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docx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认知:
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运用:
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2.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难点】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
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请同学们考虑:
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
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补充)
这个成语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
〈新课讲授〉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看教材第80页漫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
”
学生讨论:
什么是现象?
什么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
“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
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
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
不能把真象当做正确的来认识,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来认识。
查一查:
成语“声东击西”指的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
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亦同属此理。
(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生活情境: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
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请根据我们所学的哲学原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本质。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案例:
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体,都在绕着地球转动。
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欧洲统治了1000多年,直到后来经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长期观测、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才第一次透过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本质和规律。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一)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教师过渡: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
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
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必须全面地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地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说一说:
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第83页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
为什么?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案例分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往东方的一个地方去,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于是他就让马车停下来,走到跟前去问他们:
“小朋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
”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
“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
”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
“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
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
“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
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
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
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俩小孩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说法谁是谁非了。
分析思考:
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近一些?
是不是仅凭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就能得出结论呢?
教师归纳总结:
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一)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1)上课时,好友小丁邀你去网吧玩游戏。
(2)朋友请你吃糖(实际是软性毒品),并帮他贩卖。
(3)有人向你出售黄色书刊。
(4)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5)星期六,朋友邀你搓麻将赌博。
(6)有人向你散发“传销”材料,并邀你加入。
(7)一位学生的母亲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网吧是个谜潭,网聊、网恋就像两条毒蛇一样,缠住了我们的孩子。
”
(8)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王某说:
“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
”
请学生分析讨论:
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
与朋友交往的标准是什么?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性?
(二)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一)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
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二)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名言赏析: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
分析说明:
毛泽东的这句话包含有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也是本质的表现,但它却是对本质的歪曲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识别假象,提高透过假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假象,说明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识别假象。
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设置教学情境:
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
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不良诱惑(略)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1)避开诱因。
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2)学会拒绝。
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3)联想后果。
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
(5)专时专用。
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
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
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7)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
如:
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
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等等。
◆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4.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案例分析:
古堡擒凶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
近百年来,这座古堡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遭难的事件。
凶手是谁?
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伤迹,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
著名探险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
人们“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解,连警方也束手无策。
于是贴出布告用一万卢比重金招贤。
几年后,来了位叫比特利克的老人声称能破此案。
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渔网。
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麻醉药,放进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了大铁箱,手里紧握渔网。
午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比特利克却不慌不忙地收紧了渔网,说:
“凶手在此!
”网内竟是一种奇怪的红蝙蝠。
原来,它长着像刚针一样的嘴,扎入人脑,专吮脑汁,致人死亡。
一位老人怎么如此神通广大?
这个比特利克原来是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特。
他观察研究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
难怪他胸有成竹,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谜。
请问:
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明确了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上。
另外,我们还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1.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
板书设计:
透过现象
认识本质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与明辨是非
1.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2.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
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
2.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1.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
2.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3.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
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哲理与人生故事
1.数控机床上的闪亮坐标
——记石家庄市职教中心优秀毕业生张喜江
张喜江是石家庄市职教中心首批数控机床专业的毕业生。
1996年中专毕业后被安排在天同集团石家庄拖拉机厂实习,后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和一名名副其实的掌握高新技术的操作人才。
2004年因工作业绩突出调入母校任教后,两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数控大赛并两次获得第一名。
目前已取得机械制造本科毕业证书。
2006年5月,被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12月,被河北省总工会授予“河北省五一奖章”;2007年3月,被国家劳动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2007年4月,被石家庄市委授予“石家庄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7年7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辞职学习数控技术
1991年至1995年,张喜江在市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负责维修BB机。
一次,一位同事在维修BB机的芯片时,不小心将正在操作中的SMD自动焊接机(简单的数控设备)碰坏。
公司千方百计找来一位日本的维修人员,每小时维修费要80元,成本非常高。
张喜江想到,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从此,他下定决心学习数控技术。
从零开始谈何容易?
