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新三省煤炭市场概况校订稿.docx
《甘宁新三省煤炭市场概况校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宁新三省煤炭市场概况校订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宁新三省煤炭市场概况校订稿
概述
一、调研目的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掌握甘肃、宁夏、新疆三省区目前煤炭资源存储量、生产规模、运输和市场情况,以及“十二五”末三省区煤炭生产运输发展规划的规模和能力。
意义:
分析甘肃、宁夏、新疆三省区煤炭产业对陕西乃至全国煤炭市场近期及远期的影响,为陕煤化煤炭市场长期布局提供参考和应对措施。
二、调研方法
案头调研:
通过收集书面资料和网络资料,进行详细的甄别筛选,选择性加以利用。
实地调研:
走访当地政府、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及耗煤单位、铁路相关部门和人员收集资料。
三、调研结果摘要
甘肃省地理狭长、资源分布不均,截止2008年底,煤炭预测储量1428亿吨,其中陇东地区预测储量占甘肃全省的96%。
“十二五”期间将加大陇东煤炭基地建设,走以煤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煤炭调运呈现“西部调入、中部平衡、东部调出”的格局。
2009年产量3976万吨,2010年全省产量为4532万吨、预计2015年达10120万吨、2020年达14650万吨。
2013年起实现全省煤炭供给和消费基本平衡,并由煤炭净调入转向煤炭净调出。
2015年调出量达到4090万吨,目标市场是向中东部地区调出1090万吨、向川渝地区调出3000万吨。
宁夏预测资源量2027亿吨,探明煤炭储量334.73亿吨。
其中无污染、无危害、高发热量的环保型煤炭164.5亿吨,占全区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的54.76%。
产煤区主要为贺兰山煤田和宁东煤田。
神华宁煤集团产量占全区的88.63%。
2009年,宁夏全区煤炭产量约5670万吨,其中外运超过2300万吨;2010年煤炭产量为7260万吨,煤炭外销量3290万吨;2015年产量预计12000万吨;2020年预计产量达16000万吨。
供应区外以焦煤、无烟煤为主,销往四川、河北、辽宁、湖北、浙江、山东等省区,兼顾甘肃、青海电煤供应;“十二五”期间外销量基本保持在2010年水平;“十三五”,随着区内电力、煤化工发展,煤炭消费增加,外销预计降至1700万吨/年。
太中银铁路2010年底通车后,东至太原、石家庄枢纽,将会成为宁煤外运的一条主要通道。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的近40%。
2009年生产煤炭8740万吨,2010年产量达到1.1亿吨,2015年将达3亿吨,外运至少5000万吨。
到2020年,预计至少有5亿吨疆煤进入全国煤炭市场。
销售范围主要是以甘肃河西走廊和兰州地区、西南川渝地区和通过长江水陆联运中转至华中的湖北、湖南、江西地区为主。
规划建设有“一主两翼”的铁路运输通道。
随着全国各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展开,新疆区域振兴规划的出台,新疆的资源优势将逐步向经济优势转化。
甘肃省
一、煤炭储量及煤种
预测及探明储量:
截止2008年底,全省预测储量1428亿吨,累计探明储量179.8亿吨,占预测储量的12%左右。
其中,陇东地区预测储量1363亿吨,占全省预测储量的96%,探明储量141.55亿吨,属整装煤田。
全省煤炭储量仅次于新疆、内蒙、山西、陕西、宁夏五省区,位居全国第六。
煤种:
为低灰、低硫、高热值的长焰煤、弱粘煤和不粘煤。
赋存特点是:
资源分布较广,储量相对集中
甘肃煤炭资源分布较广,东起庆阳市、南到两当县、西至酒泉市肃北马鬃山下、北到白银市靖远县;96%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庆阳、平凉市。
二、目前煤炭生产及矿区分布
2010年底,全省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200万吨,原煤产量4532万吨,其中省属煤矿3293万吨,占总产量的72.66%,地方煤矿生产原煤1237.9万吨,占总产量的27.32%。
煤炭洗选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洗选率达24%。
“十一五”期间煤炭产能、产量年均增长7.35%。
全省有六个重点产煤市,十五个重点产煤县。
按地域总体可划分为七大区域:
东部地区分为庆阳市、平凉市两大区域,主要矿区以华亭、崇信矿区和准备开发的庆阳市正宁县、宁县、环县为主;中部地区分为兰州市、白银市两大区域,以窑街、靖远矿区为主;西部地区分为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三个区域,武威以天祝矿区、民勤的西大窑、红沙岗矿区为主,张掖以山丹矿区、肃南九条岭矿区、马营沟矿区为主,酒泉以金塔紫山子矿区、肃北马鬃山矿区为主。
