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578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

第九课《鱼我所欲也》

同步训练

(一)

㈠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欲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⒈《鱼我所欲也》选自《》一书,此书与《》《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⒉解释加点的词。

⑴欲()⑵得兼()⑶于()⑷苟得()

⑸患()⑹如使()⑺莫()⑻辟()

⑼恶()⑽由是()⑾是()⑿则()

⒀丧()⒁是故()⒂耳()

⒊本文作者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其中心论点可用四个字“”概括。

⒋翻译下面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⑶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㈡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即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本心。

⒈解释加点的词。

⑴箪()⑵豆()⑶蹴()

⑷屑()⑸万钟()⑹辩()

⑺于()⑻何加()⑼奉()

⑽得()⑾乡()⑿已()

⒀本心()

⒉文段可分为3层。

第一层,以古代“”的事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心;第二层,用“”与上层“”对照,论述见利忘义是因为失其本心;第三层,指出现在为了“”而忘义,得出结论是因为“失其本心”

⒊“乡为身死而不受”的原因是。

⒋从文中看,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万钟?

答:

⒌翻译下面句子。

⑴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本心。

㈢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欲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即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本心。

⒈解释加点的词。

⑴呼尔而与之()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⑶乡为身死而不受()⑷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⑸所欲有甚于生者(   )⑹万钟于我何加焉()

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⑻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⑼所恶有甚于死者()⑽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⒉解释下面的通假字。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

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这是为什么?

答:

⒋本段作者的观点是:

“”。

开头提出观点后,接着从、(填内容要点)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⒌运用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以“”比喻生与义,并指出“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所恶有甚于死者”就是。

⒍对比也是本文的主要特色,文中“”和“”对举,“”和“”对举,“”和“”比较,“”和“”比较,突出了所要说明的问题。

⒎本文主要论述“”的重要性,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中心论点,正面论述是人的本心;第二段从反面论述是“失本心”,从而阐明“”比“”更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的道理。

⒏人生面临着各种选择,学过本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

⒐翻译下边句子。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⑶故患有所不辟也。

⑷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⒑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同步训练

(二)

一、生字箪()蹴()羹()死亦我所恶()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

2、患:

3、辟:

  4、箪:

5、蹴:

6、得:

  7、乡:

8、何加:

9、恶:

10、辩:

11、义:

12、勿丧:

13万钟:

14、贤者:

15、苟得:

 16.呼尔: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附“四书”:

《》《》《》《》)

2、归纳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3、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问题,请写出原句: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句子是什么?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4、思考、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2)人的本心是什么?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5、拓展延伸

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

诗句:

(1)

(2)  

6、应用。

(1)本文孟子用“”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同步训练(三)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散文家。

儒家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世称“亚圣”。

二、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不为苟得也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为宫室之美 ④一箪(dān)食   

⑤蹴(cù)尔而与之 ⑥乞人不屑(xìe)也

三、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四、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五、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六、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③“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④“非独贤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第二部分:

片断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阅读上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1、在文中空格处填上所缺诗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二者不可得兼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得之则生

(5)今为妻妾之奉为之(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翻译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于我何加焉!

4、简要回答

(1)上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

请谈谈你的看法。

(3)《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5、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6、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7、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8、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

9、《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二、阅读原文,回答问题。

1、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2、本文选自一书,此书与《》《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4、“此之谓失其本心。

”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6、“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7、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8、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或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叙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9、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

10、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11、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现在所看到的标点都是后人所加。

有人将课文的第一句作如下断句标点,与课文比哪一种断句标点更好?

