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166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课题

第五单元1、什么是面积

学习

目标

1.参与认知过程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法

选择

讨论法,练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37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

(出示数学书和信息书)同学们熟悉这两本书吗?

它们什么是一样的?

追问:

什么大小?

指的是哪里?

我们大家都来摸一摸,再来说一说,数学书和信息书的封面一样大。

师:

那这两枚硬币呢?

有什么不一样吗?

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1)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师:

我们刚才摸到的都是物体什么?

(表面)比的又是什么?

(物体表面的大小)

小结:

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师:

我们就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师说:

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说。

师:

课本封面的大小呢?

(多指名几个人说)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其它面的面积?

并用学生举出的例子比面的大小。

(3)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展示书上四幅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

师:

这些图形能通过摸来感受它们的大小吗?

这些图形有大小之分吗?

那也就是说这些封闭平面形也有面积,谁能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指哪里呢?

什么办法能够把面积呈现出来?

师: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指出几名学生描述)

完成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学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4)联系生活拓展

谁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还见过哪些物体表面、封闭的平面图形面积吗?

先小组说,再集体交流。

(帮助学生完整表述)

小结:

看来面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

(1)直接观察比较:

出示两个大小悬殊的三角形比较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再出示50页练一练第一题。

(2)借助工具比较

师:

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附页2中图3)谁的面积大?

(3)师小结: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认真。

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三)实践应用

1.直观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练习41页的2题。

2.创意大比拼,练习49页画一画。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作业设置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古人云:

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课题

2、认识面积单位

学习

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教学难点: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

教法

选择

谈话法、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

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38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比较面积都有哪些方法?

2、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提供两种不同的方格纸,部分学生量到数学书的面积是6个格子,部分学生量出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是24个格子。

师:

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封面,量出的面积却不同呢?

师:

对,数格法虽好,但是用大小不一样的方格去量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难以得出统一的答案。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一问题呢?

(必须统一规定方格的大小。

)这个统一规定的小方格的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师板书,生齐读)面积单位。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认识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并剪下来。

(学生活动)用手摸一摸这个面的大小,这就是1平方厘米面积的大小。

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制定标准: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写成1平方厘米或1cm2。

(2)请同学们想想,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食指指甲的大小、一颗扣子、开关按钮的面……)

(3)先估计银行卡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同桌再动手摆一摆。

(4)数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2、认识1平方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桌面(不用量完),请学生谈感受。

(感受:

1平方厘米的面积太小了,量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

(2)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写成……1平方分米或1dm2

(3)制定标准: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看一看,摸一摸,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

(4)请学生和同桌一起伸出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5)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1)如果让你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选平方厘米还是平方分米呢?

(2)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制定标准: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3)教师拿出边长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教具,然后让学生手势在空中比划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

三、充分体验,在活动中巩固表象。

四、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置

1、《补充习题》下一页。

2、测量一件你喜欢的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古人云:

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课题

3、面积单位的练习课

学习

目标

1.了解㎡面积单位,并感知这个常见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表面积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经历具体的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1㎡的实际大小及在面积测量中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在面积测量中统一单位的必要。

教法

选择

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

课型

练习课

课前

准备

直尺,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纸。

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

总数

第39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C㎡,请大家说说面积1C㎡大约是多大?

学生指出:

大拇指大小约为1C㎡。

2.请大家用1C㎡的纸片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大小,互相交流结果和测量感受。

二、面积单位

1.将1平方分米大小的纸片发给大家,请大家测量纸片的边长。

学生测出每个纸片各个连长都是1分米。

2.指出这个纸片的大小就是1平方分米,请大家结合1C㎡定义给出1d㎡的大小。

3.肯定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回答时板书,边长都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小是1平方分米。

4.肯定大家的回答,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课桌的大小。

5.怎样用这个纸片测量我们教室的大小怎么样?

(生:

这样测量很麻烦。

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7.我们来学习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

边长都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是1平方米。

8.肯定大家的归纳。

提问:

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9.请在大家给出哪些物体可以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单位。

10.组织在大家做“练一练”第1题,在练习中体验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面积单位。

11.组织学生做其他的练习。

三、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复习下一节课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置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古人云:

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课题

4、长方形的面积

学习

目标

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归纳、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法

选择

谈话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40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复习:

1、什么叫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2、边长1cm的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1dm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1m正方形面积是(  )。

二、新授

1、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估一估

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

2)、摆一摆,填一填

(1)用1cm²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2)把结果记录下来。

 

 

 

长\㎝

 

宽\㎝

 

面积\㎝²

 

图①

 

 

 

 

 

 

 

图②

 

 

 

 

 

 

 

图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提问:

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试一试

用1㎝²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

三、练一练

1、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

(单位:

m)

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3、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求下图的周长与面积:

 

四、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置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古人云:

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评价:

时间:

签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