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957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docx

母乳喂养主要内容

第一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第一节纯母乳喂养的定义及重要性

一、纯母乳喂养定义:

纯母乳喂养是指母亲喂哺自己的婴儿,不添加任何食品和饮料、水(药物、维生素、矿物质除外),对于母亲挤出的奶不能用奶瓶喂养,可用小杯子喂哺。

二、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里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能够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

纯母喂养的婴儿健康,不爱生病,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概率降低。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聪明,社交能力强。

第二节母乳喂养的好处

一、对孩子的好处

1.完美的婴幼儿营养:

母乳营养均衡,配比最佳,在婴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母乳成分和母乳量均可精确地满足其需要。

2.免疫:

母乳中含有免疫物质及免疫调节因子,可增强婴幼儿的抵力,降低各种感染的风险。

3.易于消化:

母乳以乳清蛋白为主,其中的酶和其他物质既利于婴儿的消化又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4.智力发育:

母乳喂养有利于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

5.远期健康影响:

有利于婴儿健康发育,降低成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生风险。

二、对母亲的好处

1.能够帮助母亲恢复体型:

母乳喂养消耗更多热量,有助于产后体重恢复。

2.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3.健康:

母乳喂养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发病的概率。

三、对家庭的好处:

经济、方便,增进家庭和睦。

四、对社会的好处:

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

第三节人工喂养的缺点

一、人工喂养的主要缺点

1.污染:

在人工喂养过程中,牛奶变质、奶瓶污染极易发生。

2.感染:

由于牛奶中不含抗感染物质,所以人工喂养的婴儿易患腹泻及呼吸道感染。

3.缺乏维生素、缺铁:

牛奶中维生素含量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牛奶中的铁不像母乳中的铁那样能被婴儿完全吸收,所以,人工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盐分过多,钙、磷比例失调:

牛奶中含钠过多,有时可导致高钠血症。

钙、磷含量过多,但比例失调不易吸收,吃牛奶的婴儿易发生佝偻病。

5.脂肪、蛋白质的性质不适当:

牛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不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要求,而缺少婴儿大脑发育所需要的胆固醇和必需氨基酸。

牛奶中含较多的酪蛋白,在婴儿胃内形成的凝块较大,不易消化。

二、开奶前喂食或使用奶嘴、奶瓶喂养的危害?

1.加奶工具容易污染,增加感染机会。

2.如果使用奶瓶喂养,易产生乳头错觉,使婴儿不愿再吸吮母亲的乳头。

3.减低对母乳的渴求,婴儿吸吮次数少,时间短,减少对乳房的刺激,导致母乳分泌量不足。

4.奶粉及糖水中的营养成分与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同,不利于消化吸收。

肠蠕动减慢,易造成胎便迟排。

5.得不到初乳中的免疫物质,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6.易使母亲产生心理不适,误认为自己的乳汁不足,母亲会因失去信心而停止母乳喂养。

第二章乳汁的产生和分泌

第一节乳房的结构

乳房解剖示意图

大导管

泌乳细胞(催乳素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

肌细胞(催产素促使肌细胞收缩)

蒙哥马利腺

乳窦

乳头

小导管

 

第二节乳汁的分泌

乳房是由腺体组织、支持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腺组织分泌乳汁沿乳导管到达乳头。

在孕期,乳腺增生,乳房、乳头都相应的增大。

分娩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为泌乳作了准备。

婴儿吸吮乳头时,刺激了乳头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将信息传递至脑垂体,一是产生泌乳素,经血液到达乳房,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这个过程称“泌乳反射”,二是产生催产素,使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乳汁由乳腺细胞经乳导管到达乳头,乳汁就象喷泉一样从乳头喷射而出,这个过程称“喷乳反射”。

所以婴儿吸奶早、次数多、乳汁分泌就快、乳量也多。

刺激喷乳反射

第三节母乳的成分

一、母乳的成分

人类的乳汁不同于动物的乳汁,它是婴儿最完善的食物,它的特殊构成尤其适合于婴儿,它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

水分:

水是人体所有细胞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乳汁中含有水分为87%,与母乳中其他成分比例平衡适当,在保证乳母充分营养的情况下,婴儿从乳汁中得到的水分即使在天气炎热时也完全可以满足生理的需要,不必再另给饮水。

