工资比较低。

农民工的工资低,虽然我们的商品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就比较低,所以企业光靠使用农民工这样一种低成本的劳动力,就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

它就没有积极性去调整产业结构,去购买新的机器设备,去转变它的经济发展方式。

另外我们看,我们讲现在刑事犯罪案件长期居高不下,刑事犯罪案件为什么居高不下?

和我们社会结构有没有关系?

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我们现在的有人分析过,我们的刑事案件里面80%以上属于侵财案件,抢劫、盗窃、诈骗,侵财案件。

那么这些侵财案件70%发生在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那么当年破获的犯罪嫌疑人中70%以上是外地户籍人员,这70%以上的外地人里面70%以上是农民工,而被侵害对象70%以上也是农民工。

这五个70%以上说明什么,我们现行的户籍制度、我们现行的农民工体制应该到了必须及早改革的时候了。

2、如何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

怎么样优化我们的社会结构或者说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

现在我们社会结构不合理,我想谈几点看法。

(1)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结构

第一点,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说是一个“橄榄型”结构,我们知道在一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稳定的中等收入者群体,这就形成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

那么我们现阶段的社会结构应该说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

高收入者出现了,有没有?

当然有高收入者,但是在我们13多亿人口来讲还是少数,所占的比重就更小了。

中等收入者也出现了,但是所占比重也仍然很小;绝大多数人是低收入者或者说是中低收入者。

社会形成橄榄形的结构,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使更多的中低收入者成长为中等收入者,使我们的中等收入者真正占到我们人口的多数。

这样我们的社会结构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