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742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docx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

第三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的三种含义

1、客观存在的用词造句规律

2、语法学

3、语法教材

二、正确认识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1、现代——五四以来的时期

2、白话文——用普通话写的文章

3、典范——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即一般用例而不是个别用例。

 三、如何学习语法

1、掌握分析方法

例如:

我们+小组讨论——我们小组+讨论

2、注意细微差别

例如:

他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打扫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学会综合运用

例如:

图书馆除了公布新书目之外,他们还根据读者要求介

       绍他们需要的书籍。

     四月的杭州,繁花似锦,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第二节词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功能而不是词义。

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

例如:

打仗——战争

     刚才——刚刚

     偶然——偶尔

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括: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七类。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虚词。

虚词包括:

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特殊词类是叹词和象声词。

实词及其运用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

1、  名词 ———   动词、形容词

    不受否定              可受否定

  不受副词修饰         可受副词修饰

例如:

   *不桌子               不休息

   *不下午               不认真

  2、 动词——— 形容词

(1)  能带宾语            不能带宾语

   如:

开汽车     

(2)                       能加“很”

                           如:

很努力

(3)能带时间补语       不能带时间补语

   如:

休息一下               

 

3、特殊名词——方位词

(1)单纯方位词:

上、下、前、后、东、南、西、北、左、右、里、外、中、内、间、旁。

(2)合成方位词:

A、以、之+单纯方位词:

以上、以下、之上、之下等。

B、单纯方位词对举:

左右、内外、前后、上下等。

 (3)方位词的特点

方位词经常附着在其他词语后面,组成表时间、处所等词或短语。

如:

家里、桌子上、长江以南、春节之前…

(4)方位短语 ——定中短语

  如:

长城()以北      长城的北面

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的特点

(1)用作述语时,表示趋向的动作。

例如:

屋里进来了一个人。

(2)在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

例如:

屋里跑出来一个人。

(3)趋向动词A组表客观移动,B组表以说话人为视点,C组综合AB两组,即主客观两方面的动作趋向。

(4)趋向动词还可表“开始”或“继续”。

如:

唱起来,说下去。

5、助动词(能愿动词)

(1)助动词的类别

A、表示主观估量:

能、能够、可能、可、可以、会

B、强调理所当然:

该、应该、应当、要、敢、肯、得

(2)助动词的特点

A、助动词可以作述语。

     如:

这不可能。

B、助动词经常在其他动词前作状语。

      如:

你应该回家了。

C、助动词可以用“X不X”发问。

     如:

你能不能帮助他?

D、助动词可以用“不X不”构成双重否定,A组表示委婉,B组表示强调。

     如:

你不可不去——你不该不去

6、判断动词(是)

(1)判断动词的特点

A、能单独回答问题。

B、用“A是B”表示判断。

(2)“A是B”所表示的含义

A、B等于A: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条大河。

B、B大于A:

老虎是动物。

C、B存在于A:

满山都是红叶。

(二)数词、量词和量词词组

1、数词

(1)基数词:

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两、半。

(2)概数:

基数词+“来、把、几、多、上下、左右”。

如:

十来个人

(3)序数:

“第、初”+基数词。

如:

第五、初八

2、量词

量词的类别

A、物量词(名量词):

个、只、条、张

B、动量词:

次、回、趟、阵、遍

C、时量词:

天、日、周、季、年

3、量词短语

(1)量词短语的类别:

数词+量词

                    代词+量词

                    代词+数词+量词

(2)量词短语的用法:

     名量词+名词

     名量词+形容词

     动词+动量词

     时量词+名词

     动词+时量词

(3)量词短语的特点

A、量词短语可以重叠。

重叠的格式是:

     AA式:

个个    次次

    一AA式:

一个个   一次次

    一A一A式:

一个一个  一次一次

B、重叠的量词短语作主语表示“每一”(如:

门门是优秀),作谓语、定语表示“多”(如:

歌声阵阵,朵朵白云),作状语表示“逐一”(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三)代词的种类和作用

1、代词的类别

(1)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几、怎样、怎么、多少

(2)指示代词:

这、那、各、每、某、其他、其余

(3)人称代词:

我、你、他、咱、您、自己、人家、别人、大家

2、代词的作用

(1)替代:

你认识他吗?

(2)区别:

我要这个,不是那个。

(3)询问:

谁来了?

