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801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docx

少年王阳明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

大凡历史上风流伟大、功业彪炳千古的人物,往往自孩童时代就开始引人注目。

事实上,这一点却经常为普通大众所忽略,对于这方面的记载自然也就少之又少。

而一旦有一天此人飞黄腾达,对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人们才会开始关注造就其成长的时代土壤。

  幼年是一个人一生成长最为重要的阶段。

大凡那些帝王将相和伟大人物,其幼时的资质、少年时期的言行举止,都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但是,要详细地考察清楚这些帝王将相、伟大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不凡事迹,且做到毫无偏差,实在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对于王阳明先生,要获悉他的幼时经历自然也是如此。

坊间流传的不少事迹,自然不乏后人的牵强附会及夸张之传。

同样,要判断其真伪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本章节择取笔者认为是正确的内容,对王阳明先生的幼学时代展开叙述。

  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明宪宗在位时期,王阳明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

但凡伟大人物的诞生总有种种奇谭流传后世。

至于王阳明幼时获得神僧点化,被相术士所评判的传说,自然是后人看到其事业辉煌,为了向后世夸赞而胡乱杜撰的事情。

  王阳明先生因此比一般的伟人还伟大多倍,最终得以扬威名于世间。

  逸 话

  传说王阳明出生的时候,太夫人郑氏已经怀有身孕十四个月。

这一日,王家祖母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队身着绯衣的天神腰佩美玉,从云中飘逸而来,吹奏着乐曲,敲打着鼓点,气象万千,十分曼妙。

神人们从空袅袅而降,把怀里的一个婴儿递交给岑氏。

老太太在梦里一惊,于是马上醒转过来。

就在这时候,忽闻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王阳明就这样带着神幻色彩诞生了。

  王阳明的祖父竹轩公王伦闻知此事,感到十分惊异,于是便给孙子取名为“云”。

不仅如此,事情不久便不胫而走,众紧邻相亲都引以为奇观。

到了后来,大家甚至还将王阳明出生的房子称作“瑞云楼”。

  王阳明到了5岁的时候,仍然不会说话,家里人都暗暗着急。

一日他与一群孩子在门外戏耍玩闹,正好有一高僧路过,他看见了王阳明,便叹了一口气,说:

“好个孩儿,可惜被道破。

  竹轩公王伦一旁听闻,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他连忙给孙子改了个名字,为王守仁。

几乎是与此同时,接连五年都不能开口的王阳明立刻会说话了。

  祖母的梦和祖父的改名故事,的确多少有些近乎怪谭。

但在某种程度上,其与王阳明所受到的幼时教养,也是一种暗合。

  越中文化

  吴越地方在古时候是荒蛮偏僻之地。

到了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在这里交战多年,几度盛衰兴亡的历史为世人所共知。

然而吴越的文运至此尚未正式开启。

  吴越地方气候温暖宜人,五谷丰稔,既有“陂池灌溉之利”,又有“丝布鱼监之饶”,其西北诸州的情况自然远不能超过它。

  倘若越中地方文运开启,其进步更将是一日千里。

不过,这样的隆兴一直到了东晋才姗姗到来。

到了唐朝,更是繁荣昌盛几近顶峰。

到了南宋时期,此地已经是人多地少,甚至都有些人满为患了。

勤劳好强的人们在此繁衍生息,繁荣兴旺的文化也得以代代相传。

  地方生活的影响

  叙述至此可以想象得到,吴越地方为人称道的秀美山水和名胜古迹,引得世间文人骚客驻足流连自然是不会少的。

王阳明出生在这里,受到吴越文化的感化自然不会少于一般普通人。

且不说祖上的遗风早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潜移默化,王阳明天性豪迈阔达,势必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这点绝非偶然。

  古文有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如孟子昔日云:

“居移气,养移体。

”此话不假。

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优越的生活条件同样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正所谓是人随着地位、待遇的变化也不断发生变化。

任何进化论者不论如何探索生活进化的规律,都逃避不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此处谈论其故土生活的影响之大,并不是信口开河、胡乱一说的。

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万物,那是因为人会追求自由的意志,并采取行动,遵循外部的生存环境,从而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

