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8715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docx

《命题逻辑》课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命题逻辑

课外习题及解答

练习一

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若是命题则请将其形式化:

(1)a+b

(2)x>0

(3)“请进!

(4)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但有人不怕死。

(5)我明天或后天去苏州。

(6)我明天或后天去苏州的说法是谣传。

(7)我明天或后天去北京或天津。

(8)如果买不到飞机票,我哪儿也不去。

(9)只要他出门,他必买书,不管他余款多不多。

(10)除非你陪伴我或代我雇辆车子,否则我不去。

(11)只要充分考虑一切论证,就可得到可靠见解;必须充分考虑一切论证,才能得到可靠见解。

(12)如果只有懂得希腊文才能了解柏拉图,那么我不了解柏拉图。

(13)不管你和他去不去,我去。

(1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

《韩非子•显学》)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荀子砂学》

(1)a+b不是命题

(2)x>0不是命题(X是变兀)

(3)“请进!

”不是命题

(4)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但有人不怕死。

是命题

可表示为p∧∏q,其中p: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q:

所有的人都怕死

(5)我明天或后天去苏州。

是命题

可表示为P∨q,其中p:

我明天去苏州;q:

我后天去苏州

(6)我明天或后天去苏州的说法是谣传。

是命题可表示为「(P∨q),其中p、q同(5)

(7)我明天或后天去北京或天津。

是命题

可表示为P∨q∨r∨s,其中P:

我明天去北京,q:

我明天去天津,r:

我后天去北京,s:

我后天去天津

(8)如果买不到飞机票,我哪儿也不去。

是命题

可表示为「P→∏q,其中,P:

我买到飞机票,q:

我出去

(9)只要他出门,他必买书,不管他余款多不多。

是命题

可表示为(P∧q→r)∧(∏P∧q→r)或q→r,其中P:

他余款多,q:

他出门,r:

他买书

(10)除非你陪伴我或代我雇辆车子,否则我不去。

是命题

可表示为(P∨q)㈠r,其中P:

你陪伴我,q:

你代我雇车,r:

我去

(11)只要充分考虑一切论证,就可得到可靠见解;必须充分考虑一切论证,才能得到可靠见解。

是命题

可表示为(P→q)∧(q→P)或Pι^q,其中P:

你充分考虑了一切论证,q:

你得到了可靠见解

(12)如果只有懂得希腊文才能了解柏拉图,那么我不了解柏拉图。

是命题

可表示为(q→P)→q,其中p:

我懂得希腊文,q:

我了解柏拉图

(13)不管你和他去不去,我去。

是命题

可表示为(P→r)∧(q→r)∧(∏P→r)∧(∏q→r)或r,其中p:

你去,q:

他去,r:

我去

(1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

《韩非子湿学》)是命题

可表示为((P∧q)→r)∧((∏p∧∏q)→∏r),其中P:

你奢侈,q:

你懒惰,r:

你贫困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荀子♦劝学》)是命题

可表示为(P→∏q)∧(s→r)∧(m∧n→^o)∧(m∧∏n→V),其中P:

骐骥一跃,q:

骐骥一跃十步,r:

驽马行千里,s:

驽马不断奔跑,m:

你雕刻,n:

你放弃,o:

将朽木折断,V:

金石可雕刻

2、判定下列符号串是否为公式,若是,请给出它的真值表,并请注意这些真值表的特点(公

式中省略了可以省略的括号):

(1)π(P)(P为原子命题)

(2)(P∨qr)→S

(3)(P∨q)→P

(4)P→(P∨q)

(5)∏(PJP)

(6)P∧(P→q)→q

(7)P∧(P→q)∧(P→πq)

(8)(P→q)—(πq→πP)

(9)∏(P∨q)q∧πP

(10)nP∨qr(P→q)

(11)(P→q)∧(q→r)→(P→r)

(12)(P∨q→r)尸(p→r)∧(q→r)

(1)n(P)不是公式

(2)(P∨qr)→S不是公式

(3)(P∨q)→P是公式

P

q

p∨q

(p∨q)→P

P→(P∨q)

