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1873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docx

经济学原理图解1010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导论

 

 

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只有把握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和基本的关系。

(3)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1)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个物,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

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够当作商品来交换的,实际上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1)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

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千差万别,创造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

(2)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各种劳动都要还原为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劳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成果也归他私人所有,这种劳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

这个转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各自在商品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进行比较,即进行抽象的过程。

转化能否成功,直接决定具体劳动能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能不能实现。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里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

劳动的数量由劳动时间来衡量。

但决定价值量的不是生产者个别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的劳动,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有简单劳动的能力。

复杂劳动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的劳动,它包含由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

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的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简单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5.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

2、商品的二

因素

3、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第二章劳动价值论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

它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

2、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

但在交换中,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自发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会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价值尺度:

是充当计算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子。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

(2)流通手段:

是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用公式表示就是:

商品—货币—商品。

(3)贮藏手段:

货币推出流通领域,被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

(4)支付手段:

用于清偿债务和支付租金、工资、利息等。

(5)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的舞台上起一般等价物作用,它必须直接以重量计算的贵金属的形态出现。

二、货币

1、货币:

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中逐渐分离出来的。

一般价值形态与扩大价值形态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公式如:

一只绵羊=二把斧子

2、价值形式的发展

2.扩大的价值形态,公式如:

1只绵羊=

=80斤粮食

=60尺布

=2把斧子

=6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3.一般价值形态,公式如:

80斤粮食=

60尺布=

2把斧子=

6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1只绵羊

4.货币价值形态,公式如:

80斤粮食=

60尺布=

2把斧子=

6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6分黄金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

是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用公式表示是: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全部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周转的次数)

5、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因仅仅是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来流通的。

因此,纸币流通是以上述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的一定限度,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

第三章剩余价值论

第四章资本积累理论

第五章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

一、研究对象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社会总资本:

社会再生产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

2、社会总产品:

指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物资资料的总和。

3、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是从宏观方面考察整个社会的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

这里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下一年的生产中如何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形式

①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的规模上不变或简单重复。

它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②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的规模上不断更新和重复,它分外延(增加生产要素的量)与内涵(改善生产要素的质)两种类型。

4、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1)在价值形式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包括:

①已消耗的不变资本的价值;②可变资本的价值;③剩余价值,即为C+V+M.

(2)在实物形式上,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据此,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在部类:

生产资料的生产为第一部类(Ⅰ);消费资料的生产为第二部类(Ⅱ)。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二个理论前提,它为再生产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揭示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全部规律。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图式:

4,000C

+

1,000V+1,000m

=6,000

2,000C

500V+500m

=3,000

假定:

①生产周期为一年,不变资本的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②剩余价值率为100%。

③有机构成不变。

④产品按价值出卖。

⑤没有对外贸易。

2、交换关系

(1)第一部类内部交换。

Ⅰ4,000C在本部类内部交换而得到实现。

(2)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Ⅱ500V+500 m在本部类内部交换而得到实现。

(3)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

Ⅰ1,000V+1,000m与Ⅱ2,000C交换而得到实现。

3、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总额,应等于第二部类消耗掉的不变资本,即:

I(V+m)=ⅡC

(2)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已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之和,即:

I(C+V+m)=IC+ⅡC

(3)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即:

Ⅱ(C+V+m)=I(V+m)+Ⅱ(C+V+m)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1、图式:

(2)社会产品按扩大再和生产要求重新组合

+

4,400C

+

1,100V+500m

=6,000

1,600C

800V+600m

=3,000

9,000

(3)第二年年终产品构成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9,800

2、前提:

积累是扩大生产的前提,因此要使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就要有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新增资本追加到生产中去,而首先又必须要有追加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

这就要求I(V+m)>ⅡC而不等于ⅡC.

