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6382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7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docx

六年级期末复习58单元资料71页

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02

第十六课《盼》/05

单元小结/08

第六单元

第十七课《古诗三首》/12

第十八课《只有一个地球》/17

第十九课《青山不老》/20

第二十课《三黑和土地》/23

单元小结/26

语文园地/30

第七单元

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32

第二十二课《月光曲》/35

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38

单元小结/40

语文园地/46

第八单元

第二十四课《少年闰土》/49

第二十五课《好的故事》/53

第二十六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57

第二十七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61

单元小结/64

语文园地/68

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

1.文学小资料

(1)梁容若(1904年-1997年),河北省行唐县人。

中国作家、教育家,早年

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

研究。

著作有《国语与国文》《文史丛论》《坦白与说谎》《容若散文集》等,

并为《注音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了不少文章。

(2)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

即指立春、雨水、

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

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的24个阶段,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是我

国夏历的特点。

(3)描写夏日的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zhuàn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秋归辋川庄作》

2

2.重点字词

bāolěi

苞蕾

菜畦

pénɡyànzhe

棚架谚语甘蔗

táixiǎn

苔藓

dào

yānɡ

ɡuǐ

铁轨

pùjiāfènɡ

瀑布夹缝

lianɡ

高粱

chǔ

处暑

①菜畦:

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②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居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一般是8月22、23

或24日。

③苞蕾:

花苞,花蕾。

3.文章解读

★主题归纳

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从动物、植物、山水、铁轨、柏油路等方面,表

现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在文章最后,从人的社会角色的变化来呈现

人的成长变化,引出全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

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会抓住时机,塑造自我。

★内容解读

(1)理解两句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观看庄稼抽穗开花,谷穗吐金后让

第五单

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

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2)怎么理解“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这句话?

答:

随着温度的上升,天气越来越热,世间万物都在生长。

天气越热,

农作物生长得越快越旺盛。

3

第五单元

★优美词句赏析

(1)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赏析】“热天”不仅仅指季节,还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和

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如果说夏天是植物、动物迅速生长

的时间段,那么青少年时期就相当于人生中的夏季,这个时候是

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比如对时间的珍惜,懂得坚持对

于成长的意义等,它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

所以,课文最

后一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获

取知识,提升能力,不能错过增加知识储备的最佳时期,否则就

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赏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昨天”“今天”“明天”三个词语

连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苞蕾的生长之快,从而突出了夏天里动

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4.课后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答:

中心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全文从瓜藤、竹子、高粱等植

物的生长,到小猫小狗等动物的成长,从水长、瀑布长、河的变宽变深,

到小学生变成中学生乃至大学生,每一件事无一不是在围绕“万物生长”

进行描写,因此整篇文章都是在围绕这一个中心在写。

◆第2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

读一读,看看写到了哪

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答:

写到了瓜藤、竹子林、高粱地、花朵、菜畦、小狗、小猫、小鸡、小鸭等。

通过举出这一系列动植物成长变化的例子,来说明生物在夏天里的生长是

迅速的。

4

第十六课《盼》

1.文学小资料

(1)铁凝:

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

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

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

(2)创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铁凝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夜路》,这本书出版

于1980年。

铁凝早期作品多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刻画人

物的内心,从中反映出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2.重点字词

xiù

衣袖

nǎo

玛瑙

rǎnɡ

叫嚷

dūnpiǎo

厚墩墩瞟一眼

suàntái

蒜薹

mènwǎjiànɡxīxīsūsū

焖饭瓦片酱油窸窸窣窣

①窸窸窣窣:

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②嘟囔:

指连续不断地小声地自言自语。

③理直气壮: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第五单

3.文章解读

★主题归纳

本篇课文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

雨中穿上新雨衣的故事。

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为

5

第五单元

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童年的怀念之情。

★文章分层概括

(1)第一部分(第1-2段):

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我”爱不释手。

(2)第二部分(第3段):

“我”开始盼着雨天,可是一连好多天,天空都是

晴朗的。

(3)第三部分(第4-17段):

一天放学后,果然掉了雨点儿,“我”找了许

多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但都没有实现。

(4)第四部分(第18-21段):

第二天早晨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

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优美词句赏析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杨树被风吹动的场景,暗示这天

快下雨了。

(2)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

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马路表面的雨水比作一层明晃晃的玻

璃,将小杨树上灯光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后清新

亮丽的风景,烘托出“我”高兴的心情。

4.课后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答:

①“我”有了新雨衣后便开始盼着变天。

②下雨天,“我”主动要求

帮妈妈去买酱油,却被妈妈猜着了心思。

③“我”希望雨停下来,留着明

天下,雨果然停了。

④第二天真的下雨了,“我”理直气壮地拿出雨衣,

穿上新雨衣去上学。

6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

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示例:

(1)“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

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

能长云彩吗?