三、煤炭的消费、产量和调运情况
(一)消费
1、目前煤炭消费情况
“十一五”期间,冶金、石化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产能的继续扩张,煤炭消费量大幅增加,2010年全省煤炭消费量达到5030万吨,平均增长6.05%。
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达2180万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43.4%;钢铁行业630万吨,占12.5%;化工行业520万吨,占10.4%;建材行业460万吨,占9.2%;有色行业430万吨,占8.6%。
由于甘肃地理狭长、煤炭资源分布不平衡,种类单一,始终处于既有调入、又有调出的状况。
2007年由煤炭资源自求平衡省份转变为净调入省份,2009年调入量超过1000万吨。
2、“十二五”到2020年煤炭需求预测
预测方法一:
弹性系数法
未来五到十年全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均值大致会处于0.8-1.0区间,与上一轮产业扩张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水平相当,但高于过去二十年的平均水平。
预计“十二五”期间,按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为1.0计算,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约为8480万吨;“十三五”期间按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为0.9计算,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约为11910万吨。
“十二五”煤炭消费总量预测(万吨)
2009年
2010年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弹性系数
煤炭消费年均增长
2015年
2020年
4621
5030
10%
0.9
9%
7740
11910
11%
0.9
9.9%
8070
12930
10%
1
10%
8100
13050
11%
1
11%
8480
14290
预测方法二:
主要耗煤部门法
从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看,电力、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煤炭消费量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83%以上。
“十二五”期间这些行业煤炭消费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所占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到90%以上,带动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增长。
预计2015年、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分别达到8980万吨、12830万吨。
“十二五”主要耗煤部门消费量预测(万吨)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2015年
年均增长(%)
2020年
年均增长(%)
煤炭消费总量
3751
5032
6.1
8980
12.3
12830
7.4
电力行业
1520
2185
7.52
5100
18.5
7700
8.6
冶金行业
443
630
7.3
960
8.8
1400
7.8
有色行业
490
432
-4
580
6.1
780
6.1
化工行业
235
525
17.44
690
5.6
840
4.0
建材行业
233
465
14.8
650
6.9
750
2.9
生活消费
396
465
3.26
560
3.8
760
6.3
其他行业
434
330
-5.33
440
5.9
600
6.4
注:
2015年、2020年甘肃火电装机容量分别为2210万千瓦、3210万千瓦
上述两种方法结果平均后,2015年、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分别达到8730万吨、12370万吨。
(二)煤炭产量预测
2009年,原煤产量近4000万吨,供需缺口1000万吨以上,2010年原煤产量4532万吨,供需缺口近600万吨。
2013年之后,实现由煤炭净调入区向净调出区的根本转变。
“十二五”时期,全省预计新增煤炭产能6590万吨,达到11750万吨;2015年产量达到10120万吨,其中,大型煤矿27对、产量8200万吨,占总产量的81%;中型煤矿14对、产量550万吨,占5.4%;小型煤矿控制在200处以下、产量1370万吨,占13.5%。
原煤入选6500万吨,入选率达到64%。
预计2020年煤炭实际产量将达到14650万吨。
(三)煤炭调运量预测
