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738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调研评估报告.doc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

“千年古镇”

上泸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三年六月十八日

-21-

目 录

基本情况简介…………………………………………1

一、上泸地名语词文化

(一)“上泸”一词的语源简析

(二)上泸镇政区沿革简况

(三)上泸镇地名语词特征

二、上泸镇地名实体文化

(一)历史文化

1、文物古迹(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

2、历史事件

3、历代名人

4、历代文化成果

(二)地理文化

1、区域地理特征

2、经济概况

3、地理景观

4、名特土产

(三)乡土文化

1、方言文化

2、传统文艺体育

3、饮食文化

4、民俗风情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

调研评估报告

前言

上泸镇有耕地9407亩,宜林宜果山地68000亩,水面3000亩,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誉。

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成为南乡著名农贸集市,商业中心;加之人文迭起,而跻身名镇之列,素有“千年古镇”之称。

发源于武夷山北麓,由石溪汇入信江的泸溪环镇而过,可通舟楫,古为通闽要道,是周边地区通往闽、浙、皖的水上交通枢纽,自宋代至明清,上泸就是闽、浙、皖、赣交界的货物集散地,徽商在上泸设立徽州会馆,方便徽商往来居住,徽商在古街开设店铺老字号有同泰生、老仁和、程氏老钻号(经营茶叶、姜黄、土纸),樟树人开设元泰生(经营药店),上泸人则开设了寿芝堂、同仁堂(药店)、恒泰盛、德生祥、张正大、龚生和、黄宝祥(经营布匹、日杂品、茶叶、姜黄、土纸、银店)、新泰坊(酒坊)等老字号。

沿河店面林立,商品交易十分活跃。

上泸唐代已形成集镇,《上饶县志》载。

1986年12月23日,来自上饶地区文物馆、上饶县文物馆的6位考古专家前往上泸考察,并在徐石岩山麓发现古代陶片,说明两千年前上泸已有人类居住,形成村落。

《上饶县乡镇大事记》载。

二千余年人类文明史,一千多年集镇演变发展,一百单八姓氏和睦相处,六十五平方公里养育了十九位历代名人,三大名特土产享誉国内外,十七公里泸溪舟载货闽、浙、皖,三大古建筑华美典雅,十二景观秀丽而旖旎,枫泽湖旅游度假好去处,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的风貌,沿河两里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青石板路上的道道车辙,印记着小镇当年的繁华。

上泸镇集镇老街古朴典雅,新街道路宽畅,建筑美观大方,新居住区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治安良好,集镇内基础设施完备,餐馆酒店、歌厅网吧、商场超市、医院学校、市场车站、金融通讯一应俱全。

以溪北大桥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中心镇区核心板块,形成“一轴一街一河四区”的集镇建设新格局。

目前,整个镇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人口1.23万,城镇化率46.13%。

同时,高标准打造并完善的占地25亩的商业步行街精品小区,使集镇格局和品味发生了新变化。

一、上泸地名语词文化

(一)“上泸”一词的语源简析

上泸镇——旧时称上泸畈,位于泸溪上游西南岸田畈上,距上饶市城南42公里,东北邻黄沙岭乡,东南毗五府山镇,西北连茶亭镇,西南界铅山县英将乡。

面积64.77平方公里,人口3万余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上泸畈,辖9村1场1居。

(二)上泸镇政区沿革简况

自宋代兴盛至今,是上饶南部古今之重镇,古为乾元乡,曾设八房场巡检司和巡视局。

据《上饶县地名志》载,明嘉靖38年(1559年)上泸属乾元乡四十五都,建国前夕属第五区上泸乡。

1950年为甘溪区上泸乡。

1952年为上泸区并设上泸镇。

1957年为四十八区上泸乡。

1958年为上游(次年改上泸)公社,保留上泸镇。

1961年分为上泸、苎圳公社,保留上泸镇。

1964苎圳公社并入上泸公社。

1968年黄沙公社并入上泸公社。

1978年从上泸公社析出恢复黄沙公社。

1984年改为上泸乡;1991年5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设镇至今。

(三)上泸镇各自然村地名语词特征

上泸历史悠久,境内地名形成都有其历史渊源,对全镇107个自然村名的来历分析,其绝大多数皆建村于唐朝以后,以姓氏命名的有肖家、毛家湾、赵家、戴家、林家、傅家、张家坪、颜家、陈家、张家、苏家、方家、江家、罗家、童家山底、詹家、邵家、蒋家、郑家、严家、吴家、邓家、孟家、十公房(余家);以地理位置命名的有上泸畈、鲤鱼滩、火炉岗、塔山、岩坑、下双石、岩脚底、岩底、马坞,庙坞山、山头、金鸡山、潭湾、洪水坑、石鼓岗、黄锅坪、坞石排等;以植物命名的有:

林下、树山、樟树潭、竹坞、茉莉湾、桐子坞、水竹坪。

古代称上泸为千烟之地。

二、上泸地名实体文化

(一)历史文化

1、文物古迹

(1)古建筑

古建筑余氏祠堂位于上饶县上泸镇上泸畈中心地带。

地理坐标:

东经117°54′,北纬28°15′56.5″。

据民国七年《余氏宗谱》记载,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余氏十五世祖相一公余德元、相二公余德绍,创建宗祠,后历代递加修葺,清道光巳酉(1849年)合族又在原址重建祠堂,咸丰丙辰(1856年)重加装金油漆,光绪乙丑(1889年)改建后栋,并在后堂添设青石栏杆。

至今已有662年历史。

余氏祠堂规模宏大,座北朝南。

正前方400平方米院场,祠堂建筑占地1536平方米。

总2000平方米,祠堂前檐廊为六根粗大木柱。

正大门宽2.10米、高3.40米,五开间,两侧门为石拱门。

祠内为三进式平面布局,即前、中、后堂。

一进为青石板砌筑大天井,两侧厢房。

二进的中堂前两侧有小天井,中堂悬挂清乾隆四十四年“东南华阀”木匾;孙中山先生贺东阁先生六十寿辰“寿考维祺”木匾;明正德十三年“学识超诣”木匾。

三进后堂门楣为清咸丰六年“德崇台辅”木匾。

后堂祭祖先龛正上方铭明正德十三年“识高千古”木匾。

祠堂三进高台阶上的大型石雕栏板是江西其它宗祠难以见到的作品,石雕每块栏板幅宽1.20米、高0.60米,东侧四块雕刻“马、梅、牧牛、松”,西侧四块雕刻“竹、菊、荷、兰”。

左右两翼侧画轴式栏板,东面刻松、鹿;西面刻“梅、鹤”,雕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余氏祠堂梁架为穿斗和抬梁混合式,10根大石柱柱径44公分,每根5000余斤,高达5.5米,当时从铅山县青石洞靠船运送至此。

木构架均雕刻华美纹饰,为清代江西宗祠的优秀代表作,是典型规范的礼制类乡土建筑,原有建筑保存完好。

1997年余氏祠堂被上饶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万寿宫,乾隆十年(1745)第二次修葺,据考证,始建于北宋,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分戏台、许真君殿、老子殿三部分,大殿飞檐重阁,雕梁画栋,内墙饰以壁画,宏伟壮观,1975年拆毁老子殿建上泸粮管所,1984年拆毁戏台建办公楼。

光绪十四年(1888)9月修葺万寿宫,清代书画家余元勋为宫壁草书四幅。

其子余国宾为宫壁绘《苏武牧羊》《挂角读书》等四幅工笔画,画风步黄公望,为广信府名画家,画面高三米,宽四米,1966年文革时期被毁。

现保存里栋,九狮过港横梁保存完好。

古亭落鹤亭,明朝建筑,于1966年6月文革时期,被社教工作组拆毁,该亭石木结构,飞檐、雕栏有壁画,是上泸景观之一,2006年在原址重新建造,但工艺规模不如从前壮观。

(2)古遗址

宋初,云岩是上泸文化教育的发源地,书舍遗址尚存,位于黄岗,现地名称学堂基。

建于宋初单孔石拱桥,位于上泸里许,现桥完好无损,覆以水泥桥面,通车,辛弃疾游上泸题《清平乐·又题上泸桥》诗词指得此桥。

建于北宋,文峰塔,高23米,直径5米,7层,青砖砌成,位于江家塔底泸溪河畔,于文革时期(1968年10月)被毁,现遗址尚存在上泸中学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铅县第四区区委办公旧址尚存,位于红区林场老区委组,该自然村因此更名。

(3)古墓葬

位于黄沙岭乡源溪村高屋的宋代迁御史中丞、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余尧弼墓,用青石板铺盖,墓穴多次被盗,现余姓已出资修复。

