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相济有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610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道相济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儒道相济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儒道相济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儒道相济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儒道相济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道相济有感.docx

《儒道相济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道相济有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儒道相济有感.docx

儒道相济有感

儒与道究竟是什么?

很多朋友在去年十一的时候看到我讲论语,这几天还正在播出讲的庄子。

有些人问我说:

儒家和道家这不矛盾吗?

你为什么要把这两家放一起讲呢?

其实在我看来,我们真正想要获得心灵的通透解放就要从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的价值判断中挣脱出来。

过去,我们曾经长期陷入到一种非此即彼简单的二分法里,比如说这个世界上,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非男即女,我们就看中国文学史,如果它不属于浪漫主义,那么一定属于现实主义,如果它不属于儒家思想,那么它一定属于道家思想。

生活这么简单吗?

其实在黑与白之间,真正生活呈现给我们的是大量的灰色地带。

其实每一个人的人心也是如此,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心灵吗?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的人去看心理医生,他说我可能要得抑郁症了。

我每天都觉得不怕上班但是怕休息回家,我在工作的时候大家觉得我是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所以大家总是给我很多掌声鼓励。

可是一回到家里,就会食不甘味,寝不安眠,不知何去何从。

医生就跟他讲,说这样吧,你看我们这座城市,有一座大剧院,在那里有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

他每天都在固定地上演着非常好的喜剧。

去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

然后医生说你啊,先去看他十天半个月的表演,然后等你看到自己心情特别舒畅了,再到我这里来,我给你调整。

医生说完这段话,这个病人很久很久没有抬头,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他对医生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其实大家想一想,站在一个新春的起点上,让我们叩问内心,我真正认识我自己吗?

我们在这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谁不是一个喜剧演员。

我们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扛起重重的负担,忍辱负重。

那么这一切都是外在对我们的要求。

但是内心的声音,我们还听得见吗?

面对内心我们还敢说心中有真正的大欢喜吗?

所以今天的命题是,要想走进儒与道让我们先从自己的心灵开始发现,因为最难知的永远是自己的心灵,这就是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有五个字是人生的大秘密

儒与道应该在每个人的心中相遇

什么样的人格是快乐的,我们怎样才可以不陷入忧惧?

这样的一种表述儒与道有一种殊途同归的判断。

儒家说:

人从年轻及至老年,一生修炼为了到达一个旷达的境界。

孔子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到七十呢,到了最高的境界,两句话叫做“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七个字说了两方面,从心所欲是真正尊重生命个体,听从自己内心坚持的声音,不逾矩是尊重社会规则,不超越规矩法度,能够尊重他人情感。

就这简单的七个字,为什么要到那么晚年才能做到?

我们问问自己,要想做到这两者同时达标容易吗?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儒与道相济。

    庄子他说一个理想的人格,简单的表述只有五个字,但我认为这五个字是人生的大秘密,这五个字够我们用一生去践行,用一辈子去修炼,你未必能做到这五个字,就叫“外化内不化”。

这五个字值得记住啊!

什么叫化,就是文化的化,融化进去。

外化就是指一个人在外在的物质世界上,越多地融入社会,顺应规则,随乡入俗,能够遵从大众情感,这个人就越成功。

因为你融汇进去了,避免了很多的冲突,避免了很多的磕磕绊绊,这就是人生的教育。

但什么叫做内不化,就是指当我叩问内心的时候,可以清晰看见内心中我之为我那个生命永恒的愿望。

我们内心坚守的信念以及一生所要承担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有些人一辈子可能只想干一件事,这就叫做内不化,也就是说用自己的心守住我之为我的那一点幸福的根据。

外化使我们争取到时间和效率,公众的评价与成功。

内不化使我们能够最终成为自己,善待生命。

其实这是什么呢?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这个对于自己的价值判断上我们可以想一想儒与道真的矛盾吗?

其实儒与道往往是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法,但最终殊途而同归。

我想儒与道对我们来讲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人一生穿越中逐步的感悟让我们天高地宽,托生其中。

人生欲达的大境界

一边河岸是儒,另一边河岸是道

中国最早说世界是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说盘古这个人开天辟地,但是天和地怎么开的?