0

o

o

1

1

0

1

1

o

1

1

o

1

1

1

1

1

1

1

1

 

(4)p→(P∨q)是公式(真值表见上表,恒真)

(5)n(P∨nP)是公式(恒假)

P

nP

P∨nP

n(P∨nP)

o

1

1

o

1

o

1

o

 

(6)p∧(P→q)→q是公式(恒真)

P

q

p→q

P∧(P→q)

p∧(P→q)→q

o

o

1

o

1

o

1

1

o

1

1

o

o

o

1

1

1

1

1

1

 

(7)p∧(P→q)∧(P→nq)是公式(恒假)

P

q

nq

p→q

p∧(p→q)

P→nq

P∧(P→q)∧(P→nq)

o

o

1

1

o

1

o

o

1

o

1

o

1

o

1

0

1

0

0

1

0

1

1

0

1

1

0

0

(8)(P→q)、-(∏q→∏P)是公式(恒真)

P

q

∏P

∏q

p→q

∏q→P

(p→q)㈠

hq→∏P)

0

0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9)∏(P∨q)∏q∧∏P是公式(恒真)

P

q

∏P

∏q

p∨q

∏(P∨q)

πq∧πP

π(p∨q)㈠πq∧πP

0

0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0)rp∨g(p→q)是公式(恒真)

P

q

∏P

∏P∨q

P→q

∏p∨q㈠(p→q)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0

1

1

1

(11)(P→q)∧(q→r)→(p→r)是公式(恒真)

P

q

r

p→q

q→r

p→r

(P→q)∧(q→r)

(P→q)∧(q→r)→(P→r)

0

0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1

0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2)(P∨q→r)—(p→r)∧(q→r)是公式(恒真)

P

q

r

P∨q

P∨q→r

P→r

q

→r

(P→r)∧

(q→r)

(P∨q→r)㈠(P→

r)∧(q→r)

0

0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3、A国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永远说真话,一种永远说假话。

你来到A国,并在一个二叉路

口不知如何走才能到达首都。

守卫路口的士兵只准你问一个问题,而且他只答“是”或“不

是”。

你应该如何发问,才能从士兵处获知去首都的道路。

解设P:

你是说真话的;q:

我应当向右走去首都你应当问:

q?

当回答“是(真)”,你选择向右走;当回答“不(假)”时,你选择向左走。

因为

P^q真,当且仅当P真且q真(士兵说真话且应当向右走)

或P假且q假(士兵说假话且应当向左走)

PIq假,当且仅当P真且q假(士兵说真话且应当向左走)

或P假且q假(士兵说假话且应当向右走)

练习二

1试判定以下各式是否为重言式:

(1)(P→q)→(q→P)

(2)πP→(P→q)

(3)q→(P→q)

(4)P∧q→(Plq)

(5)(P→q)∨(r→q)→((P∨r)→q)

(6)(P→q)∨(r→s)→((P∨r)→(q∨S))

(1)否

(2)是

(3)是

(4)是

(5)否

(6)否

2、试用真值表验证「(A∧B)A∨∏B和(A∧B→C)(A→(B→C))。

(1)E11∏(A∧B)A∨∏B

A

B

nA

nB

A∧B

n(A∧B)

nA∨n

B

E11

0

0

1

1

0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0

0

1

 

(2)E23(A∧B→C)r(A→(B→C))

A

B

C

A∧B

A∧B→C

B→C

A→(B→C)

E23

0

0

0

0

1

1

1

1

0

0

1

0

1

1

1

1

0

1

0

0

1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3、不用真值表,用代入、替换证明

(1)A∨(A∧B)=A

(2)A∧(A∨B)UA

(3)A→BB→πA

(1)A∨(A∧B)U(A∧t)∨(A∧B)

据Ei7用RR

A∧(t∨B)

对E8用RS

A∧t

据Ei6用RR

=A

据El7

(2)A∧(A∨B)二(A∨f)∧(A∨B)

据Ei8用RR

A∨(f∧B)

