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362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1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 精品.docx

跨青银高速公路上部现浇施工方案精品

 

第一篇

 

k21+594.2上跨青银高速公路大桥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临淄区张皇路拓宽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五日

k21+594.2上跨青银高速公路大桥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第一章概述

1、编制依据

1.1临淄区张皇路拓宽改建工程施工合同;

1.2临淄区张皇路拓宽改建工程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1.3建设及监理单位总体施工组织及安排;

1.4临淄区张皇路拓宽改建工程两阶段设计图纸及补充说明文件、技术交底、答疑资料;

1.5国家及交通部现行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则;

1.6我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装备、技术水平、设备能力等现有资源条件。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K21+594.2大桥孔数-跨径(2×3×30+(36+60+36)+2×3×30)m,共5联,桥梁全长499m,分左右两幅,桥梁宽度为2×(0.5+净-15.5+1.5)m。

引桥为30m预制后张预应力箱梁;主桥为现浇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上跨青银高速公路。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36+60+36)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单箱三室连续箱梁,单个箱体顶板宽16.5m,厚0.25m;底板宽12.8m,厚度由0.25m从跨中至距主墩中心1.25m范围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为0.55m。

箱梁根部梁高3.8m,跨中梁高1.8m,箱梁梁高从跨中至距主墩中心1.25m范围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顶面设2%横坡,桥面铺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

2.2主要工程数量

全桥现浇箱梁主要工程数量有:

C50砼4275m3,钢筋642t,钢绞线165t。

2.3主要技术标准

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一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8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梁宽度为2×(0.5+净-15.5+1.5)m,最大纵坡2.5%,其余技术指标均符合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

3、工程特点

3.1施工工期紧:

本工程工期较紧,总工期不足一年。

3.2质量要求高、任务重:

本工程结构较复杂,跨越高速公路,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控制难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

3.3施工难度大:

本合同段跨线桥主桥设计为(36+60+36)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梁跨越青银高速公路施工,施工难度增大。

由于青银高速公路车流量比较大,要始终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

我部将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配备足够、得力的技术人员,克服各种不利条件,以饱满的精神,拼搏、求实的工作作风,创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程速度,以优良工程为目标,保证顺利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任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主桥总体施工计划

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现浇箱梁施工队

 

 

2、总体施工计划

桩基础施工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3月10日;

承台施工2012年2月17日至2012年3月30日;

墩台施工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

现浇箱梁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8月15日。

第三章总体施工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采用碗扣满堂支架,跨青银高速公路采用门型钢管支架,1.2倍超载预压,厚度15mm国产腹膜竹胶板,模内绑扎钢筋骨架,泵送混凝土两次浇筑成型,预应力两端张拉,真空辅助压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工期要求,拟投入两联支架模板同时施工。

第四章安全控制要点

本项目为跨青银高速公路施工,交通量较大,因此确保高速路交通安全是本项目的一个重点,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体系,是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有力保障。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业主及监理的要求,交通安全控制工作是顺利完成本项工程的一项重点,我们参照按照《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规定和要求设置各种警告、过渡、缓冲、作业和下游过渡终止区标志,施工前我项目部将积极与山东高速集团等各单位协调解决,在主线桥梁开工前,要多利用当地及周边媒体进行通告,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并制定专门的临淄区张皇路拓宽改建工程K21+594.2上跨青银高速大桥交通组织及保畅通安全专项方案(见附件)。

第五章现浇预应力变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本项目主桥设计为跨度(36+60+3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腹板高度与底板厚度采用抛物线渐变;由于工期限制采用双幅同时搭设门式钢管支架(主跨)、碗扣式(边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外模采用15mm厚优质覆膜竹胶板,内模采用竹胶板制作,在梁跨的1/4~1/3处预留天窗人工拆除内模,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腹板混凝土,第二次浇筑顶板、翼板混凝土。

1、支架工程

1.1支架设计

支架上现浇砼箱梁,采用碗扣支架,满堂式设计,支架的设计要求应满足:

1.1.1支架的地基满足承载力要求;

1.1.2上部箱梁砼自重压力下保证支架稳定性;

1.1.3在砼自重及浇筑时产生的水平力保证支架的承载力要求;