现在甘肃省煤炭调运呈现“西部调入、中部平衡、东部调出”的格局。
“十二五”期间,河西地区酒泉新能源基地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配套相应规模的火电装机,煤炭消费量将大幅增长,预计2015年后从新疆、内蒙、宁夏等地调入煤炭将达到2700万吨/年。
陇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投产后,产量集中释放,超过本地区用煤量,需直接向外省输出,伴随着2012年底西平铁路的开通运营,预计2015年、2020年陇东地区煤炭调出量分别达到3500万吨/年、5400万吨/年。
甘肃省“十二五”煤炭调运平衡表(万吨)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可供消费煤炭总量
其中:
全省总产量
省外调入量
---新疆、内蒙、宁夏
5300
12820
18150
4200
10120
14650
1100
2700
3500
960
2500
3000
全省煤炭总需求量
其中:
电力
非电力
5030
8730
12370
2185
5100
7700
2847
3630
4670
煤炭调出量
其中:
陇东调出
270
4090
5780
200
3500
5400
陇东地区:
目前产煤企业主要是华能控股的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产量约为1800万吨,其中通过公路运输约850万吨,铁路运输约950万吨。
地销煤(混煤)坑口价530元/吨,铁路车板价460元/吨(其中:
平凉电厂350元/吨、宝二电405元/吨)。
华亭煤电2010年运量分解如下:
●预计公路运量
宝-平公路,运往宝鸡二电厂、汉中240万吨;
福-银高速,运往河南100万吨;
运往周边销售(天水、平凉、宁夏固原)510万吨。
●预计铁路运量
宝-中线,宝鸡二电厂250万吨;
宝-中线---陇-海线,渭化80万吨;
国家重点合同煤计划400万吨,预计通过宝-中线、陇-海线、宝-成线兑现约220万吨;
铁运供平凉电厂350万吨;
铁路自备车150万吨。
另外,在建的西平铁路为单线设计,预计2012年底建成,主要为陕西的彬长矿区、甘肃的庆阳矿区煤炭外运服务,设计运能3000万吨/年,其中陕煤彬长1000万吨/年(大佛寺站600万吨、长武站400万吨),矿区专用线建设目前仍在审批中。
四、目标市场
2013年起,通过陇东煤炭基地建设、现有煤矿改扩建、以及稳定外省煤炭调入量,实现全省煤炭供给和消费基本平衡,并由煤炭净调入转向煤炭净调出,2015年调出量达到4090万吨,目标市场是向中东部地区调出1090万吨、向川渝地区调出3000万吨。
五、小结
甘肃省地理狭长、资源分布不均,煤炭调运呈现“西部调入、中部平衡、东部调出”的格局:
河西地区资源少、煤层薄,为“疆煤入甘”承载区;中部地区资源足、赋存好、耗煤大,为煤炭自给区;陇东地区资源大、前景好、煤质优,为主要调出基地;南部地区资源零星分布,为煤炭净调入区、“陇煤南送、陇电入川”的重要基地和通道。
预计2015年达10120万吨、2020年达14650万吨。
2013年起实现全省煤炭供给和消费基本平衡,并由煤炭净调入转向煤炭净调出。
2015年调出量达到4090万吨,目标市场是向中东部地区调出1090万吨、向川渝地区调出3000万吨。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煤炭储量及煤种
预测和探明储量:
宁夏是我国的富煤省区之一,预测资源量2027亿吨,探明煤炭储量334.73亿吨。
其中无污染、无危害、高发热量的环保型煤炭164.5亿吨,占全区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的54.76%。
国家规划建设的十三个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宁东基地,煤田远景预测储量1394.3亿吨,探明地质储量273.14亿吨。
煤种:
以长焰煤、不粘煤、无烟煤、焦煤为主,全国10大煤种宁夏有9种。
特点:
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种全、质量优。
资源主要分布在贺兰山煤田和宁东煤田。
贺兰山煤田含煤面积近2500平方公里,煤种主要有无烟煤、焦煤、气煤、肥煤。
“太西煤”(无烟煤)探明地质储量3.81亿吨,焦煤探明地质储量3.37亿吨。
宁东煤田勘探面积3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地质储量269.4亿吨,煤种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结煤。
二、煤炭生产消费及供需平衡分析
(一)煤炭生产
2010年,宁夏全区煤炭产量约7260万吨(洗选3533万吨,入选率62.3%),其中外运超过2300万吨,占全区煤炭产量的45%。
外运煤以发电用动力煤为主,主要销往周边的甘肃、陕西省,及通过铁路运往四川、河北、辽宁、湖北、浙江、山东等省区。
全区在籍生产矿井102处,120万吨及以上大型矿井原煤产量4343万吨,占全区的76.6%;45-90万吨中型矿井产量725万吨,占12.7%;30万吨及以下小型矿井产量320万吨,占5.6%。