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抡一把大斧子哗一下就给砍开了,那是西方式的神话,西方神话崇尚人与自然之间由对抗达到征服。

东方不是的,东方的哲学永远是伦理的哲学,东方的哲学永远是在一种和谐、含蓄中的共生共长。

所以呢中国的故事讲,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于其间。

而天地最早没有形,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大气团。

盘古就在这里头,然后他们共同成长。

长的呢是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这样长啊长啊长了多久呢,凡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一共长了一万八千年。

最后叫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这就是我们的天地开辟,盘古在中间。

    那盘古这个人什么样子呢?

形容他有六个字。

我认为这六个字,就是中国人最终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大家想想神圣神圣这个词我们熟吧。

但实际上,神和圣不是一回事。

所谓“神于天”,就是指在个人生命上你永远不要失掉自己的一双翅膀,要有一片理想的天空,让你飞翔,你可以做神仙。

但“圣于地”就是指在人间世道上,在社会规则下,每一个公民,要以身践道,为社会尽责,这种承担就是我在土地上的行动,这就是圣人。

所以大家知道,一说孔子,都叫什么啊,叫孔圣人。

孔子其实就是我们的土地。

儒家教我们的就是社会人格上的自我实现,但你想想庄子什么形象,庄子最大的理念叫做“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

他认为人生不过就是一场逍遥游,乘物以游心,人间万物皆为车马,是用来搭乘的。

你今天吃饭了吗?

会朋友了吗?

工作了吗?

这一切都是车马呀,最后完成的是心游万仞的一种逍遥,所以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庄子是个神仙,庄子引领了我们生命层面上的自我超越,所以他是我们的天空。

    在我看来,神于天,圣于地。

中国有道家作为天空,有儒家作为土地,所以我们天高地阔。

其实每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追求这样一种神于天、圣于地的境界。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像盘古一样,天地人三才共生共长。

那么,我今天的题目为什么要叫构筑人格两岸?

人呢,其实不能左右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你能左右人的生命宽度。

对吧?

长度都很有限。

七八十年,再长就八九十年,“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你怎么也活不过百岁吧。

所以长度不受我们的控制,但是宽度在我们的手中。

何为人生宽度?

就在于你把这两岸,用自己的一辈子构筑得多宽。

你究竟是一条小溪,还是一条大河,取决于两岸河床是怎么构建起来的。

我更希望,中国人一边河岸是儒,另一边河岸是道,自己成为湍急的水流,奔涌在宽阔的河道之中。

不要成为那样一条逼仄的小溪流。

其实人生气象万千,用孟夫子的话说: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天地之间气息流荡。

一个人养了气以后,会出乎其内,溢乎其貌,洞乎其颜。

那么,人这一生,怎么样才能有这样一种开阔的气量,才能够化解人生很多的苦难和忧伤呢?

    其实,用儒家的观点来看,人这一生的历练穿越,无非就是客观世界上的困难跟人主观心智之间形成的一种较量。

在不同人的身上,相同的事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大家都有这种经验,假如我现在问大家,说你不小心划了一个一寸长的口子,这算个大伤还是小伤,很多人答案不一样。

如果是一个十几岁、娇滴滴的小姑娘她会觉得:

哎呀,这伤太大了,我天天上药,照镜子,痛一个星期。

这伤还不大吗?

如果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他说我打篮球的时候二寸三寸口子经常划,划完以后一直到好,我都不知道。

下回打球我还得划破,对他来讲,这就是个小伤。

    其实我们想一想,人这一生,职业上的颠覆、情感上的背叛、亲人的离去、金钱的丧失,所有这一切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我们不妨把这一切称为生命中一寸长的口子。

它对我们每个人来讲痛楚是不同的。

基于自己的人格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

那么小姑娘和小伙子这个在先天上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人心的境界可以通过历练而达到。

    怎么样的历练呢?

用儒家的话说,叫做“君子三大德”,三个最大的道德是什么呢?

孔子学生曾经问过他,说君子之道是什么?

孔子说,君子道则三,我无能焉。

意思是君子之道有三点,我做不到。

哪三点呢?