1.1.4其它水平荷载作用下支架横向稳定。

(相关计算见附件2支架和跨路门洞受力验算书)

1.2测量放样

1.2.1依据基准控制桩在地基上放出箱梁中心点及纵向轴线控制桩,直线梁段控制桩间距以20m为宜,曲线梁段控制桩间距不宜大于5m。

1.2.2按支架施工方案设计的地基处理宽度,用钢尺从控制桩向纵向轴线两侧放出地基边线控制桩。

地基四周边线距支架外缘距离不宜小于500mm。

1.2.3用白灰线标出地基边线控制桩,确定地基处理范围。

1.2.4用水准仪依据支架施工方案,将地基处理的标高控制线标注在墩台上,墩台间距较大时应适当加密控制桩。

1.3基础处理

支架地基的处理不仅直接影响支架的稳定、梁体底模预留沉降值的大小,而且对防止梁体砼产生裂纹有决定作用,因此支架地基处理必须坚实。

1.3.1正常段基础处理:

搭设支架前先清除表土,在清除表土的基础上做15cm的5%的灰土,最后浇筑15cm厚C25混凝土。

浇注混凝土时控制横坡使之形成双面坡让支架底部的水顺利排到两侧的排水沟中,浇注混凝土时填筑宽度较支架两侧各加宽1.0m,在支架外侧挖宽度约1.0米的浅碟式排水沟。

1.3.2在原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要求,不进行特殊处理。

1.3.3承台基坑处理:

基坑采用建筑碎渣分层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度90%以上,夯实至地面标高后,顶部铺设15-20㎝厚C25砼。

1.3.4高速公路边坡处理:

与济青高速公路连接处,根据支架布设间距精确放样、开台阶夯实、顶部浇筑25cm砼,侧面浇筑25cm宽C25砼,避免地基承载力差异引起支架的不均匀沉降。

支架搭设时设方木,施工完毕,拆除砼,恢复高速公路边坡,如图1.3-1所示。

 

高速公路路面

边坡

20cm宽砼

 

25cm厚砼

图1.3-1

1.3.5中央分隔带处理:

本方案门洞中支墩为2排D530×12mm的钢管柱,中心间距3.5m,中央分隔带3m,基础宽度1m,基础设置如下图1.3-2,基础下面为路面结构层,地基不需特殊处理,拆除路缘石,支立模板现浇1m高1m宽钢管桩砼基础。

基础设置1m范围

0.75mmm

0.25m

油层

土路肩

基层

基层

图1.3-2

1.3.6高速公路两侧边沟处理:

①浆砌片石边沟:

首先检查边沟下的地基承载力,如果满足要求直接在其上浇筑10cm厚砼;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拆除后按1.3.1进行处理。

②土质边沟:

将基底的淤泥等软弱层挖除换填后,按1.3.1进行处理。

上部结构施工完毕后对边沟进行恢复。

1.3.7地基处理完毕后,按支架搭设要求放样布设10cm×15cm×400cm的方木作为支架底托下垫木,并做好排水系统,以防地基被浸泡。

1.4支架施工

主桥施工采用高速路每侧通行车道搭设门洞,保障高速路正常通行要求;边跨采用WDJ碗扣型满堂支架浇筑。

门洞及支架验算见附件《跨青银高速大桥现浇预应力箱梁支架和跨路门洞受力验算书》。

1.4.1上跨青银高速公路大桥主桥支架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高速公路的通行要求,每侧各设置两个通行车道,净宽不小于7.5m,净高不小于5.2m。

门洞采用1m宽1m高C25砼基础,D530mm的钢管柱作支墩,布置在基础中心,柱顶布置双排焊接36b工字钢作支墩横向枕梁;采用400×400HW型钢作纵向过梁,纵梁全桥横向布置;门洞通行宽度设计7.5m,基础净宽7.8m,每侧设置0.15m宽的安全距离,计算跨度L=7.5+0.15×2+1=8.8m,按9m验算受力及刚度。

①门洞支墩:

中支墩为2排D530×12mm的钢管柱,边支墩为1排,箱梁底板下6根,横向中心距2.2m,两侧翼板各1根,距邻根2.485m,共16根,单根长度4.0m;钢管顶端设600×930mm厚度10mm的钢板,共16块,钢管底端设600×930厚度14mm的钢板16块,预埋在砼基础上;

②门洞纵梁:

40H型钢,底板以下间距0.727m,腹梁位置加密并排2条,翼板下0.9m,底板12.8m范围布20根,两侧翼板共布4根;纵梁边支撑伸出钢柱0.185m,中支撑伸出钢柱1.485m,双柱墩间纵梁型钢焊接,单根长度=8.8+0.53+0.185+1.485=11m,共24根;两侧纵向H钢梁采用标准满焊连接处理;

③门洞枕梁:

双排单层焊接36b工字钢,4根,长18m;

④门洞纵梁横向分布方木:

10×10cm,间距20㎝;底板弧度利用多层方木找出;

⑤牛腿与剪刀撑:

钢管支墩上下端设牛腿。

中支墩之间、同排支墩之间设I10槽钢剪刀撑;两排中支墩之间长度为4.6m,共8根;同排支墩连接钢管长度为4.0m,28根。

1.4.2边跨WDJ碗扣型(φ48×3.5mm)支架满堂布设

①在处理过的地基上横置10cm×15cm的方木后设置底托,垫于碗扣式支架底端。

如果原路面横坡,内外侧高差较大,则需用支架底托进行支架调平,底托支承长度不能大于自身长度的1/3。

②支架:

中横梁两侧各6m范围内采用30cm×60cm×120㎝步距布置(即纵横向间距为30×60cm,竖向步距为120cm);箱室及腹板底均采用60cm×60cm×120㎝步距布置;翼板处采用60cm×90cm×120cm步距布置。

立杆支架底部及顶部均采用0.6m步距,中部采用1.2m步距,支架底部设置扫地横杆。

保证立杆接口交错布置。

为保证支架稳定性,用6m普通钢管和活动扣件搭设剪刀撑,角度控制在30~60°之间。

纵向剪刀撑设置6道,即每道箱梁腹板处和支架最外排各1道,横向剪刀撑1.8m设置一道;每根钢管至少保证四个卡子与立杆连接,剪刀撑用单根钢管长度不够时,用钢管连接,每个连接处不得少于两个卡子。

③剪刀撑设置原则:

a、地基地形有台阶处,b、局部应力集中处。

c、剪刀撑布置要上到顶、下到底d、桥面纵坡较大时必须增加纵向剪刀撑,以确保上部砼施工时支架的稳定。

④根据设计的支架高度及布局,由专人负责检查合格后在支架支撑柱可调座上纵向铺设I12工字钢,工字钢上横桥方向铺设10×10方木,间距40cm(横梁处为30cm)。

1.4.3支架布置见图1.4-1、图1.4-2和1.4-3

1.4-1图中单位为cm

图1.4-2图中单位为cm

 

木锲

 

图1.4-3支架斜侧剖面示意图

1.5支架预压

支架预压门洞及支架搭设完成后需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在加载前、加载中要对模板、支架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卸载后还要对支架模板的变形恢复情况进行观测,卸载时按照均值卸载按两次卸完,分别为满荷的60%。

1.5.1布点初测:

加载前需对支架基础顶、支架底和底模顶进行标高布点测量,观测点布置在地面以及模板底的方木上,以四分之一跨度为纵距,三分之一梁底宽度为横距分别设置观测点。

测量点设在支点、梁跨的1/6、1/3、1/2、2/3和5/6处,横向均设3点位。

1.5.2加载卸载顺序:

为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保证预压效果,不考虑进行整联等载预压,实行分跨超载预压。

按照梁体荷载的120%逐跨进行加载,预压荷载分期加到支架顶部,加载卸载顺序为:

按预压荷载总重的0→50%→75%→100%→120%→60%→0进行分期加载及分期卸载,并测得各级荷载下的测点的变形值。

1.5.3沉降观测:

预压观测48小时(观测时间以沉降稳定为准),加载完成后每2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即为趋于稳定,改为每6小时观测一次,沉降稳定48小时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即可进行卸载。