蛋白质:

母乳中的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比牛奶中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并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

脂肪:

母乳中的脂肪比牛奶中的脂肪更容易吸收。

乳糖:

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比牛奶中的高,乳糖是一种极容易消化的能源,在婴儿的小肠内,乳糖转换为乳酸,它有助于小肠的正常功能。

矿物质:

母乳中含有足够的铁,虽然含量不高,但易被婴儿肠道吸收,母乳喂养的婴儿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钙、磷比例适宜(2:

1)易于吸收,较少发生低血钙。

维生素:

当母亲饮食足够时,母乳中所含的各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满足婴儿出生4~6个月内的营养、健康的需要。

免疫成分:

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细胞成分

二、母乳成分的变化

哺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婴儿与母亲之间生理连续的继续,所以母乳的成分也随着哺乳过程发生变化,以适应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初乳:

母亲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它比后来的乳汁较稠且黄,含有更多的抗体和白细胞,这正是初来人世的婴儿所需要的最佳食物,它能保护婴儿免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初乳中亦有生长因子,可以刺激小儿未成熟肠道的发育,亦为肠道消化吸收成熟乳作了准备,并能防止过敏性物质的吸收。

成熟乳:

7~10天是过度乳。

新生儿出生10天后的乳汁称为成熟乳,乳汁分泌量增加,而且其外观与成分都有所变化。

乳汁呈绿色的水样液体,这就是含有丰富营养物质以供婴儿生长所需的“成熟乳”,由于成熟乳看上去比牛奶稀,有些母亲便误认为自己的乳汁太稀薄,其实这种水样奶是正常的。

前奶与后奶:

乳汁的成分在每次喂哺时也有变化。

前奶:

每次哺乳过程中前期产生时的乳汁。

前奶外观较后奶蓝些,内含丰富的蛋白质、乳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后奶:

每次哺乳过程中后期产生的乳汁。

因含较多的脂肪,故外观较前奶白,脂肪使后奶能量充足,它提供的能量占乳汁总能量的50%以上。

前奶和后奶都为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

第三章母乳喂养技巧

第一节母乳喂养的体位

一、指导者的体位

指导者应舒服放松地坐下,若体位不舒适,就不能很好地帮助母亲。

二、母亲的体位

母亲的哺乳体位坐位和卧位,无论采取何种体位,都要保证使母亲和婴儿都舒服,才能保证哺乳成功。

如果母亲采取坐位,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用一个授乳枕(垫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

如果椅子太高:

放一小凳子在母亲脚下,注意不要使母亲的膝盖抬得过高,这样会使得婴儿的鼻头不能对着母亲的乳头。

三、母亲哺乳姿势的4个要点

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

2、孩子的脸贴近乳房,他的鼻子对着乳头

3、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

4、新生儿母亲不只是托他的头及肩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四、哺乳姿势

1.摇篮式

适应症:

大多数母亲喜欢和常用的哺乳姿势。

方法:

婴儿的头枕在母亲前臂上,双手托住婴儿的背部和臀部。

2.环抱式

适应症:

双胎、孩子含接有困难、治疗乳腺管阻塞或者母亲喜欢这种体位

方法:

母亲将孩子放在胳膊下,用枕头托住新生儿的身体,婴儿的头枕在母亲的手上

3.交叉式

适应症:

非常小的孩子、病儿或伤残儿或者母亲喜欢这种体位

方法:

母亲用乳房对侧的胳膊抱住孩子,母亲用前臂托住婴儿的身体,婴儿的头枕在母亲的手上,她的手在婴儿的耳朵或更低一点的水平托住婴儿的头部,用枕头帮助托着婴儿的身体,用乳房同侧的手托起乳房,不是将婴儿的头部推向乳房。

4.侧卧式;

适应症:

剖宫产术后的母亲、正常分娩后第一天的母亲

方法:

帮助母亲采用舒适放松的体位侧躺着,头枕在枕头的边缘,孩子的头不要枕在母亲的手臂上,母亲的手臂要放在上方枕头旁,新生儿也要侧卧位,母亲不要用手按住新生儿的头部,让新生儿的头部能自由活动,避免乳房堵住新生儿的鼻部,引起呼吸不畅。

