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847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速器课程设计.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速器课程设计.doc

目录

一、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2

1、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2

2、变速器传动方案及简图·····················2

3、倒档的布置方案···························3

二、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主要零件的设计·······4

1、变速器的主要参数选择·····················4

2、齿轮参数·································5

3、各档传动比及其齿轮齿数的确定·············6

4、轮的受力和强度校核·······················8

三、轴和轴承的设计与校核······················12

1、轴的工艺要求····························12

2、轴的设计································12

3、轴的校核································13

4、轴承的选择和校核························17

一.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

(一)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

变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

矩和转速,使汽车具有适合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器具有倒档和空档。

在有动力输出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

对变速器的主要要求是:

1.应保证汽车具有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

在汽车整体设计时,根据汽车载重量、发动机参数及汽车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变速器档数及传动比,来满足这一要求。

2.工作可靠,操纵轻便。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内不应有自动跳档、乱档、换档冲击等现象的发生。

为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操纵轻便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这可通过采用同步器和预选气动换档或自动、半自动换档来实现。

3.重量轻、体积小。

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参数是变速器的中心距。

选用优质钢材,采用合理的热处理,设计合适的齿形,提高齿轮精度以及选用圆锥滚柱轴承可以减小中心距。

4.传动效率高。

为减小齿轮的啮合损失,应有直接档。

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和安装质量,采用适当的润滑油都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噪声小。

采用斜齿轮传动及选择合理的变位系数,提高制造精度和安装刚性可减小齿轮的噪声。

(二)变速器传动方案及简图

下图a所示方案,除一,倒档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档外,其余各档为常啮合齿轮传动。

下图b、c、d所示方案的各前进档,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下图d所示方案中的倒档和超速档安装在位于变速器后部的副箱体内,这样布置除可以提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外,还可以在不需要超速档的条件下,很容易形成一个只有四个前进档的变速器。

中间轴式五档变速器传动方案

(三)、倒档的布置方案

下图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

下图b所示方案的优点是换倒挡时利用了中间轴上的一挡齿轮,因而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

但换挡时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使换挡困难下图c所示方案能获得较大的倒挡传动比,缺点是换挡程序不合理。

下图d所示方案针对前者的缺点做了修改,因而取代了下图c所示方案。

图下图e所示方案是将中间轴上的一,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将其齿宽加长。

下图f所示方案适用于全部齿轮副均为常啮合齿轮,换挡更为轻便。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有的货车倒挡传动采用下图g所示方案。

其缺点是一,倒挡须各用一根变速器拨叉轴,致使变速器上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些。

因为变速器在一挡和倒挡工作时有较大的力,所以无论是两轴式变速器还是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低档与倒挡,都应当布置在在靠近轴的支承处,以减少轴的变形,保证齿轮重合度下降不多,然后按照从低档到高挡顺序布置各挡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容易装配。

倒挡的传动比虽然与一挡的传动比接近,但因为使用倒挡的时间非常短,从这点出发有些方案将一挡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处。

本设计选用下图f的布置方案

变速器倒档传动方案

二、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主要零件的设计

(一)变速器主要参数

考虑到车的最高车速只有75km/h,所以本变速器选择6档设计。

设计要求的数据有:

载货量:

6t最大总质量:

11t最高车速:

75km/h

比功率:

10kw·t-1比转矩:

33N·m·t-1

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得:

最大功率:

==120

最大转矩:

=380

发动机的转速3800

最高档一般为直接档=1,取车轮半径选用=509mm

取主减速器的传动比为:

=9

变速器的各挡传动比为:

1

2

3

4

5

6

倒档

8.795

5.566

3.29

2.108

1.54

1

8.18

二、中心距

中心距对变速器的尺寸及质量有直接影响,所选的中心距、应能保证齿轮的

强度。

根据经验公式初定:

式中KA----中心距系数。

对轿车,KA=8.9~9.3;对货车,KA=8.6~9.6;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为变速器一档传动比为变速器传动效率,

