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234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docx

哲学与人生考试汇编

《哲学与人生》段考试卷

(适用班级:

牧医103-10、宠物101、畜禽102-5)

班别:

学号:

姓名:

总分: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矛盾:

 

2.联系:

 

3、发展:

 

4、自觉能动性:

 

二、填空题(1×20=20分)

1.所谓知行统一,就是要坚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统一。

2.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就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3、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而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事物的发展是________性与__________性的统一。

5、_________与_________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6、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

7.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_________与________相符合。

8.要善于行动,首先,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10=20分)

1、下列体现矛盾向对立面转化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多难兴邦,居安思危

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__________.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4、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_____________.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具有具体的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5、旧事物是指___________.

A.已丧失存在必然性并日趋灭亡的事物B.力量弱小而又面临困难的事物

C.具有曲线和消极因素的事物D.正在经历着严重曲折的事物

6、“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了。

”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

A.矛盾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知行统一的观点

7、“不是冤家不聚头”说明了______________.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的B.矛盾双方是互相对立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作用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8、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不用汽车呢?

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____________.

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

9、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的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B、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是复杂的C、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认识新事物要付出代价

10、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A、客观实际B、事物运动规律C、联系D、矛盾

四、判断题(2×10=20分)

()1、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却可以依人的意志而转移。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

()3、所谓新事物,就是指那些先出现的、形式或现象上新奇的事物。

()4、顺境容易使人沉浸于安逸,养成惰性,而逆境却能催人奋进,因此,我们要创造逆境,避免顺境。

()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或第一位原因是外因。

()7、“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

”这句话提示我们要防止孤立、片面的看问题。

()8、我国近期发生的动车相撞事故说明高速铁路不是新事物。

()9、牛不下田怎会耕田?

说明了实践比认识重要。

()10、物质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五、简答题(5×4=20分)

1、谈谈你是如何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

 

2、对于人生中顺境和逆境两种际遇你打算如何对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40分。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将答案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下列成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B、怨天尤人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

2、人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条件出发,而不能不顾自身条件实现发展。

这个观点表明()

A、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B、人是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C、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D、人不能改善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3、在发展经济,生产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和保护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承认社会的客观性

C、承认世界的本质D、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表明()

A、必须发挥人的能动性B、物质能够被创造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5、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等物质具体形态。

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永恒性D、矛盾同一性

6、人类社会是一个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B、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7、“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8、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9、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C、事物上升的变化和发展D、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1、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2、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

A、规律是永恒的B、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利用的D、规律是不可能被创造的

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A、能够改变环境B、有心理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D、能反映外部事物

14、“审时度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是()

A、客观规律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B、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以达到最佳效果

15、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B、孤立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

16、“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其中包含的辩证法原理是()

A、意识对物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发展是变化,变化是发展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取得成功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具体性B、主观性C、条件性D、客观性

18、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

A、现象和本质无关B、现象表现事物本质

C、现象歪曲事物本质D、现象掩盖事物本质

19、下列属于事物本质的有()

①寒来暑往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③④

20、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

①培养求知欲②培养好奇心③培养创造欲④培养质疑精神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对的打“√”,错的打“×”。

21、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从社会上索取了多少财富。

()

2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的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

23、矛盾可以被消灭。

()

24、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

25、“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中,兔子撞树而死是必然现象。

()

三、名词解释(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联系:

 

27、矛盾:

 

28、顺境:

 

29、人际关系:

 

四、论述题(共35分。

小王中专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没几个月她就干不下去了,原来因为对自己的学历缺乏自信,她不能适应那里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她不喜欢在那个上司手下做事,总觉得同事瞧不起她,因此常和同事发生摩擦。

她感到郁闷、烦躁,有时忍不住发火,结果人际关系紧张最后丢掉了这份工作

(1)培养自信的方法有哪些?

(10分)

(2)我们应该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0分)

(3)学习了《哲学与人生》,你认为这门课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和启示?