第二节托起乳房的正确方法

C字形托起乳房的方法:

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

托乳房的手不要在太靠近乳头处,如果母亲的乳房大而且下垂,用手托住乳房可帮助乳汁流出。

如果乳房小而高,在喂奶时手不需要总托住乳房。

医务人员尽可能不要去碰母亲和婴儿。

第三节婴儿的含接姿势

一、正确的含接姿势

母亲用C字形的方法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孩子的口周围,使孩子建立觅食反射,当孩子的口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新生儿嘴中。

二、正确含接姿势的要点

1.嘴张得很大

2.下唇向外翻

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

4.面颊鼓起呈圆形

5.婴儿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

6.慢而深地吸吮,有时突然暂停

7.能看或听到吞咽

第四节加奶适应症和正确方法

一、加奶的适应症:

除了特殊配方奶以外,不能接受母乳或其他乳类的情况有:

1.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

需要特殊的没有半乳糖的婴儿配方奶。

2.患有槭糖尿病(枫糖尿症)的婴儿:

需要特殊的没有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三种氨基酸的婴儿配方奶。

3.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婴儿:

需要特殊的没有苯丙氨酸的婴儿配方(在严密的监测下,

也有可能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虽是最佳选择,但在一段时间内需添加其他食物的情况有:

1.婴儿出生体重<1500克(极低出生体重儿)。

2.早产儿(≤妊娠32周婴儿)。

3.可能发生低血糖血症的婴儿:

如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或有严重分娩期缺氧缺血病史的婴儿,患病婴儿和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母乳喂养或者母乳汁喂养不能使婴儿血糖达到正常的情况。

二、加奶方法:

小勺、小碗或乳旁加奶

第四章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流程

第一节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处理流程

 

否是否是

 

 

尝试直接哺乳

 

第二节乳头过长或过大的处理流程

一、乳头过长处理流程

1.观察和评估乳头、乳房情况及喂奶问题

2.如婴儿只能乳头吸吮应指导母亲,避免无效吸吮。

3.对已出现乳头皲裂的母亲,指导她纠正婴儿含接姿势,并进行乳头护理。

二、乳头过大处理流程

1.评估母亲和婴儿在母乳喂养中的情况。

2.指导母亲多让婴儿在乳房上尝试。

3.批导哺乳姿势、体位和托乳的方法。

 

第三节乳汁分泌不足

一、新生儿胃容量:

第一天5~7ml(宝宝胃容量相当于弹珠)第二天10~13ml

第三天22~27ml(宝宝胃容量相当于乒乓球)第四天36~46ml

第五天43~57ml(宝宝胃容量相当于鸡蛋)

二、判断婴儿母乳摄入是否足够的标准

1.出生四天开始,宝宝每周体重增加120-210克

2.泌乳量稳定后每24小时5-6块尿布或更多

3.最初几个月每24小时2-5次排便,6周后排便次数少了的宝宝,便量增加

4.每天平均8-12次哺喂,可以听见宝宝吞咽的声音或有下奶的感觉

5.宝宝精神好,皮肤紧绷

三、如何保证母亲有充足的乳汁

1.实行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保证按需哺乳,特别是夜间喂哺;

3.母亲和婴儿同步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4.母亲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哺乳时选择舒适的体位,尽量放松;

5.注意营养均衡,多进水分。

母亲应多食蔬菜,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多食鲫鱼汤、排骨汤、猪蹄汤,以增加母乳分泌。

应控制盐的摄入量,忌吃抑制泌乳的药物。

四、如何识别婴儿饥饿的征象?

1.婴儿张开嘴(寻找乳房);

2.发出吸吮动作或响声(咂嘴唇、伸舌头);

3.吮吸手指;

4.睡觉不安稳,眼球有快速运动。

5.烦躁或哭闹。

五、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及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六、哪些护理措施可帮助母亲早下奶?