其实这也是对起初叙述的印证。

  当一个人遇到外围条件变化的时候,他不仅在形体上,且在精神上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倘若史学家们都能秉承这一法则,来整理伟人们的事迹,探索其本源,并将其地方生活的经历参考进去,继而斟酌考虑,必然会有大的斩获。

  众所周知,中国的陆地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的地理气候差异极大。

北方气候残酷寒冷、蚀骨穿心,屡遭缺水等诸多自然灾害困扰。

群山峭壁巍峨高耸,浊水汪洋四处流淌,佳卉良草较为少见,珍禽异兽更是难觅踪迹。

所以北方人自古就有隐忍自律的品性,其文化就多显淳朴笃实之貌。

实际上,北方好多人都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疲于奔命,深思远虑和远见卓识自然无暇顾及。

  与这些形成对比,中国的南方地方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天空晴朗,江河清澈见底,空气新鲜,山水秀丽美好,花鸟虫鱼更是数不胜数。

中国大诗人杜牧曾对这一景象作诗《汉江》一首,讴歌汉江的风景宜人:

  溶溶漾漾白鸥飞,

  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

  夕阳常送钓船归。

  诗中体现了大诗人艳羡安逸,性情风流放荡,不囿于规则掣肘,超然物外的情怀。

就像上诗所写的那样,北方人在天性方面,易对浮华之事大肆追求,而南方人得益于天赐之丰饶万物,有着充足的物质财富,其精神世界也十分丰富。

中国六朝时代绮靡繁冗的文学表现形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体现。

  越中及南方一带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之一,虚无玄远的老庄思想在此大行其道,甚至达到了鼎盛。

  后世居住江左的晋代人皈依老庄教谕者数量众多,这点也绝非偶然。

王阳明深受南方文化的影响,有着恬淡静退的价值观倾向。

在他一生中,很多进退维艰的时候,他都能选择脱离凡尘俗世、归隐于山林壁洞,就是其明证。

且不说王阳明耽爱佛教和道教,从其厌世思想也可窥见端倪。

  朝廷风云机变,王阳明遭到朝廷奸佞的跋扈陷害,后被贬黜至地方。

面对盗贼蜂拥出现,且国运日渐衰落,厌世的念头在王阳明心中逐日增长。

这些在王阳明的言行举止中也能屡次看到。

  不为厌世家的缘由

  然而王阳明先生终生不做厌世家,而是积极进取,为国效力,其缘由自然与王氏祖上实用活学的祖训有很大关联。

  总的来说,有如下三点:

  第一,家族忠孝的训诫渊源深厚。

  第二,文武兼备,时代的需要。

  第三,豪健明敏,明察事理,有经国为民的抱负。

  家庭教育极为完备,对王阳明的品行是潜移默化的熏陶。

尤其忠孝二道是其精髓所在。

王阳明一生不做厌世家是其忠君孝亲的人生理念所支撑,尤其是祖母岑氏和父亲龙山公王华的教谕,使得王阳明一生不敢也不能厌世,而是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报效国家。

  据王阳明传记资料所载,在其31岁、36岁、37岁、49岁的时候,王阳明上书给皇帝,请求返乡归省。

然而每当此时,南方便出现骚乱需要出兵征讨,在忠君的观念的驱使下,王阳明总是能临危受命。

例如一次南方发生骚乱,朝廷找不到前去剿灭的合适人选,于是当时的兵部尚书(即陆军大臣)王琼举荐王阳明带兵讨贼。

其实这个时候,王阳明本有意归省求隐的,但是眼下国难当头,万分危急,于是他抑制住了内心厌世的念头,选择南下平贼,终立奇功。

这就是以上的一个明证。

  王阳明性格豪健明敏,却也喜欢沉思幽静,这是寻常人所难以做到的。

他智力明敏,对佛教和道教的思想颇有心得;能看透人生,但也深知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经国为民。

  神 童

  王阳明七八岁的时候,一日居然把竹轩公王伦曾经读过的书的内容全部背诵下来。

竹轩公王伦深为惊讶,就问其缘故。

  王阳明回答道:

“祖父您读书时,孙儿时常在一旁听诵,并暗自背诵了下来。

”王阳明幼年聪慧如此,叫人感叹。

  成化十七年(1471),龙山公王华考上进士,名列第一名(后文称其为状元,即所谓“嵬科高第”),奉召远赴北京做官,这时王阳明年仅10岁。

  龙山公王华到北京安顿妥当后,第二年准备迎养在故乡越中居住的父亲竹轩公。

竹轩公于是带着王阳明一起踏上了去北京的路途。

11岁的王阳明和祖父在镇江金山寺夜宿,竹轩公识得一位同宿的过路人,想必是二人聊得投机,后来饮酒共叙,谈到兴致高处,两人文兴大发,约好进行作诗应对。

  此时,一旁观看的王阳明脱口而出: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这一说不打紧,座上客人可是大吃一惊:

“这孩子真聪明,太了不起了!

