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9159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docx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预防及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一、前言1

二、治理目标1

三、活动工作小组和相应责任人2

一)活动小组2

二)各区域责任人2

四、质量通病3

一)管理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3

二)施工工艺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治理7

三)实体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治理10

五、主要控制措施18

一)思想高度重视18

二)熟悉图纸,按图施工19

三)严格报检程序19

四)质量控制要点19

六、实施步骤20

七、处罚措施20

八、奖励措施21

九、管理保障措施22

一、前言

加大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通过分析混凝土通病而加以预防,结合本公司的质量管理经验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方法。

二、治理目标

一)砼强度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型。

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二)砼用原材料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钢筋保护层厚度公路工程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四)砼外观质量消除气泡,消除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做到色泽均匀,表面光滑亮丽,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

五)重点工艺环节控制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隧道衬砌厚度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六)品牌效应形成一批达到领先水平的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工法,建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品牌效应的混凝土工程,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混凝土工程建设队伍。

三、活动工作小组和相应责任人

为切实推动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活动工作小组,同时对各区域和各部位现场直接责任人、施工员进行分工明确。

一)活动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各区域责任人

1、预制场

责任人:

施工员:

2、服务区及部分主线区域

责任人:

施工员:

3、互通及部分主线区域

责任人:

施工员:

四、质量通病

一)管理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1、质量责任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

(1)原因分析

①质量责任划分未覆盖到所有施工内容;

②部分关键工序质量责任人未落实;

③质量责任奖惩不落实;

④部分人员缺乏培训,质量责任意识薄弱。

(2)预防措施

①实行质量责任制,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②建立质量责任奖惩制度,实行奖罚分明;

③定期开展混凝土工程质量专题培训。

2、设计管理不到位

(1)原因分析

①施工图审查不够细致;

②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

③设计变更手续办理不及时。

(2)预防措施

①在施工图发放以后,认真审查图纸,并多人进行复核,确保不遗漏、不出错。

汇总有问题的项目,上报设计院进行答疑;

②在工程开展时,及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③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

(1)原因分析

①原材料和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内容未检、漏检或检测频率不足;

②检测设备或仪器不满足试验要求;

③试验检测适用标准错误;

④试验台帐建立不完善或台帐不能与报告相符;

⑤标养室设施、试块养护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⑥委托试验管理不规范;

⑦试验人员数量、资质不能满足规定要求;

⑧试验检测原始资料记录、签认不规范。

(2)预防措施

①原材料和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必须认真检查,凡未检、漏检或检测频率不足的,必须进行经济处罚。

定期抽查原材料的检测频率;

②检测设备或仪器按项目投标进行配置,所增加的项目及时配置设备或仪器,达到满足试验要求为止;

③试验检测适用标准要配备完善,有新标准时及时更换并同时作废旧标准,防止错用或漏用;

④及时建立试验台帐并完善,台帐要与报告相符;

⑤标养室设施、试块养护要按双标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并满足规范要求;

⑥委托试验管理要规范,送检到具有CMA证章,并有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

⑦试验人员的配备一定要满足试验需求,试验资质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要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

⑧试验检测原始资料记录、签认要规范,由专人制定统一格式,规范签认标准用语。

4、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不到位

(1)原因分析

①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变更手续不完善;

②变更后的人员数量、资质、职称低于合同规定;

③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

(2)预防措施

①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变更后,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变更手续要建立完善;

②变更后的人员数量、资质、职称不得低于合同规定,根据施工情况有必要时还需增加人员;

③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保持相对稳定找公司协调处理。

5、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不规范

(1)原因分析

①对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

②整改结果不够明确,未附相应证明材料;

③出现质量事故未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

(2)预防措施

①对于存在的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严格按规范要求及时整改处理,并附相应证明材料,同时保管好文字和影像资料;

②出现质量事故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不得拖延,以免影响事态扩大化。

尽快采取补救方案或措施,尽量挽回最小的损失。

6、两创三比活动开展不够深入

(1)原因分析

①两创三比活动实施细则未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流于形式;

