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298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后反思.docx

《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后反思.docx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2011年2月开始

反思一(2-19)

本课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一个课时,内容是世界的物质性。

这节课的主要观点是讲自然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概念。

这部分内容与旧教材相比较有较大的变化:

首先是教材编排上有不同。

以往教过的教材有两种结构,第一种是我最早教授的教材(90年代以前的教材)他是先列举物质现象、意识现象,据此归纳出物质的概念,然后论证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性,进而说明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种是现在统称的传统教材,它是首先论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然后据此两点概括归纳物质的概念和世界的物质性。

而现有的新课程教材则有了较大的变动,先讲自然界的物质性,紧接着讲物质概念,然后讲社会的物质性,最后归纳世界的物质性。

其次内容的表述上也有区别:

以往的旧教材是说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性”而新教材用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可课时安排不同,以往的教材都十分为两个框题,至少要两课时完成,而新教材则把他们放在一框需要一个课时完成。

这就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这节课在整个哲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整个哲学部分的难点,为此我从课堂导入到课后小结,从中间过渡到问题探究,从教师讲解到学生活动,从师生互动到生生合作我都做了充分准备,并打乱了教材结构,从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物质现象然后根据学生列举的实例师生共同探究物质的概念,然后在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性。

但上课效果感觉一般,学生还是感觉太抽象,只能似是而非的掌握。

所以第二个班调整了讲课方式和内容,我删繁就简,基本感觉按教材逻辑顺序,用最简单,最典型的例子(我用的事白马非马和动物与具体的动物)让学生明白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效果较好。

反思把这节的讲课内容,我有如感想:

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授课不要囿于以往经验、思路,更要打破就有教材的束缚,深刻领会新教材的编排目的,敢于跳出旧的思想、理念的禁锢。

第二,第二新教材的特点是课堂内容多但浅,面对内容多课时短的现实要坚持一个原则“删繁就简”,用学生最熟悉的主题生活解释最抽象的哲学原理、概念。

第三,新课改下要大胆放手,要相信学生,不要事事讲时时讲,要学会当讲则讲,当放则放。

 

反思二(2-22)

本节内容: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一部分。

因为《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一框内容非常多包括运动的含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运动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处于永不停止的运动变化之中;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人与规律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原有教材是要分六个课时讲完的。

现在要在4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分成了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只探究有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这节课有得有失。

首先从得方面看

1、教学设计基本按着新课改的理念进行设计,课堂故事导入,引起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设置科学,学生能够较大成都的参与进来,感觉良好。

2、素材,实例选取具有典型性,趣味性,能启迪学生思维,学生兴趣很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选用了以下两个实例多媒体展示刘德华10、20、30、40、50、80的照片。

让学生思考:

(1)十岁到八十岁的刘德华有变化吗?

(2)刘德华会变成梁朝伟活着周润发吗?

[点拨]刘德华一生都在变化这是绝对的,但这一生他都是刘德华而不会变成梁朝伟说明他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说明“动中有静”

图片展示:

火车上的男孩

思考:

1、火车上的男孩相对于行驶的火车,他的位置有没有动?

2、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各器官有没有运动?

学生回答(略)

[点拨]男孩相对于行驶的火车,他的位置有没有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各器官却在运动这说明“静中有动”

1、学生还是没能很好的调动起来,没有彻底放开,

2、课程进度有点慢,未能完成练习部分,力求把课堂速效到最短

3、课件制作过程要注意精益求精,课件要精炼,否则影响教学任务。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从内容上看,本节课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内容,一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是运动是有规律的。

其主要内容是分析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从知识构成上看,本框既是第四课第一框教学内容的逻辑发展,也是引出第五课教学内容的“中介”。

从地位上看,本框对于帮助学生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有积极意义。

(二)教情分析

1、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特拟定本案。

(1)知识与技能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分层次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

利用预习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

通过分析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言论,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在对生活现象的解析中,加深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本框教学中心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理解这个中心的关键就是要把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其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其二,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第一个难点在于学生初学哲学,对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把握不深。