”于是决定再试下他的才华,便以《蔽月山房》为题,让王阳明应对。

  不料,王阳明张口就来: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座上客人艳羡不已,当即对竹轩公王伦说道:

“令孙词章才华非比凡人,他日必以文章名为天下人所知。

  从以上两首诗的内容来看,其艺术水平的确还没有达到非常高的境界。

但是对于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了,赢得座间客人的惊叹自然很正常。

这两首诗以物理层面的角度为独特的着眼点,充分体现出了小诗人的天性。

  在他12岁的时候,父亲送王阳明去私塾读书,由于王阳明生性豪迈不羁,并不能专心读书向学。

他经常逃学跑出去,和一群孩子一起玩耍,他们制作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旗,伙伴们围绕着王阳明四散奔跑,如同战阵态势。

而王阳明独坐圈中,充任指挥的大将。

孩子们按照王阳明的指派左旋右转,如同布阵。

  龙山公王华见儿子如此顽皮捣蛋、不知天高地厚,对此感到十分担忧,生怕闹出什么事情来。

而竹轩公王伦经过金山寺的见闻,却对孙子如此有悖于常人的行为表示默许,他知道自己的孙子“麒麟并非池中物”,成大事只是早晚的事情。

  一日,王阳明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北京的胡同玩耍,这时来了一个卖鸟儿的人,王阳明看上了这只鸟儿,但卖鸟儿的死活不肯让步,于是王阳明就与卖鸟儿人讨价还价起来。

  此时一个会看面相的相士路过,看到王阳明大惊,说道:

“此子他日必有大富大贵,定会建立不朽功勋!

  于是相士自己花钱帮王阳明买了那只鸟儿。

相士把鸟儿递到王阳明手里,抚摸着他的脑袋说:

“我给你相面,以后你千万要记得今日我所说的话!

”随后对王阳明说道:

  须拂领,其时入圣境。

  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

  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临末相士又嘱咐他说:

“你应当好好读书,立志高洁,我今天的话将会一一应验。

  此事以后,王阳明经常琢磨相士所言,后来潜心向学,诵读经书以求上进。

自那以后,王阳明每每摊开书本,静坐读书的时候,都会陷入沉思。

  在中国,那些伟大人物经历相士相面的事迹大都与此类似。

当然,将此类传闻归为王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的确有些不严谨,也不具有说服力。

  自这件事后,王阳明开始认真思考,他曾经问自己私塾的师傅:

“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事呢?

  私塾的师傅回答他说:

“唯有嵬科高第,如你父辈等考取功名,中状元光宗耀祖才是最大的事情!

  王阳明马上质疑道:

“嵬科高第者是常有的事情,这难道就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吗?

  私塾师傅答道:

“当然,如你所见,什么事情都要成为第一名才好!

  王阳明分辩道:

“登第及科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之人吧。

  其父龙山公王华听闻王阳明的话,笑着反问道:

“你打算要成为圣贤之人吗?

