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80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docx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

防雷工程施工管理手册

1.1总则

1.1.1为了确保防雷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使工程施工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中国气象局制定的《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管理办法》中的若干规定,结合工程施工具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1.2凡本工程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遵守本细则。

1.2施工程序及注意事项

1.2.1防雷工程施工的步骤

防雷工程施工的步骤可分为:

准备阶段-进入施工现场-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四个阶段。

1.2.1.1施工单位在接到图纸以后必须进行人力、资金、技术等充分准备。

根据工程预算和设计图纸确定材料的数额、品型规格等;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和难易程度,合理调配各种现场施工人员;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技术装备和施工员、施工现场质检员等;根据工程预算和确定的各种技术装备、材料数额和人员组成,完成资金的准备。

1.2.1.2施工专业人员一经确定,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应组织施工员及准备进入施工工地的各类技术人员,先行到工地熟悉环境,确定人员的居住和材料、设备的安放地点;根据拟定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人员和物资,进入施工现场。

1.2.1.3施工阶段-根据施工作业计划书,由施工员按图纸设计要求,调配物质、人员,按既定的工程进度,实施防雷工程作业。

1.2.1.4竣工验收阶段-所有作业完成,经法定检测验收单位进行全面技术质量检验,通过所有的验收程序,获得防雷工程合格证后,施工才告结束。

1.2.1.5施工流程框图(见第三章)。

1.2.2防雷工程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1.2.2.1施工的定额管理。

只有实行目标责任定额管理,才能确保日工程总量的完成,才能确保工程进度。

1.2.2.2施工的质量管理。

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决不放过丝毫的隐患,确保优质高效。

1.2.2.3工程的组织管理-施工员应依据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工程进度、工程量和人员岗位的搭配。

1.2.2.4施工用材的计划管理-有计划地安排用材,能从根本上杜绝浪费,减小工程成本,有利于增加效益。

1.2.2.5施工的安全管理-这是施工中应特别加以重视的首要事项,不仅要注意施工的自身安全,更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的规定,始终如一的坚持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百分之百地保障施工和他人安全。

1.3施工工作规章制度

1.3.1施工安全、保密制度

1.3.1.1防雷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对有安全隐患的施工场所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一定程度的消防知识。

1.3.1.2文明施工,安全第一,严禁在施工过程中违章操作。

1.3.1.3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有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1.3.1.4在施工中必须有切实可行的保护工具,进行高空或边缘危险地方施工,必须系好保险绳、保险带等。

1.3.1.5安装引下线时必须全力投入,不能有丝毫马虎。

吊环、吊篮必须牢靠固定,人的保险带、绳与吊篮绳必须分开,易燃物品及油漆桶不得靠近电焊处,必须远离火源。

1.3.1.6吊装施工时,人员不准靠近吊装装置,或站在吊车下施工。

1.3.1.7安装维修铁塔、烟囱、避雷针时,首先检查有无锈蚀和损坏,在没有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不得冒险施工。

1.3.1.8雨、雪天气不得在高空或危险地段施工。

1.3.1.9进入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1.3.1.10不得带电作业,确需带电施工的,必须穿绝缘工作服、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3.1.11对施工单位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需要保密的情况,一定严守秘密,因施工人员泄露秘密引起施工单位的损失,追究法律责任。

1.3.2施工现场质检制度

1.3.2.1施工现场质检应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现场质检人员要实事求是,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规范标准进行检查,不得马虎从事,更不允许弄虚作假,伪造检验结果。

1.3.2.2质检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对照施工进度,按照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随时随地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材料是否合格、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等。

1.3.2.3质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工程部负责人,还应现场督促进行技术处理,直到达到国家标准。

1.3.2.4质检人员在每一次施工结束以后,应提交二份质量检验报告,一份交工程部资料室存档,一份提交给监理单位。

1.3.3工程材料购置、保管、领取制度

1.3.3.1工程材料购置要按工程作业计划书购材,所购材料必须是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严禁以劣充优。

1.3.3.2工程材料购置要本着节约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既不偷工减料,又不影响工程的施工。

1.3.3.3工程材料购置要有两人以上共同办理,严格票据管理,严禁弄虚作假,以少充多。

1.3.3.4工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有专门的材料保管仓库,由材料保管员负责登记入库。

工程施工人员用材应按计划表到材料保管员处领取,并履行必要的手续。

1.3.3.5工程施工人员在领取材料时,不得多领和冒领,所领材料不得用于与工程无关的用途。

1.3.3.6材料保管员要定期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并填写好保管日志。

1.3.3.7材料领取经保管员核定无误,领取人和保管员两人签字后,保管员方可发货。

1.3.3.8材料领取必须当面核定清楚领取的品种、品名和数量,不得马虎大意而影响施工进度。

1.3.3.9工程未用完的材料必须及时送交仓库保管员,经清点核定无误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方可入库。

