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958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docx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1)【比喻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反喻、互喻等,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比拟法】:

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

如: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3)【夸张法】:

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4)【衬托法】:

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5)【对比法】:

……如: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6)【反对法】:

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

7)【正对法】:

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上下互补,突出摩天岭的高峻

水以长流方及远,

  山因积石始成高。

——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自对法】: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

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

如: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9)【串对法】:

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

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

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联意思是顺连的。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

——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

是一副很好的串对。

10)【借对法】:

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

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

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

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

又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

这副联中,下联的“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

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

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

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11)【双关法】:

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

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

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再如: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

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12)【用数法】:

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以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

如: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

  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3)【用典法】:

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

例如: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

“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

“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

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

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

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除以上介绍的13种技法,还有同异法、增语法、分总法、置换法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对联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

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

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

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

(在下曾指出散文诗并非现代才有,并非信口开河。

【对联之格律】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

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

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那一联。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

(注:

我们联栏的高手三星先生曾使用过这种技巧,但由于对“犯复”的避讳,我们新手多数不了解其中的奥妙。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

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注:

还有连绵词对连绵词(包括词性),专用名对专用名(人名对人名、物名对物名、地名对地名、官名对官名等。

)】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

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

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

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

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

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

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

  二是分咏格诗钟。

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

分咏格诗钟有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步研习。

  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称为“合掌”。

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就属合掌。

当然,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

【对联之习俗】

  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

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

楹联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

  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

在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各类楹联典籍数以万计。

  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

依据功用之不同,它可分为春联、寿联、风景名胜联、自题联及各种技巧联等。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对联之起源】

  哲学探源: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语言寻根: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

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

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

  对仗之路: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第二阶段是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第三阶段是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

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

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对联之特征】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

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鲜明的民族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

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

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的独特格律。

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其它文学形式具有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它往往能以极其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

广泛的实用性是指楹联普遍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可谓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各种场合,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一)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

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

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

两部分成双成对。

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

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

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

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

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

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楹联具有上述的独特性,但是,楹联仍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

它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它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等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

楹联可叙事、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

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二)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那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

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

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

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

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

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公推是千古名句。

正是这个名句使这首词成为晏殊的代表作,并跻身诗词名篇之一。

这个名句实际上首先是作为对联创作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

王琪应声对道: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

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它可以书写、雕刻、张贴、悬挂;可以撰联、赠联、征联、集联;可以用于金石书画、旅游景点、婚丧喜庆、室内设计、舞台道具、新闻标题、广告宣传、章回小说、文字游戏;有句话,它可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楹联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它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

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

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

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

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

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

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段位,好比一个人的脸面。

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实用功能的发挥是有天壤之别的。

(四)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

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

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

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

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

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

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

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

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

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

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

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五)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

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

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

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

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

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

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

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

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注:

愚见以为,很多大师的风采,我们大多数普通爱好者是学不来的,赏析可以。

我们创作诗词联时,如果尽力模仿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不光过于耗费心力,失去应有的欢乐,搞不好还会有东施效颦的现象。

努力遵守基本规则要求,并不是东施,因为诗词联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那些有才华的联友,当然可以把目标定的高远一些。

  楹联具有游戏性,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楹联就变成了一种游戏。

事实上,楹联能谐能庄,既是一种带游戏性的语言艺术,同时又具有文学的严肃性。

那些极为庄重典雅的场合,如名胜古迹、祠墓碑林,如书院会馆、官厅衙署,都书挂楹联。

人们以联斗智游戏,也用楹联来抒情言志、评人论史、写景状物。

  这就是中国楹联,一种充满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殊艺术形式。

  对联的分类、规范与创作方法

  对联的分类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

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

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

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

例如:

  1.对偶形式:

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注:

难度要求介于工对和宽对之间的叫做邻对。

  2.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等。

  3.用字技巧:

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注:

用字技巧还有拟声、转类、飞白、混异、绕口、同韵等。

遣词技巧主要有比拟、双关、用数、夸张、衬托、用典、借代、假称、对反、隐切等。

有些称呼上稍有差别。

组句时采用的手段有嵌名、重字、拆词、缺如、回文、歧义、列品、绘态、互文、换位、虚字、越递、串组、分总、两兼、同出、连珠等。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就行,不必深究。

仿改、扩新、集联也是人们常用的方法。

  4.逻辑结构:

并列、转折、选择、因果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三、汉语四声与对联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诗的一三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