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9765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稀释浓硫酸

C.

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D.

模拟工业炼铁

2.液氧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用途.它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3.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CO(NH2)2

B.Ca3(PO4)2

C.(NH4)2SO4

D.KNO3

4.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5.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CO2

B.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C.检验O2是否收集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B.溶液质量减少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8.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是由硫、氢元素组成的

B.硫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的

C.氢硫酸能腐蚀大理石雕像

D.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9.近几年,全国每年都有自然灾害发生,像地震、洪涝、传染病等,为了防止疾病传播,须对天然水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

①消毒;②煮沸;③过滤;④自然沉降。

合理的处理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很丰富

D.过滤可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1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He

B.H2

C.O

D.2Cu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都可以闻到烧毛发的气味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1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搅拌

14.图3是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标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①一原子序数

B.②一元素名称

C.⑧一元素符号

D.④一原子质量

15.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变形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放入细铁粉—作氧化剂防止变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温度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汞和银—观察状态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直接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直接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电子

A.A

B.B

C.C

D.D

16.足量的氢气在12g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是()

A.4g

B.1.5g

C.13.5g

D.6g

17.锡、铅的熔点分别是232℃和327℃。

焊锡是锡铅合金,焊锡的熔点小于200℃,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强度

B.降低熔点

C.增加延展性

D.增加耐磨性

18.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

CO2+2H2O

B.C+2H2O

 2H2+CO

C.CaO+H2O=Ca(OH)2

D.4CO+Fe3O4

4CO2+3Fe

1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选项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A

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炼铁

B

铜有导电性

可做电线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用作保护气

D

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可用铝制作耐腐蚀的窗框

A.A

B.B

C.C

D.D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B.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因为乳化油污后形成乳浊液

C.某些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D.溶液都具有稳定性,溶液中的溶质、溶剂不可能分离

21.下列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面粉爆炸实验

B.

验证分子运动

C.

水的净化

D.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22.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石 蕊

物质X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A.Ca(OH)2

B.CuSO4

C.HCl

D.CO2

23.对于复分解反应:

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B.X一定是

C.Y可能是

D.Y可能是

24.聚乙烯塑料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下列关于C2H4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有机物

B.乙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25.用来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镁条迅速变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

D.放出热量

二、填空题

26.鉴别5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观察5溶液的颜色,溶液呈          色的是CuSO4溶液.

(2)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写出Cu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对剩余两瓶溶液如何进行鉴别,请简要写出鉴别方法:

                   

(4)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            .

A酚酞溶液BMgCCuODBa(OH)2溶液EAgNO3溶液.

27.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③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④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⑤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

.①③

.②③

.④⑤

.③⑥

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加大约一药匙铜粉;

②冷却,打开止水夹;

③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

④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药品部位,加热大约

分钟;

⑤读数并记录.

若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三、实验题

28.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氨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

的生理盐水。

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

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

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试管倒入约

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现象

氯化钠固体溶解

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

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29.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B装置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与氧气不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

四、流程题

30.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硫酸钾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己知20℃时硫酸铵、硫酸钾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硫酸钾

氯化钾

氯化铵

硫酸铵

溶解度/g(20℃)

11.1

34.2

37.2

75.4

(1)“设备I”中将碳酸钙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设备I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设备II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反应物之一硫酸铵[(NH4)2S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洗涤从“设备III”中得到的固体时,不用水而是用饱和硫酸钾溶液,其目的是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填写化学式).

(5)根据本题所给的信息推断实验室_____(能、不能)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得到二氧化碳。

五、科学探究题

31.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

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I.蚁酸的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II.蚁酸隔绝空气并加热时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色,说明蚁酸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元素,推测出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分解时生成水.

(3)对它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Ⅰ是CO2;

猜想Ⅱ是_____;

他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先向装置中通入一会N2,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

①先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若实验过程中看到__________现象,则猜想Ⅰ不成立;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

[结论]甲酸受热能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利用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测定10g氧化铜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时刻测定C中固体的质量(如表):

反应时间/min

2

4

6

8

10

固体质量/g

9.3

8.8

8.5

8.4

8.4

分析表中数据计算:

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2.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

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如图所示。

(1)请写出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请帮他说明理由_________。

(4)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成立 

(6)若滤液是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某同学加适量的CaCl2除去Na2CO3制得NaOH溶液。

你认为该方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_。

(7)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本次实验探究进行了评价与反思,感到,正是因为大家具有______精神,这堂课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

1、

2、

三、实验题

1、

2、

四、流程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