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577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docx

大地控制系统测量学实习指导书5周

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

1.实习概况

实习名称:

控制测量实习

计划周数:

5周

适用对象: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

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控制测量实习是关于控制网建设理论教学在实践中运用、深化的过程,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安排在控制测量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进行。

通过控制测量实习,学生应亲身经历、体验,参与并初步了解建立控制网的基本过程。

经过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感性认识阶段,对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融汇贯通,提高动手技能和实际工程能力,对控制网的相应技术要求、精度指标,更深刻地理解和明确,对建网的施工作业、组织管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实习容及日程:

共计25个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

实习日程表

组别

工作日

预计日期

一组

二组

三组

备注

1

5.11

上午:

动员大会,学习大纲和细则,支领仪器

下午:

选点

晚:

队、组长会,初步拟定外业作业方案

2

5.12

检验经纬仪

熟悉全站仪

检验S1水准仪

二等水准练习

GPS选点

、外业

部分同学埋石

3

5-13

检验经纬仪

熟悉全站仪

二等

水准测量

周六、日不休,遇大风、雨天补休

4~8

5.14~5.18

测角、量边

9~15

5.19~5.25

换三组

2~8日工作

换一组

2~8日工作

换二组

2~8日工作

16~22

5.26~6.1

换二组

2~8日工作

换三组

2~8日工作

换一组

2~8日工作

23~24

6.2~6.3

外业修补、整理外业资料、概算、平差

25

6.4

写技术总结、实习报告,上交资料、还仪器

 

实习地点

①导线测量实习——南新道以南,学院路附近,大南湖;

②GPS静态测量实习——市北新道以南,南外环以北,站前路以东,建设路以西,大城山公园;

③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校园及周边

实习队的组织

1.实习队领导

⑴领队:

任课教师兼任。

职责:

全面组织实习大纲的实施。

⑵指导教师:

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实验员兼任。

职责:

协助领队工作,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⑶实习队长:

学生班长兼任。

职责:

协助教师做好本队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

⑷作业组长:

每组一人。

职责:

组织执行实习队下达的作业任务,安排组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⑸质量监督员:

每组一人。

职责:

根据教学要求和测量规,检查监督技术质量的执行和完成。

2.实习队分组

学生实习作业组由4~5人组成(含组长、质量监督员各一人)。

作业要求

第一部分平面控制测量

一、选点(实地选点)

1.人员安排及设备工具

⑴人员安排:

根据拟定的选点路线,确定大组数,每大组数含2-3个作业组,大组由指导教师带队。

⑵设备工具:

每大组携带中小比例尺设计图、望远镜、对讲机、卷尺、木桩(或钢钉)、罗盘(市区不带)、绘图纸、铅笔、红油漆等。

2.工作容

⑴各大组由教师带领,沿拟定路线,沿途确定通视方向和点位,打木桩(油路可用钢钉)进行标志。

⑵对控制点编号,绘制点之记。

⑶选点工作结束之后,绘制选点图。

3.注意事项

⑴相邻点间应通视良好,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的高度(或距离),一级导线不小于0.5m,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应不小于1.3m,应避免造标(本实习不造标)。

⑵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实地选点时,应满足附合导线全长不超过3.6km,平均边长300m。

若点位中误差要求为10cm,则导线平均边长和总长可放宽至1.5倍。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上述规定的0.7倍。

⑶测距边应避免通过发热体和较宽水面上空,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离开高压线5m以外,避免视线背景部分有反光物体。

⑷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便于埋点和观测,并有利于保存和作业安全。

⑸便于低等点加密,照顾日后扩展、应用的便利。

⑹尽可能利用原有控制点。

⑺如取山名、地名、单位名等作为点名,应调查核实后确定;同为新旧点时,宜用旧点名。

⑻控制点可按区域或路线编号,编号应适应电算。

⑼点之记中地形地物的性质、归属应核实清楚并填记,符号可采用相应比例尺地形图之符号,尺寸应用钢尺仔细丈量后注记,不可目估。

⑽选点图以一定比例尺绘制,图上注明最长边长、最短边长、平均边长、最小角度值等。

二、埋点(市区可不安排此项)

1.人员安排及设备工具

⑴人员安排:

根据埋石工作量分组,以学生作业组为单位。

⑵设备工具:

根据埋石情况,领取(或抄记)点之记、柱石(锹、镐、钎、锤、水桶、扁担等工具),钢钉(榔头),红油漆等,联系必要的交通工具。

2.工作容

⑴抄绘埋石图例(参见《城市测量规程》或《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

⑵组织运输:

将料、石、工具等运至桩点。

3.实施细则及注意事项

⑴埋石深度及方法应严格遵照《规》中埋石图例之规定。

⑵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

泥土松软,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应在柱石下边浇灌混凝土底层。

⑶埋设标石时,标石顶面字头朝北。

三、仪器检验~经纬仪的检验(电子全站仪、电磁波测距仪检验暂不安排)

1.人员安排及设备工具

⑴人员安排:

以作业组为单位

⑵设备工具:

每组领取DJ2级经纬仪一台(含脚架)、测伞一把、经纬仪检验手簿、3H铅笔。

2.工作容

⑴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⑵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的测定

⑶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⑷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⑸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系统误差的检验

⑹光学对中器的检验和校正

3.实施细则和注意事项

⑴经纬仪的检验应严格遵照《城市测量规》和《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的规定进行。

⑵检验中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尤其不得凑数。

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将该项目之允许值、超限值汇总清楚并附简要说明或结论与检验原始记录一起交指导教师,不得擅自处理。