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听起来区区十二个字,也简单,也复杂。

仁者不忧

人施与的时候

世界给他的机遇是无边无际的

    什么叫仁者不忧?

为什么我们有忧?

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怎么样可以不忧?

孔子说仁者不忧。

那学生又问,什么叫仁呢?

老师回答就两个字:

爱人,真诚地本着一种善良去对别人好,这种大爱就是仁。

    在杭州,我们可以说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范蠡,范蠡是什么人,当年吴越春秋他佐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得天下,那个时候文种,另外一位大臣,觉得说哎呀我们俩,我和范蠡这样的人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开国的元勋等着封功受赏,但是范蠡他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咱们俩还是隐居吧,咱们别在朝廷等着当官了,文种不听,那么过了几年,他终于被勾践杀了,但这个时候带着西施隐于江湖的范蠡消失了。

但出现了另一位富甲天下的人物就是陶朱公。

    当然陶朱公也不是富自己,而是还有存活之心,等到越国再一次面临亡国危险的时候,他派出自己的三个儿子,倾尽家财去救国。

等到国家又重新救回来的时候他身上已经一文不名,千金散尽。

但这没关系,再过几年重新富甲天下。

    我们身在杭州就想一想离我们很近很近的这个人,这个人曾经有过那么多名字,那么多成就,那么多奢侈的幸福和梦想,叫我想想对于一个、今天的这个社会中间这么一个男士来讲,人生最大的也就是这么几种幸福了吧。

权力他曾经作为大臣辅佐整个国家;财富他曾经富甲天下;美色他曾经带得美人归,带着西施去泛舟五湖。

还有什么呀?

    其实对他来讲,人生有多大的梦想,就有多大的可能。

范蠡真正的秘密是什么?

是在于他敢于否定,所以泛舟五湖,他能成为陶朱公。

    我们在今天为什么有很多的忧烦?

    就是因为抓住一件事太怕失去。

人在患失的时候才会患得。

而人过分的患得,是因为你认为生命只有一种可能。

你已经拥有了怎么舍得失去。

所以其实得了这一点就意味着你失去得更多。

人生真正的价值永远不在于确定性,其实人从出生到终结也就只有一个结果是明确的用句号的,那就是必然会有死亡。

但是从出生到你最后的句号之前,问号越多人生的机遇就越大。

我不希望人生的里程用标点符号说全是逗号句号平平淡淡,我希望人生有越来越多的问号、省略号、感叹号,这就意味着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所以什么叫做仁者不忧,一个人情怀大,不仅要敢于面对世界、面对天下,还要敢于面对内心,承认自己还有能力去应对无穷的可能,这种人忧烦会少一点。

因为忧烦来了的时候,你知道你能超越。

    我们每个人有仁爱的情怀,也一定要有仁爱的方法,你心中的仁爱要找到一种表达方式让世界了解并且知道。

你可以想一想,当一个人不断地可以把你的爱像光茫一样放射出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你当然是有力量的。

小的困扰能对你的生命造成伤害吗?

其实一个人有能力去施与的时候,世界给他的机遇是无边无际的。

智者不惑

惑与不惑,就是挑战你的心有多大

    那学生又接着问,那什么叫做智慧啊?

问智,孔子回答还是两个字,叫知人,也就是了解他人,大智慧是你有能力走进人心上的每一条纹路,去洞察别人的不容易。

其实什么叫悲天而悯人,就是你能体会到别人也不容易,从而有一种包容心,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啊。

张爱玲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在这个世界上懂得要比爱难很多。

    我们这个世界上不缺乏善意好意、不缺乏爱和激情,但是我们缺乏深刻懂得。

你不见得说爱一个人就真的懂得他,就能用他所要的方式去善待他,这是需要智慧的。

    有的时候我们去爱别人,是以我们的方式爱别人,而不是以他需要的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说懂得比爱更艰难。

孔子为什么说,智者知人而已,就是两个字:

了解。

刚才我们说了了解自己很难吧。

看清自己的心很难吧。

其实你看清你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如果连自己连亲人都看不懂,你又怎么去看清芸芸众生。

    接着说智者不惑。

刚才我们已经说到了什么是大智慧,大智慧永远与对他人的了解相关,什么叫智者不惑?