第一次卸载后停4~6小时,观测2次。

第二次卸载后24小时内进行4次观侧,观测时要注意地基变化。

1.5.4预压成果分析: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变形量并绘制支架变形曲线,然后分析计算出支架、方木及模板的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根据支架卸载后的恢复情况计算出地基沉降量,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再考虑梁张拉起拱量(3mm~10mm),进行调整模板预拱度,以确保达到梁体的设计线形。

1.5.5预拱度计算:

公式为f=f1+f2+f3,其中f1:

地基弹性变形,f2:

支架弹性变形,f3:

梁体挠度(设计结构本身不设预拱度)。

底模安装前先安装好支座,另考虑预拱度设置及模板调整。

预拱度最大值设置在梁的跨中位置,并按抛物线进行分配,算得各点的预拱度值后,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置进行调整、加固。

2、模板工程

2.1底模

模板采用国产高强覆膜竹胶板,厚度15mm,尺寸1.22m×2.44m,表面光滑。

支架搭设好后在支架纵向铺设的10cm×15cm方木(或I12工字钢)上横向铺设10cm×10cm的方木,间距40cm(横梁前后6m范围为30cm),对所用方木尺寸严格把关。

用两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对误差大于3mm者进行调整。

宽度随桥梁宽而定。

预压结束后,放出梁的中心和两外缘特征点然后铺设模板以保证砼成型后的外观质量。

模板铺设前用手电钻在模板上打眼,然后依据底模安装方案用铁钉将模板固定在方木上,接缝采用填塞密封胶条进行处理。

模板底部设排渣口,尺寸20cm×20cm,以便派出杂物。

排渣口设在标高最低处,跨度大、钢筋密时应多设几处,砼浇筑前将原板复位粘牢。

方木及模板验算见《跨青银高速大桥现浇预应力箱梁支架和跨路门洞受力验算书》。

2.2侧模

采用10cm×10cm的方木制作成符合设计的几何框架,间距40cm(横梁处为30cm)。

面板采用国产腹膜竹胶板,接缝采用填塞密封胶条进行处理。

端部模板制作时应准确量测各部尺寸。

侧模立好后设水平撑、剪刀撑,以保持模板的稳定。

制作中复核模板曲率、高程,通过调整以符合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调整后应做到板面平整光洁,曲线顺适流畅,以使砼表面整洁美观。

模板拼装时,必须对缝平整,底板与腹板结合部,为防止漏浆采用“底包侧”方式,并加垫“L”型橡皮垫;腹板与翼板结合部采用“腹顶翼”方式,防止浇筑过程中,因受扰动而造成漏浆。

为了增加混凝土成形后外观质量,防止雨水对成品箱梁的污染,在翼板模板内侧加设滴水槽,用半径为20mm的装饰半圆条制作,拆模时随模板一起拆除。

如图2.2-1

图2.2-1翼板滴水槽示意图

2.3内模

2.3.1内膜板采用厚度15mm竹胶板,采用10cm×10cm方木作为背带,Φ4.8cm钢管作为支撑,在钢筋加工场地拼装试验,箱梁内组装。

由于箱梁分两次浇注成型,内模也分成两次拼装,第一次浇注至翼板与腹板接缝处下缘,高出腹板2cm,待混凝土终凝后再凿毛支立顶部模板,同时拆除下部模板,绑扎顶板钢筋进行第二次浇注。

2.3.2第一次浇注时,其下部内侧模板背带采用10cm×10cm方木,中间用Φ48mm钢管横向支撑,上下钢管间距30cm左右,间距均分内断面宽度(如图所示2.3-1)钢管支架纵向间距80cm。

待混凝土终凝并达到足够强度后拆除下部内侧模,再支立上部内模。

上部内模背带依然采用10cm×10cm方木,使用顶托进行固定支撑。

此设计充分考虑了因箱室高度地造成模板加工、砼施工、内模安装、内模拆除困难,在模板拆除时,只需从箱梁预留人孔中进入将支撑内膜的顶托拆除,内模及模板靠自身重量落下,人工拆除,简单易便,便于操作。

内模设计框架如图2.3-1及图2.3-2:

图2.3-1芯模设计图

图2.3-2芯模设计图

2.3.3施工注意事项:

①为浇筑底板砼及便于拆模,人孔预留在顶板1/5~1/4跨径处开,50cm×80cm长方形,人孔周围加Φ16环形钢筋,最后封闭时按原设计钢筋设置并与断开的钢筋焊接。

②防止模板上浮措施:

此芯模为无底内模施工工艺,浇筑腹板混凝土时必须减慢浇筑速度,对称浇筑,防止砼自芯模底拱出、钢模上浮和移动。

2.4封头模板

采用木模板,木模板厚1.5cm,纵肋采用15cm×10cm方木,使其刚度大,拆装方便,以利周转。

立模时位置角度准确,保证锚垫板与钢绞线方向垂直。

2.5支座安装

2.5.1安装前对支座垫板进行复测,标高控制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出现偏差的采用钢板调整。

2.5.2全面检查支座,查看零件是否齐全,滑动支座检查滑动面是否准确,安装前用棉纱仔细擦洗相对滑动面,然后涂抹硅脂胶。

2.5.3支座与桥梁上下部构造的连接方式采用预埋螺栓连接,预埋螺栓的平面位置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可靠锚固。

2.5.4在支座位置预留开口,支座就位后模板间隙用砂子填满,加水挤密,防止漏浆;泄水管采用PVC管装砂预埋,装砂后两端用胶带封堵严密,用铁丝固定在翼板钢筋上,用油腻封堵与模板接触面周圈,防止漏浆。

3、钢筋工程

3.1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否则不得进场使用,进场的钢筋按技术规范要求分批取样进行试验,所有试验均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试验室进行;当钢筋直径大于12mm时应作机械性能和可焊性试验,试验标准均按技术规范执行。

钢筋进场要放在离地面30cm以上的台座上,避免锈蚀和污染。

3.2上部构造使用钢筋,每种半成品钢筋应分类挂牌存放。

钢筋加工场内进行调直、下料,现场绑扎焊接成型。

现场钢筋焊接时应采用小木板隔离竹胶板,防止烧坏模板;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其强度满足要求,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为使桥面和底板的上下层钢筋位置正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用Ф14钢筋做成[或Ι字型架立筋进行焊接;为防止钢筋发生人踩变形,应将绑扎好的钢筋上辅以木板,人在木板上行走。

张拉端除将螺旋筋与锚垫板点焊连接。

3.3因各种钢筋以及预应力束之间的相互交叉,钢筋绑扎时应注意各层钢筋绑扎的先后次序,尽量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钢筋焊接工作应必须在安放预应力束之前完成。

以后安放的通长钢筋可采用搭接绑扎。

必须使用电焊焊接时,地线应联接牢固,尽量接近焊接点,要有专人现场检查。

3.4钢筋施工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施工内容:

底板、腹(肋)板、横梁钢筋入模绑扎成型,同时穿插进行钢束入模定位。

第二次施工内容:

内模就位后,桥面板、翼板钢筋入模绑扎成型,并准确设置伸缩缝、护栏钢筋和泄水孔管等各种预埋件。

3.5注意事项和采取的相应措施

3.5.1箱梁在吊放钢筋之前,先将模板覆盖土工布或垫方木,以防钢筋刮伤模板。

3.5.2底板混凝土灌注前对底板钢筋进行检查,检查塑料垫块是否移动,钢筋保护层是否满足要求,箱梁底板厚度能否满足。

3.5.3检查波纹管是否变形,是否有破损之处。

3.5.4焊接钢筋骨架时,采取措施,防止烫伤模板,且避免焊渣的污染。

3.5.5在钢筋施工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前,用高压水冲洗底板,保证梁底光洁。

4、混凝土工程

4.1上部现浇砼的质量目标

对上部现浇砼的浇注成果总的要求是,应达到“内实、外光、均质”的质量目标。

具体质量目标要求为:

4.1.1强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一定的富余系数。

4.1.2全部梁体均质等强,无任何缺陷,特别是梁体关键部位(预应力张拉端,横梁、支座处等)。

4.1.3梁体砼外露面保证光洁、平整、美观。

4.1.4垂直和水平工作缝要处理得完美,几乎用肉眼看不出。

4.2现浇砼主要设备配置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拌和站

HZS150

1

拌和站

HZS150

1

商品站备用

砼运输车

10M3

8

砼泵车

47米

3

其中1台备用

发电机

200KW

1

振捣棒

40

4.3砼的浇筑顺序

4.3.1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

水平方向两台泵车从主墩处开始向两侧浇筑;竖直方向第一次浇筑底板、横梁、腹板,其中腹板浇筑至翼板交界处,高出2cm;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

要求各阶段混凝土一次浇完,采用先横梁,后纵梁、腹板、底板,最后翼板、顶板的浇筑顺序。

4.3.2两次浇筑的理由:

①梁体高度较高(主墩处箱体高度3.8米),两次浇筑有利于芯模模板加工、安装、加固、拆除,并且有利于控制底板厚度,防止芯模上浮;②施工队有这方面的施工经验,施工工艺成熟;③施工缝留在腹板与翼板交接处,且使一次浇筑砼高出腹板2cm,施工缝不会影响外观及强度;④由于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数量减少,箱体开口,有利于砼水化热排放,有利于减少砼温度裂缝;⑤能减少砼对底模及侧模的压力,减少模板及支架局部变形;⑥两次浇筑有利于砼浇筑前底板清理。

4.4砼的拌和及运输

4.4.1砼采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拌和时试验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砂石料、供水、外加剂采用全电子自动控制系统按配合比加入,所有计量系统由工地试验室定期检查调试以保证符合规范要求。

4.4.2按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的上料程序和拌合时间,经常测试混凝土坍落度,砼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2~15cm之间,拌和坍落度控制在14~16cm之间。

4.4.3混凝土用砼搅拌运输车运送,控制砼运输时间。

4.5混凝土入模

对入模混凝土的要求:

采用泵车泵送砼,泵车配备三台,其中一台备用,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各肋(腹)板内平衡下料避免支架偏心受压,下层混凝土未振捣密实,严禁再下混凝土。

4.5.1浇筑砼时要有专人指挥,有专业人员负责指挥泵车移动下料管口,保证浇注层的均匀性。

4.5.2混凝土入模顺序:

混凝土纵向入模自低处开始向高处或梁端向跨中进行,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先浇筑底板,约浇筑10m后,再浇筑腹板;分层浇筑时二次间隔时间控制以第一次浇筑砼不初凝为上限,振捣时振动棒适当插入第一次浇筑的砼,使第二次浇筑砼有良好结合。

4.5.3对箱梁横梁、端梁、支座处钢筋密集,砼粗骨料不易进入,采用人工布料,注意观察。

4.6施工缝处理

4.6.1施工缝凿毛、钢筋除污时混凝土初凝后,随时观察现场情况而定。

4.6.2应人工进行凿毛,凿毛时不得损坏预应力孔道。

4.6.3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软弱层。

4.6.4经过凿毛的混凝土表面,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不积水。

4.6.5凿毛后应进行彻底清理并不得将垃圾清理到箱内。

4.6.6第一次浇筑时接缝预留情况:

从翼板与腹板接缝处用2~3cm木条加高,混凝土浇至木条顶部;浇注完成后凿毛处理,可以解决模板接缝处的混凝土漏浆问题。

4.7混凝土的振捣、收面及养生

混凝土振捣以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捣器相互结合的方法,底板、肋(腹)板用插入式振动棒震动,顶板先用插入式振动棒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以平板振动器为主;顶面收面时采用振动梁,保证顶面平整度。

4.7.1振动棒插入间距在30cm左右,注意不能接模板、钢筋和钢束,砼振捣至密实为止,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箱梁端部、横梁处钢筋密集下料困难,注意观察;在箱梁底板及倒角处用φ35mm振捣棒振捣。

4.7.2为确保质量采用分工负责、个人挂牌制,建立奖优罚劣的制度。

4.7.3施工前要备有使用数量1.2倍的振捣器备用。

振捣器和电源插座均有明显编号标记,并安装触电保护器。

4.7.4砼浇筑完成后,表面采用真空吸浆泵机吸浆后进行整平、压实、二次收浆及养护。

按预埋Ф16标高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