(15分)

7、下列属于联系的特点的是()

①稳定性②客观性③复杂多样性④普遍性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8、再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为()

①合作②接纳③和睦④和谐⑤排斥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9.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C.要有坚定的信念D.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10.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

A.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D.好背后诋毁人得人

11、和谐饿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

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人生最好的老师和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

A.理论B.金钱C.信念D.行动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1.怎么样选择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2..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三,论述题(16分)

13.结合有关事例论述怎么样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的人生?

二、单项选择(1.5分×20=30分)

1.“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A)

A.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B.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C.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D.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之分

2.对“知人知面不知心”和“日久见人心”错误的理解是(C)

A.现象和本质不可分割,两者是统一的

B.透过现象可以认识本质,但本质的认识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现象包含着本质,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D.只要时间长了,我们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3.有人认为“电脑算命”是科学,对此你的看法是(C)

A.电脑算命,是一种新事物B.电脑算命,有一定的科学性

C.电脑算命,仍然是封建迷信D.电脑算命,是科技创新的产物

4.“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之所以能得出这个结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运用了辩证思维的方法B.运用了矛盾分析法

C.是因为对事物没有形成确定的看法D.是因为看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5.一命死囚犯留下了两个孩子,等两个孩子长大后,一个孩子成了罪犯,一个孩子成了著名学府教授,当记者去采访他们时,他们的回答相同的是:

“有这样的父亲,我还能怎么办呢?

”但是不同的是,一个孩子认为父亲是死囚,自己肯定没有前途,所以自暴自弃;一个孩子认为父亲是死囚,自己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并不差,所以奋发图强。

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个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D)

A.科学的思维对人生发展能力有重要作用

B.科学的思维可以帮助人们洞察人生,减少人生的迷误

C.错误的思维会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D.科学的思维可以替代实践活动

6.中专毕业的王洪军在工作中,创造了“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大大提高了白车身的修复效率,他自己成为首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工人。

他之所以能成功,你认为下列观点错误的是(D)

A.创造力人人都有,要敢于去尝试B.要有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C.重视实干,重视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D.立足于实践,多干少想

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8.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说明(B)

A人生目标可以不停的改变B人生目标确立后要坚持到底

C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调整D人生目标要符合社会实际

9.鲁迅先生由于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精神”而非“救治肉身”,因而以“救治精神”为自己最主要的奋斗目标,于是转而怀抱“文艺救国”的理想。

这一个实例说明(B)

A人生目标的改变是源于个人兴趣的改变B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调整校正

C人生目标一旦确立之后就要坚持到底D人生目标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10.托尔斯泰说: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这句话说明了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B)作用。

A激励B指引C调控D控制

11“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理想,就失去了人生的精神支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这是因为(A)A崇高的理想对社会、对个人有指导和促进作用B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理想源于现实,也一定能转化为现实D理想的实现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2.王强生活在农村,深知农民不懂技术的苦衷,初中毕业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报考了农业技术学校。

下列对王强理想的陈述错误的是(B)

A已经确立了职业理想B理想不冲高,没有追求的价值

C考虑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自身条件D自觉用理想来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

13.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段话说明()

A理想的实现离不开阶级斗争B理想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C为了表达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去追求

D理想的实现要有坚强的意志,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1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警句以及“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所共同表明的是()

A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B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实现理想的有力保证

C坚定信念是实现理想的主观条件D增强意志是有志者应有的思想境界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我们每个人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B我们不仅要对自己、家庭、职业负责,还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C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D国家兴亡的责任,应该全部由我们少年承担

16.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人的机体状况D生理活动

17.“小河无水大河干”形象地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A集体利益离不开个人活动的创造B个人利益离不开集体利益的保障

C个人利益比集体利益更重要D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18.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B)

A索取B奉献C承认D依靠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这句话错误的理解是(C)

A生要生得有意义,死要死得有价值B人难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

C胜似是一对矛盾,好死不如赖活着D生命是宝贵的,但是为了信仰和理想,万死不辞

20.一名学生在上课时吃早饭,被教师批评后,他辩解说:

“我有吃早饭的自由。

”对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有(B)

A自由是相对的,是在一定基础上的自由,一定条件下的自由

B人是铁,饭是钢,学习很重要,身体健康更重要,还是应该让他吃早饭

C课堂是享受学习自由的地方,而不是享受吃饭自由的地方

D人应该在适合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情,他这样做妨碍了别人

三、多项选择(2分×10=20分)

1.人们要想明“大理”,识“大体”就应该(D)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③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现象④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钥匙)的音译。

日前,“威客”主要通过在网上提供创意、标志、设计等各类智慧点子和知识产品,来为客户服务并以此获利。

“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的内在原因有(D)

①思维创新的任何课题都来源人的主观想象②实践的需要是思维创新最有价值的课题

③掌握思维创新的有效方法,联系实际加以运用,可以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④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③④B.①④C.②④D.②③④

3.2006年2月13日,曾两次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病逝。

对于王选的逝世,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读书看报的时候就会想起他,就像我们开启电灯时会想起爱迪生一样”。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让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他也因此被称为“当代毕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创新能增强综合国力B.王选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C.实践的需要是创新最有价值的课题D.创新是科学家的专利

4.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矛盾

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在(A)

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②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③个人活动要受社会环境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④个人活动可推动或阻碍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③④

6.我国数学家杨乐在上中学时,看到数学书上的定理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就立志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进书中,理想的种子最终有了金色的收获,他与我国另一位数学家张广厚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张杨定力”。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

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②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③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④理想与现实之间没有差距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7.托尔斯泰说: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这句话说明了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B)作用。

A激励B指引C调控D控制

8.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

①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②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③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④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9.某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社”提出:

“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表明()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10.“任何人的自由是一定基础上的自由,一定条件下的自由”,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A自由相对约束而言,就是能克服条件的限制,为所欲为

B自由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但不能妨害影响别人的自由

C自由以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为前提

D自由服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2006年,江苏省首创在职业教育领域举办创新大赛。

大赛按照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制作的“三自”原则,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三性”要求,鼓励和引导全省职业教育广大学生围绕身边、生活、生产技术,开展创新和发明。

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参赛作品逐年增多、作品水平逐年提高、大赛申报评审程序愈加规范,有效地推进了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锻炼了职业学校师生的创新能力,成为该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又一个品牌活动。

例如,2009年的创新大赛涉及了400多所职业学校10多万师生,有5000多件作品参加了各级比赛。

经过层层选拨,有853件作品推荐参加了全省初评。

初评出277件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展评会。

这277件作品覆盖全省13个市、107所职业学校,基本涵盖了多数的学科门类,有近40个作品已申报了专利。

大赛展厅内,学生们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转化为功能一新的作品,都争先恐后地向专家领导介绍自己的设计和创作,展评会上亮点纷呈。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任祖平教授说:

“大赛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启迪、共同提高的平台,连续举办了3年,见证了江苏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发展。

(1)创新大赛锻炼了职业学校师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内涵是什么?

(2)职业学校的学生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你认为江苏省在职业教育领域举办创新大赛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一:

某地外来务工人员,因担心自己孩子会乱跑,不安全,又没时间照顾孩子,便长期把6岁的孩子关在笼子里。

造成孩子见到陌生人就怕,言语表达困难,对外界事物不敢接触,无论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都受到很大影响。

专家分析:

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将进入一个麻木的状态之中材料二:

有这样一位青年,他在一次与朋友闲谈时大言不惭地说:

“假如全国每个人都给我一根火柴,那么用火柴换来的钱我将一生享用不尽,就不用做事了”听到这席话,他的一个朋友不以为然地反驳道:

“你呀!

还是多做一些事,假如你平生的努力,能为全国的每一个人贡献一根火柴,你就很了不起了。

”材料三:

2010年10月12日中央新闻频道再次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