1.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好处、知识、技能的宣教

2.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3.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4.不常规加奶粉、糖水

5.良好的支持系统,让母亲和新生儿同步休息,多喝汤类。

第四节乳房肿胀

一、原因

1.大多数乳房肿胀都因为开奶太晚。

2.母亲没有让婴儿做到频繁在乳房上

吸吮(指24小时吸吮8~12次)。

3.产妇“下奶”,一下子乳汁过多。

4.婴儿在乳房上吸吮时一直是乳头吸吮,即无效吸吮。

5.母亲喂奶时没有让婴儿吃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乳房,

而是频繁地换乳房,因而乳房没有充分地排空。

6.母亲没有按需哺乳,而是限定了喂奶时间。

7.母亲乳房大,乳房下部乳腺导管角度大,不利于引流,造成局部肿胀。

8.母亲穿紧张身衣或哺乳胸罩过小,造成乳腺导管受压。

9.母亲睡觉时卧位不当使乳房导管受压。

10.母亲哺乳时有不良习惯,如用手指压或夹在乳房上,防止婴儿鼻子被堵。

二、处理方法:

1.评估乳房肿胀的情况和查找原因。

2.针对原因指导母亲处理乳房肿胀,如开奶晚或吸吮次数不够时,指导多吸吮;含接姿势不正确时指导母亲纠正婴儿含接姿势;托乳房方法不正确时应指导母亲去除不良习惯等。

3.教会母亲热敷、按摩乳房和挤奶方法。

4.母婴分离时指导母亲挤奶方法和乳汁保存方法。

 

第五节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

一、原因:

1.乳房部分乳腺管或全部引流差的原因。

(1)母亲喂奶次数少。

(2)无效吸吮。

(3)母亲衣服太紧,通常是胸罩,特别是夜间也戴着胸罩。

(4)卧位压着乳房,有可能阻碍乳汁流出。

(5)母亲喂奶时因担心婴儿鼻子被乳房堵住,长时间用手指压住了乳腺管。

(6)母亲的乳房大,引流差。

2.母亲紧张,过度劳累月,减少了了喂奶次数和喂奶时间。

3.乳房损伤,乳房组织破坏。

4.乳头皲裂,使细菌得以进入。

5.母婴分离,母亲没有频繁挤奶。

二、处理:

(一)改进乳房引流

积极寻找原因并纠正:

1.指导母亲采取正确的含接姿势。

2.指导母亲哺乳要领。

3.指导母亲喂奶时手托起乳房。

(二)母乳喂养建议

1.经常喂哺,最好是和婴儿睡在一起,这样当婴儿想吃奶时,母亲随时可以喂。

2.婴儿吸吮时,母亲可用手指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

3.热敷乳房,两次喂奶之间可用热毛巾热敷乳房。

4.变换哺乳体位。

5.先喂健侧,疼痛可能会抑制喷乳反射,可以在喷乳反射开始后再换到患侧乳房,

这样可能好一些。

6.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7.注意休息。

(三)如果母乳喂养困难,帮助她用手或吸乳器挤出乳汁。

第六节乳腺脓肿

乳房脓肿是指在乳房的局部有脓形成。

乳房会出现疼痛性肿胀,有波动感。

脓肿需要外科切开及引流,可能的话,让婴儿继续吃患侧乳房,这对婴儿没有危险,但如果很疼或母亲不愿喂,就要教母亲如何用手或者吸乳器挤奶。

处理流程:

1.评估母亲和婴儿情况。

2.评估乳房情况。

3.针对原因处理,给予支持和指导(方法同乳腺肿胀)。

第七节乳头疼痛与乳头皲裂

1.原因 :

哺乳姿势、衔乳或松乳不正确导致乳头皲裂。

表现:

乳头红、裂开,哺乳疼痛可伴出血。

2.处理

(1)检查:

1)哺乳姿势

2)衔乳、松乳方法

3)哺乳前后乳房外观(乳头扁平/凹陷、皮肤颜色、肿胀)

4)乳房清洗方法

5)婴儿是否舌粘连

6)婴儿是否吸吮力量过大

7)有无鹅口疮等口腔疾患

(2)护理

1)确保正确的哺乳姿势,衔乳、松乳方法

2)乳房日常护理避免酒精或肥皂,每天温水清洗一次即可

3)哺乳后将母乳涂在乳头上,有助于皲裂乳头的复原

4)严重时暂停哺乳(24-48小时),用吸乳器吸乳,待伤口恢复后继续哺乳

5)暂停哺乳期间亦保持乳头清洁,避免衣物摩擦

6)伤口出血或有分泌物时考虑抗生素治疗

第八节乳头错觉

1.什么是乳头错觉?

