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421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docx

精品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

 

桩基工艺性试验总结

钻孔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1.工程概况

彰武跨304国道特大桥83#墩桩基,桩基所处地质情况为:

0~2.5米为粉土;2.5-4.0米为粉砂;4~6.5米为粉土;6.5~7.5米为粉砂;7.5~13.5米为细砂;13.5~14.5米为粉质黏土;14.5~17.5米为粉土;17.5~18.5米为粉砂;18.5~21米为细砂;21~23米为粉土;23~25.5米为粉砂;25.5~26.5米为粉土;26.5至桩底为细砂层。

设计为D=1m的摩擦桩,桩长32m,混凝土设计标号C40水下砼。

钢筋笼设计为HPB300Ф16主筋,Φ10螺旋筋,HRB400Φ20加强筋,钢筋笼总长度16.3m,总重743.77Kg,分2节加工,孔口对接成型。

2.试验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大西客专标准化作业相关文件》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砼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砼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铁路砼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设计文件、图纸等;

3.资源配置

1.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仪器见下表

工程主要机械设备、测试仪器表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反循环钻机

CF-250

1

吊车

25T

1

炮车

5T

1

挖掘机

小松220型

1

罐车

10m3

4

泥浆泵

15kw

1

电焊机

15KW

2

护筒

Φ1.2m

1

导管

Φ250mm

1

料斗

2.5m3

1

探孔器

1

测绳

55m,3mm钢丝

2

测锤

锤球

1

泥浆比重计

NB-1

1

发电机

250KW

1

2.人员配备:

人员配置见下表

 

投入人员数量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机操手

4

操作反循环钻机

2

电焊工

2

现场钢筋笼的焊接

3

质检员

2

现场质量检验 

4

混凝土工

4

混凝土灌注 

5

起重工

1

吊装钢筋笼 

6

实验员

2

现场试验检测

7

测量员

4

现场测量放样

4.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5.试验过程

5.1施工准备

5.1.1人员组织

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通辽至新民北客专TLSG-2项目经理部一工区第五架子队负责施工,成立了钻孔桩施工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为:

组长、副组长各一名,配有专门的材料、机械、试验、测量、技术、质检、资料负责人。

详见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5.1.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设计为C40水下砼,施工前按施工图要求,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报送监理人员审批。

5.1.3材料组织

(1)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

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水泥质量符合GB175-99的有关规定。

骨料:

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在2.3~3.0之间。

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三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2.5,粗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其极限抗压强度与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之比应不小于1.5,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粉煤灰:

采用Ⅰ级粉煤灰,其指标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

外加剂:

用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为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并经过监理人员审批后实施。

水:

拌合用水采用地下水,经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

钢筋笼钢筋由物资部同意供应,在金水沟大桥现场钢筋制作场预置。

当钢筋直径超过12mm时,进行机械性能及可焊性性能试验。

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三个试件,一个试件用于拉伸试验,一个试件用于冷弯试验,一个试件用于可焊性试验。

5.2钻孔

5.2.1场地平整与就位

按照基线控制网及桥墩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桩位。

桩位放样时,桩的纵横向允许偏差满足验标要求(50mm),并在桩的前后左右距中心2m处分别设置护桩,以供随时检测桩中心和高程。

将施工场地平整压实,做为施工用地,钻机平台处必须碾压密实。

桩位放样后将钻机行驶至施工的桩位处,将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并放入孔内。

调整钻机使钻杆垂直。

5.2.2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

护筒用8mm厚钢板制成,内径比桩径大40cm。

护筒四周夯填粘土,护筒顶高出地面43cm,护筒长度2m。

钻机导杆中心线与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以保证桩基延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

5.2.3泥浆的制备与循环

选择并备足良好的膨润土,保证满足钻孔内泥浆顶高程始终高于外部水位或地下水位2.0m,使泥浆的压力超过静水压力,在孔壁上形成一层泥皮,阻隔孔隙渗流,保护孔壁防止坍塌。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对沉淀池中沉渣及浇筑混凝土时溢出的废弃泥浆随时清理,防止泥浆溢流,并用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倾泻,禁止就地弃渣,避免污染环境。

5.2.4回旋钻进

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

绘制地质剖面图,并针对不同地质调整泥浆指标。

钻孔中泥浆比重不宜大于:

砂黏土为1.3。

入孔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捞取砟样,判断地质类别,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及时根据地质条件调整钻进工艺。

地质条件出入过大时,及时与监理、设计等单位联系,以采取相应措施。

本桩基地质基本与原设计无偏差,地质对比图如下:

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

钻孔作业连续进行。

因特殊情况必须停钻时,将钻锥提至孔外,以防埋钻,并在孔口加护盖,以策安全。

5.3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

5.4钢筋笼骨架的制作安装

(1)钢筋笼需要现场焊接,现场焊接须采用单面帮条焊接,按照规范要求焊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现场实测钢筋焊缝长度为11.3cm\12.1cm\12.1cm。

(2)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

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

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

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螺旋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3)钢筋骨架焊接质量、保护层的设置方法:

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同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

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采用转动混凝土垫块(高于桩身标号干硬性砂浆垫块),见上图。

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

(4)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当骨架长度小于平板车长度可直接运输。

当长度超过平板车长度可在车上加托架。

(5)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骨架采用吊车吊装,拖车运输。

钢丝绳分别用U型卡拴在骨架上部,采用三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下部的1/3处,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第三吊点设在钢筋笼顶部。

用吊车吊起钢丝绳缓缓上升,因自重作用,下部较重,骨架会由水平变为竖直,然后对准孔口下放,下放至U型卡处先用钢管将钢筋笼担在工作平台上,然后把U型卡卡在吊筋上,抽出钢管继续下放,到设计标高时再用钢管穿过吊环筋挂在井口。

下完钢筋笼后先挂线找出钢筋笼中心,然后与护桩拉出的中心对比,逐步调整钢筋笼使两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确保钢筋笼准确对中。

为防止掉笼或浮笼,把2根钢筋吊环通过钢管固定于钢轨或枕木上。

整个桩基钢筋笼分成两节加工、安装,节与节连接采用孔口单面焊接连接。

吊入钢筋笼时,对准孔位轻放、慢放。

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

下放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观察孔内情况,如发生异样,马上停止,检查是否坍塌。

钢筋笼下孔后焊接吊环钢筋,用以控制钢筋笼底部标高,根据钢筋笼长度控制好钢筋笼顶部标高。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装的允许偏差为: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5.5二次清孔

钢筋笼下放到位固定后,立即安放导管。

导管采用φ30钢管,每节3m,底管4m,配2节1m、一节0.5m的短管。

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

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

使用前进行了试拼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

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

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

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设防松装置。

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250~400mm的空间。

导管安装完毕后,若孔底沉渣达不到设计要求,则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清孔时导管顶部安装一个弯头和皮笼,用泵将泥浆压入导管内,再从孔底沿着导管置换沉碴,过程中要测量泥浆的各项指标,同时用测锤测量沉淀厚度使沉渣厚度、泥浆浓度等指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立即拆除吸泥弯头,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

5.6灌注水下混凝土

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

开浇采用隔水胶球法。

在开浇前,预备好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考虑导管内容积及封埋导管1m深的方量)后方可开始浇筑;导管内放置略小于导管内径的隔离球隔离泥浆与混凝土。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

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

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

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

要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②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③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