2010年全区煤炭产量7260万吨,比2005年增长3740万吨,年均增长15.58%。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新增原煤产能3740万吨;在建规模3500万吨,主要分布在宁东大型煤炭基地内。
宁东煤炭基地矿区规划规模
序号
矿区名称
规模(万吨/年)
备注
1
灵武矿区
2820
建成
2
鸳鸯湖矿区
4400
在建
3
横成矿区
600
基本建成
4
马家滩矿区
1750
获批
5
积家井矿区
1210
获批
6
韦州矿区
450
获批
7
石沟驿井田
130
建成
8
甜水井井田
300
9
红墩子矿区
1020
合计
12680
到2015年,宁夏煤炭产量将达到1.2亿吨,其中大型煤矿产量比重达到93%,中型煤矿达到3%,小型煤矿降到4%;原煤洗选率提高到90%。
到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1.6亿吨,其中大型煤矿产量比重达到95%,中型煤矿达到4%,小型煤矿降到1%;原煤洗选率提高到96%。
(二)消费
1、消费现状
宁夏区内能源消费煤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85%左右,2010年区内消费煤炭4283万吨,约占煤炭总产量的59%,其中动力煤市场主要供应电力、冶金、建材、供热和居民生活;原料煤市场主要供应化工企业。
宁夏能源消费总量及分类
年份
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煤
占能源总量(%)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风电
2005
2509.60
85.74
8.15
3.51
2.60
2006
2801.53
86.13
7.65
3.77
2.45
2007
3047.42
86.57
7.30
3.92
2.21
2008
3188.25
85.18
7.85
4.59
2.38
2009
3387.42
84.76
8.15
4.70
2.39
2010
4283.04
84.69
8.17
4.72
2.42
区外煤炭市场以动力煤、无烟煤、炼焦洗精煤为主,遍及全国。
2009年外运煤炭超过2300万吨,约占煤炭总产量的41%。
2、2010-2020年消费需求
预测方法一能耗法
2009年宁夏万元GDP能耗为3.47吨标准煤,其中约85%为煤炭消耗。
采用产值煤耗法预测2010-2020年区内煤炭需求量。
产值煤耗法预测
项目年
GDP亿元
GDP增长率(%)
单位能耗吨标煤/万元
煤炭消费总量万吨
2007
889.20
12.4
3.95
3291
2008
1098.51
12
3.67
3884
2009
1334.56
11.6
3.47
4032
2010
1510
12
3.31
4273
2015
2634
12
2.81
6443
2020
4242
10
2.53
9048
预计2015年,区内煤炭消费6443万吨,区外送电1160万千瓦,消耗煤炭2900万吨,直接外运煤炭2000万吨,煤炭总需求11343万吨;2020年,区内煤炭消费9048万吨,区外送电1810万千瓦,消耗煤炭4525万吨,直接外运煤炭500万吨,煤炭总需求14073万吨。
预测方法二项目排列法
“十二五”期间,围绕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将重点新建一批大型坑口电厂及煤化工项目。
预计2015年,区内用电负荷1100万千瓦,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工程、宁夏-浙江±800kv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全区火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左右,年需耗煤7000万吨;2020年全区火电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年需耗煤9500万吨。
目前,宁东基地已建成85万吨煤制甲醇、21万吨煤制二甲醚、330万吨煤焦化项目;52万吨煤制烯烃项目2010年底可建成投产;70万吨煤制化肥项目正在建设;410万吨煤制油、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300万吨煤制化肥一期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十二五”将开工建设。
宁夏煤化工项目煤炭需求预测(万吨)
2015年
2020年
规模
煤耗量
规模
煤耗量
甲醇
85
160
85
160
煤基多联产
120
170
120
170
烯烃
150
1050
200
1400
焦化
440
1232
440
1232
煤制油
410
2521
煤制天然气
40亿立方米
1080
40亿立方米
1080
煤制化肥
220
300
370
500
合计
3992
7063
项目排列法预测宁夏煤炭需求总量:
2015年13662万吨,2020年为17652万吨。
项目排列法预测
项目(行业)
2015年(万吨/年)
2020年(万吨/年)
总计
13662
17652
一、区内
11662
17152
其中:
电力
7000
9500