②活动未紧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

③未将精细、环保、节约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和每位人员。

(2)预防措施

①两创三比活动实施细则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围绕工程进度,紧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加强监管力度,不得流于形式。

②将精细、环保、节约要求贯彻落实到每个环节和每位人员,坚持定岗定人,密切配合管理工程施工质量。

二)施工工艺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治理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

(1)原因分析

①外加剂未检测;

②雨季施工未增加砂、石材料含水率检测频率,施工配合比未及时予以调整;

③未经批准随意改变配合比;

④商品混凝土未检测或检测频率不够。

(2)预防措施

①外加剂进场后,及时通知试验室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样检测,同时做好进货登记台账;

②雨季施工一定要增加砂、石材料含水率检测频率,根据现场测定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保持水灰比不变,和易性良好;

③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擅自改变配合比;改变配合比需试验室主任、质检工程师、项目总工签字批准;

④在使用时商品混凝土未经检测批准或检测频率不够,不得直接用于任何施工部位。

2、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不规范

(1)原因分析

①计量不准确,生产记录不全;

②现场坍落度检测频率不足;

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层厚过大,钢筋密集区振捣不到位;

④养护未覆盖或覆盖不到位,不能及时规范养护;

⑤冬季、雨季、高温施工时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质量控制措施不力,缺少同条件养护试块;

⑥通道沉降缝分隔控制不严;

⑦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落后,浇筑前出现变位偏差。

(2)预防措施

①搅拌站计量要准确,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及时校准,保证计量准确。

拌和设备使用可自动计量的设备,料仓不少于3个,且料仓间挡板具有足够高度防止串料。

生产记录要建立台账,不得漏记或少记;

②现场坍落度检测频率除按规范要求进行外,还应当随机抽查,发现坍落度偏大或偏小要及时调整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对拌和楼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做到控制拌合时间合适,搅拌均匀。

采用砼搅拌车进行砼运输。

严格控制坍落度,对超出范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坍落度损失大于3cm/h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料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较小尺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灌;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④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避免暴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润湿,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专人负责;

⑤冬季、雨季、高温混凝土现场施工应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气温突变的应对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

⑥通道沉降缝分隔处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在安装沉降缝时认真检查,不得出现挫缝、断缝或沉降缝不顺直等情况;

⑦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要规范化,尽量使用尺寸标准的混凝土垫块,砼垫块强度不得低于同构件强度,垫块厚度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作。

垫块数量必须保证:

水平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6个/m2,竖直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m2;严格控制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的安装距离,挤牢垫块;浇筑砼时,避免热振动棒直接碰撞钢筋骨架而破坏垫块;

3、预应力施工不规范

(1)原因分析

①张拉机具未及时标定;

②工序安排不够合理,穿束后放置时间过长;

③张拉时龄期控制不规范,张拉时强度、弹性模量不明确;

④孔道压浆不及时、不密实。

(2)预防措施

①张拉机具按规定要求定期及时标定,发现异常停止使用,待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工序要合理安排,穿束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放置张拉钢束生锈;

③张拉时按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且养护5天后,才能进行预应力张拉。

龄期控制按试件抗压强度为准,张拉时试验室提供准确的强度、弹性模量等数据,施工现场计算出精确的张拉力进行有序控制;

④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孔道压浆,孔道压浆要及时,严格按配合比配置水泥浆,注意控制好净浆的质量,保证稠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之类,并认真做好二次注浆。

并确保流出浆液为原浆才能停止压浆并及时封锚养护。

三)实体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治理

1、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低

(1)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②钢筋布设偏差超标;

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大;

④桥梁立柱轴线偏位、竖直度超标;

⑤桩基工程沉桩偏位超标。

(2)预防措施

①针对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的特点,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a、严格按规范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所用原材料合格且与配合比设计时使用的出入不大;

b、按规定对拌和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避免计量误差引起砼强度偏差;

c、加强砼坍落度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砼;

d、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应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气温突变的应对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

e、对砼施工环节进行监控,加强振捣和养护管理。

包括:

ⅰ、禁止使用过于简单、以致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施工手段;

ⅱ、浇筑中,应注意防止混凝土撞击钢筋,造成灰浆、骨料分离情况;