1.3.4施工现场进度、部分隐蔽工程质检登记制度

1.3.4.1每一项工程合同签订后,应依照工程设计和工程期限制订相应的施工作业计划书。

1.3.4.2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必须严格按施工作业计划书运作,不得随意更改,如遇特殊情况(天气恶劣等)不能施工时,必须请示工程部负责人。

1.3.4.3工程施工必须填写工程日志,工程结束后,要将工程施工运行情况资料交公司资料室存档。

1.3.4.4对于施工中部分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如降阻剂敷设,接地体(网)的安装,基础柱筋的焊接等,必须详细记录,如果条件许可,可用图片和录像的方式保存下来,交工程部资料室存档。

1.3.4.5所有施工现场登记资料由施工员填写,工程项目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1.3.5施工中设计变更登记制度

1.3.5.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人员无权修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1.3.5.2施工过程中确实需要修改原有设计的,必须经设计人员同意,工程部负责人的审核批准并签发变更设计通知书,方可修改。

1.3.5.3设计修改不得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1.3.5.4原有设计、修改后的设计及变更通知书要一式二份,一份供施工使用,另一份交资料档案室归档。

1.3.6施工质量责任制度

1.3.6.1施工人员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

1.3.6.2施工人员要对自己所承担的施工质量负责。

1.3.6.3质量出现问题,施工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1.3.6.4施工责任人要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对出现的问题,要积极研究对策,及时解决。

1.3.6.5施工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规范、规定、规则,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1.3.7施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1.3.7.1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建设。

1.3.7.2遵纪守法,施工严格按设计和工程作业计划书进行,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和计划。

1.3.7.3尊重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3.7.4公道正派,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

1.3.7.5遵守公共道德,自觉维护工程部的形象和利益,不做损坏工程部利益的事情。

1.3.7.6严格要求,刻意创新,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施工工艺流程。

1.3.7.7勤于学习,刻苦钻研,领会和掌握规范的各项要求及技术要领。

1.3.7.8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承担各种责任。

1.3.7.9热爱防雷事业,为防雷事业的发展壮大努力奋斗。

1.3.8施工报告材料交接和保管制度

1.3.8.1施工的日程进度表、工程质量报告、现场质检报告、工程材料使用记载等书面材料,要有填写人员和核查人员的签名。

1.3.8.2所有书面材料必须一式二份,以便施工和建档之用。

1.3.8.3所有施工的书面材料必须经施工员签名后,方可交资料档案室归档。

1.3.8.4资料管理员在接到施工的书面材料后,必须准确登记进入资料档案室的时间。

1.3.8.5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查询施工的书面报告材料,必须履行必要的借阅手续。

1.3.9施工人员考核、奖惩制度

1.3.9.1本工程部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施工资格证》后,才能上岗施工,无证不能上岗。

1.3.9.2建立专业施工人员档案,并将历次学习及考试成绩存入档案,以便考证施工人员工程施工的能力。

1.3.9.3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其考核成绩列入档案,作为奖励和提升的依据。

1.3.9.4施工现场质检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处理及时、得当的,工程部将从安全保障基金中拿出一定资金(1%以内)进行奖励。

1.3.9.5施工现场质检人员马虎从事,对违反设计的施工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弄虚作假,伪造检验结果的,不论是否造成不良后果,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1.3.9.6施工人员违犯安全章程,所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其后果自负,工程部还将对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的罚款。

1.3.9.7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上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处置得当,消化潜在损失的,将视情节给予奖励。

1.3.10施工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1.3.10.1事故发生后,主管领导、设计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立即直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1.3.10.2若有人员伤亡,应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和治疗,并做好善后工作。

1.3.10.3分析施工事故的原因,写出事故分析报告。

1.3.10.4根据施工事故的轻重大小给予相关人一定数额的处罚,情节严重者交司法机关。

1.3.11工程验收制度

1.3.11.1防雷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国家法定的检测单位验收签发合格证后,才能将竣工工程移交甲方使用,严禁将无验收全套资料和合格证的工程交付使用。

验收程序分为自查、复核、检测验收、评审四个阶段。

1.3.11.2自查。

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员必须将施工的全套资料报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员,对所建防雷工程,从头到尾进行全面技术质量摸底检查。

1.3.11.3复核。

在自查完成后,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应将自查情况上报工程部负责人审查,由工程部负责人组织设计、施工和质监人员对所建防雷工程进行全面的技术、质量复查,并准备好相关的验收资料。

1.3.11.4检测验收。

复核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向国家法定检测单位申请验收,并提交全套资料;同时,甲方工程管理人员、检测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经审核报验的资料后,应通知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测验收时间。

在检测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督单位各有关人员参加的联合检查验收完成后,各参与人必须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符合国家检测验收规范标准的,由检测单位发给合格证;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返工整改,直至达到国家标准通过验收。

验收全套资料一式三份,分别由施工、建设、检测单位存档。

1.3.11.5工程评审。

在检测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需要申报优良工程的,由法定检测单位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对照国家标准,就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