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836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

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

2001年

一、填空题

1、“社会雷达”是传播学者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一种概括。

1957年,学者赖特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

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学说。

1964年,学者鲍尔提出著名的“固执的受众”的观点。

2、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功能主要有经济全球化发展 、政治全球化加速 、文化交流融合全球化 。

3、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称信息环境为虚拟环境英文为Pseudo-environment 。

4、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一般认为应以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大约在19 世纪30 年代。

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三个要点,即媒介即人的延伸 、媒介即讯息 和“热媒介”

与“冷媒介” 。

二、名词解释

1、传播学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符号可以分为信号与象征符,信号具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人类语义性质。

语言是一种包含语音系统和意义系统,以口语为根本渠道,文字为辅助手段,用于人类交际的符号系统,是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其作为从劳动中演化出来的信息传播手段,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非语言传播一般而言指除语言传播外一切交流形式。

严格地说,是具有社会性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地或解释为有目的地发出,被有意识地接受者反馈的,除使用言辞本身以外的人类属性或行动。

其包括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又称副语言,体态符号以及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物体语言符号等。

2、编码和解码

编码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化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解码则是传播对象对接受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编码与解码是传播的基本环节。

在传播的巴克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以及施拉姆德大众传播模式等模式中都有所体现。

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编码与解码行为可以体现社会意识形态斗争,并且受传者在还原具体讯息内容,重建定义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加入新的解读。

霍尔即将自己著作命名为《编码与解码》。

3、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概念由德国传播学者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阐发。

主要观点为: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公开性和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的意见加以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

“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散,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4、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该研究源于20世纪40年代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等分别对广播、报纸、电视进行的调查研究。

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但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脱离媒介内容与生产提供过程,因而无法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关系。

5、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使用“交往”以描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该思想得到我国学者陈力丹的阐发,形成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认为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和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又有其独立和能动性的一面。

该理论要求将精神交往置于人类社会交往大系统中考察,有别于西方尤其是行为主义传播学,能够揭示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结构,揭示人与人传播关系的本质。

三、简答题

1、大众传播理论中的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媒介规范论各自的要点是什么?

有什么不同?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报刊是观点的“自由

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其要点包括1、任何人均有出版自由而不必得到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纸有权批评官吏,且此批评合法。

3、新闻出版不应该受第三者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意见、观点、信仰问题上,真理与“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社会责任理论以美国哈钦斯委员会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为代表,是强调大众媒介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一定的义务的理论。

要点有:

大众传播具很强的公共性,因而传播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必须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制度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自由媒介规范理论在与极权主义斗争中形成,而社会责任理论则是生产高度社会化背景下对前者的修正。

不同之出有: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鼓吹“观点的市场”,而随着媒介垄断程度增高,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因此新理论开始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而非一味主张其自由发布权。

2、前者强调传播者权利,后者则更多地考虑了作为公众的权利。

3、前者只是泛泛谈论意见,思想自由,而未考虑信息生产传播中作为企业的媒体机构为逐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后者深刻认识到这种可能性并赞同从法律,制度与自律等方面加以约束。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它的的提出者是谁?

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在哪里?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并按一定的顺序将之排列,形成了“五W模式”,包括主体、内容、渠道、受众、效果。

这是最早的传播模式之一,属于单向直线模式。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信息传播学者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一个描述传播过程的模式,被称为香农—韦弗模式,也是关于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该模式导入噪音概念,并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作用的认识,但此模式不能完全应用于人类社会传播,因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的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香农—韦弗没有考虑反馈细节,无法说明社会传播的互动特征。

3、“国际传播新秩序”论争的背景、焦点与实质是什么?

背景: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不平衡状况。

二战后,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取得民族解放,但是由于长期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依然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

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要改变受控制局面,必须改变现行不平等的信息传播体制。

焦点:

即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

少数发达国家主张世界信息流通的绝对自由,不受各国政府的人为干预,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在信息生产和流通结构不平等,少数发达国家对传播技术和媒介保持高度垄断的现状下,所谓“自由流通”不过是少数传播大国的特权,因此主张自由首先应表现为对各国各民族传播机会与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实质:

即在世界信息生产流通领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利益主体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渗透的矛盾斗争。

四、论述题

1、试论“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的冲击。

2、试论“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关系。

2002年

一、 填空题

1.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57 年上天,活字印刷术于11 世纪40 年代由中 国人发

明。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 在美国诞生。

2.1958年出版的《ThepassingofTraditionalSociety》是著名社会学者勒纳所著。

施拉姆在1964年出版的《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一书中,全面提出关于第三世界利用大众传播事业促进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战略和建议。

3.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周围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机构团体以及公众的 关系。

4.“有限效果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经验 学派的研究成果中。

5.URL由使用协议、服务器域名 、文件所在服务器目录或路径 、文件名四个部分组成

6.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归为三个方面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

二、 名词解释

1、李普曼

美国重要政治专栏作家,曾任多名美国总统顾问,撰写《自由与新闻》,《公众舆论》等书,提出:

“拟态环境”,这个概念阐述了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和大众传播对现代人行为的影响;“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有强大影响力。

其著作对舆论、宣传等方面的传播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大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被认为是阐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官僚制的现代社会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代表作为丹尼尔`勒纳的《传统社会的消逝》;后现代理论认为70年代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核心社会目标非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和提高生活质量,其由艺术、美学发端,成为广泛的思潮。

代表作是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中国学者何传启等人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继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后,第二次现代化将使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发展中国家则同时面对两大现代化任务。

持批判态度的现代化学者则发展了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等。

现代化理论在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影响深远。

3、卢因

曾在柏林大学任教,二站中前往美国,执教于奥瓦尔大学。

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动力学研究和“场论”的开创者,在二战中对宣传研究基础上,于《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把关人”概念,而被施拉姆认为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

4、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以社会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源泉,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以传播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派。

1941年拉扎斯菲尔德在《论传播中的管理研究和批判研究》中首次提出传播学经验与批判学派的对立。

批判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体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媒介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在方法论上批判学派重定性分析与思辩,在对象上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

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其分支主要有:

政治经济学派,以英国累斯特大学为中心,代表有默多克、格尔丁等;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为中心,代表有霍尔,莫利等;文化帝国主义,以马特拉、席勒等为代表。

5、WWW网站

WWW即wordwideweb又称万维网,是一个基于超文本方式(Hypertext)的信息服务检索工具,由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研制成,将位于全世界Internet网上的不同地点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机地编制在一起,其成功之处在于编制了一套标准的易掌握的超文本开发语言HTML信息资源统一定位格式URL和超文本传送通信协议FTTP。

WWW网站是通向某类万维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系统。

最典型的就是门户网站,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服务类型有电子公告牌、邮箱、社区、游戏、免费网络空间、电子商务平台等。

三、 简答题

1、举例说明“选择性接触”。

“选择性接触”假说指大众传播的受众并非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相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卡兹等人出版的《个人影响》一书中提出制约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四种,其中即包括“选择性接触机制”,其由“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个部分组成。

举例如下:

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的“伊里调查”表明,人们既有的政治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即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的人(由社会经济地位,地理位置等决定)大部分只接触共和党的宣传,支持民主党者亦同。

现代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