(4)虚指:

她好像听到什么。

(5)任指:

他什么书都看。

(四)副词的种类和作用

1、副词的类别

(1)程度副词:

很、最、太、极、更、十分、极其、过于、稍微…

(2)范围副词:

都、总、全、只、仅、总共、一共、一概…

(3)时间副词:

正、才、已、刚、马上、立刻、永远、忽然、逐渐、向来…

(4)频率副词:

又、也、再、屡次、始终、仍然、不断、重新…

(5)然否副词:

不、没、未、别、必、必须、一定、未免、的确…

(6)语气副词:

可、却、竟、岂、难道、也许、到底、幸而、居然、或许、大概…

(7)情态副词:

渐渐、独自、擅自、猛然、欣然、百般、互相…

2、副词的作用

 

(1)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2)不和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组合

虚词及其运用

(一)连词

(二)介词

1、性质:

用在别的词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各种语义关系。

2、类别

(1)表示时间、处所和方向的:

在、从、自从、向、朝、沿…

(2)表示方式、手段和依据的:

用、以、凭、为、照(着)、按(照)、依(照)

(3)表示对象和范围的:

把、被、由、叫、让、连、于、给、对(于)、关(于)…

(4)表示原因和目的的:

因、由于、为(了)、为着…

3、介词短语

(1)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如:

向南走

(2)加“的”修饰名词,作定语。

       如:

向南的一面

(3)接在动词或其他词后面,构成介词短语,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

       如:

走向胜利

(三)助词

 1、结构助词

1)的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表领属关系:

我的书

表修饰关系(限制):

崭新的书

         (描写):

打虎的武松

(2)构成“的”字短语

   如:

红的、绿的、开车的、要饭的

2)地

状语的标志

如:

努力地工作

3)得

补语的标志

如:

高兴得很

      跑得满头大汗

2、时态助词

(1)了:

表示动作的完成。

   如:

他昨天动了手术。

我吃了饭就走。

明天我下了班和你一起去。

(2)着:

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如:

操场上进行着比赛。

他戴着一顶草帽。

(3)过:

表示某种经历。

   如:

他到过上海。

他每天吃过早饭去上班。

你去问过老师再说。

3、其他助词

(1)来/把:

用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如:

十来个人。

百把斤米。

(2)第、初:

用在数词前面,表示序数。

    如:

第一。

初三。

(3)们:

用在指人双音节名词后面,表示人群。

如:

同学们。

老师们。

(4)所:

用在及物动词前面,构成“所”字结构。

修饰名词时,名词须是动词的支配对象。

还可构成“为…所”被动结构。

   如:

所见。

所闻。

所关心的人。

所读的书。

为群众所欢迎。

(5)似的:

用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比况。

   如:

花儿似的。

中了头奖似的。

(四)语气词

语气词附着在句子末了,表示全句的语气。

(1)的:

表示确实如此。

  如:

他会修电视机的。

(2)了:

表示事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

如:

他会修电视机了。

(3)吗:

表示疑问。

  如:

他会修电视机吗?

(4)罢了:

表示不过如此。

   如:

他会修电视机罢了。

(5)呢:

表示提请对方注意。

表示疑问。

   如:

他会修电视机呢!

我的帽子呢?

(6)吧:

表示不太肯定。

   如:

他会修电视机吧?

(7)啊:

表示强烈的情感。

   如:

快来啊!

词的兼类和活用

1、词的兼类:

一个词具有两类(或以上)词的语法功能。

   如:

代表——一个人民代表

                         代表人民利益

  又如:

编辑。

报告。

困难。

矛盾。

端正。

丰富。

方便。

红。

 2、词的活用:

由于修辞上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用作乙类词。

   如:

什么都全了,比香港人还“港”哪!

       《收获》是全国所有大型文学刊物中资格最老也曾经是最权威,至今还权威着的一个好刊物。

        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

 第三节短 语                 

短语的性质及其与词的区别

1、什么是短语

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2、短语和词的区别

(1)构成成员不同。

词的构成成员是语素,短语的构成成员是词。

如:

语言——语言文学

(2)意义不同。

词的意义是语素义的融合,短语的意义是词义的综合。

如:

水泥——饭菜

(3)结构松紧程度不同

词的内部关系紧密,不可插入别的成份,短语内部关系较松散,可以扩展,即内部可插入别的成份。

如:

    词                短语

            白菜             白布(白的布)

            小心             小狗(小的狗)

            吃香             吃饭(吃了饭)

短语的结构类别

短语的结构类别可以分为12类:

 1、主谓短语            2、定中短语

 3、状中短语            4、述宾短语

 5、述补短语            6、联合短语

 7、连述短语            8、同位短语

 9、方位短语           10、量词短语

 11、介词短语         12、的字短语

(一)主谓短语

主语和谓语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主语是被陈述的,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