他顶着压力毅然辞职,从此开始了漫漫的自学路。
做好一名数控机床操作技师不仅需要技术娴熟,而且对计算机、电信、数学、英语等知识都要求颇高,这也是数控人才缺少的原因之一。
为了掌握这门技术,1995年,张喜江进入石家庄市职教中心数控专业学习,同时考取了市职工大学夜大专科计算机应用专业,他把学到的Qbasic语言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编写了多种槽轮的四轴联动加工程序;利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以及高中水平的英语知识,于1998年开始自学CAM软件。
2004年又自学考取了河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
外国客户竖起大拇指
1998年,张喜江刚刚来到拖拉机厂机电中心工作一年。
当时CAM软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因为与学习这个软件有关的唯一资料就是一本300多页全英文的说明书。
他借来中英文词典,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逐字逐句翻译,理解后上机操作,遇到想不通的问题就向厂里的高级工程师请教。
那一年,厂里选拔出20名老职工,组织学习CAM软件,张喜江不在被选之列。
但是,每次上课,他都主动去旁听。
最终,其他人都没能坚持下来,只剩下他自己。
他把学到的软件中有关造型、编程技术与工作中的工艺加工经验有机结合,在数控加工技术上又有了提高。
2002年,瑞典一家企业要加工一种“粉碎机刀座”,该产品需要在“5轴加工中心”机床上才能完成,加工成本非常高,瑞典客户找了多家企业均无法完成,张喜江在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后,利用CAM软件对此零件造型、编程、工装设计,仅用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加工任务,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都很高,让瑞典客户竖起了大拇指。
希望培养更多数控人才
2004年,张喜江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选到石家庄市职教中心教授数控机床操作技术。
这一年,他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亲眼看到两起因刀具跟工件不正常接触造成的“撞车事故”,数控机床价格昂贵、精度高、切削速度快,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造成严重事故,轻则刀具损坏、工件报废、重则使机床丧失精度、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他感到很痛心,也意识到普及安全操作的紧迫性。
大赛结束后,他对数控教学和市场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数控技术工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主要停留在责任心和态度方面。
针对现状,他提出要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和编程习惯,使安全规范操作成为一种像骑自行车那样的条件反射。
2004年至2006年,他执教的两年内,没有发生过一起学生操作失误而造成“撞车”的事故。
张喜江在言谈中经常会打比方,他说,这是在教学中养成的习惯,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领会。
他说,我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现在的理想就是培养出更多、更出色的数控机床加工人才,让数控技术遍地开花。
启示:
张喜江的成功反映出所有优秀职教毕业生的共同特质:
积极上进、踏实肯干、勤于思考、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对工作满腔热忱。
一个人拥有这样的特质,永远不会失业,一定能够成功。
2.孝老爱亲的好少年
——记辽宁省道德小模范、沈阳市147中学学生马鹏飞
马鹏飞人物小传
马鹏飞同学现在沈阳市147中学读书。
1995年,马鹏飞出生后,妈妈弃他而去,紧接着身负重病的父亲不堪重负也离开了这个家,奶奶成了小鹏飞唯一的亲人。
5岁那年,身患糖尿病的奶奶又得了糖尿病合并症,导致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
从此,小鹏飞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奶奶,并一直坚持至今。
小鹏飞在学校里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他照顾奶奶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逐渐传开了。
2008年5月,省文明办、省共青团、省妇联、省教育厅联合授予他“辽宁省道德小模范”称号,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推荐他作为“感动校园好少年”的候选人和沈阳市文明学生,今年又推荐他为全国道德小模范候选人。
感人事迹
每天早上5点钟准时起床,先烧两壶开水,晾成温水,再灌到暖壶里,留着给奶奶白天喝。
然后照顾奶奶穿衣服、洗漱、打针、吃药,接着做饭,不仅要做出早上的饭,还要把奶奶中午的饭菜做好,收拾好碗筷后才去上学……
你能相信吗?
这是一个14岁孩子的每日“晨曲”,九年如一日。
家里的一日三餐他要心中有谱,每日的开销他得精打细算,市场的菜价、粮油价、肉价……所有当家大人该做的该知的他都一清二楚,虽然只有14岁,可他却已经当了九年的家。
小鹏飞7岁那年,奶奶得了肺炎,高烧不退。
再加上糖尿病的加重,奶奶躺在床上觉得天旋地转。
小鹏飞穿过车辆如梭的马路,一次一次地给奶奶去药房买药。
到了晚上,奶奶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喘不上来气,奶奶意识有些不清了,大小便失禁。
幼小的鹏飞为奶奶脱下脏衣服,一点一点地用温水擦干净奶奶的身子,又为奶奶擦上爽身粉,换上干净的衣服,看着奶奶安静下来,小鹏飞又将奶奶换下的脏衣服用稚嫩的小手一点、一点地洗净。
面对孝顺、懂事的孙子,奶奶心疼地哭了。
小鹏飞一边给奶奶擦着眼泪一边故意逗奶奶说:
“奶奶不是臭奶奶了,奶奶变成香奶奶了!