3、平衡条件:

(1)Ⅰ(V+m/Z+m/X)=Ⅱ(C+m/Y)……………………………………①

(2)Ⅰ(C+V+m)=Ⅰ(C+m/Y)+Ⅱ(C+m/Y)………………………②

(3)Ⅱ(C+V+m)=Ⅰ(V+m/Z+m/Y)+Ⅱ(V+m/Z+m/Y)……………③

按照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把m分为三部分:

①用于追加不变资本部分(m/Y);②用于追加可变资本的部分(m/Z);③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m/X)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第一年社会产品构成

+

4,000C

+

1,000V+1,000m

=6,000

1,500C

750V+750m

=3,000

(大于)

9,000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是一个客观规律。

但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也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并要受到它的制约。

第七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

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现象。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表现为:

1、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剩余价值的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剧烈爆发,就是经济危机的到来。

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危机周期地反复出现,“就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迭一样。

”(马克思语)从一次危机到另一次危机之间形成一个周期。

周期的发展,从危机阶段开始,一般经过萧条、复苏、高涨、再到危机。

虽然不是每个周期都要经历这些阶段,但危机阶段是所有的周期必然中具有的。

周期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特点如下图:

四、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又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不断猛烈冲击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泥潭的事实,再次宣告: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而且有不断激化的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危机阶段。

特点:

商品大量过剩,找不到销路,物价猛跌,支付手段奇缺,货币市场十分紧张,银行信贷急剧缩减,股票行市跌落,生产,猛烈缩减,工业和商业企业大量破产,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批失业,在业工人的工资被压到最低点,人民生活困苦。

危机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上市的商品量由于资本家销毁存货、关闭企业、缩减生产而减少了,商品供应超过购买力的情况,也逐渐有了改变,这样危机阶段就过度到萧条阶段。

萧条阶段。

特点:

生产停滞、物价跌落、商业萎缩、游资充斥等。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除了降低工人工资,加强劳动强度外,还采用更新固定资本的办法,降低生产费用,已保持其资本,并获得利润。

固定资本的更新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扩大,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和就业人员人数增加,萧条就过渡到复苏阶段。

(*游资就是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过剩借贷资本,表现为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复苏阶段。

特点:

危机以后保存下来的企业已从震动中恢复过来,其特点是:

生产水平逐渐恢复到前一周期所达到的最高点,物价上涨、利润增加,从而推动工业家更加扩大生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复苏就转到高涨。

高涨阶段,也叫“繁荣”阶段。

特点:

生产水平超过前一周期达到最高点。

新的工业社会兴建起来,失业人数减少,物价上涨,商业和投资活跃,信用活动频繁等。

高涨阶段中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相对缩小的矛盾,又尖锐起来,导致新的、更深刻的危机的爆发。

第八章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是货币所有者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家只凭货币资本所有权获得利息。

2、利息:

是职能资本家会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态。

3、利息率:

是利息量和贷出的货币资本的比率,它的最高限度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

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中介人的资本主义企业。

为了经营银行业务而垫支的资本,就是银行资本。

2.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存放款利息的差额,也是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是银行资本所得的平均利润。

五、股份公司、股息和股票价格

1、股份资本:

以发行股票的的方式,集中很多单个资本进行股份联合经营的资本。

2、股份公司的主要组织形式

(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当清偿责任。

(2)股份无限公司:

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

(3)股份两合公司:

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组成的公司。

3、股息:

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分得的收入。

其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股票的价格: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可以有价格,是因为持有股票的人每年可根据企业盈利的情况从股份公司获得一笔利息收入。

股票价格是股息的资本化。

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价格=

股息/利息率

商业信用:

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帐方式买卖商品而发生的信用。

银行信用:

银行以贷款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六、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信用类别:

2、作用:

(1)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促进了利润的平均化;②节省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③促进资本的集中,加速资本的积聚。

(2)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七、资本主义地租

1、地租:

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得到的剥削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2、资本主义地租:

是农业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3、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

用公式表示:

土地价格=

地租

利息率

概念

条件

原因

源泉

级差地租

由于耕种较好的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Ⅰ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土地经营权垄断

农业工人创造的

Ⅱ离市场的远近不同

绝对地租

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

土地私有权垄断

农业工人创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