我们今天的迷惑、诱惑,各式各样的惑已经太多了,其实惑字很有意思,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

什么叫或者,就是能这样能那样,可以选择,数学上不是有或然率吗?

这就叫做或者,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那一个世界上充满了可以这样,可以那样。

    比如说二十一世纪,多元的价值判断,今天这个世界,职业能换、房子能换、老婆能换,没有什么是不能换的。

这就是可以这样,可以那样。

那或这样或那样很多的时候,挑战的就是你的心有多大,如果心字底很强大。

这个惑压不垮你,你就是不惑。

如果上面的或很大,下面的心很小,你被压垮了,你就陷入了迷惑,所以人是迷惑还是不惑,取决于你的心字底到底有多大。

    什么是智者?

智者就是让自己的心充满了清明的理性,看清是是非非,能够在纷纭众多的诱惑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丰富的物质选择,对于内心有标准的人来讲是一种奢侈,那对于那些没标准的人来讲是一种灾难。

因为它们压垮了你。

    我们能看清什么呢?

看清亲人不容易,看清自己更不容易。

庄子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意思是全世界都说你好,也不要再往前多走一步了,举世而非之,全世界都说你不好,都在责难你的时候,也不要多一点点沮丧。

定乎内外之分,内是自己的内心,外是外部世界,所谓内外之分,也就是说,人心知道,外在一万个声音,也只是一种,而内心一个声音也是一种。

听得见内心的声音。

什么叫“辨乎荣辱之境”?

人不管是多大的光荣、多大的耻辱,都要知道自己是谁,这一点是最难的。

我们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时候,如果他逞匹夫之勇,拔剑相向,那么他就没有未来的淮阴侯,可以替汉高祖刘邦决胜千里之外。

而他成功之后,对待当年侮辱他的人,他并不是把他们义愤填膺地抓来羞辱之后杀头,而是大宴宾客地请他们吃饭,其实这就是大丈夫气概。

    一个人受辱的时候能够洞察内心知道自己是谁,光荣的时候就更难了。

一个人有荣誉的时候还能读出来自己是谁吗?

那太难太难了。

大家都知道扁鹊,跟华佗齐名的神医,扁鹊之所以神奇,不仅仅因为他的医术,还在于他的自知之明。

有一次魏文王找他,问他,听说你们家弟兄三个人都学医,那么你已经是天下神医了,你那两个弟兄呢?

没有什么名气,为什么?

    扁鹊听了以后应声而答。

他说我们家,以我大哥医术最高,我二哥其次,我最差。

魏文王大惊,说:

我怎么不知道他们俩,扁鹊说,因为啊,我大哥的医术强大了可以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病未起之时,他一望气色便知你的潜疾是什么。

所以他的药都给你调理好了。

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所以他一点名气都没有。

    我二哥呢,能治病初起之时,在你得什么大病之前,你感冒咳嗽的时候他给你治好了。

所以天下人都以为我二哥会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仅止于乡里。

    至于我自己呢?

我就因为医术最差。

所以我非得等到这个人病发出来,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我去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所以天下人都认为我是神医。

    你想像我大哥那么治病的,这个人的元气丝毫不伤,我二哥那么治病呢,这个人元气稍有破损就补回来了,像我这么治病呢,命捞回来了,元气大伤,你说,我们家谁医术最高明。

    其实这个故事是我想讲给所有成功人士听的。

什么叫成功?

是不是拥有了整个世界的喝彩就意味着自己一定成功。

其实真正的成功,在于人永远不失自知之明。

所以老子里边的话说得好,他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

    一个人知道别人顶多是个聪明,但是自知才是大智慧。

一个人能够战胜他人,顶多是有力量。

但是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你才敢说是真正的强者。

所以什么是不惑,真正的不惑在于对自己清晰的判断。

勇者不惧

勇敢,不依赖于小技巧

而需要大气度

    那么是不是有了不忧不惑就够了呢?

还要有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

大家会说,今天是个和平时代,我们哪需要那么多的勇敢啊?