  这样的事迹在王阳明一生中屡见不鲜。

然而,这样的话语终成为他毕生坚持的座右铭,他为了成为圣贤而勤奋不已。

  王阳明13岁那年,其母亲即太夫人郑氏去世,卒年41岁。

居丧期间,王阳明哭泣甚烈,母子之情令人动容。

  权 谋

  郑氏殡天后,龙山公王华又续弦新娶,是王阳明庶母。

此继母对待王阳明并不好,王阳明对此心中也有颇多腹诽与牢骚。

  一日,王阳明去街上玩耍,见一人用草绳绑缚着一只猫头鹰沿街叫卖。

王阳明拿出钱将这只鸟儿买了下来,又从怀中取出银钱五文赠送给遇到的一个老巫婆。

此时,王阳明心生一计,然后跑回家准备给继母一个教训。

  王阳明悄悄地潜入继母的卧室,将猫头鹰塞入继母的被窝。

继母一掀开被子,猫头鹰就从被子里飞了出来,在屋子里盘旋飞翔,还发出令人恐怖的啼叫声。

  继母见状惊恐不已,打开窗户想把猫头鹰驱逐出去,折腾了很长时间家里才恢复平静。

  在中国民间有一讲究,十分忌讳野外的鸟儿飞入寝室,更何况是猫头鹰这种叫声不祥的鸟儿,但凡看见的人都以为不吉利,而藏在被窝里更是忌讳中的忌讳。

曲房深户、重帷厚衾中怎么会有猫头鹰藏在其中?

这一定有缘由。

  于是继母追问是否是王阳明搞的鬼。

王阳明佯装不知此事,说是听到鸟儿奇怪的鸣叫,但自己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缘故。

  继母于是找来巫婆卜算究竟。

巫婆一进门便说王家有一股不祥之气环绕,见了小夫人又发现原是小夫人气色不佳,看来家中最近有不祥的事情发生。

  继母见状,便把自己掀开被子飞出猫头鹰的怪事情全盘托出。

  巫婆就说:

“我应该将此事向家神报告一下。

”她马上吩咐人备下香烛,叫小夫人在前面跪下来,然后要来神木将香烛点燃后,巫婆就假装郑夫人还魂附体,厉声念道:

“你对我儿苛刻,我已向天神禀明,那只怪鸟就是我的化身,今日奉旨索你命来!

  小夫人信以为真,连忙磕头求饶,表示忏悔,说自己以后再也不敢这样虐待郑氏的儿子王阳明了。

  过了好长时间,巫婆苏醒,缓过神来。

她告诉小夫人,大夫人因为小夫人苛待遗子而返回阳间。

此次回来幻化为怪鸟儿要啄取小夫人的魂魄。

所幸的是,小夫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罪行,愿意洗心革面、改过自新。

“大夫人”看到此景后才从屋檐下飞起,穿过屋脊,从半空中盘旋几圈后飞走。

  小夫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发誓自此要善待大夫人的遗子。

而王阳明幼时的智谋韬略从此就可知一斑了。

  立志学武

  小小少年王阳明1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骑射技术,研读兵法书以求具备文韬武略。

他曾说道:

“读圣贤书的儒者应该以不会用兵为羞耻。

孔子也曾在《孔子家书》中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现在的很多儒者,往往以文章和词句欺世盗名、获得富贵。

以华丽辞藻粉饰太平。

国家出现危机重大变故时,则畏首畏尾,束手无策。

实在是儒者的羞耻!

  第二年王阳明随同父辈,私自出游居庸关(有上、中、下三关,此处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关)。

在那里,他游历遍观祖国的大好河山,“慨然有经略四方之鸿鹄大志”。

在那里,王阳明详细勘察了各个蛮夷部落的地理位置,听取将士的许多策略,甚至看见胡人路过,追逐着胡人进行骑射。

胡人见状,摸不着头脑,最终不敢贸然回击及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就这样折腾了一个月后,王阳明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北京。

一天夜晚,他做了个梦,梦境中,王阳明来到了伏波将军的庙堂中拜谒。

且说这伏波将军原本是汉朝的大将军马援。

马援,字文渊,原是陕西省扶风人,因其一生戎马生涯,后被追封为伏波将军。

在梧州建有庙宇,供后人怀念。

故而后世常用此名。

  今存王阳明赋诗为证:

  卷甲归来马伏波,

  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

  六字题文尚不磨。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此话不假,王阳明上面这个梦梦到伏波将军马援,绝非偶然。

这首诗很清晰地展现了王阳明内心世界的“尚武精神”。

就在当时,很多地方水旱灾害接踵发生,盗贼也趁机兴风作浪。

京城中跟前有王英、王勇一帮盗贼不断地群起滋事,陕西地方还有石和尚、刘千金等作乱,屡次攻占朝廷城池,掠夺府库金银军饷,骚扰平民,而政府却对这帮盗贼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王阳明见状,好几次都要上书给朝廷,表明自己要像前汉的名将那般冲锋陷阵,率领精兵一万人马,征战沙场,一定要攻破敌人城池,捣平逆贼的巢穴,使海内共享太平盛世。

