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034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docx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

NO:

1

授课日期

2014、9,15

授课班级

13税务2、13模具

课题: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挂图:

考核(或提问):

1,什么是商品?

商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什么是价格?

什么是价值规律?

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复习旧课要点:

提出学习本课的要求及学习方法,了解生活中哪些是商品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1、什么是商品?

2,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什么是价格?

什么是价值规律?

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课外作业(或复习题):

 

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商品的基本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1、多种多样的商品

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

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学生思考:

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有什么区别?

生产出的废品是商品吗?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商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学生思考:

不同使用价值中的共同点是什么?

(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概念:

货币是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

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纸币:

概念:

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不是任意的,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

四、价格和价值规律

1、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一价值决定价格

第二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

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供求来实现的。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高于价值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低于价值

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生产扩大

价格下跌——供过于求——生产缩小,

2、表现形式: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学生思考: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方面: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

1884年我国9家冰箱厂引进意大利“阿里斯顿”生产线,10年后,阿里斯顿9兄弟有的赚钱,有的亏本。

为什么?

给我们什么启示?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五、消费和消费观

1、不同的消费行为

消费方式分为:

钱货两清消费和信贷消费

2、常见的消费心理

第一求同心理

第二求异心理

第三求名心理

第四求实心理

3、科学的消费观

第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第二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第三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第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小结新课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

NO:

2

授课日期

2014、9,22

授课班级

13税务2、13模具

课题:

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挂图:

考核(或提问):

1、什么是商品?

2,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什么是价格?

什么是价值规律?

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复习旧课要点:

1、什么是商品?

2,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什么是价格?

什么是价值规律?

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1、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3、如何理解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课外作业(或复习题):

1、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3、如何理解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4、为什么企业规模经营并不是越大越好

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

 

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

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2、企业的含义和类型

(1)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类型

第一、按所有制形式划分: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二、按组织形式划分: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3)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企业一般选择这种公司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

这种公司形式适合大中型企业

3、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1)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2)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

(3)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学习形象

(4)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5)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二、企业中的劳动者

1、劳动模范显身手

王洪军的例子

企业中的劳动者包括:

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等

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第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第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第三、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

当代工人杰出代表——孔祥瑞

3、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第一,树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第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第五,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

 

小结新课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

NO:

3

授课日期

2014、9,29

授课班级

13税务2、13模具

课题: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透视财富增植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异同,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

教具、挂图:

考核(或提问):

1、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3、如何理解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复习旧课要点:

1、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3、如何理解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4、为什么企业规模经营并不是越大越好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纳税人意识的培养

课外作业(或复习题):

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

学生课堂表现好,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解问题。

 

新课小结

学生进行检测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1、多元的家庭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主要由:

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组成。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主要由:

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组成。

2、个人的收入和分配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两者的辨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关注社会:

《最低工资规定》正式实施

二、依法纳税

1、个人纳税面面观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特点;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类型: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2、个人所得税

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按应纳税项目的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3、确立纳税人意识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违反税法的现象,如: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三、投资理财

1、财富增值进行时

2、安全方便的储蓄

3、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证券

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4、冷暖相知的商业保险

一般分为: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

NO:

4

授课日期

2014、10,13

授课班级

13税务2、13模具

课题:

第四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活动所处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背景,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增强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挂图:

考核(或提问):

1、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3、如何理解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4、为什么企业规模经营并不是越大越好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3,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课外作业(或复习题):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什么?

2,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什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基本掌握,但有些学生不够专心

 

第四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三种实现形式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

(5)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看不见的手”

(1)计划和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

(3)市场机制的内容

(4)市场调节的缺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