取96%

取代入数据求得:

三、轴向尺寸

变速器的横向外形尺寸,可根据齿轮直径以及倒档中间齿轮和换档机构的

布置初步确定。

轿车四档变速器壳体的轴向尺寸3.0~3.4A。

货车变速器壳体的轴向尺寸与

档数有关:

四档(2.2~2.7)A

五档(2.7~3.0)A

六档(3.2~3.5)A

当变速器选用常啮合齿轮对数和同步器多时,中心距系数KA应取给出系数

的上限。

为方便A取整,得壳体的轴向尺寸是变速器壳体的最终轴向

尺寸应由变速器总图的结构尺寸链确定。

 

(二)、齿轮参数

(1)齿轮模数

根据最大质量在6.0~14t的货车变速器齿轮的法向模数为3.5~4.5选取

(2)压力角α、螺旋角β和齿宽b

压力角选取国家规定的标准压力角

螺旋角根据货车变速器的可选范围为选取

齿轮的根据斜齿轮的取则

(三)、各档传动比及其齿轮齿数的确定

在初选了中心距、齿轮的模数和螺旋角后,可根据预先确定的变速器档数、

传动比和结构方案来分配各档齿轮的齿数。

下面结

合本设计来说明分配各档齿数的方法。

1.确定一档齿轮的齿数

一档传动比

(2-1)

为了确定Z9和Z10的齿数,

先求其齿数和:

(2-2)

其中A=100.52mm、;故五档变速器示意图

有。

中间轴上一档的齿轮的齿数可在12~17之间选用,现选用则

上面根据初选的A及计算出的不是整数,将其调整为整数后,这时应

从及齿轮变位系数反过来计算中心距A,再以这个修正后的中心距作为以

后计算的依据。

这里修正为51则由式(2-2)反推得A=102mm。

2、确定常啮合齿轮副的齿数

由式(2-1)求出常啮合齿轮的传动比(2-3)

代入数据得:

而常啮合齿轮传动齿轮的中心距与一挡齿轮的中心距相等,即:

(2-4)

解方程(2-3)和(2-4)并取整得

3、确定其他挡位齿轮的齿数

二挡传动比由于各挡齿轮选取同样的模数,故有:

(2-5)

(2-6)

由式(2-5)和式(2-6)代入数据解方程并取整得:

用同上面的方法可以算出:

三挡:

四挡:

五档:

4、确定倒档齿轮的齿数

一般情况下,倒档传动比与一档传动比较为接近,在本设计中倒档传动比取

3.7。

中间轴上倒档传动齿轮的齿数比一档主动齿轮10略小,取。

而通常情况下,倒档轴齿轮取21~23,此处取=23。

可计算出。

故可得出中间轴与倒档轴的中心距

而倒档轴与第二轴的中心距:

5、齿轮变位

为计算方便一档、二档和倒档的主从动齿轮变位系数统一选1.0和-1.0,其他档位统一选0.2和-0.2

六、各档齿轮的参数设计(下列各式中:

齿形角为、齿顶高系数为1.0、c径向间隙系数为0.25m、r齿顶圆半径为0.38m、为变位系数、d分度圆直径、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其中右上角标有如“”“”分别表示主动轮和从动轮)

由公式:

、、、、、分别代入数据可以求得各档齿轮主、从动齿轮参数如下(单位mm):

一档:

二档:

三档:

四档:

五档:

倒档:

(四)、齿轮的受力和强度校核

1、各档齿轮受力:

(1)对于直齿轮:

对于斜齿轮:

式中T为转矩,d为分度圆直径,为压力角,为螺旋角

故对于一档主动齿轮:

一档从动齿轮:

二档主动齿轮:

二档从动齿轮:

三档主动齿轮:

三档从动齿轮:

四档主动齿轮:

四档从动齿轮:

五档主动齿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