第二个难点在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能力,难以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分层次教学法、读书指导法以及演示法。

4、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生分析

1、学情分析:

一方面,我校高中学生多来自县区,其学习成长环境不尽人意,导致许多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狭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另一方面,作为当代的高中生,其求知欲和上进心呈逐渐上升趋势,学习哲学知识的兴趣较浓,可塑性非常大。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学知识的增加,其抽象思维逐步占据了思维的优势地位,具备了运用观察、实践、讨论、阅读等方法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学法指导:

点拨式指导法、渗透式指导法和迁移式指导法。

(四)设计思想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启发式教学原则,立足“共享式”师生关系,采用“讲授、提问、点拨、讨论、演示”等多种方法,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典型现象入手,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通过“创设情景激学导思——设疑探究引议释疑——迁移拓展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主动地探究、讨论问题,使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

1、在教学理念上,本课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导向,以学生“成功意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依托,立足“共享式”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平台。

2、在教学风格上,遵循本人一贯的追求,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取向,以愉悦为保证”,让学生在“愉悦”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获得“愉悦”,真正体会到“学”的快乐,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在教学手段上,结合预习导读提纲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于“无疑处”有疑,于“无话处”有话,于“习以为常处”发现不寻常的事物,可以提升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同时,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传递功能,充分利用其素材资源和操作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分解、降低教学难度,达到助学促学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故事导入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面写道:

“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

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

“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

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

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

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想一想:

这则广告利用了什么观点来狡辩?

结合课本P31的内容,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用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

学生议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同时列举身边的运动

教师利用小故事,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用其亲和力创建“共享式”师生关系。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点评学生回答。

[分析]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不同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识水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

 

[点拨]哲学上所讲的运动不等同于具体物质的运动。

布置课堂探究:

(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分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过渡]实例:

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飞行中手抓德军发射的子弹的奇闻引出相对静止。

 

[分析]教师分析静止的相对性。

强调说明,1.说某一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指出是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但此时此地它还在进行着其它形式的运动.2.任何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都只是暂时的,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学生思考后与邻近同学相互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总结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举实例说明静止的相对性。

(估计有部分同学只看到位置没有改变,而看不到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是相对稳定的)

 

设置这一探究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弄清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

反对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增加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

问题设置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了“成功”,

本课教学难点之一。

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难以理解,少部分学生需课后个别辅导。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刘德华10、20、30、40、50、80的照片。

让学生思考:

(1)十岁到八十岁的刘德华有变化吗?

(2)刘德华会变成梁朝伟活着周润发吗?

学生回答(略)

[点拨]刘德华一生都在变化这是绝对的,但这一生他都是刘德华而不会变成梁朝伟说明他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说明“动中有静”

图片展示:

火车上的男孩

思考:

1、火车上的男孩相对于行驶的火车,他的位置有没有动?

2、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各器官有没有运动?

学生回答(略)

[点拨]男孩相对于行驶的火车,他的位置有没有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各器官却在运动这说明“静中有动”

[归纳]①运动是绝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是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运动。

运动是由物质内部的固有矛盾推动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也就是说,静止不是绝对不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著的运动,因而是相对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学生根据教师分析,总结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原理。

 

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本进行处理,提取有效信息。

(学法渗透)

 

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对比讲解,可达到启智激趣的教学效果

 

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的固有属性

认识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把握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下节再讲)

三、教学小结和反思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考虑到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对初学哲学的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利用预习导读提钢,让学生在梳理知识体系、系统地把握知识内在联系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无疑——有疑”到课堂中的“析疑——释疑”,使不同的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听课,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注意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引导他们收集典型事例制作课件,这样做不仅贯彻了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理念,也锻炼培养了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所需不断转换角色,不仅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而且适当“退位”让学生控制课堂,满足了学生感受“成功”的心理需要,教师适时地“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平等、和谐气氛中,教师启发性的“循循诱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成为师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效载体,“教学相长”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