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9326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36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36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课后练习

第三十六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

题一: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题二: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B.取少量液体

C.稀释浓硫酸D.加热液体

题三: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题四: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题五: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题六: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题七: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3)若用下图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请简述操作步骤。

 

题八: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

(2)下面是利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待集气瓶内充满氧气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已知:

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上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

题九: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30mL水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

C.酸液、碱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

E.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F.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只有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题一十:

指出下图所示各图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⑴A:

倾倒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

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铜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D:

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E: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一十一:

小明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题一十二:

小莉、小晶两位同学用如下两种不同方法,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小莉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溶液]

(1)小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_______和试剂瓶。

(2)小莉实验时应进行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_______、装瓶并贴标签。

[小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3)小晶实验时应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mL(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为lg/cm3)。

(4)若小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5%。

(选填“>”“<”或“=”)

题一十三: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

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

由图1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________(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________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结合生成水。

题一十四: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

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结合成水分子。

由此可见:

得到同一物质,运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能不同。

题一十五:

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进行收集(填写字母标号)。

(5)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判断,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

题一十六: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

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

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则NaOH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______

白色沉淀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取滤液加入________

__________

证明猜想Ⅱ成立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小红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

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

(2)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__;

(3)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

________(填“有”或“没有”);

(4)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计算结果精确至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赏析

题一:

A

详解:

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和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项错误。

题二:

A

详解:

取用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B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绝对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错误;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错误。

题三:

B

详解: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试剂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以免玷污滴管并进一步污染试剂瓶中的药液,A项正确;可使用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但不可给正在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防引起酒精着火伤人,B项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C项正确;洗刷干净的试管,应倒置于试管架上晾干,D项正确。

题四:

C

详解: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若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会导致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A项正确;自来水中含有消毒剂等一些可溶性杂质,若用自来水冲洗胶头滴管,在使用胶头滴管吸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B项正确;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引起酒精着火伤人,C项错误;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D项正确。

题五:

C

详解:

向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时,应采取“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A项中的操作会打破试管底;读量筒内的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让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称量规则,D项错误。

题六:

A

详解: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B项错误;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称量规则,D项错误。

本题只有A项中的操作正确。

题七:

(1)AD(或AE)2KMnO4

K2MnO4+MnO2+O2↑

(2)关闭胶皮管上的弹簧夹,试管内因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压强增大,会把液体压到隔板以下使其不与固体接触,停止反应

(3)先使集气瓶盛满水,然后从a管通入氢气

详解:

(1)实验室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因此发生装置选A,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关闭胶皮管上的弹簧夹,试管内因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压强增大,会把液体压到隔板以下使其不与固体接触,停止反应;(3)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先使集气瓶盛满水,然后从a管通入氢气,随着压强的增大,水会从b管排出,这样即可收集到氢气。

题八:

(1)集气瓶;2H2O2

2H2O+O2↑;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过滤

(2)③②①(3)AD

详解:

(1)仪器a是实验室常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可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可推断出采用的是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由于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实验结束后,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的正确顺序是:

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3)氨气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采用装置D;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要选择装置A。

题九:

ABDF

详解:

用量筒量液时,应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不要用大量筒量取较少的液体,也不要用小量筒分多次量取较多的液体,A项量筒的选择不合理;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目的是防止液体流到漏斗外面,若在过滤时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使滤纸破损,B项中的操作错误;如果不慎将酸液或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项操作正确;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试管中的空气,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D项操作错误;为防止药品的浪费,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加入药品,E项操作正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而不仅只有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F项操作错误。

本题应选ABDF。

题一十:

⑴桌面被腐蚀,盖上瓶塞后会导致试剂瓶中的药品被污染(或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或导致液体飞溅)⑵会导致试管中的液体沸腾喷出(或拇指不小心用力后导致试管从试管夹中脱落而破碎)⑶药品沾到试管壁上⑷读数偏大⑸污染滴管,进一步导致试剂瓶中的试剂被污染

详解:

⑴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应向着手心,试管应稍倾斜,否则将导致桌面被腐蚀,盖上瓶塞后会导致试剂瓶中的药品被污染;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会腐蚀标签;倒入试管中的液体发生飞溅现象等;⑵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手持长柄且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图中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试管中的液体沸腾喷出;或拇指不小心用力后导致试管从试管夹中脱落而破碎;⑶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按照“一横、二送、三慢竖”的步骤进行操作,图中操作会导致药品沾到试管壁上;⑷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⑸用胶头滴管向容器中滴加液体试管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图中操作会污染滴管,进一步导致试剂瓶中的试剂被污染。

题一十一:

AC

详解:

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等,其中的玻璃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A项正确;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0g×6%=3.0g,称量氯化钠时应将氯化钠放在托盘内的纸片上,需水的质量为50g3.0g=47g,水需要用量筒来量取,47g水的体积是47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来量取,B项错误、C项正确;

若烧杯内壁附着有水,相当于所取水的量偏多,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项错误。

题一十二:

(1)玻璃棒

(2)溶解(3)75

(4)>

详解: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试剂瓶等属于玻璃仪器;

(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所需的水,最后在烧杯中进行溶解,配制步骤为: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并贴标签;(3)设需2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式得:

100g×5%=x×20%,解得x=25g,则所需水的质量为:

100g25g=75g,75g水的体积为75mL;(4)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题一十三:

(1)A 离子

(2)氢离子(或H+)和氢氧根离子(或OH)

详解:

(1)由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1可知,该变化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由图1中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知,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由微观示意图2可知,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题一十四:

(1)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合理即可);分子结构不同(或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合理即可);都含有OH

(2)2H2+O2

2H2O;H+和OH

详解:

(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一样;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NaOH和Ca(OH)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图1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模型图、图2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题一十五:

(1)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或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或停止,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NaHCO3+HCl=NaCl+H2O+CO2↑

(3)吸收未反应的CO2(或吸收CO2)

(4)O2 ad

(5)NaOH和Na2CO3(填写名称也可)

详解:

(1)装置A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关闭弹簧夹时,装置A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内,使固

体和液体分离,致使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时,被压入长颈漏斗内的液体进入试管内,使固体和液体接触,开始发生反应。

所以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

可以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2)装置B中的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会生成氧气,氢氧化钠可以将未反应的二氧化碳除去,所以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还可以用装置ad进行收集;(5)固体加水后没有出现气泡,说明固体中不含过氧化钠;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后,会生成气体,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由于所加的氯化钙溶液是足量的,说明溶液中的碳酸钠已被完全除去,根据反应后滤液的pH=12,可以推出原固体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题一十六:

【提出猜想】2NaOH+CO2=Na2CO3+H2O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过量CaCl2溶液

(或BaCl2溶液)

Na2CO3+CaCl2=2NaCl+CaCO3↓

(或Na2CO3+BaCl2=2NaCl+BaCO3↓)

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实验探究2】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避免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而损耗,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3)没有 (4)48%

详解: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放置,易潮解,也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有关的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需要证明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1】为了防止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除去碳酸钠时,只能加入过量的中性溶液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不能加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或Na2CO3+BaCl2=2NaCl+BaCO3↓;将沉淀过滤后,再加入指示剂,如果溶液变色,就说明还含有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2】要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可以通过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体积来进行计算。

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所以不能用水来代替碳酸氢钠溶液;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排出溶液的体积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试管中的气体对测定没有影响;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20mL,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也为220mL,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0L×10-3×1.8g/L=0.396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44

x0.396g

x=0.954g

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