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682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医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名姓

滨州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A 卷)

题号

分数

计分人

总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说明:

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空格处)

分数 评卷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级年

次层

业 1.每种完整蛋白质分子必须具有

A.α-螺旋 B .β-转角

C.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2.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

A.DNA→RNA→蛋白质B .RNA→DNA→蛋白质

C.蛋白质→DNA→RNA D.DNA→蛋白质→RNA

基 3.DNA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教 A.G+A B.C+G C.A+T D.C+T

4.下列哪一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运输形式?

A.谷氨酸 B .酪氨酸

C.谷氨酰胺 D .天冬酰胺

5.核酸的最大吸收峰出现在

A.280nm B.260nm C.540nm D.420nm6.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部分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7.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5’-磷酸二酯键B .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D .糖苷键8.糖无氧氧化的酶系主要分布在细胞中哪个部位A.细胞核 B .胞液

C.微粒体 D .线粒体

9.DNA复制中的引物是:

A.由DNA为模板合成的DNA片段

B.由R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C.由D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D.由R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10.脂酸合成的原料乙酰辅酶A通过什么方式从细胞线粒体进入胞液?

A.柠檬酸-丙酮酸循环B.苹果酸-天冬氨酸循环C.自由扩散 D .肉碱穿梭11.酶共价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B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生物化学》试题第2页共4页

C.乙酰化与去乙酰基化 D .亚基的聚合与解聚

12.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是A.AUG B.UAG

C.GAU D.AGU

13.脂酰辅酶A进行β-氧化的顺序是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B.脱氢、加水、硫解、再脱氢C.脱氢、再脱氢、硫解、加水D.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14.6-磷酸果糖激酶-l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

A.AMP B.ADP

C.2,6-双磷酸果糖D.1,6-双磷酸果糖

15.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产生大量的NADH B.产生NADPH和磷酸核糖C.产生七碳糖 D .氧化供能16.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A.尿苷酸B .尿酸

C.肌酐 D .尿素

1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中的几个必需基团 B .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C.酶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D .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18.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维生素B12B.叶酸

C.四氢叶酸D.生物素19.细胞色素中起传递电子作用的元素是:

A.铜B .铁C .氢D .碳20.白化病是由于缺乏

A.酪氨酸酶 B .苯丙氨酸羟化酶

C.酪氨酸羟化酶 D .酪氨酸转氨酶21.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氨基生成α-酮酸是通过下面哪种作用完成的A.氧化脱氨基作用B .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 .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22.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是:

A.一条链5'→3',另一条链3'→5' B.两条链均为5'→3'C.两条链均为3'→5' D.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23.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

B.dADPdGDPdCDPdTDP

C.dATPdGTPdCTPdTTPD.ATPGTPCTPUTP

2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过程中,首先合成的是:

A.AMP B.OMP C.IMP D.XMP

25.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是AGC,那么它可识别哪种密码A.GCU B.CGG C.CCG D.UCG

26.肌肉组织中肌肉收缩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以哪种形式贮存: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名姓

C.ATP D.磷酸肌酸27.不对称转录是指A.双向复制后的转录

B.同一DNA模板链转录可以是从5’至3’延长和从3’至5’延长

C.同一单链DNA,转录时可以交替做有义链和反义链D.转录经翻译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含有不对称碳原子28.snRNA的功能是

级 A.参与DNA复制 B .参与RNA的剪接

C.激活RNA聚合酶D .是rRNA的前体29.三羧酸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A.ATP B.CTP C.GTP D.UTP

30.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特点是:

A.先转录,后翻译 B .边转录,边翻译

C.边复制,边翻译 D .mRNA先与tRNA结合

分数 评卷人

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维持蛋白质稳定性的因素是 和 。

2.在一轮三羧酸循环中,有 次脱羧反应,有 次脱氢反应。

3.酶促反应的特点为高效性, , 。

4.tRNA的二级结构为 形,三级结构呈 形。

基 5.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力,横向是 ,纵向

教 是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分数 评卷人

1.等电点(pI)

2.增色效应

3.脂肪动员

4.呼吸链

《生物化学》试题第2页共4页

分数 评卷人

分数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1.试比较DNA和RNA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异同。

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由哪些物质组成?

它们各有何作用?

《生物化学》试题第2页共4页

成人教育《生物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模体(motif):

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motif)。

2.等电点(pI):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3.DNA的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双链互补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现象即为DNA变性。

4.Tm:

DNA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260nm紫

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对应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Tm)。

5.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6.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有些必需基团在空间上彼此靠近,具有严格空间构象,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

7.脂肪动员:

储存在脂肪细胞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及甘油

并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输到其他组织氧化的过程称脂肪动员。

催化该过程中脂肪水解的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对多种激素敏感,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所以也称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8.呼吸链: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2H,经过多种酶和辅酶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成水。

由于该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9.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下的2H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并生成

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方式。

10.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11.营养必需氨基酸:

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

酸。

12.半保留复制:

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

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

两个子代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

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生物化学》试题第2页共4页

13.内含子:

转录初级产物上通过剪接作用而被去除的RNA序列或基因中与这种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4.不对称转录:

两重含义,一是双链DNA只有一股单链用作转录模板,二是

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

15.开放阅读框架:

从mRNA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个蛋白质多肽链,称为开放阅读框架。

16.酶原激活:

无活性的酶原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其本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二、简答题:

1.试述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定义以及维持的化学键。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的化学键:

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2)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主要的化学键:

氢键。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的化学键:

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

(4)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主要的化学键:

疏水作用,其次是氢键和离子键。

2.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可逆性抑制包括:

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1)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由于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和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

竞争性抑制作用使酶的表观Km值增大,但Vmax不因有竞争性抑制剂的存在改变。

(2)非竞争性抑制:

有些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

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

但酶-底物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

酶促反应的Vmax因抑制剂的存在而降低,但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