煤化工
3992
7063
冶金
200
160
建材
110
119
其它化工
210
210
民用
150
100
二、区外(外销)
2000
500
根据上述能耗法和项目排列法两种结果预测,2015年全区煤炭需求在1.2亿吨左右,2020年在1.6亿吨左右。
2015、2020煤炭需求预测汇总(万吨)
预测方法
2015年
2020年
能耗法
11343
14073
项目排列法
13662
17652
(三)供需平衡分析
目前宁夏矿井核定产能4468万吨,在建煤矿产能3500万吨;要满足区内需求和煤炭外运,2015年煤炭需求约1.2亿吨,缺口约4000万吨;2020年煤炭需求约1.6亿吨,缺口约8000万吨。
根据宁夏煤炭工业规划,仅宁东煤炭基地,规划规模就在1.2亿吨以上。
宁夏煤炭产量、消费量及调运量表(万吨)
2009年实际
2010年预测
2015年预测
2020年预测
一、煤炭产量合计
5669.34
5418
12097
15500
(一)按所有制划分
1、国有独资
4846.87
4500
10315
14280
2、国有控股
178.15
220
220
220
3、其它煤矿
644.32
698
1562
1000
(二)按矿井规模划分
1、大型煤矿
4623.17
4180
11220
14440
2、中型煤矿
725.73
780
365
600
3、小型煤矿
320.44
458
512
460
二、煤炭消费量合计
4604.35
5346
11662
17152
其中:
1、电力
2367.21
3000
7000
9500
2、冶金
173.09
190
200
160
3、建材
803.34
884
110
119
4、化工
496.64
1062
4202
7273
5、民用
122.41
135
100
70
6、其它
641.67
75
50
30
三、煤炭净调入量(±)
-1061.45
-1300
-2000
-500
(一)调入量
1934.21
2000
1500
1200
(二)调出量
2995.66
3300
3500
1700
三、目标市场
宁夏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
“十二五”期间,区外煤炭供应以焦煤、无烟煤为主,通过包兰线、宝中线、太中银铁路运往四川、河北、辽宁、湖北、浙江、山东等省区,兼顾甘肃、青海等邻近省份电煤供应,规划外销煤炭为2000-3500万吨/年;未来区外市场以焦煤和无烟煤为主,外销量保持在1700万吨/年。
四、小结
宁夏产煤区主要为贺兰山煤田和宁东煤田。
神华宁煤集团产量占全区的88.63%。
太中银铁路设计运能6000万吨,2010年底通车后,东至太原、石家庄枢纽,将会成为宁煤外运的主要通道。
区外煤炭供应以焦煤、无烟煤为主,销往四川、河北、辽宁、湖北、浙江、山东等省区,兼顾甘肃、青海电煤供应;2010年煤炭外销量预计3300万吨,“十二五”期间外销量基本保持在此水平;“十三五”,随着电力、煤化工发展,区内煤炭消费增加,外销预计降至1700万吨/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煤炭储量及煤种
预测储量:
全国煤炭预测资源总量约5.57万亿吨,新疆预测资源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的近40%。
探明储量:
新疆探明煤炭资源量978亿吨,仅占全国探明资源总量的9.78%,占新疆预测资源量的4.47%。
煤种:
新疆煤炭总体以低变质的中低灰、低硫、低磷的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为主,约占81%,属优质的工业动力用煤和煤化工用煤;其次为气肥煤和焦煤,约占19%。
赋存特点:
“北疆多、南疆少、赋存大、埋藏浅”
1、新疆煤炭资源90%以上分布在北疆地区,其中又集中在天山以北的准格尔盆地、吐哈盆地、伊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北缘,有三大产煤区(准格尔-天山产煤区、西南天山产煤区、塔里木产煤区),目前已形成吐哈、准东、伊犁、库拜四大煤炭基地。
2、大型整装煤田多,埋藏较浅,构造简单,开采技术条件好,适宜规划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
二、目前煤炭生产状况
2010年生产煤炭1.1亿吨。
截止2009年底,全疆现有大中型煤矿产能3000万吨,在建大中型煤矿新增产能2300万吨,小型煤矿产能3100万吨,合计约8400万吨;生产矿井323处,煤炭生产企业高达267家,平均各家年生产规模不足20万吨;30万吨/年及以下煤矿数量296处,占全疆煤矿总数的91.6%。
产能北疆多、南疆少,目前南疆地区五州共有生产矿井62处,年煤炭生产能力507万吨,仅占全疆的19.2%和9.6%,全部为小型煤矿。
三、销售及运输方式
(一)销售
1、销售现状
2008年新疆煤炭产量6767万吨,调出区外775万吨,占产量的11.2%,疆内消费5992万吨,占88.8%,其中电力、钢铁、建材、化学四大耗煤行业消费煤炭3943万吨,占疆内煤炭总消费量的67%,生活和其他用煤2049万吨,占33%。
2、2015年新疆区内煤炭需求:
传统市场新增用煤
传统市场是指区内钢铁、建材、供热、居民生活等耗煤。
据统计,疆内传统市场煤炭需求每年增加100-20