ⅲ、振捣机具配置合理,且不得长时间放置不振捣。

②钢筋布设偏差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

通过加强检查,确保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定位准确、牢固。

对钢筋间距、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骨架尺寸、钢筋弯起位置等检查,确保钢筋间距及骨架尺寸合格率达到90%以上。

③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大的问题,特落实如下有效措施:

a、保护层垫块数量必须保证:

水平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6个/m2,竖直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m2;

b、严格控制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的安装距离,挤牢垫块;

c、浇筑砼时,避免热振动棒直接碰撞钢筋骨架而破坏垫块;

d、尽量使用尺寸标准的混凝土垫块,砼垫块强度不得低于同构件强度,垫块厚度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作。

④桥梁立柱轴线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之类,测量先放好桩位,立模板后再进行桩位校准。

严格控制竖直度,通过正三角布置,从模板顶部吊垂线进行调整,严禁竖直度超标;

⑤桩基工程沉桩偏位不得超出规范标准。

按规定程序通过部门联系单执行测量程序:

进行粗放(整理场地)、细放(埋设护筒)、第一次复核(钻进10m内)、过程复核(视施工情况)、再复核(下钢筋笼前)。

同时钻进过程中注意复核冲锤是否和冲锤钢丝绳在同一轴线上,不在同一轴线时要调整桩机的角度。

2、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缺陷

(1)原因分析

①蜂窝、

②麻面、

③漏筋、

④色差大;

⑤轮廓线不顺滑,有歪斜、错台现象;

⑥边角破损;

⑦通道沉降缝歪斜;

⑧裂缝超限。

(2)预防措施

①蜂窝的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

a、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b、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留槽等措施下料。

c、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d、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

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e、混凝土的振捣也应分层捣固,浇筑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f、捣实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的1.5倍,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g、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h、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然后用1:

2水泥砂浆补修。

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成喇口,外边大些。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瓜米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②麻面的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

a、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b、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润湿,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用时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c、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d、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治理方法:

麻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镪水刷洗,充分润湿后用水泥互浆或1:

2水泥砂浆找平。

③漏筋的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

a、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墙板为15mm,梁柱为25mm,基础为35mm。

b、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上一个水泥砂浆垫块,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料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较小尺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灌。

d、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e、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木板充分润湿,并认真堵好缝隙。

f、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留槽等进行下料。

g、拆模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检查补扣绑好。

h、加强砼振捣环节的监视和控制,对工人进行反复强调不得漏振,重视砼施工旁站工作。

i、使用合适的振捣设备和施工方法,如钢筋密集的锚板位置配置3cm小直径振动棒并采取复振措施等。

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润湿,再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润湿,用高一级标号的瓜米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④混凝土颜色不一致,色差较大时,注意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控制好坍落度。

⑤轮廓线不顺滑,有歪斜、错台现象的预防措施:

a、确保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措施

ⅰ、执行公司技术管理规定,对预制梁板模板设计方案进行专题会议论证,通过后实施,由专业厂家制作。

混凝土构件外露面模板应使用钢模板,其它面及芯模必须具有足够刚度。

ⅱ、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妥善保管,发现变形应及时修复后再使用。

ⅲ、模板在安装过程中注意采用双面胶、玻璃胶、原子灰等对拼缝进行处理,以保证砼外观质量。

ⅳ、各种模板的安装方法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b、砼施工接缝处理措施

认真执行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砼施工接缝,严格按要求凿毛,清洗。

⑥边角破损是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如下:

a、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润湿,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b、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12kg/cm2)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c、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d、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润湿,用1:

2或1:

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料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瓜米石混凝土补好,并认真养护。

⑦通道沉降缝歪斜较为常见,通道沉降缝分隔处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在安装沉降缝时认真检查,不得出现挫缝、断缝或沉降缝不顺直等情况;施工混凝土过程中注意保护沉降缝。

⑧裂缝超限的预防及治理方法

a、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抹压,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b、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避免暴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润湿,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专人负责。

c、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治理方法:

此类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且有损美观,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层薄砂浆进行处理,对于预留构件,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进行封闭处理。