  龙山公王华得知此讯后,马上出面制止。

龙山公王华斥责王阳明太过狂妄,竟敢如此不羁地胡言乱语,这样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自此,王阳明才对此事死心,最后全心全意投入到读书求知中去了。

  求学经历

  王阳明从11岁开始,在北京生活了六年时间。

有关此一时期王阳明读书和游学的情形,从本人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并未存留太多的资料详细记载,其中的具体细节就更难以判断其真伪了。

  《送德声叔父归姚并序》中记载了王阳明和叔父王德声共学于家父龙山公王华的情形。

根据序文记载,当时王阳明与叔父王德声一起在龙山公座下研习学问。

叔父经常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冥思学问,最后决定返回家乡孝养父母。

有一日,王阳明邀请叔父一起去游学做官。

王德声于是笑着回答道:

“古人都崇尚孝养双亲,拿再高的官职也不会交换。

我又怎么能抛弃老母而博取一个儒学的头衔呢?

”就在王阳明写此文的夏天,王德声来江西探视王阳明,住了三个月后,就兴致勃勃地返回故乡余姚。

王阳明再三挽留也无济于事,叔父对侄子王阳明说道:

“秋风菁鲈景色宜人,但是我了解你的志向。

然而今日世事如此,我知道你不能离开官场独善其身,我也不能强拉着你一起回余姚。

这样吧,我先回去,为你的阳明学先去做最基础的工作,你觉得如何?

”此情此景,令王阳明感慨万千,叔父王德声真可谓是王阳明的知己啊!

临行前,王德声对王阳明说:

“我马上就要启程了,你写首诗送给我吧!

”王阳明于是写下了下面的这首诗:

  犹记垂髫共学年,

  于今鬓发两苍然。

  穷通只好浮云看,

  岁月真同逝水悬。

  归鸟长空随所适,

  秋江落木正无边。

  何时却返阳明洞,

  萝月松风扫石眠。

  从中可以窥知,王阳明在北京侨居的时候,除了向私塾师傅学习外,还通过其他的学习途径来提高自身修养。

又比如在《答储柴墟书》中,记载了早年王阳明和王寅、刘景素共同游学于太学的情形,翻译为现代汉语大致如下:

王阳明昔日与王寅之、刘景素游学于太学,每次考试,王寅之的名次都排在刘景素的后面。

于是王寅之便自认为自己的课程不及刘景素的好,后来便决定拜刘景素做自己的老师,行弟子之礼。

知道此事后,王阳明甚为感叹,认为做出如此举动的王寅之真可谓是豪杰之士,也是自己学习的楷模。

王寅之持之以恒地追求学问,这在古代先贤中也有先例,例如曾子病革而易箦,子路临绝而结缨,横渠撤虎皮而使其子弟从讲于二程,这都是古代的前辈们为了追求学问,立志成为天下大勇之人的模范事例。

王阳明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自此,王阳明也更加坚信,那就是以圣贤之道为己任,首先要从求师问道这样的小事情做起。

  当然,在大学中,他们所学课程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在今日要搞清楚的确是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王阳明先生终生不厌学习修养却是确有其事,不管任何时候,发生任何事情,他都是只要一息尚存,则学业不废。

  从今日王阳明生平传记留存材料来看,王阳明早期沉溺于任侠仗义,后迷恋骑射,紧接着耽爱词章文华,第四执著于寻仙问道,第五遁形于佛教经书。

到了正德丙寅元年(1506),这一情况开始扭转,他开始进修以儒教为代表的圣贤学说,这正是王阳明先生闻名遐迩的“五溺一归正”说法的最早所出。

  十六七岁的时候,王阳明仗剑走天涯的游历,正是其“初溺”任侠仗义和迷恋骑射时期的一个证明。

  小 结

  对于王阳明先生幼时的求学经历和言行举止的记述如上谫陋之言,大多地方都是粗枝大叶,难穷尽其详细。

约略看来,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其语言举止的天真无邪和粗犷率真,其爱好趣味的广泛杂多也不似常人,这是一般泛泛凡庸之辈毕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众所知,王阳明家祖世代气节高洁,注重人伦道理。