又不是天天碰上流氓小偷,我们还见义勇为啊。

其实真正的勇敢有很多很多,对吧。

庄子在他的秋水篇里写了一个孔子的故事,他说孔子在外游学的时候,有一天自己坐在旅馆,突然之间,被宋人持着兵器,围了起来。

    孔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干什么呢?

四个字形容了气定神闲,叫做“弦歌不辍”。

弹着琴,唱着歌,自己悠悠闲闲不停。

这个时候,他的大徒弟子路“口当”一下就冲进来了,指着他说:

“何夫子之娱”。

说你老先生还娱乐什么呢?

咱们命都快不保了。

这个时候,老师特别从容地跟他说,你过来,听我跟你说。

老师跟他说了什么呢?

他说:

子路啊,有迂腐之勇,也有猎人之勇。

白刃相架于前,大义凛然那是烈士之勇。

还有一种勇敢,就是一个人处变不惊,知道自己的生命何去何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君子之勇。

所以孔子说,我知道我会何去何从,所以在此刻,我没有惊慌失措,结果他的话说完以后,马上就有人“咣”一下进来了,他说,真对不起啊,我们围的那人是阳虎,你长得跟他太像了,我们围错人了,这就撤兵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何谓君子之勇。

君子真正的勇敢,就是一种心灵的镇定,而不是一种意气。

你说勇敢就一定要习武吗?

会跆拳道的人就一定比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勇敢吗?

勇敢其实是一种气度。

勇敢在今天这个时代就是处变不惊。

比如说一个股票哗一下跌到底了,你这个时候是跳楼啊、是割肉啊、是抱怨啊、是痛苦啊,还是有一种勇敢让你镇定下来,等着。

而且能够看清是非,比如说你今天莫名奇妙地受了一顿冤枉气,不是你的问题,上司强加到你的头上了,你不要暴跳如雷,这时候你要相信他弄错了,就像孔子被当成阳虎一样有一天会平反的。

    君子之勇,处变不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

所以在今天,真正的勇敢,不依赖于小技巧而需要大气度。

年十五而志于学

学一种人格,学一种创造力

  孔子很智慧,他告诉你,每走过十年就要反观一下内心,他说,我年十五而志于学。

好我们从这个话题开始说起,今天的孩子别说十五志于学了,我看四五岁就开始至于学,那些个上钢琴班的、跳舞的,甚至学奥数的、学外语的,四五岁就上学去了。

但是不是学得早,孩子就一定被开发得好呢?

今天在座的,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家长。

那我真是想跟家长探讨一下,我们大到说这个社会的希望,小到说这个家庭的希望幸福,都在孩子身上,但是我们爱孩子,真正给了他想要的东西吗?

所以我们要问一个命题,在今天这个社会,从开始学,学什么?

我们现在的孩子,如果要是在窗口看一下午的蝴蝶,妈妈会说,你浪费时间,他要是弹一下午钢琴呢,妈妈会说真是好孩子。

孩子一下午要玩泥,爸爸会说你就会淘气,这孩子要是一下午做奥数题呢,爸爸说你真有出息。

  其实我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有用和无用明确地划分了他们的时间和价值。

他们学到的是有用的知识,但他们丧失了那些看似无用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什么?

想象力实际上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就在于你在现实中有很多困难,局限的时候人能够超越。

  我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的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在周末的晚上,妈妈给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漂亮衣服,然后妈妈就在厨房里面忙着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想要全家过一个周末的庆典。

外面下起瓢泼大雨,这孩子一推门就冲出去了,玩得像个小泥猴似的,在泥里水里啪啪啪一次一次往一个高台上蹦,一边蹦一边冲着窗户喊,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了。

你想想要是中国的妈,十个里头有八个揪着耳朵拎回来暴揍一顿,这晚饭谁都别想吃了,这个妈妈说什么呢?

她隔着窗户淡淡地说,好啊,别忘了从月球上回家吃晚饭。

  这个孩子就是1969年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布斯特朗。

他在走下飞行器、踏上月球的时候,迈出自己的左脚,从下往上用照相机照了一张照片,他说了一句话,他说这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是一大步,这个为人类骄傲地迈出一大步的人,他从月球上真正回来,走下飞行器,然后所有的媒体冲进去问他,此时此刻你最想跟大家说的是什么话?