位于应家乡倒田湾的南宋理学家陈文蔚墓,墓穴被盗,现陈姓已出资修复。

2、历史事件

据《上饶县志》载,咸丰十年二月,太平军某部从赣州进逼广信府,十四日驻扎上泸畈,十五日向广丰、玉山转移。

同治三年(1864)9月27日,太平军在广丰失利,有部分散兵退至上泸、铁山,清军王开琳部紧追不舍,太平军从小源松岭退至铅山。

从此太平军再未进入上饶县境内活动。

民国18年(1929)10月,闽北分区派遣姚炳孝同志(五府山姚家人)到上泸秘密组织“民众会”即农协会,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农民运动,上泸洪水坑、老鼠尾、石磊等地群众发动起来,青年参加革命赤卫队。

1930年11月,闽北分区在洪水坑的老鼠尾自然村设立上铅县第四区区委,区委书记周正河(上泸泉洋山底人),区长兼赤卫队队长林邦旺(洪水坑人)。

1931年10月2日,第四区红军出发参加攻打铅山县石塘镇战斗。

3日,国民党四十八区保卫团100余人围剿苏区洪水坑,群众闻讯后全部撤离上山,保卫团扑了空,放火烧毁洪水坑等地民房几十栋,一时火光冲天,惨无人道,后又化装成红军顺道围剿石磊。

当地红军战士和红军家属误认为是红军来了,热情迎接,端茶送水,国民党保卫团的毛队长将茶碗打掉,发出暗号,就动手开始抓人,12个红军战士发现上当后,即刻往后背山上跑,但是有7人被国民党士兵抓住,第二天在上泸被杀害。

1932年9月13日,闽北分区黄道派遣周济率领一千多红军战士第一次攻打上泸,胜利后,红军战士为了补充粮草,将土豪劣绅家田里稻子全部收割,运回了分区,但对群众田里的稻子秋毫无犯。

1933年5月23日,闽北分区一千多红军战士二次攻打上泸,驻上泸四十八区副区长龚学坚听说从五府山来了红军队伍,连忙带领40多个保卫团丁逃至徐石岩,在岩洞口构筑工事,组成火力网阻击。

红军战士腰绑绳索,从岩顶悬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岩洞口射击,保卫团抵挡不住,潜入岩洞深处,红军用风车煽烤烟、辣椒烟进洞,呛得敌人哇哇乱叫。

1933年9月19日,四十八区副区长龚学坚带领保卫团80余人抢驻上泸,周济接黄道命令,冒雨夜行军50余里,提前赶到上泸,龚学坚听说红军已经来了,连忙逃至黄沙岭北岸,放掉河上的浮桥。

红军千余人兵分两路,一路登茶山岭越陈坞坑至北岸垅,切断保卫团退路,一路涉水过北岸河追击。

这次战斗全歼保卫团,活捉龚学坚,后被红军枪决。

1933年,红军战士林有年(洪水坑人,于1931年参加红军,在上铅县第四区区委任通讯员)执行任务时不幸被国民党士兵抓住,解于上泸徐石岩关押,遭受百般折磨,宁死不屈,趁敌人不备,跳下山崖,英勇就义牺牲。

1934年10月初,闽北分区红军北上抗日,上铅县第四区区长兼赤卫队队长林邦旺受命留下做苏区地下工作。

10月18日,上泸小源反动九仙会头目余榕书纠集保卫团围剿苏区洪水坑,抢劫掳掠,烧毁民房四栋,区长林邦旺被捕,受尽酷刑,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于上泸下街头大樟树底下。

1974年,上泸公社在洪水坑成立林场,为了纪念红色中央苏区遗址,故命名为红区林场,老鼠尾是上铅县第四区区委所在地故更名为老区委村民小组。

1949年5月3日,农历四月初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解放上泸。

3、历代名人

上泸文化底蕴深厚,自古文风鼎盛,历代名人辈出,有余尧弼(1080-1165),字致勋,号菊庄,世居上泸,宋元丰癸亥(一O八O)二月十九亥生,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中进士,初任衢州兵曹守,后任余干等县县丞,继而又升为静乐、祁门知县。

涉足之处,政绩卓著。

宋高宗时(公元1142-1151)迁御史中丞、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居官刚政不阿,知无不言,言之皆理,才学起家,德行忠信。

出使金域时,不卑不亢,有理有节,金主敬畏。

据《朱子全书题名录》载,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戊辰科,尧弼以殿中侍御充考试官,朱熹中第五甲九十名进士。

后因积极主张抗金,不满秦桧弄权,辞官退居乡里,与农民为伍。

《上饶县名人》载

南宋理学家朱熹得意门生陈文蔚(1154-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