⑶每台经纬仪检验资料应详细记录、计算、整理、装订成册后上交。

四、水平角观测

1.人员安排及设备工具

⑴人员安排:

以作业小组为单位。

⑵设备工具:

每组领取全站仪一台套(或DJ2经纬仪一台(附脚架)、水平角记录手簿、3H铅笔)、测伞一把,小钢尺、花杆、细铅丝。

2.工作容

⑴在选点图上标明的相邻点立花杆。

⑵安置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水平角观测,两个方向时可用测回法,三个及三个以上方向时用全圆方向法观测。

⑶在观测同时进行记录和相关计算。

3.实施细则及注意事项

⑴水平角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成像模糊或抖动剧烈时,不应进行观测。

⑵因本实习不便采用三联脚架法,竖立花杆时,要将其精确立于点上,并在两个相互垂直位置,以吊挂垂球方法检查花杆是否竖直。

必要时,观测其间派人守护。

观测时,尽可能观测花杆底部,对短边尤其注意采取措施精确操作。

⑶清理测站脚架周围的杂草碎石,仪器高度要适宜,架腿方向应照顾各方向观测方便。

⑷精确对中、整平仪器,对短边尤其要注意仔细对中操作。

⑸按选点图找好应观测的方向,要选择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的方向作为零方向。

⑹观测应待仪器与大气温度充分一致时开始进行,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

⑺观测开始前,调好望远镜的焦距,一测回保持不变。

⑻方向观测法(经纬仪)一测回的操作程序:

①将仪器照准零方向标的,按观测度盘表对好度盘和测微器;

②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精确照准零方向标的进行水平度盘测微器读数(重合对径分划线二次,读数二次);

③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2方向标的,按②款方法进行读数;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进行3、4…n方向的观测,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④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精确照准零方向,按②款方法进行读数;

⑤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依次观测至零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

⑼气泡位置偏离接近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

⑽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测角中误差

/″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仪器

测回数

±5

DJ2

2

*n为测站数

⑾方向观测法测站限差:

仪器

两次重合

读数差

/″

半测回

归零差

/″

测回

2C互差

/″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互差

/″

DJ2

3

8

13

9

⑿水平角观测成果的重测与取舍:

①重测应在基本测回完成并对成果综合分析后再进行。

因对错度盘、测错方向、读记错误、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碰动仪器、气泡偏离过大及其它原因未测完的测回可立即重新观测,且不计入重测测回数。

②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的测回。

③零方向的2c互差或下半测回归零差超限,该测回应重测。

方向法观测法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总数的1/3时(包括观测三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该测回应重测。

④每站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否则整个测站重测。

重测一个方向算作一个重测方向测回,因零方向超限而重测的整个测回算作(n-1)个重测方向测回,重测方向超过所测方向总数1/3而重测整个测回时,重测方向测回数仍按超限方向数计算,每站方向测回总数按(n-1)m计算。

n为该站方向总数,m为测回数。

⑤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应载入记薄,重测与基本测回成果不取中数,每测回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⑥因三角形闭合差、极条件、基线条件、方位角条件自由项超限而重测时,应进行认真分析择取有关测站整站重测。

⒀仪器的转动应平稳、匀称、照准目标时应按规定方向旋转。

使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最后方向应为旋进。

用十字丝竖丝精确照准目标时,应将目标置于水平丝附近,照准各方向目标时应在同样位置。

读数必须敏捷而有节奏。

⒁记录与计算

①在测量手簿上书写之前应先熟悉表上各项容及填写,计算方法,并按标准削好3H绘图铅笔。

②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各项容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

③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复诵回报以资检核,并随即在手簿的相应栏中填写,不得另纸记录后转抄。

④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字齐全,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不能省略,字体高度一般占格高的1/2-1/3,字脚靠近底线。

⑤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

⑥观测数据的前几位出错时,应用横格尺比齐,自左下至右上划去错误的数字(保持原数字清晰可辨),并在原数字上方书写正确数字,不得涂擦、描改已写好的数据,禁止“连环改”。

⑦记录结果修改或废去后,应在备注栏写明原因。

⑧随着观测读数,必须即时完成相应的计算和检验,不得只记不算,测完后再算;禁止只记不算,事后补算。

⑨取位修正规则:

拟舍去的第一位数字是0-4则舍去;是6-9则进位1;是5时其右面数字并非全是0,则位进1,否则按保留的末位数“奇进偶不进”。

⑩手簿不得书写无关容,不得缺页,不得丢失。

五、电磁波测距

1.人员安排及设备工具

⑴人员安排:

以作业组为单位。

⑵设备工具:

每作业组领全站仪一台套或电磁波测距仪一套(含脚架、反光棱镜及觇牌、脚架、电池、计算盘)、气压计、温度计、小钢尺、测伞等。

2.工作容

以下指测距仪(全站仪比照执行)

⑴在测线一端安置反光镜,量取镜站高。

⑵在测站安置测距仪,量取仪器高。

⑶测量气象元素。

⑷观测垂直角或进行测线水准测量。

⑸测距并进行相关记录和计算。

3.实施细则

⑴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边长的测定,可根据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情况,采取往返观测或单向观测,测回数不少于二测回,一测回读数次数可根据读数离散程度和大气透明度作适当增减。

⑵电磁波测距的各项限差

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