”小小的鹏飞成了绝望中的奶奶最开心的精神支柱。
每当奶奶过生日、过节时,小鹏飞都要挤出些钱给奶奶做点好吃的。
去年他从电视里学会了红烧鲤鱼菜的做法,他学着给奶奶做起了这道菜。
还给这道菜起了个漂亮的名字叫“马家传统红烧大鲤鱼”。
吃饭时,他将大块鱼夹在小碗里,弄得碎碎的,一点一点地挑出里面的刺,喂奶奶吃。
还嘱咐奶奶:
“慢慢吃,小心刺,别扎着!
”就这样小鹏飞一点一点地摘着刺,一点一点地喂着奶奶,直到奶奶吃完饭他才肯吃。
奶奶让他吃鱼,他却只吃里面的姜和葱,用鱼汁儿拌饭,把剩下的大块鱼肉留给奶奶下顿吃。
平时吃饭时,他也是将菜里仅有的几块肉夹给奶奶吃。
奶奶让他吃,他却说:
“奶奶,我吃肉的日子在后头呢?
我将来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挣很多钱,让奶奶天天吃肉,吃个够!
”
启示:
“百善孝为先”。
马鹏飞,一个不到14岁的少年,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
他让我们深深地理解了大孝无言,大爱无声的真谛。
选自《中国教育报》2009.6.8.
3.瞎子摸象
从前在古代印度有几个瞎子,都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就让人领着他们到大象那儿去。
瞎子甲高一点,伸手摸到了象的耳朵,便激动地说:
原来大象像一把扇子。
第二个瞎子乙矮一点,一把抱住了象腿,听到甲说大象像一把扇子,马上反驳道:
不对不对,大象像一根柱子。
这时摸到象身的丙慢条斯理地说:
你们说得都不对,大象就像是一堵墙。
拽住尾巴的丁哈哈大大笑起来:
哪里,哪里,大象像根绳子。
被象鼻子卷住的戊气喘吁吁地说:
我觉得,我觉得大象跟一条大蟒蛇一样。
在回去的路上,他们就一直争吵,谁也不让谁,谁都想占上风,谁都想要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
启示:
这个故事比喻只认识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现象与本质,两者不同。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们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4.周正龙“华南虎照片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对外称陕西省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农民周正龙拍到了野生华南虎照片,照片多达70余张,陕西省林业厅经“鉴定”认为照片真实,并奖励了周正龙20000元人民币。
然而,此事却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华南虎照”真伪之辩不绝于耳。
一些网友认为,老虎“表情”过于一致、老虎皮毛过于干净等问题;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专家指出,“科学资料都显示,老虎尤其是野生虎的感觉非常敏锐”。
在陌生生物接近的时候,老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伏下身体,将头放在两只前爪之间,将整个身体压平在地面上。
“压平身体这一行为,一方面可以防止对方发现自己,另一方面也方便采取下一步行动,随时发动攻击或逃走。
这应该可以看做虎在野外遇到其他生物时最常见的行为模式,也是对野外生活的适应性表现。
”可是周正龙所拍照片中的老虎安静坐定的反应,则完全不符合这一常情。
那么,“华南虎照片”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经过公安、监察机关艰苦细致的工作, 2008年9月27日对此事件已经有了明确结果。
经查实,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
启示:
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是非善恶不会黑白分明地贴在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上,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理性分析,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不断提高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5.法军指挥部因一只小猫而毁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交战时,法军有一个旅指挥部设在前线阵地的地下室里,十分隐蔽。
但由于忽视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造成了不应有的惨败局面。
当时,德军一名参谋发现:
每天上午八九点种,总有一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坟包上晒太阳,一连观察几天,都是如此。
此事引起德军司令官的重视,他召集参谋人员进行分析,判断如下:
第一,此猫不是野猫,因为野猫不喜欢白天出来,更不会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出没;第二,猫的栖身处在坟包附近,而周围并无人家,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地下隐蔽的指挥部;第三,据仔细观察,此猫是名贵的波斯品种,而打仗时尚能玩儿这种猫的,决不是下级军官。
此地极可能是一个高级指挥部。
于是,德军集中了六个炮兵营的兵力,对小猫出没之地猛烈轰击,结果法军的一个旅指挥部被彻底摧毁,所有人员均被炸死。
启示:
(1)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
(2)在现实生活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掌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第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已掌握的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由此发现隐藏在里面的内在的联系和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3)德军的正确判断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细节,否则就会酿成大错。
6.九方皋相马
伯乐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相马能手,他的相马技能是天下有名的。
在伯乐暮年之时,有一回秦国国君秦穆公召见他时对他说:
“您的年纪也很大了啊!
在您的后辈人中有谁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