王阳明一生言行的根本也都是出自忠君孝亲的人文伦理。

他执著于教化晓谕后人。

得益于如此家教背景,王阳明卓越的天资素养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最终成为受后人景仰的丰伟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皆为文学大家的有,比如三国时的曹丕、曹植,西晋时的陆机、陆云,明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现代的周树人、周作人,但能够像宋代苏轼、苏辙兄弟俩那样手足情深的就少之又少了。

四川。

眉山。

这是多少中国读书人向往的地方。

此地是三苏的故乡啊,被诗歌浸润的所在。

三苏中最富盛名的当然是苏轼了。

苏轼,字子瞻,1036年底出生,其父苏洵在给他取名时,真是煞费苦心。

轼,是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取“轼”名,是祈望儿子能高瞻远瞩,处世圆通。

弟弟苏辙,字子由,出生于1039年,苏洵是如此解释小儿子名字的由来的: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苏洵,号老泉,秉赋颖异,思想独立,天性沉默,不易与人相处,可以说抑郁终生。

但是他所追求的文名与功名,却在儿子们身上实现了。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苦读儒家经典,两个聪明的儿子,耳濡目染。

苏轼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奇绝的诗句来,让曾科举失败的老爸苏洵看到了希望。

苏家是小康之家,苏洵的弟弟年轻时就考上了进士,家里各种图书差列满架。

苏轼兄弟两个得以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

而苏洵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也影响着儿子的文风。

很快,兄弟俩就雏凤清于老凤声了。

在苏家,苏轼和弟弟辙,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关系也最为密切。

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荣枯与共的手足之情,是苏轼这个大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且此类佳作迭出。

二人在家读书时,子瞻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

子由在兄长的墓志铭上写到: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

抚则我兄,诲我则师。

”子由对兄长则是良友,他冷静而机敏,稳健而实际,宦海浮沉间,每每向兄长直言规劝,兄长颇为受益。

也许他不像苏轼那样才气逼人,不那么名望非凡,因而在政敌眼里不那么危险可怕,在官场上竟然比兄长得意,官位更高。

苏轼写的一首诗里说: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二人新婚之后,于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一个虚岁20,一个虚岁18,与父亲一起启程赴京赶考。

结果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进士及第。

主考宫欧阳修认为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继而又受到仁宗、神宗的赞许,“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

”(《宋史·卷三三八·列传第九十七》)

正要走向仕途的时候,他们的母亲病故,二人随同父亲栖栖遑遑奔回川西故里。

居丧期满,又一起携家带口奔赴京城,等待朝廷任命。

父子三人在京师同被授予官职,苏轼被朝廷任命为大理平事,签凤翔府判官。

子由被任命为商州军事通官,为陪伴在京城为官的父亲而辞职不就。

子由为兄嫂送行,送了一程又一城,直到离开开封一百四十里的郑州,兄弟二人才生平第一次分开。

东坡在郑州城西门外,看着年少的弟弟在雪地上骑着瘦马孤独而返,百感交集,直到弟弟的身影消失在古道尽头,东坡才启程动身。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这首《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前叙离别之深情,后忆昔年之旧约,感人至深。

他们兄弟一生写了很多抒发手足之情的著名诗篇,这是苏轼所写的最早的一篇。

苏辙《逍遥堂会宿并引》说: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

‘夜雨何时听萧瑟。

’”雨夜对床,手足相抵,多么令人向往啊。

由京都到陕西凤翔的信函,要走十天才到,兄弟二人每月经常互寄诗歌唱和。

其中一首七律诗,备受后世推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中的前四句,尤其令人回味无穷。

有一次苏轼和苏辙路经渑池,路上一马死了,只好骑着瘸腿的驴子到一寺里寄宿。

后来子由被任命为渑池主簿,不就,写了一首《渑池怀旧》的诗。

东坡旧地重游,当初接待他们的老僧已死,寺里替老僧盖了一座新塔,当年兄弟俩题诗的墙壁也已倾倒。

东坡作此诗,感慨人生在世如飞鸿。

在二十多岁的苏轼看来,一入官场,将身不由己。

不仅生活行踪无定,整个人生也充满了变数,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而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如果仅仅生发人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