指婴儿只认橡胶奶嘴和奶瓶,不认母亲的乳头

2.原因:

是由于新生儿在吸吮母乳前被用奶瓶喂食造成的

3.处理措施:

首先应废除开奶前奶瓶喂养,实行产后1小时内早吸吮及勤吸吮,让母婴学会正确的吸吮方法。

 

第五章挤奶和乳汁保存

第一节正确的挤奶方法

一、什么时候需要挤奶

1.产后促进泌乳。

2.哺乳期任何时候泌乳不足时增加泌乳量。

3.母婴分离条件下刺激和维持泌乳。

4.婴儿生病住院或无法直接哺乳时,可以吸出乳汁供给婴儿。

5.预防或缓解乳胀、乳导管堵塞或者乳腺炎等乳汁淤积的情况。

6.外出、上班或上学时供其他看护者哺喂婴儿。

7.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吸吮能力弱甚至没有吸吮能力时,维持或增加乳汁分泌。

8.由于外出、母亲住院或哺乳期使用禁止哺乳的药物时。

9.由于哺喂频率不足或排空不彻底导致泌乳减少时。

二、建立喷乳反射

1.建立信心,尽量减少疼痛和焦虑。

2.适量喝一些热的饮料,如牛奶、汤类,不要喝咖啡和浓茶;

3.热敷乳房。

用热水袋、热毛巾敷乳房,用热水淋浴,刺激乳头或按摩乳房。

用手指轻轻拉动或揉搓乳头。

轻揉按摩或拍打乳房。

用指尖从乳房上方向乳头轻轻叩打或用梳子梳理。

4.按摩后背。

母亲取坐位,向前弯曲,双臂交叉放在桌边,并将头枕于手臂上。

脱去上衣,使乳房下垂,医务人员或亲属在脊柱两侧向下按摩,双手握拳,伸出拇指,用双拇指用力点压、按摩、移动并兼做小圆周运动,在脊柱下移的同时再向颈部移至肩胛骨,持续按摩2~3分钟。

三、手挤的方法

1.彻底洗净双手。

2.坐或站均可,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准。

3.刺激射乳反射

4.将容器靠近乳房。

5.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不可压得太深,否则将引起乳导管阻塞。

6.压力应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也就是说,必须压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

7.反复一压一放。

本操作不应引起疼痛,否则方法不正确。

8.依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压乳晕,要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

9.不要挤压乳头,因为压或按乳头不会出奶。

10.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可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数次。

四、挤奶的频率和时间

1.生后6小时之内开始挤奶

2.每3小时挤1次,注意夜间也要挤奶

3.一侧乳房挤3~5分钟换另一侧,反复进行,每次挤奶的持续时间20~30分钟

第二节母乳的保存

1.新吸出的母乳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室温下(低于26℃)可保存4小时。

2.新吸出的母乳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有冰排的密封保温包(低于15℃)可保存24小时。

3.新吸出的母乳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放入冰箱(低于4℃)可保存8天。

4.冰冻母乳:

在冰箱的冷冻室(低于-18℃)储存母乳,可保存6~12个月。

第三节母乳的加热及消毒方法

1.母乳的解冻和加热:

喂奶前用温水将母乳温热至38-39℃即可,不能用微波加热。

2.巴氏消毒法:

将乳汁放在62-65℃的恒温箱内30分钟进行消毒,即巴氏消毒法

此方法既除掉了母乳中的细菌又没有破坏母乳中的成分。

但要注意消毒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第六章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第一节传染病母亲母乳喂养问题

一、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的婴儿喂养: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二、活动型肺结核母亲的婴儿喂养:

活动性肺结核不应该哺乳。

三、肝炎母亲的婴儿喂养:

1.甲肝:

粪口传播。

急性期隔离时,暂时停止母乳喂养,挤奶保持泌乳。

婴儿接种免疫球蛋白,隔离期过后继续母乳喂养。

2.丙肝

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垂直传播率无差异。

3.乙肝

新生儿生后尽早接种疫苗(出生12h内)和免疫球蛋白后,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实行母乳喂养时,应注意:

1)喂奶前洗手,擦拭奶头。

2)奶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暂停母乳喂养。

3)孩子和妈妈的用品隔离。

毛巾、脸盆,喝水杯子等独立用。

4)婴儿定期检测乙肝抗原抗体。

5)监测母肝功能

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目前尚不知道水痘病毒是否分泌入乳汁。

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产妇,新生儿不直接接触尚未结痂的病变皮肤

五、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亲

母亲在CMVIgM阳性时,不母乳喂养;CMVIgM转阴、CMVIgG阳性后,行母乳喂养。

母乳经-20℃冷冻保存会减少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性。

六、暂时不可母乳喂养的母亲

1.严重疾病至使母亲不能照顾婴儿的,比如败血症。

2.Ⅰ型疱疹病毒感染:

所有皮损都治愈前,婴儿口腔应避免直接接触母亲的乳房。

3.母亲在服用以下药物时:

镇静类精神治疗药物,抗癫痫药和阿片类药物,以及他们的混合物:

→困倦,呼吸窘迫等副反应,有更安全选择,尽量避免服用此类药物。

放射性碘131:

尽量避免接触;已接触,2个月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碘酊或碘制剂:

伤口或粘膜避免过量局部用碘酊或碘制剂(如聚乙烯吡咯酮碘)。

化疗药物:

在化疗期间

4.传染病急性传染期、隔离期,定时吸出母乳;

5.吸毒或静脉注射毒品,戒毒前。

七、以下情况仍可以母乳喂养,但应注意母亲的健康

1.乳房脓肿:

可以用健侧乳房进行喂养,开始治疗后,即可双侧喂养。

2.乳腺炎:

直接喂养疼痛,可挤出母乳进行喂养,以避免乳腺炎继续发展。

3.乙肝:

婴儿应在生后24h内(最好12h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双重免疫)。

第七章母乳喂养常见问题解答

一、什么是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1.定义:

母亲分娩后1小时内即让婴儿同母亲皮肤接触,当婴儿有张嘴、吸吮等吃奶要求时则让婴儿吸吮乳头。

2.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1)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刺激宫缩,减少产后出血。

2)教会婴儿的吸吮能力。

3)促进泌乳素分泌,产生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4)增加母子感情,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5)初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抗体,提高婴儿抵抗力。

6)初乳促进胎便的排出,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3.如何进行?

自然产: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新生儿于出生后的1小时内,经清理呼吸道,揩干头面部和躯干羊水、血迹,断脐后即将新生儿裸体抱放在母亲(产妇)胸前,让新生儿的嘴靠近乳头,待其产生觅食反射后帮助含吮到乳头,全过程不少于30分钟。

剖宫产:

手术室:

剖宫产儿娩出并经常规处置后,将宝宝脸面与其母脸面亲贴;

产科病区: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剖宫产儿,待产妇回母婴室后,母亲清醒及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帮助母婴进行皮肤早接触和早吸吮。

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二、什么是按需哺乳?

1.定义:

每当婴儿啼哭(表示他饿了)或母亲的奶胀(表示要喂奶了)就喂奶,不限时,不限量。

2.重要性:

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频繁有效的吸吮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并且预防奶胀。

三、什么是母婴同室?

1.定义:

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即使分开也不超过1小时。

2.重要性:

母婴同室可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母子感情。

母亲可以学到母乳喂养的知识,保证6个月纯母乳喂养。

3.如何保证母婴24小时在一起:

新生儿娩出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如无异常即与母亲进入母婴同室。

由母亲自己照顾婴儿的保暖、喂养、换尿布等。

在住院期间母婴一直生活在一起,医疗和护理操作尽可能的在床边进行,每天分离不超过1小时。

四、妈妈上班了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1.上班前准备好一些母乳的库存

2.上班时定时将乳汁挤出或吸出冷藏,给宝宝第二天吃

3.上班地点离家较近者,中午可回家哺乳。

五、爱婴医院的含义

爱婴医院是以《母亲安全,儿童优先》为宗旨,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妇女儿童健康,为实施全球性保护儿童生存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医疗单位。

六、加奶指征有哪些?

早产儿、低体重儿、母亲有疾病正在用药的、母亲有传染病在传染期的。

七、如果有加奶指征的婴儿,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