3、原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

(1)原因分析

①原材料堆放场地未硬化,砂、石材料混堆或杂质过多;

②钢材、水泥保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钢材锈蚀、水泥变质。

(2)预防措施

①原材料堆放场地严格按“双标管理”要求建设,砂、石材料独立分开堆放。

原材料进场时认真检查,杂质过多材料员拒绝收料;

②水泥采用散装,进行灌装抽取,钢材设置独立的场地堆放,场地硬化处理,加盖防雨棚。

五、主要控制措施

一)思想高度重视

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质量意识,要求全体人员在质量意识给予高度的认识,严格质量管理和行为,切实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二)熟悉图纸,按图施工

要求施工班组、施工人员(特别是施工员、质检、测量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规范、熟悉图纸包括变更图纸,防止模板安装质量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位置错误以及缺失等现象。

三)严格报检程序

要求施工班组人员认真施工,做好自检,现场施工员为现场质量的第一道把关,要求认真复核安装质量,同时严格报检程序,自检合格后必须由质检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未经报检合格擅自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将严厉追究相应责任。

四)质量控制要点

1、模板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混凝土浇筑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禁止使用石子垫块和用钢筋代替垫块,只能使用高强度的硅粉垫块。

承压面每平方米不少于6个,非承压面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

硅粉垫块强度不得低于用于结构的混凝土强度。

六、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5日~2012年2月25日):

动员部署

按照实施方案和各自职责范围,针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和实施计划。

二)第二阶段(2012年2月26日~3月26日):

组织实施

按照省站、业主、总监办通知要求和本项目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推进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开展,对治理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

三)第三阶段(2012年3月27日~4月27日):

巩固阶段

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落实整改,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效果。

四)第四阶段(2012年4月28日~6月30日):

总结阶段

总结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专项治理经验,总结成熟的工艺、工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质量控制措施,加以推广和交流;按规定上报专项治理总结。

七、处罚措施

一)对于混凝土工程施工后未经报检,施工班组擅自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除按规定进行返工处理外,给予施工班组处罚¥10000元/次;

二)对于施工员没有进行报检,擅自同意施工班组进行下道工序的,给予相应区域责任人处罚¥500元/次、施工员¥300元/次,同时给予通报批评;

三)对于在第二阶段总监办或业主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而又未按规定时间整改好的,给予相应区域责任人处罚¥500元/次、施工员¥300元/次、施工班组处罚¥5000元/次,同时给予通报批评;

四)对于在第三阶段总监办或业主专项检查中发现在第二阶段整改过的问题又再出现的,给予相应区域责任人处罚¥500元/次、施工员¥300元/次、施工班组处罚¥10000元/次,同时给予通报批评;

五)在省站专项检查中被发现一处以上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不合格或超限裂纹并导致我部受到通报的,将给予施工班组处罚¥20000元/处,同时在我司合格分包商评价中列入不合格分包商名单。

八、奖励措施

1、在每季末一次专项检查被评合格的,给予施工班组奖励¥1000元/次;

2、在专项检查中被评为交流与推广典型示范工程,给予相应区域责任人奖励¥500元/次、施工员¥300元/次、施工班组奖励¥10000元/次。

九、管理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出现上述质量问题,我项目部特别组织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具体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建立防范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长效监管机制。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管理措施:

一)严把原料关,选用优质原材料。

采购的每批砂、碎石、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先由试验室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再报验,由监理进行抽检,待所有检验全部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场,从而保证所用原材料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原材料按批次、规格、生产厂家、进货日期等分开存放并作明显标记。

二)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在施工混凝土时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多观察,预见施工问题,同时要求质检人员在检查时也要多监控,那种只凭经验,现场走马观花的工作方式是不够的,应该注意从混凝土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预控。

对混凝土质量治理活动所取得的经验与不足的及时进行总结,对好的工艺、工法进行归纳和提炼。

当混凝土质量异常或每季度末进行一次总结会,巩固成绩和落实改进措施,并形成总结报告。

我部将在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治理过程中,坚决贯彻落实相关质量通病的治理活要求,严格执行专项方案制定的各项措施,并不断总结经验,以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工艺和工法,积极推广先进的经验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