他对着镜头说了一句淡淡的话,“妈妈,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要回家吃晚饭了。

  我想大家都会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里面有一种温暖。

说回来,今天我们的志于学,学什么?

我们给孩子这种温暖的想象了吗?

其实我们今天往往是以太多的有用取代了无用,在这儿我们就得说说道家的人格了。

  什么叫有用啊?

大家知道庄子有一个老冤家惠施,也叫惠子,两人吵了一辈子架,却又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就争起有用无用来。

  惠子说,有棵大树,这树太大了,成了个散木,就是没用的木材,所以呢,长在大路上,木匠都不看一眼,这树啊,长的枝子不合规矩,小枝子弯弯曲曲。

用它做船船就沉,用它做窗窗就散了,用它盛东西,东西就腐烂了,你说这破木能做什么事。

  庄子说,你要有这么大株树,让人可以在周围乘个凉、睡个觉,那么大的一个树杆,在阴凉地里,一帮人开着聚会这多好啊。

所以有这么一棵树,为什么非得做什么东西呢?

  庄子接着就讲了一个道理,你看这树啊,它要是长成一握粗,我们认为有用,这东西砍了刚好当一个拴牲口的桩子。

要长成三四抱粗,这价钱就上去了,你认为它就是一个房梁,要长到七八抱粗,那就更贵重了,那就是富人家要用的厚厚的棺材板。

要是比这七八围长得再大,十人合抱,你就认为它是散木没用了,但其实大有大用,小有小用。

只不过小用是人们看到的,大用是人们看不见的。

  我们想想这个寓言,我们现在交给孩子的都是一些小用,告诉他你怎么能成为一根拴牲口的桩子,顶多说你怎么能够成为一根房梁,或者能够成为一根更大的木头,但是没有想到还有更大的无用之用。

所以其实啊,年十五志于学,不见得要学死知识,要学一些带有幻想和快乐的大境界,我想这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讲是难的。

所以在春节前,媒体采访的时候就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中国为什么缺乏《哈里·波特》这样的儿童读物,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来。

我们作家少吗?

我们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其实我想我们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想象力。

就是我们受有用的教育太多,我们不鼓励那种无意义的、无目的的人生的欢乐。

所以其实年十五而志于学,是在学一种人格,学一种创造力。

三十而立

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孔子还说,三十而立,我们来想想什么叫立,外在的立很容易啊,不外乎地位金钱而已,但我认为三十而立,更重要的是人能不能在三十岁左右,明确地知道我之为我,我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概念,一个企业有他的不可替代性,一个人就更有,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叫最好的,只有什么是惟一的,所以不是说批量生产的CEO,就一定比一个个性化的打字员更值钱。

  所以其实一个人要问一问,而立,就是我自己特立独行的东西是什么?

而立更重的标准就是内心要知道取舍。

就是人生有舍然后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多舍多得。

所以我认为,人生三十岁,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在三十岁以前,你说我积累文凭,积累财富,积累情感,积累朋友,都是用加法,越加越多。

但到三十岁了,有些东西要扔了,不扔的话,你的心就太拥挤太狭隘了。

你看看新房子,说我们家现在有一个180平米的房子了,多大啊。

往回摆东西吧,大了去了,我能装很多东西了。

所以过三年五年,你们家就成胡同了。

你就得跳着绕着那个走了,这个时候再大的房子,也得清理了。

其实人心也是一样的。

人到三十岁了,过去有些酒肉朋友可以淡了。

不想违心去挣的那笔钱,你可骄傲地说不。

不想去陪的应酬,你这时候可以拒绝。

这种放弃,其实是让自己看清内心方向的前提。

所以欲先有所为,欲先有所不为。

  三十岁是看清内心,确立标准的时候。

所以三十岁的人是什么呢?

是悟性要大于你的记性。

你不一定这个时候要把人脑复制成电脑。

非要把脑袋做成一个硬盘去记很多东西。

这时候要靠参物。

这个时候人的敏锐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出击,可能会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