对E9用RS

A∨f

据Ei9用RR

=A

据Ei8

(3)∏B→∏A=∏∏B∨∏A

对Ei4用RS

BJA

据Ei用RR

:

hA∨B

对E4用RS

二A→B

据Ei4

4、试用真值表验证:

(1)πA∧(A∨B)→B和「B∧(A∨B)→A

(2)(A→B)∧(B→C)→(A→C)

(1)πA∧(A∨B)→B和「B∧(A∨B)→A

A

B

πA

A∨B

πA∧(A∨B)

πA∧(A∨B)→B

0

0

i

0

0

i

0

i

i

i

i

i

i

0

0

i

0

i

i

i

0

i

0

i

 

A

B

πB

A∨B

πB∧(A∨B)

πB∧(A∨B)→A

0

0

i

0

0

i

0

i

0

i

0

i

i

0

i

i

i

i

i

i

0

i

0

i

 

(2)记∣6=(A→B)∧(B→C)→(A→C)

A

B

C

A→B

B→C

A→C

(A→B)∧(B→C)

∣6

0

0

0

i

i

i

i

i

0

0

i

i

i

i

i

i

0

i

0

i

0

i

0

i

0

i

i

i

i

i

i

i

i

0

0

0

i

0

0

i

i

0

i

0

i

i

0

i

i

i

0

i

0

0

0

i

i

i

i

i

i

i

i

i

(1)l7:

(A→B)∧(C→D)_(A∧C)→(B∧D)

(A→B)∧(C→D)(∏A∨B)∧(πC∨D)

(A∧C)→(B∧D)(∏A∨∏C)∨(B∧D)

(πA∨∏C∨B)∧(πAJC∨D)由于

(πA∨B)∧(∏C∨D)二(∏A∨∏C∨B)∧(πA∨∏C∨D)故(A→B)∧(C→D)=∙(A∧C)→(B∧D)°

(2)l8:

(AB)∧(BC)=(Ac)

(AlB)∧(BlC)(A→B)∧(B→A)∧(B→C)∧(C→B)

((A→B)∧(B→C))∧((C→B)∧(B→A))=■(A→C))∧(C→A)

U(AC)

6、用三种不同方法证明下列逻辑等价式:

(1)ArB=(A∧B)∨(∏AZB)

(2)A→但→C)=B→(A→C)

(3)A→(A→B)=A→B

(4)A→但→C)U(A→B)→(A→C)

(1)证法1:

A

B

A∧B

πA

πB

∏A∧∏B

A㈠B

(A∧B)∨(∏A∧∏

B)

0

0

0

1

1

1

1

1

0

1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1

0

0

0

1

1

证法2:

A

(∏A∨B)∧(∏B∨A)

=(∏A∧∏B)∨(∏A∧A)∨(B∧∏B)∨(B∧A)

U(A∧B)∨(∏A∧∏B)

证法3:

先证AlB-(A∧B)∨(∏A∧∏B)(a)

设:

■为任一指派,使>(Al≈B)=1,那么:

(A)=:

(B)=I或:

(A)==(B)=O,从而

(A∧B)=1或:

(nA∧B)=1,即:

((A∧B)∨(πA∧B))=1°(a)得证;再证(A∧B)∨(∏AZB)二ArB(b)

设〉为任一指派,使I(A-=B)=O,那么HA)=I,:

■(B)=O,或者:

(A)=O,(B)=I,从而:

(A∧B)=0且:

■(∏A∧∏B)=0,即P:

((A∧B)∨(∏A∧B))=0°(b)得证。

(2)证法1:

A

B

C

B→C

A→C

A→(B→C)

B→(A→C)

0

0

0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证法2:

A→(B→C)U∏A∨(JB∨C)

(JA∨jB)∨C

二(JB∨jA)∨C

hB∨(JA∨C)

B→(A→C)

证法3:

先证A→(B→C)=B→(A→C)(a)设〉为任一指派,使:

(A→(B→C))=1,那么

i):

(A)=0,则:

(A→C)=1,从而:

■(B→(A→C))=1

ii):

■(A)=1,z.(B)=0,贝U:

■(B→(A→C))=1

iii):

(A)=:

.(B)=z.(C)=1,则:

■(B→(A→C))=1综上,(a)得证;同理可证B→(A→C)=∙A→(B→C)。

(3)证法1:

A

BA→B

A→(A→B)

(A→(A→B))㈠(A→B)

0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证法2:

A→(A→B)=JA∨(JA∨B)

=(JA∨jA)∨B

=JA∨B

A→B

证法3:

先证A→(A→B)=■A→B(a)

设〉为任一指派,使:

(A→B)=0,那么ι(A)=1,(B)=O,从而:

■(A→(A→B))=0。

⑻得证;

再证A→B:

A→(A→B)(b)

设:

•为任一指派,使:

■(A→(A→B))=0,那么:

(A)=1,:

(A→B)=0。

(b)得证。

(4)证法1:

A

B

C

B→C

A→B

A→C

A→(B→C)

(A→B)→(A→C)

0

0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证法2:

(A→B)→(A→C)UJ(JA∨B)∨(JA∨C)

U(A∧jB)∨(JA∨C)

=((A∧jB)∨jA)∨C

U((A∨jA)∧(JB∨jA))∨C

U(t∧(JA∨jB))∨C

=(JA∨jB)∨C

=JA∨(JB∨C)UA→(B→C)

证法3:

先证A→(B→C)二(A→B)→(A→C)(a)设:

为任一指派,使:

•((A→B)→(A→C))=0,那么:

(A→B)=1,:

(A→C)=0,即「(A)=1(B)=1,>(C)=0,从而:

(B→C)=0,:

(A→(B→C))=0。

(a)得证;再证(A→B)→(A→C)二A→(B→C)(b)

设:

•为任一指派,使:

(A→(B→C))=0,那么:

(A)=I,:

•(B→C)=0,即:

(B)=I,ι(C)=0,从而:

(A→B)=1,:

(A→C)=0,:

((A→B)→(A→C))=0。

(b)得证。

7、用三种不同方法证明下列逻辑蕴涵式:

(1)A∧B二AIB

(2)(A→B)→A=A

(3)A→B=((AxB)→A)→B

(4)(A∨B)∧(A→C)∧但→C)二C

(1)证法1:

A

B

A∧B

A㈠B

(A∧B)→

(A㈠B)

0

0

0

1

1

0

1

0

0

1

1

0

0

0

1

1

1

1

1

1

证法2:

A∧B=(A∧B)∨(∏A∧∏B)

=AiB

证法3:

设:

■为任一指派,使HA∧B)=1,贝U:

(A)=ι(B)=1,从而:

■(B)=1。

A∧B=AIB得证。

(2)证法1:

A

B

A→B

(A→B)→A

((A→B)→A)

→A

0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证法2:

(A→B)→A=

∏(∏

A∨B)

∨A

(A心

B)∨

A

(A∨

A)∧(π

B∨A)

A∧(-

IB∨A)

A

证法3:

设:

■为任一指派,使:

(A)=O,贝U:

(A→B)=1,从而:

((A→B)→A)=0。

(A→B)→A=A得证。

(3)证法1:

A

B

A→B

A㈠B

(A㈠B)→A

((A㈠B)→A)→B

(A→B)→

(((A㈠B)→A)→

B)

0

0

1

1

0

1

1

0

1

1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1

证法2:

A→B=∏A∨B

((AB)→A)→B=∏((AB)→A)∨B

((AB)∧A)∨B

U(((A∧B)∨(πA∧B))∧A)∨B

=(πA∧B)∨BhA∨B

∙∙∙A→B:

((AB)→A)→B

证法3:

设「为任一指派,使:

(A→B)=1,则(i)「(A)=0;(ii):

(B)=1。

对(ii)显然有:

(((AB)→A)→B)=1;

对(i)则可令:

•(B)=0(:

•(B)=1的情况已证),于是:

(A■B)=1,

:

((AiB)→A)=0,:

(((AlB)→A)→B)=1。

A→B:

((AlB)→A)→B得证。

(4)证法1:

A

B

C

A∨B

A→C

B→C

(A∨B)∧(A→C)∧(B→C)

((A∨B)∧(A→C)∧(B→C))→C

0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