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017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4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docx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行业概述、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

行业概述

1、行业简介及发展历程

(1)行业简介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Center,IDC)是集中计算、存储数据的场所,是为了满足互联网业务以及信息服务需求而构建的应用基础设施,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凭借丰富的计算、网络及应用资源,向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虚拟邮件)以及各种增值服务(场地的租用服务、域名系统服务、负载均衡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服务等)。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提供信息数据存储和信息系统运行平台支

撑,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其承担着数据流通中心的关键

作用,是网络数据交换最为集中的节点所在。

(2)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中心历经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超融合架构阶段。

数据中心最初出

现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容纳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电力设备等相关组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Exodus公司提出了“IDC”的概念,“IDC”

一词开始流行,主要指将服务器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并将设备进行布线和连接。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在国内市场迅速发展,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网络连接成了企业部署IT服务的必备选择,网络提供商和主机托管商在成

百上千数据中心创建中得到广泛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服务模式已经为大多数

公司所接受。

在这一阶段中,互联网的高速增长促使数据中心市场以年均50%

以上的增速高速增长,但由于此时互联网在中国尚未普及,在用户数、内容、应

用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用户对数据中心尚未产生有效的需求。

2002年左右,互联网迎来爆发式增长,服务于短信、网游、语音和视频带

宽等应用的数据中心业务迈向第二轮高速增长期。

在这一阶段中,随着互联网应

用内容的极大丰富以及国内互联网用户数,尤其是宽带用户数的剧增,网络的访

问量不断增大,用户对访问速度和服务内容的需求不断升级,迫使大量互联网企

业重新规划网络架构,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

相比之前变得更为专业,维护成本也非常高。

2005至2010年,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都已经形成稳定发展的局

面,而且就在这一年,电信推出了备受行业认可的机房设计标准,即:

中国电信

—2005IDC产品规范;与此同时,美国电信也颁布了“TIA942标准”,将机房分为了Tire1-Tire4,4个级别。

一些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逐渐采用可循环的能源技术(风能、太阳能等)来支持数据中心的日常运行,实现节能,同时模块化数据中心出现。

进入2010年后,云数据中心开始出现,通过超融合架构进行数据中心的

管理。

超融合架构在同一套服务器中结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和服务器虚

拟化技术,并将多套设备采用统一的管理软件通过网络进行聚合,从而形成统一

管理的资源池,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得以实现。

超融合架构就是基于通用的服

务器硬件,借助虚拟化和分布式技术,融合计算、存储、虚拟化为一体。

2、行业产业链

IDC产业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IDC托管/增值、应用服务厂商三个主要环

节。

在基础设施环节,主要涉及带宽网络、电源设备、散热设备、软硬件设备等。

在IDC托管/增值环节,主要有基础运营商、专业IDC服务商、云服务商等。

在应用/服务厂商环节,为IDC服务的受众,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等。

对于IDC机房来说,由于其需要存放大量的服务器,对土地和楼宇资源要

求较高,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无论是购买土地自建机房或租赁已有

楼宇,均面临着较高的资本成本。

除了土地楼宇资源以外,另外为了保障IDC

机房的稳定以及安全的运行,也需要给机房配置消防、监控、机电、散热等设备。

除了这些基础物理架构外,IDC建设还需要网络带宽,电力,计算机软硬件等资源,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IDC产业上游环节。

在IDC托管/增值服务环节,IDC服务商根据资源不同和运营模式不同可以

分为电信基础运营商、专业IDC厂商和云服务商。

这些IDC服务商共同构成了

IDC产业中游环节。

电信基础运营商(或称“基础运营商”):

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

移动等,拥有大量的基础设施资源,在骨干网络带宽资源和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

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

电信基础运营商不仅向专业IDC服务商、云服务商和行

业客户提供互联网带宽资源及机房资源,而且凭借资本、网络带宽、客户规模等

优势自建数据中心,故电信基础运营商即是基础资源提供商,也是IDC服务商。

专业IDC服务商(或称“第三方运营商”):

为客户提供机柜租用、带宽租

用、服务器代理运维等服务。

按机房属性可划分为自有机房的专业IDC服务商

和租用机房的专业IDC服务商。

前者普遍拥有较强实力,主要面向大型客户群

体;后者对中小型群体覆盖较广。

云服务商:

通过自建或者采购专业IDC服务商资源向最终用户提供云服务,

主要企业相关包括阿里云、优刻得、华为云和腾讯云等,以公有云IaaS服务为

主;部分云服务商在垂直细分行业占有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和

特定解决方案等服务;部分云服务商也提供主机托管等传统IDC服务。

在应用/服务环节,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政务部门等都是IDC服务的受

众,这些客户共同构成了IDC产业下游环节。

随着网络覆盖的提升和用户网络

使用习惯的养成,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与日俱增。

他们

既可以通过直接付费的方式获得相应服务,也可以通过自身购买服务器,租赁相

应的机柜的模式来获得使用权。

行业的上游和下游都对专业化服务市场具有重大的影响。

从上游来看,基础

运营商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将业务集中在其擅长的领域,有利于电信运营商与

专业服务商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合作、取长弃短,使市场进入良

性循环,有利于提升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的传输效果及其稳定性。

从下游看,一

方面,随着中国信息化战略的部署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的发布,各行各业

加快了实现信息化的进程,客户对互联网接入和IDC业务的强烈需求将会带动

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其应用由早期的信息浏览发展

到网络娱乐、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商务交易等多元化应用,人们对互联网的依

赖逐步增强,为IDC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

1、行业市场规模

据IDC圈报告,2018年全球IDC业务市场(包括托管业务、CDN业务及

公有云IaaS/PaaS业务)整体规模达到6,253.1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增长23.6%;公有云市场增速接近30%,是拉动整体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国内IDC市场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迅速发展,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客户由于

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对数据中心资源需求旺盛;另一方面5G、云计算、大数

据等网络架构的迅速演进和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也产生了大量的IDC机房和带

宽需求。

中国IDC市场方面,《2018-2019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规模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29.8%。

根据《2018年中国IDC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资源最为集中,其上架率达到60%-70%。

受限于地区承载能力,可用资源有限,租用价格相对较高,一线城市数据中心新建增速正在逐步放缓。

相比而言,一线城市周边地区尚有充足的可用数据中心资源,虽然网络质量、建设等级及运维水平也较高,但总体租用价格成本相对较低。

数据来源:

2018年中国IDC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行业市场现状

(1)国内流量激增,数据中心供不应求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亿GB,同比增长189.05%,从2013年至2018年增长将近54倍。

海量数据也带来了大量的储存和处理需求,拉动了中国数据中心服务高速增长。

据IDC圈《2018-2019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IDC市场规模较2017年增长超过280亿元,增速达29.8%。

随着5G及物联网商用的到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CT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量越发庞大,对IDC服务的依赖性不断加强,中国IDC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良机。

专业IDC运营商由于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灵活和富有个性化,更能够

满足某些客户的特殊需求,因此增长潜力更大。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

展以及在各行业的渗透,互联网行业的IDC需求仍是推动中国IDC业务市场规

模绝对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牌照化管理形成新市场格局

中国IDC行业实行牌照化管理,运营商凭借雄厚财力与网络基础资源优势,

在行业发展初期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奠定了当前市场地位。

2012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重启了已关闭多年的IDC牌照,专业IDC服务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未来,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和IDC行业的兼并收购或将同步展开,专业IDC

服务商一方面快速进行数据中心建设,一方面通过并购、整合迅速扩大规模,凭

借技术、性能、成本与服务等方面优势,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同时具备规模的

公司寻求上市,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企业发展。

(3)云计算市场景气为IDC市场提供坚实的支撑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

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推动地方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实现百万家企业上云。

政府不仅在政策方面做出了规划,从财税扶持、融资力度方面也给予政策倾斜。

随着云计算业务推广范围不断扩大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小微企业基于自身

发展需求与采购成本,更倾向采购云计算业务。

当前国内云计算产业在发展阶段

上显著滞后于海外市场,预计将保持更快的发展速度,受益于国内云计算产业的

长周期和高景气度影响,IDC市场将获得最为坚实的支撑。

(4)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定制化需求增加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国内的IDC市场已经从简单的

资源型需求转向技术和服务结合的多元化需求。

客户需求从最初的域名注册、空

间、邮箱、托管、租用等基础业务,发展到现在的以主机托管、主机租赁为基础

的数据管理、网络通信、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应用外包、专家咨询等各类技术

服务。

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为IDC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IDC

服务商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互联网经营者提供的网络服务更加个性化、定制化以及专业化,

以满足用户上网、电子商务、5G等应用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大规模、高质量、

安全可靠的服务。

市场中逐步涌现出部分优质IDC企业,服务内涵不断延伸、

技术实力不断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IDC企业逐渐放弃价格战,不断加强服务创新,将竞争战略放在打造技术优势和数据服务质量优势上,在节能减排、

网络安全、冗余备份、企业解决方案的实施等方面提供独树一帜的特色服务。

IDC

企业在提高既有业务的增值空间,逐步培养自己的高端客户的同时,以个性化服

务和专业化服务来拓展新客户。

国际龙头IDC企业已开始进行多元化发展,以全球龙头Equinix为例,其提供的互联服务主要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各种个性化的网络连接,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类咨询、IT资源部署、测试及远程支持等。

除了IDC租赁业务外,Equinix约有超过20%收入来自于互联服务和基础设施管理等增值服务。

2018年度,其互联服务和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分别创收8.02亿美元和2.80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