例如:

 今天星期一  

 天气好 

  孩子们说说笑笑

(二)定中短语

定中短语由定语中心语组成。

两者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例如:

   新书   

   勇敢的战士  

   打虎的武松

(三)状中短语

状中短语由状语和中心语构成。

两者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

    仔细看  

    明白地说 

    礼貌待人   

    很好

(四)述宾短语

述宾短语由述语和宾语组成。

述语和宾语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例如:

   看电视   研究问题

   是王老师     加以讨论

   来了客人      生于北京

(五)述补短语

述补短语由述语和补语构成。

述语和补语之间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

例如:

     说明白  走一趟

     好极了    坏透了

     住两个月   劳动一天

     跑得满头大汗

(六)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的部分构成。

例如:

   工人农民    老师和学生

   伟大光荣    多快好省

   签名或盖章   又唱又跳

(七)连述短语

连述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述语组成。

1、连动式:

述语之间有动作时间先后、动作和方式、动作和目的、原因等关系。

例如:

   开门出去    打电话叫车 

   有条件报名   有能力克服困难

   倒杯水喝      考大学录取了

2、兼语式:

两个述语间的成份既是前面动词的宾语又是后面动词的主语。

例如:

请医生看病   命令战士开炮

             有人来过    有几个同学睡在地上     

               称他为活雷锋   认白茹作干女儿

               来了许多人要参观

(八)同位短语

同位短语的各个成份之间相互指称,指同一事物。

例如:

厂长老王   

             我们大家 

             中秋那天

              首都北京

(九)方位短语

方位短语由词(或短语)加上方位词构成。

例如:

桌子上

            长江以南

            朋友之间

            国庆前后

(十)量词短语

量词短语由数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量词构成。

例如:

一尺     十吨

    这个    那本  

    那一回  这一次

    哪一次      几回

(十一)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由介词和名词等其他词构成。

表时间、处所 、方式等,以及引出受事、施事。

例如:

从现在(开始)

            在解放前

            在杭州

            把敌人(打败)

            被警察(抓住)

(十二)的字短语

的字短语由结构助词“的”和其他词(或短语)构成,用来指称事物。

例如:

红的      绿的

             别人的   大家的

             作报告的   穿花衣服的

短语的层次分析

(一)短语层次分析的原则

      短语分析用直接成份分析法。

1、被切分出来的每个成份必须有意义,能成立。

例如:

两个学校的┃篮球队

     两支学校的┃篮球队*

     两所学校的┃篮球队

2、切分下来的直接成份应该符合原来的组合关系。

例如:

一棵┃枣树

     一棵枣树┃上

     在┃一棵枣树上

     这本书的┃封面

     这本书的封面┃上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

3、切分要符合结构的原意。

例如:

新职工┃宿舍

         新┃职工宿舍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狗

         打┃死老虎

         打死┃老虎

         反对┃种族主义的歧视

         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           

(二)层次分析的步骤

1、仔细阅读,准确地理解短语的意义。

2、找出第一层的两个直接成份,并标明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

3、如果第一次划分出来的直接成份仍然是一个短语,则继续找出其中的直接成份,并标明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

4、按照上述原则,一直分析到每个直接成份都是词为止。

(三)层次分析举例

 我们班 同学 讨论课堂纪律问题

   └─────┘└────────┘

             主                      谓

   └──┘└─┘└─┘└─────┘

         定       中       述            宾

   └─┘└┘                  └───┘└┘

        定   中                           定        中

                                       └─┘└─┘

                                          定       中

从大 森 林 里 走 出 来 的小 孩

秋雨过后的森林显得比平时更美丽

┗━━━━━┛┗━━━━━━━┛

┗━━━┛┗┛┗━┛┗━━━━┛

┗┛┗┛                     ┗┛┗━━┛

                                          ┗┛┗┛

教室里  静得连一根松针落下来也能听见

┗━━┛┗━━━━━━━━━━━━┛

┗┛┗┛┗┛┗━━━━━━━━━━┛

                        ┗━━━━━━┛┗━━┛

                        ┗━━━┛┗━┛┗┛┗┛

                        ┗┛┗━┛┗┛┗┛

 太阳 把挤满游泳者的沙滩晒得火辣辣的

┗━┛┗━━━━━━━━━━━━━┛

          ┗━━━━━━━┛┗━━━━┛

          ┗┛┗━━━━━┛┗┛┗━━┛

短语的外部功能

短语的外部功能指的是短语在结构中的作用,也就是与别的词语结合的能力。

根据外部功能,短语可以分为三类:

(1)名词性短语、

(2)动词性短语、(3)形容词性短语。

(一)名词性短语

其造句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短语。

名词性短语包括:

定中短语、量词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的字短语、联合短语、主谓短语。

名词性短语可以当主语、宾语、定语,也可以当状语。

如:

咱们明年春天见。

大面积播种。

一个一个地检查。

(二)动词性短语

其造句功能相当于动词的短语。

动词短语包括:

述宾短语、连述短语、状中短语、述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

动词短语主要作谓语、有时也作主语、宾语。

(三)形容词性短语

其造句功能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

形容词性短语包括:

状中短语、述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

形容词性短语主要作谓语、定语、状语。

(四)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

如:

从上海来。

在教室里学习。

把敌人打败了。

介词短语加“的”可以作定语。

如:

关于期末考试的问题。

对同志的态度。

句子和句子的类别  语法第四节

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单位,由一个词或一组词组成。

句子的特点:

具有表述性。

(1)表达客观现实,即对客观实际有所说明;

(2)陈述主观意图,即表达发话人的主观态度。

句子的语气类别(句类)

1、陈述句:

提供信息。

2、疑问句:

要求对方反馈信息。

3、祈使句:

要求对方用行动反馈。

4、感叹句:

着重表达主观感受。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王维)

句子的结构类型(句型)

                         ╭名词性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主谓句━┥动词性谓语句━━┥述宾谓语句

               │       ╰形容词性谓语句 │述补谓语句

               │                           ╰连述谓语句

       ╭单句━┥          

       │     │         ╭名词句

       │     │         │动词句         

       │     ╰非主谓句━┥形容词句        

       │                 ╰叹词句

 句子━┥                  ╭并列句

       │                  │连贯句

       │     ╭联合复句━┥选择句           

       │     │          ╰递进句

       ╰复句━┥         ╭因果句

               │         │条件句

               ╰偏正复句━┨转折句                                               

                           ╰让步句

辨识句型要注意的问题

1、语气不影句型

2、成份倒装不影响句型

3、省略不影响句型

4、修饰语(定语、状语、句首修饰语)不影响句型

动词性谓语句

谓语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充当的主谓句

动词性谓语句可以分为:

1、动词谓语句

2、述宾谓语句

3、述补谓语句

4、连述谓语句

5、主谓谓语句

(一)动词谓语句

由单个动词充当谓语的主谓句,一般带状语或时态助词。

例如:

他来了。

    春天到了。

      我星期天休息。

      你快走吧。

(二)述宾谓语句

由述宾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动词带宾语的情况:

1、有的动词只带名词性宾语。

如:

写、读、买、喝、修理、驾驶…

2、有的动词只带非名词宾语。

如:

打算、忍受、觉得、停止、禁止、感到、主张、希望、进行、给以、受到、容许、情愿、加以…

3、有的动词既能带动词性宾语,又能带名词性宾语。

如:

罚、吃、同意、赞成、反对、参加、喜欢、发动、担心、服从、加深…

双宾语句

动词带有两个名词性宾语的句子。

离动词近的宾语叫近宾语(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叫远宾语(直接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只是动词中的一部分:

1、表示给予的。

如:

给、送、教、赏、告诉、回答、补贴、拜托、推荐、(动词)给…

2、表示承受的。

如:

拿、抢、偷、借、赢、骗、赚、占、娶、问、求、请教、麻烦、收到、接受、缴获…

3、其他。

如:

称、叫、欠、骂…

宾语的语义类型

宾语从语义上可分为:

1、受事宾语。

宾语是述语动作的接受者。

   例如:

   小花猫逮住了一个老鼠

   昨天他画了一幅国画

   今天我看了一场电影

2、施事宾语。

宾语是述语动作的发出者。

例如:

家里来了几个客人

门口躺着一条小黑狗

昨天刘大妈丢了一只鸡

3、关系宾语。

宾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

例如:

谁是最可爱的人

他姓王,他叫王老三

(三)述补谓语句

1、数量补语。

如:

砍一刀。

打一拳。

踢了一脚。

看了一遍。

去三次。

住了三天。

等了十分钟。

2、程度补语。

如:

见多了。

猜透了。

坏极了。

好得很。

3、趋向补语。

如:

跑出去。

走进来。

说下去。

亮起来了。

4、结果补语。

想明白了。

听清楚了。

洗干净了。

走散了。

写完了。

打死了。

5、可能补语。

除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和动词之间加“不”“得”表示可能以外,常见的可能补语还有:

—得来,—不来;

     —得了,—不了;—得,—不得

6、情态补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