说说理由。

有人断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课文断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2)、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人性善”思想的语句是,

,。

三、阅读上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⒈上文出自,选自一书,此书与、《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⒉解释加点的词。

⑴欲()⑵得兼()⑶于()⑷苟得()

⑸患()⑹如使()⑺莫()⑻辟()

⑼恶()⑽由是()⑾是()⑿则()

⒀丧()⒁是故()⒂耳()

⒊本文作者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其中心论点可用四个字“”概括。

⒋翻译下面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⑶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四、读上面一段文字,回答。

⒈解释加点的词。

⑴箪()⑵豆()⑶蹴()

⑷屑()⑸万钟()⑹辩()

⑺于()⑻何加()⑼奉()

⑽得()⑾乡()⑿已()

⒀本心()

⒉文段可分为3层。

第一层,以古代“”的事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心;第二层,用“”与上层“”对照,论述见利忘义是因为失其本心;第三层,指出现在为了“”而忘义,得出结论是因为“失其本心”

⒊“乡为身死而不受”的原因是。

⒋从文中看,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万钟?

答:

⒌翻译下面句子。

⑴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本心。

五、阅读上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⒈解释加点的词。

⑴呼尔而与之()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⑶乡为身死而不受()⑷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⑸所欲有甚于生者(   )⑹万钟于我何加焉()

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⑻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⑼所恶有甚于死者()⑽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⒉解释下面的通假字。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

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这是为什么?

答:

⒋本段作者的观点是:

“”。

开头提出观点后,接着从、(填内容要点)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⒌运用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以“”比喻生与义,并指出“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所恶有甚于死者”就是。

⒍对比也是本文的主要特色,文中“”和“”对举,“”和“”对举,“”和“”比较,“”和“”比较,突出了所要说明的问题。

⒎本文主要论述“”的重要性,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中心论点,正面论述是人的本心;第二段从反面论述是“失本心”,从而阐明“”比“”更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的道理。

⒏人生面临着各种选择,学过本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

⒐翻译下边句子。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⑶故患有所不辟也。

⑷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⒑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同步训练(四)

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喜欢的东西

B.所恶有甚于死者讨厌的事情

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什么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经

2、对“失其本心”中的“本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指人生下来就固有的善的本性B.“我固有之”的“羞恶之心”

C.人的内心的本质的东西D.文中指舍生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

⑴二者不可得兼()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⑶此之谓失其本心()⑷贤者能勿丧耳()

⑸故患有所不辟也()⑹呼尔而与之()

5、用文中原句填写。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⑵生,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

⑶呼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6、按要求填空。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中的“是心”是

⑵“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此”

⑶“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_______和_______,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

⑴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⑵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⑶贤者能勿丧耳()⑷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12、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

(每句只画两处)

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⑵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⑴故不为苟得   ⑵二者不可得兼

⑶如使人之所欲 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4、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贤者能勿丧耳。

15、“非独贤者有是心”文中的“是心”指

16、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的主张。

 

第九课《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

同步训练

(一)

㈠⒈《孟子》;《论语》⒉略⒊舍生取义⒋略

㈡⒈略⒉“不受嗟来之食”;万钟;一箪食,一豆羹;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⒊舍生取义⒋为了华美的住宅、妻妾的侍奉及所认识的穷人的感激。

⒌略

㈢⒈略⒉略⒊这是因为失掉了本心(即见利忘义)。

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与死、义与利;见利忘义是失其本心。

⒌鱼与熊掌;义;不义。

⒍鱼;熊掌;生;死;义;利;古;今⒎舍生取义;舍生取义;见利忘义;义;生⒏略⒐略⒑略

同步训练

(二)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

天性,天良”2、患:

祸患,灾难3、辟:

通“避”,躲避

4、箪:

竹筐5、蹴:

用脚踢6、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7、乡:

通“向”,从前8、何加好处。

9、恶:

厌恶。

10、辩:

通“辨”,辨别。

11、义:

正义或仁义。

12、勿丧:

不丢掉,不遗失。

丧:

遗失13、万钟:

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14、贤者:

有道德的人。

15、苟得:

苟且取得,本文指:

“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16.呼尔:

没礼貌的吆喝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归纳段意:

第一段:

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

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3、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