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这一段心

理描写既生动又有趣,极具孩子气,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特点。

“我”

为了能穿上新雨衣,便日夜盼望下雨,可天偏偏和“我”作对。

于是“我”

便撒起娇来,责怪起太阳和天气预报,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

让人读来既

感觉亲切,又觉得好笑。

(2)“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

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

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这一段心理活动说明“我”原本以为能穿上新雨衣了,

却未能如愿。

但“我”并不甘心,仍心心念念着第二天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于是“我”又担心今天把雨都下完了,明天没有雨可下,那么自己的“愿望”

便又不能实现了,所以“我”祈祷雨停下来。

“我”为了能穿上新雨衣可

谓煞费苦心,让人感觉既可怜又可爱。

第五单

7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单元小结

习作之“围绕中心意思写”

单元要求: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习作要求:

每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可以从下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

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

以写想象故事。

甜乐泪暖悔望

迷妙变忙寻让

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写之前,可以拟个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写完后,

请同学读读,看看他能不能找出你写的中心意思。

可以用选的这个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习作方法:

完成本篇作文,首先需要认真仔细地阅读习作要求,并且从材料中提炼一

个中心思想,在所提炼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拟出一个标题。

围绕中心意思,从不

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一、审题、选材:

8

表面义像糖或蜜的滋味

父亲早出晚归、努力赚钱

★每天放学父亲都在校门口等我

“甜”

人(父亲)

中心:

父亲和同事互帮互助

★尽管父亲加班很累还是耐心给我讲题

深层义

父亲的品质(慈爱)

★父亲省吃俭用送我去上大学

★当考试没有考好老师给你的一句鼓励

同学们为了竞选班干部都在努力展示自己

事(生活琐碎)★放学回家后看见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背影

中心:

路上行人因为下雨匆忙的在赶路

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在运动会上同学们为了班级荣誉团结努力

注:

标★的例子为与文章中心有关的事例

二、写作

技巧点拨(彰显文章中心的方法):

(1)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例:

《爸爸的计划》一开头就触及文章主旨,“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

科科长,擅长订计划”,这种写法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一落笔就直指

文章主题。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例: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人们臂上都缠着

第五单

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

地等待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

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

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吴瑛《十里长街送总理》

9

第五单元

(3)首尾呼应

例:

首段: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尾段: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夏天里的成长》

说明:

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能够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首尾均点题,有

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范文赏析:

生活就像是一个百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我们品味了生活中的苦,

更要时刻咀嚼生活中的甜。

老师的表扬是甜的。

上个星期五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一走进教室就笑着

说:

“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咱们班有同学写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啦!

”“哗”

地一下教室里炸开了锅,这可是件大事啊,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那一定很厉害。

“恭喜李琳同学,文章写得很好,老师为你感到很开心,大家也要多向李琳同

学学习。

”老师的话音刚落,我的心一下子跳得很快,我的文章居然发表了,

望着老师和蔼的笑脸,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能为父母分担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是甜的。

在妈妈收拾碗筷时,我会帮忙端

菜碟;在妈妈晾衣服时,我会帮忙拿晾衣架;在爸爸下班回到家时,我会帮爸

爸找好拖鞋;在爸爸感到劳累时,我会给爸爸捶背。

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

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同学的关心是甜的。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但是因为快到期

末考试了,不能落下学习,所以我还是坚持在学校上课。

上完第三节课,我就

感觉很难受,身上也没力气,只好趴在桌上。

这时,我的同桌蒋楠发现了,她

轻声问我:

“李琳,你怎么了呀?

难受得厉害吗?

”我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

“哧

拉”只听见椅子在地上滑动的声响,蒋楠已经跑老远了。

“李琳,喝点热水吧,

我刚给你打的,还晾了一会儿,这下不烫嘴了。

”蒋楠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

我撑着身子坐起来,接过了那杯温水,喝了一口,好像没那么难受了,取而代

之的是一股甜甜的暖流。

10

生活中有苦,但更多的是化不开的甜。

甜有时候藏在老师的表扬里,有时

候藏在父母的笑脸上,有时候藏在同学的关心里。

只要我们用心去品,一定会

尝到生活的甘甜。

心田点拨:

这篇作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当我作文登上报纸时来自老

师的鼓励,爸爸妈妈工作一天以后对我主动帮忙露出的欣慰笑容,以及

我生病时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都让我感受到了生活方方面面的甘甜与

美好。

文章结构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地对这三件事进行了叙述,开门见山,

在首段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引出了后文,并且首尾呼应,使文章中心

明确,习作浑然一体。

第五单

11

第十七课《古诗三首》第六单元

1.文学小资料

(1)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著有《陋室铭》《浪

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望洞庭》等。

(2)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晚唐杰出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其诗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

以咏史抒怀为主。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

川文集》。

(3)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

宋代著名诗人,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

故,风格遒劲有力。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

(4)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

(5)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两者的创作风格虽然截

然相反,但是收到了同样的赞誉和美称,二人被称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

牧是晚唐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为了与李白和杜甫区分,才有了大小之分,被

称为“小李杜”。

12

2.重点字词

风簸

yìnɡmáoyán

绿映红茅檐

jìnɡtái

净无苔

排闼

①浪淘沙:

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

唐代曲名。

②九曲: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万里沙: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携带大量泥沙。

④浪淘风簸:

大浪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

波浪淘洗。

簸:

颠簸。

⑤郭:

外城,此处指城镇。

⑥酒旗:

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⑦四百八十寺:

“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⑧排闼:

推开门。

闼:

小门。

⑨茅檐: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⑩成畦:

成垄成行。

畦:

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3.文章解读

第六单★主题归纳

(1)《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通过描写同是在河边生活,牛

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的不

同景象,来表明淘金者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以及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2)《江南春》一诗通过对明媚的江南春光的描绘,以及江南烟雨蒙蒙的楼

台景色的再现,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

离。

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3)《书湖阴先生壁》本诗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的描绘,写出了其住所的闲

适幽静,表现出了湖阴先生简朴勤劳、热爱生活、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质,同时

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3

★优美词句赏析

第六单元

《浪淘沙》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赏析】弯弯曲曲的黄河之中携带着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的冲刷和狂风的蹂躏,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赞扬了它

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赏析】如今好想要扶摇直上,飞上高空的银河,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淘金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

憧憬。

《江南春》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赏析】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

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酒旗。

诗人运用了映衬的手法,

把“红花”与“绿叶”搭配,用一个“映”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

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

同时,诗人也从听觉上表现出了江南春天

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

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南朝遗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这里,诗人将视线集中在“寺庙”上,思维回溯到“南朝”,增强

了诗歌历史文化意蕴,也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书湖阴先生壁》

①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赏析】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

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茅檐”代指庭院。

因为“花木”

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

“成畦”二字不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

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14

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赏析】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

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这两句描写湖阴先生家周围的自然环境之

美,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写作手法赏析

(1)《浪淘沙》这首诗运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

路。

例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江南春》一诗运用映衬的手法,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还再现了江

南烟雨朦胧的楼台景色。

例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书湖阴先生壁》一诗的典故运用得非常精妙,不仅写出了湖阴先生的

庭院外长河绕绿、两山送青的瑰丽景色,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热爱花木山水的闲

情逸趣,隐约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第六单4.课后习题解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江南春》。

点拨:

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语言精妙而且富有韵律,从字里行间都能

读出诗人的思考与感情。

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饱含情感,节奏清晰。

背诵前要先弄清诗歌的意思,体味作者的情感;默写前要认清字形,

避免写错别字。

◆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答: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一句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15

弯弯曲曲的黄河之中携带着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第六单元

浪涛的冲刷和狂风的蹂躏,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

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滔滔黄河的雄伟气势。

◆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答:

《江南春》中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水村、山郭、酒旗这些景物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天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表现江南春天的

丰富多彩。

◆读读下面的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答: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一水”对“两山”,“护田”

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

如此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

来朗朗上口。

例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16

第十八课《只有一个地球》

1.文学小资料

(1)1972年6月5日—6月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

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召开的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

会议。

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

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勒内·杜博斯博士任

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

只有一个地球。

(2)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

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它是联合国

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3)垃圾分类:

按照一定的规定或者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

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019年6月25日,生活垃

圾分类将入法。

第六单(4)说明文的三要素:

内容的严密性、说明的生动性、语言的准确性。

(5)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重点字词

yínɡ

晶莹

ɡuǒ

包裹

ǎi

和蔼

qīn

可亲

kānɡkǎi

慷慨

ɡònɡ

进贡

làndǔ

滥用目睹

áocuǐcàn

遨游璀璨

①晶莹:

形容光亮和透明。

②滥用:

胡乱、过多地使用。

17

③枯竭:

(水源)干涸,断绝;(体力、资财)用尽,穷竭。

第六单元

④璀璨:

形容光彩夺目。

3.文章解读

★主题归纳

本篇说明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

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地球是渺小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